第28章 二十年前的盜墓大案
我用手握住青銅燈,左右轉了轉。青銅燈稍微轉動了一點點。 我又拿著它,往上拔。青銅燈也只被拔出了稍微一點點。 我用手挖開青銅燈燈座周邊的泥土,就見青銅燈是真的有“根”。 在青銅燈的燈座以下,青銅燈還有一部分。這部分被完全埋進了地里。 我讓谷永春幫我,找來了一把小鋤頭。 我小心翼翼地挖了一尺多深,才總算把青銅燈埋在地里的那部分,全給挖了出來。 青銅燈被埋在地里的那部分,其實就是一根直徑四五厘米的銅柱,不對,確切地說,應該是銅釘。 正是因為有銅釘?shù)拇嬖?,青銅燈被釘在了地里,剛剛我才拽不動它。 我找了一塊干凈的白毛巾,擦去了青銅燈銅釘上面的泥土,露出了銅釘?shù)恼嫒荨?/br> 銅釘上面,也有繁復的花紋。 而且,銅釘上面的花紋,我看著,感覺非常的眼熟,好像就是地陰符。 或許是因為年代久遠的關系,青銅燈上面的地陰符,和我們現(xiàn)在用的地陰符,略微有些差別。 地陰符? 青銅燈? 我看著手里的青銅燈,不由想到了…… 我先把青銅燈,交給了谷永春,然后站在荒墳前,開始仔仔細細觀察荒墳周圍的環(huán)境。 我第一眼就看見了,在離荒墳大概兩三米的地方,有一條小山溝。 小山溝里,有水從山頂上流下來。 我順著小山溝,往上走。 小山溝兩側泥土的顏色都很新。似乎在不久前,剛剛有人擴寬了小山溝。 很快,我就到了亂葬崗。 亂葬崗在半山腰的位置。 小山溝從山頂往下,穿過了亂葬崗,完美地將亂葬崗分成了面積差不多的左右兩半。 我沿著小山溝,繼續(xù)往上,穿過了亂葬崗,到了亂葬崗的頂部。 從這兒開始往上,小山溝兩側泥土的顏色就不再不新鮮了,小山溝也窄了不少。 顯然那個擴寬小山溝的人,到這兒就停止了,不再擴寬小山溝了。 我轉過身,視線沿著小山溝往下,彎彎曲曲地看向山腳下的荒墳。 這條小山溝,顯然不是一般的小山溝。 這應該是一條陰渠! 陰渠,顧名思義,就是陰氣流動的渠道。 小山溝里有水,而水屬陰。 當小山溝里的水,穿過亂葬崗的時候,就會把亂葬崗的陰氣帶走,沿著陰渠,一直流到荒墳邊上。 荒墳里的那盞青銅燈,也不是一般的青銅燈,而是地陰燈。 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地陰燈。 不過,我曾經(jīng)聽我?guī)煾刚f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貴族,有很多都喜歡用地陰燈。 當死者死后入葬的時候,將死者的棺槨懸空放置,在死者頭部下方的位置,插上一盞地陰燈,然后往地陰燈里,倒上尸油,點燃。 尸油被點燃以后,就會散發(fā)出陰氣,從而引動地陰燈上的地陰符,地陰符會將周邊地脈里的陰氣,通過地陰燈,全都吸到死者的墓室里。 墓室里,充斥著陰氣,就會使死者尸體的腐爛速度減慢,甚至千年不腐。 聽我?guī)煾刚f,馬王堆出土的兩千年不腐的辛追夫人,她雖然不是春秋戰(zhàn)國時的人,但也很有可能就用了地陰燈。 沈老三在荒墳里插了地陰燈,顯然是為了把陰渠帶來的亂葬崗的陰氣,吸到荒墳里。 現(xiàn)在的問題是,他為什么要把這些陰氣吸到荒墳里? 我又回到了荒墳邊上。 我走到沈老三的尸體前,蹲下身,脫光了沈老三的衣服。 在沈老三身上七脈的位置,我發(fā)現(xiàn)了七根很短的銀針。 這些銀針插得都不深,只能說剛剛刺破沈老三的皮膚。我用手指輕輕一彈,這些銀針就立刻因為重力,掉到了地上。 這種程度的七脈傷害,算不上嚴重,肯定不會要了沈老三的性命,但還是會讓沈老三的身體機能受損,生命體征減弱。 生命體征減弱? 我似乎明白了,沈老三為什么要用地陰燈把陰氣吸到荒墳里。 七脈受損,體內陽氣運轉減慢,這就會造成一種將死的假象。 這個時候,再讓陰氣充斥在他周邊,就會從將死的假象,變成已死的假象。 這種假死可以躲避一些追蹤類的法術。 沈老三這是要躲誰? 是那個殺死他弟弟以及手下馬仔的玄門高手嗎? 不過,顯然,沈老三最后還是沒能躲過去。 他被找到了。 那個殺他的人,擴寬了陰渠,使得陰渠能從亂葬崗帶走更多的陰氣。 這些陰氣最終全都進到了荒墳里。 突然增多的陰氣,瞬間打破了荒墳里的陰陽平衡,沈老三也從假死,變成了真死。 聽完我的解釋之后,阮齊文愣了一下,然后立刻連連說道,我說的很有道理。 谷永春則顯得敷衍的多。他只是隨著阮齊文點頭,而點頭。 我問他怎么了? 他拿起我給他的地陰燈,指了指地陰燈的銅釘部分。 銅釘上除了地陰符,在谷永春指著的地方,還有兩行、共八個篆體字。 這幾個篆體字,我不認識。 谷永春卻說,他認識幾個。 這八個字用的都是鳥篆體。右邊那一行,最上面的兩個字是“越王”,左邊一行上面三個字是“自作用”。 越王? 自作用? 我馬上就想到了那柄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踐劍。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越王勾踐劍上面,就有八個鳥篆體的銘文——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我問谷永春,他是不是去看過越王勾踐劍? 谷永春點點頭。 我夸他說,他的記性真好,看了一眼,竟然就能把劍上面那么復雜鳥篆體的銘文,給記住了。 谷永春搖搖頭說,不是他記性好,而是他特意去記的? 我愣了一下,問他,好好的去記這東西干啥? 谷永春嘆了一口氣說,這和他二十年前,剛當警察的時候,遇到的一個案子有關。 在k市的木柵村和k市林場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很特殊的小山。 這座小山,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300米,高約24米,方方正正的,因此被當?shù)厝私凶鳌∩健?/br> 按照史書記載,古時印山周圍森林茂密。越國被吳國打敗后,許多越國士兵就在這里砍伐樹木,進獻給吳國。 這些砍伐木頭的士兵,在當時,被叫作“木”,因此,印山早期也被叫作“木山”。 《越絕書》里曾經(jīng)有記載,越王勾踐的父親——允?!牧昴梗徒小澳敬筅!薄?/br> 這座奇特的印山,很有可能就是越王勾踐之父——越王允常——的大墓。 1995年,這座印山終于成了k市的文物保護單位。 可是,它剛成為k市文物保護單位的第二年——也就是1996年,就被盜了。 經(jīng)過考古發(fā)掘,考古專家最終確認,印山就是越王允常的大墓。 考古專家,在印山的允常大墓里,根本沒有發(fā)掘出太多的東西。 因為,盜墓賊干的很徹底。 青銅器,作為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最能彰顯墓主人身份的陪葬品,在印山允常大墓里,一件都沒有發(fā)現(xiàn)。 哦,不,有一件。在大墓的封土層里,考古專家找到了一個很可能是當時工人不小心遺失的銅鐸,也就是銅鈴鐺。 其余的,按理說肯定存在的,像鼎之類的國寶級文物,全被盜墓賊給偷走了。 追回這些被盜文物,以及抓捕盜墓賊的任務,自然而然落到了k市警察們的手里。 這個案子,正好就是谷永春當警察后,遇到的第一個大案。 可惜,k市的警察們,一通努力之后,還是什么都沒有發(fā)現(xiàn)。 到現(xiàn)在,二十幾年過去了,k市的警察們,還是沒能抓到一個盜墓賊,也沒能找回一件被盜文物。 這個案子,也就成了谷永春心中的一根刺。 這二十幾年來,他時時刻刻都惦記著這個案子。也是為破這個案子,他才記住了越王勾踐劍上,那些復雜的鳥篆體銘文。 我問谷永春,他的意思是不是,這盞地陰燈很有可能出自印山越王允常的大墓? 谷永春緊緊地握著地陰燈,沒說話,點點頭。 等我們帶著沈老三的尸體回到k市警局,谷永春立刻就拿著地陰燈,去了k市的文管所。 半個小時后,谷永春給我打電話說,k市文管所的專家,已經(jīng)認出了地陰燈上的銘文——越王允常,自作用燈。 也就是說,這盞燈真的是出自印山越王允常的大墓,而沈老三很有可能就是當年的盜墓賊,或者盜墓賊之一。 二十多年懸而未決的大案,終于有了線索,而且是十分重要的線索,谷永春顯得很激動。 他急匆匆地回到警局,給手下的警察們,布置任務。 給手下的警察布置完任務以后,他又走到我身邊,十分鄭重地跟我說,讓我一定要幫他。 我也認真地點點頭。 可是剛點完頭,我就不知道該干啥了。 因為雖然看著有不少線索:沈老三、神秘的玄門高手、二十年前的盜墓大案……但實際上,這些線索都已經(jīng)斷了。 沈老三死了;神秘的玄門高手,我們根本不知道他是誰,他在哪兒;至于二十年前的盜墓大案,當年k市警察們,就什么都沒有查到,根本就沒留下有用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