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jié)
蔡母停了下,“先去你奶那兒借點,該發(fā)油票了?!?/br> 每年交完公糧,政府會評優(yōu)秀大隊,然后發(fā)給各大隊一些票據(jù)。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油票、布票和棉花票。 至于副食票,好的年頭有,多數(shù)是沒有的。 ———— 蔡母將被單、枕套都展開曬好。 家里院子有個木頭架子,專門用來曬衣服的。 蔡丹對這個大架子很是喜歡,經(jīng)常把家里的被子拿出來曬曬。 蔡母她們都有些不理解。 其實她是利用太陽殺毒,有時候再拍打拍打,讓棉被盡量蓬松一些。 蔡母進(jìn)屋又拿了個碗,“走,去你奶那一趟?!?/br> “這是拌好的細(xì)蘿卜絲?”蔡丹看到了。 蔡母點頭,“嗯,這細(xì)蘿卜絲切起來挺費(fèi)事的,吃起來還挺好吃的,給你奶爺奶他們拿點,讓他們也嘗嘗。” 蔡丹揚(yáng)了揚(yáng)嘴角。 這個細(xì)蘿卜絲是她強(qiáng)烈建議曬的。 這邊冬天物質(zhì)匱乏,就有晾菜干、做咸菜、積酸菜等等一些特有的習(xí)俗。 其中就有曬蘿卜絲,確切的說是蘿卜條,很粗那種。 蔡丹就建議切細(xì)絲,說這樣好晾曬,蔡母居然也同意了。 細(xì)絲很快就曬干了,蔡丹又親自上手拌的。 用干辣椒在火上烤,烤的焦香四溢,然后切碎,再加一些蒜末。 鹽是蔡母放的。 其實還應(yīng)該加點香油、醬油和香醋的。 無奈,家里沒有。 即使這樣,這道拌細(xì)蘿卜絲也是相當(dāng)美味的。 全家都很喜歡,幾乎是他們家飯桌上離不開的一道菜了。 母女倆有說有笑很快到了蔡爺奶家。 “爺、奶、姑姑、姑父。”蔡丹乖巧叫人。 蔡母說道,“娘,我?guī)胩}卜絲,三丫拌的,味還成,你們嘗嘗。” 蔡奶奶笑著應(yīng)了,“好。我嘗嘗孫女的手藝。” 蔡姑姑起身去了廚房,給倒碗去了。 蔡丹被蔡奶奶拉上了炕。 蔡母坐到了炕沿上,“妹夫,啥時候發(fā)油票啊,家里斷油好久了?!?/br> 蔡姑父回答道,“咋滴也得交完公糧的,到時候鎮(zhèn)上還要評優(yōu)秀大隊,之后才能發(fā)。” 蔡爺爺說話了,“家里還有點葷油,一會舀半碗去?!?/br> 蔡奶奶也點頭,“先用著,油票最多半拉月也差不多發(fā)下來了?!?/br> 蔡母趕緊說,“要不了那么多,舀點就行,我那攢了不少雞蛋,準(zhǔn)備去縣里賣了,看能不能買點肥rou?!?/br> 蔡奶奶就問,“你要賣給收購站啊,那給的價可低?!?/br> 蔡母搖頭,“我不去收購站?!?/br> 蔡爺爺問蔡姑父,“現(xiàn)在縣里嚴(yán)不?” 蔡姑父想了想,“還行,問題不大。正好大后天去縣城送糧,二嫂可以跟著,也有個照應(yīng)?!?/br> 蔡姑姑進(jìn)來了,“我也去!” 蔡奶奶瞪她,“你去干啥啊!” 蔡姑姑就說,“我嘎啦油一點沒有了,想去縣城供銷社?!?/br> 蔡奶奶笑罵了句,“臭美!” “家里也不也有不少雞蛋么,正好我和二嫂還能搭伴?!辈坦霉谜f完看向蔡姑父。 蔡姑父替媳婦說好話,“爹、娘,就讓紅兒去吧,半年沒出村子了?!?/br> 蔡姑父都這么說了,蔡爺奶也不反對了。 “那去縣城給我買點線,家里沒線了?!辈棠棠踢€買想還缺啥。 不能白去一趟啊。 “娘,啥線?”蔡姑姑問道。 “做鞋、做被子的都沒了,都買點?!崩咸终f道,“再打點醬油?!?/br> 蔡姑姑痛快的答應(yīng)了。湊到蔡母旁邊,姑嫂倆已經(jīng)迫不及待開始商量如何賣雞蛋了。 蔡丹在炕上豎著耳朵聽,聽到蔡姑姑和蔡母提到了黑市。 她其實也挺有興趣的,但也知道她太小了,不會讓她去的。 轉(zhuǎn)而問道,“姑父,一年到頭一人分多少油票???” 蔡奶奶樂了,“你小孩牙一個還挺cao心?!?/br> 蔡母也說,“可愛問了,有些我都不知道咋答。” 蔡丹心話,不懂還不讓問咋滴。 蔡姑父挺稀罕三丫頭的,長的好看還干凈,不像別的小孩一天鼻涕拉碴的,“你們小孩子二兩,大人四兩?!?/br> 蔡丹開始換算,好像記得一桶四升油是七斤半左右。 二兩是…好像有點少。 “姑父,是一年么?”確定不是一個月。 蔡奶奶嘆口氣,“就是一年,油不多,咋省吃也不夠,好在還能買肥rou熬葷油?!?/br> “那吃沒了還能再買么?”蔡丹心里其實是有答案的。 應(yīng)該是不行的,這個年代物資太緊缺了。 誰知蔡姑父得回答卻是,“也不是不行?!?/br> 橡子 第十九章 蔡姑父這話一出口,屋里所有人都不說話了,都不由自主的看向他。 蔡姑姑直接捅咕他,讓他別賣關(guān)子,“在哪買油啊,黑市?快說!” 蔡姑父搖頭,“黑市哪有油賣啊,我是說榨油廠,往年咱們不行,是因為榨油廠不賣個人,只公對公,但是今年不一樣了,咱們可有一個集體的養(yǎng)殖場呢?!?/br> 蔡爺爺皺了下眉頭,“你是說以養(yǎng)殖場的名義多買些油,他們會賣么?” 蔡姑父仍然搖頭,“不是買,是換。咱們可以用黃豆或者是雞蛋、公雞換。” 蔡奶奶疑惑的問道,“他們真給換?” 蔡姑父很有信心,“肯定能的,咱得意油,但油對他們來說又不是啥稀罕玩意兒,他們更喜歡雞蛋和雞rou。縣城有一家大型榨油廠,小口鎮(zhèn)有一家小榨油廠,等交完公糧,我挨家問一問,誰給的條件好,咱就跟誰換?!?/br> 他心里還有別的計劃,有了這個集體養(yǎng)殖場后,可cao作的空間就大了去了,不只是油,還可以換布,便宜的瑕疵布,隊員們肯定都喜歡。 不過這都得他慢慢談。 蔡母眼睛亮了,“那我這雞蛋還賣么?” 那意思是在問,現(xiàn)在賣合適還是留著換油合適。 蔡姑父幫著出主意,“二嫂你先賣著,這不馬上就發(fā)油票了么,到時候先可油票吃,等油票吃完了到時候就又有新雞蛋了,再拿那些雞蛋換油也趕趟。” 蔡母聽的連連點頭,認(rèn)為妹夫講的好有道理。 蔡丹在心里默默給蔡姑父豎起兩根大拇指。 越發(fā)覺得蔡姑父不是一般人,咋地也是個二般的。 蔡姑父這時候換了個話題,“爹、娘、二嫂,你們也幫我參謀參謀,明年咱們養(yǎng)殖場再養(yǎng)點啥,光養(yǎng)幾只雞可沒啥意思,我是準(zhǔn)備在豬、牛、羊之間選的。” 一時之間誰都沒講話。 蔡丹也是挑了挑眉頭,這個姑父挺有野心的嘛,她喜歡! 蔡爺爺說道,“咱們大隊的豬圈頂多養(yǎng)個四五頭就頂天兒了,羊更是沒養(yǎng)過,牛棚里倒是有兩頭牛,再多也放不下了?!?/br> “不管豬苗還是小羊、小牛都不便宜吧,咱大隊有錢嗎?”這是蔡姑姑問的。 蔡姑父摸著下巴,“是沒啥錢?!?/br> 蔡姑姑給他一個大白眼。 “豬圈、牛棚那都不是事兒,回頭讓隊員們一家出點土坯、石頭塊,隨便就弄好了。至于錢可以借啊,和隊員們借,大家湊湊不就有了。”原來蔡姑父打這個主意。 “不行!”蔡姑姑第一個不同意,“萬一牲畜得場病沒了誰賠,到時候大伙都得找你,就是把咱倆賣了也不值那么多錢啊。” 蔡奶奶也是皺著眉頭,“慢慢來,今年養(yǎng)雞能掙一點錢可以買幾個小豬,到時候咱自己養(yǎng)老母豬,豬苗豬不就有了么,豬再掙錢了再買羊再買牛,一樣樣來,著啥急呢。” 蔡爺爺沒吱聲,顯然也是這個意思。 蔡姑姑趕緊附和,“娘說得對。” 至于蔡母和蔡丹,也都沒發(fā)表意見。 蔡母心里是信賴妹夫的,覺得他靠譜,肯定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