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jié)
蔡丹給他夾一筷子酸菜,“吃你的!” 有吃的還堵不住嘴。 大家伙將飯菜吃的干干凈凈,蔡母又狠夸了蔡丹兩句。 蔡丹也是有點小驕傲的,看來她手藝沒丟。 吃過飯,收拾了碗筷。 一家子就出門了。 蔡丹也去了。 她上午休息足夠,可以追趕上大家的步伐。 不過仍然只跑了一趟,第二趟就回家做飯了。 這回蔡母沒再提不用刀,知道蔡丹心里有數(shù)。 也可能知道這丫頭未必聽話,也就不費吐沫了。 “三妹,還做中午那個粥唄!”蔡五哥這是沒喝夠。 “再說?!辈痰げ辉敢獯饝?yīng)。 趕緊跑了,怕蔡五哥再拉著她磨嘰。 她想做小魚燉土豆條,然后貼點玉米面餅子。 不行,好像那個需要發(fā)面。 沒有酵母,她不會發(fā)。 要不就烀地瓜,這樣還是可以一鍋出。 好像沒有蔬菜啊,往燉菜里放把干茄子片。 她這么亂放也不知道味道如何。 希望是好的。 蔡丹做好了準備工作,就開始做晚飯了。 往鍋里倒了三滴答豆油。 哎,曾經(jīng)減肥鬧吵不吃油的時候都沒這么節(jié)省過。 然后將辣子碎、蒜片、蔥段放下,快速炒香。 放小魚、小蝦干,接著炒,放勺大醬,立馬放水。 大火煮開后,放土豆條和茄子片,再撒兩顆大粒鹽,因為有大醬,所以沒多放鹽。 再放個木叉子,就是一根v字形木棍。 這個木棍可以叉在鐵鍋上,這樣就可以在上面放東西了。 不過地方有限,其實放不了幾個地瓜,肯定是不夠吃的。 蔡丹也不在意。 她準備等菜做好,把剩下的地瓜切片,然后煲片吃。 ———— “小妹,你做的小魚土豆條,能吃么!聞起來還挺香!”蔡五哥趴在飯桌邊抽動著鼻子。 “好不好吃,你吃口不就知道了。”蔡丹自然是嘗過了,味道真不錯,就是有點淡,臨出鍋她又放了點鹽。 “不許動手抓!”將某人的爪子拍掉。 蔡母和蔡四哥洗了手,進屋上了炕。 蔡母心里很是驚訝,“三丫你咋會做的?!?/br> 第一次獨立做就做的這么好,沒糊鍋,土豆條也沒碎乎。 蔡丹仰著小腦袋,“我早就看會了,跟娘學的,以前我就說過,娘不信我?!?/br> “信你了!娘嘗一口…比我做的好吃?!辈棠溉滩蛔《喑粤藘煽?,心里有些驚訝的。 蔡四哥和蔡五哥也動筷子了,看那筷子的速度就知道他們的想法了。 蔡五哥咽下嘴里的茄子片,“三妹,以后你做菜吧?!?/br> 蔡丹剛要答應(yīng),蔡母卻是給否定了,“不行!這菜沒少放油吧,要是讓你小妹做菜,咱家油吃不了兩個月?!?/br> 蔡丹鼓著臉,“我只放了一點點。” 蔡母根本不信,沒放油這菜能這么香。 蔡丹有點苦惱,她該如何證明她已經(jīng)足夠節(jié)儉了呢。 “小妹,這是啥?”蔡五哥吃了口地瓜片,“是地瓜啊,地瓜還能這么吃…好吃!” 蔡四哥也點頭,“這么吃是不賴,焦香的?!?/br> 一家子都沖地瓜片使勁,誰也不拿整個的烀地瓜。 可是地瓜片并不多,很快就沒了。 大家伙都有點意猶未盡。 “三妹,你教我怎么弄這個地瓜片。”蔡五哥打算學會了,以后可以偷么做,就像燒土豆?!爸苯忧辛似伾戏??” “拿rou皮蹭下鍋。”蔡丹提醒道,這步不可或缺。 她家有塊rou皮,還是過年分rou的時候從那條rou上弄下來的。 現(xiàn)在就放在灶臺旁邊的盤子里,隨時用來蹭鍋。 還特么的挺好使。 關(guān)于這個rou皮,還有種特殊用法,就是出門前往嘴巴上抹抹,然后出去和人吹牛逼,說是吃rou了,滿嘴油汪汪… 買母豬 第三十一章 四大隊最近在大興土木,建了一排豬圈、羊圈和牛棚。 不過沒在一處,都是分開的。 豬圈、牛棚都不在原來的舊址,都是新找的地方。 都是村子的下風向。 其中牛棚離蔡丹家比較近,就在她家斜后方。 但是要過一條上水溝,像她這樣腿短跳不過去的就只能繞路,那就挺遠的了。 “母豬買回來了!” “幾頭?” “兩頭!個頭不小呢!” “是好豬,叫的可歡。” ……… 冬天,蔡姑父就開始游說全體隊員養(yǎng)豬,還借了不少錢。 一開春,大家伙又是做土坯又是撿石頭砍木頭的,將各種圈都弄好了。 現(xiàn)在終于看到豬影了,還不是那種小豬,是八、九十斤的半大豬。 這樣的豬完全可以配種了。 蔡丹也跟著村民看了場熱鬧,當時也沒覺得和自家有多大關(guān)系。 不想當晚蔡母回來和她們說,“你們姑父的意思是讓我喂豬,現(xiàn)在是兩頭,回頭還要買的,最少也要買六頭,也有可能是七頭。我一個人負責喂,還要打掃豬圈,一天給六個工分?!?/br> “娘,怎么才六個工分,不是養(yǎng)兩頭豬就給四個工分么?”蔡五哥一比較,就覺得不合適。 蔡丹卻是覺得這活兒干得,大隊里男的滿工分是十分,女的一般都是八分。 也有特別能干那種女的,能和男人比的,這種女的四里八村能出一兩個就不錯了,畢竟男女之間的體力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蔡母顯然不是。 她平時的工分差不多就是六工分。 但是下地干活哪有喂豬輕松。 而且,“五哥這不一樣,咱們自家喂豬,要自己割豬草、撿橡子,娘給大隊喂豬,只管喂和收拾豬圈就行了?!?/br> 蔡五哥點頭,“這樣啊,那還差不多?!?/br> 蔡四哥也表示贊同,“娘,可以做,回頭家里再養(yǎng)兩頭豬,也有四工分。” “你爺奶的意思也是可以做。這樣工分可能少一點,但是我能顧家里頭?!辈棠钙鋵嵰呀?jīng)下定決心了?!澳銈児酶高€說了養(yǎng)雞的事兒,過陣子沒準會允許每家多養(yǎng)五只雞,到時候去年養(yǎng)的雞賣了,新的雞也能長成了。” 蔡丹揚起嘴角,“真好!” 她這個雞官越發(fā)的名副其實了。 但是,“娘,雞圈可能不夠大?!?/br> 她家可是有十二只雞呢,過年蔡母連公雞都沒舍得殺一只。 再來五只,雞圈真的是有些擠吧了。 蔡丹最不想這樣的,容易生病。 蔡母說道,“對,你們姑父說了,得蓋新的雞圈才讓養(yǎng)小雞?!?/br> 然后解釋道,“說他問了縣里的農(nóng)畜站的厲害人,說是不能在一個地養(yǎng)小雞太多,還不能太埋汰,要不然準生病。誰家想多養(yǎng)必須弄新雞圈,還得干凈的?!?/br> 蔡五哥笑著說道,“哈哈…我三妹肯定合格,天天掃雞圈,咱家雞圈絕對是全隊最干凈的?!?/br> 蔡丹仰著小腦袋,她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