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節(jié)
“也許吧?!甭蹇朔评照f,“但是這件事,光靠我們,可不行,我們還需要聯(lián)絡更多的人一起干。另外,在造船這個行當上,我沒什么東西,但是聽你前面說的那些,我突然對于大型的油輪有了興趣。所以,我希望在將來能夠獲得一些建造油輪的份額。或者是將來收購一些用于制造油輪的企業(yè)的優(yōu)先權。以及獲得相關的技術轉(zhuǎn)讓的優(yōu)先權?!?/br> “洛克菲勒伯伯,您應該知道,在造船業(yè)狂飆的同時,您的石油業(yè)也會有巨大的發(fā)展。而且,你也知道,當我們最后去收購這些造船企業(yè)的時候,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造船業(yè)出現(xiàn)了崩盤。而造船業(yè)的崩盤多半是因為石油業(yè)的崩盤引起的。我覺得那個時候,您正應該在借機進一步整合石油業(yè)呢。您將資金投放到那個方向去,可能效果會更好。如果您想要分散投資,以避免風險。那么在造船這邊,我們也可以合資。這樣也比您自己經(jīng)營船廠更為方便。因為在合資經(jīng)營的情況下,技術什么的就都不是問題了?!备鹑R史東斟酌了一下語言,這樣回答說。 洛克菲勒對這個回答并不意外,他知道既然史高治看上了造船業(yè),就不會在這個時候允許在美國出現(xiàn)能和他進行競爭的造船企業(yè)。換了是他,也一定會是這樣的態(tài)度。但是到了戰(zhàn)爭開始的時候,這些船廠必然會帶來超額的利潤。放棄這樣賺錢機會,那也是不可忍受的。而依照他對史高治的判斷,史高治應該會接受合資。當然,談判的時候,先要把要求提得更高一些,然后在慢慢的談,看看能不能獲得更好的條件。 第五百八十四章 景氣(三) 經(jīng)過了一整天的談判,葛萊史東總算和老洛克菲勒達成了一致:葛萊史東承諾,將來等造船業(yè)崩盤之后,洛克菲勒將可以自由的收購那些造船企業(yè)。但他必須將旗下的這些造船廠作為投入的資本,加入麥克唐納家族牽頭的交叉控股的造船業(yè)聯(lián)盟。在經(jīng)營上,這些船廠由洛克菲勒家族直接管理,并擁有一定的自主權,但不得損害聯(lián)盟的利益。 基本的意向達成之后,相關的細節(jié),自然就有其他人來代為處理了。所以葛萊史東也就向洛克菲勒告辭,準備回去好好休息一下了。這時候已經(jīng)是接近傍晚了,晚飯的時間也已經(jīng)過了。洛克菲勒倒也沒有留葛萊史東吃飯,因為他知道,自己家里的飯菜水平,怕是會讓葛萊史東覺得是在上刑的。在好吃這一點上,麥克唐納的第二代幾乎都繼承了史高治的吃貨傳統(tǒng)。史高治的生活算不上簡樸,至少依照洛克菲勒的標準來看,絕對算不上,但是,洛克菲勒也承認,如果以摩根標準,甚至,不需要以摩根標準,僅僅以自己的弟弟的標準,史高治的生活就不算奢侈。然而,在某個方面,即使以摩根標準,史高治也算得上奢侈。那就是在吃的方面。 史高治在鴨堡里擁有一套非常豪華的廚師團隊,其中有六位法國廚師,五位意大利廚師,以及整整三十位中國廚師。據(jù)說這些廚師大多都有過在高檔的酒店服務的經(jīng)歷,而來自中國的廚師中還一些據(jù)說甚至是來自滿清的宮廷。洛克菲勒聽到過傳言,說是有那么一次,史高治和他的保鏢陳光,聊起了各種吃的東西,結果陳光可能是出于思鄉(xiāng),將美國的食物狠狠地貶斥了一通,而將他當年在太平天國那會兒,在某個城里的館子里面吃到的不要錢的霸王餐死命的吹噓了一番,結果引起了史高治的注意,再后來,八國聯(lián)軍打進了北京城,兵荒馬亂當中,據(jù)說一大堆的中國著名廚師都失蹤了。而他們中的很多,就到了史高治這里。 這樣的結果就是,麥克唐納家族的家伙,在吃的問題上都被史高治帶得格外的挑剔。所以洛克菲勒家里的那種簡單的白面包加牛奶,再加上幾片還不知道是不是特供的香腸的晚餐,估計葛萊史東是吃不下去的。麥克唐納家的那些家伙們往往寧可餓幾個小時,也不愿意吃這樣的東西的。老實說,史高治家里的那些東西,尤其是那些古怪的東西,洛克菲勒也吃過好些次,但是他一點都沒覺得這東西有多大的誘惑力。所以說,吃貨的世界本來就不是正常人類能夠理解的。 葛萊史東從洛克菲勒家里出來,半躺在林肯小轎車舒適的后座里閉目養(yǎng)神。一天的談判讓他很覺得有些疲勞,然而,回想起來,洛克菲勒先生居然依舊神采奕奕,似乎一點疲憊的感覺都沒有,這就不能不讓葛萊史東感到佩服了。 …… 又過了兩天,惠譽國際發(fā)布了新的月度經(jīng)濟報道,在這篇報道中,惠譽國際表示,依據(jù)他們在他們所得到的各種信息的基礎上分析的結果,持續(xù)了三年的這一輪不景氣應該已經(jīng)要到盡頭了,并且預言,一個新的,以石油工業(yè)為核心的景氣時代也許會在幾個月之后到來。在這個月的報告的最后這樣寫道:“各種數(shù)字,包括銀行不良負債的數(shù)字,各種企業(yè)的采購指數(shù),都有了一定的起色,它們或是停止了持續(xù)的衰退,或是已經(jīng)有了小幅度的回升。總之,我們有理由相信,黑暗的隧道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而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隧道盡頭的亮光。” 不過,這份報告的效果卻并不明顯,雖然惠譽國際的報道在經(jīng)濟界已經(jīng)有著非常高的聲譽和號召力了,但是,在此前的幾年里,像這樣各種經(jīng)濟指標都有所好轉(zhuǎn)的時候不是沒有過,那時候也有很多的人覺得,隧道已經(jīng)到了盡頭,前面已經(jīng)看到了亮光。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所謂的隧道口的亮光并不是真正的隧道口,而很可能只是鬼火在閃耀而已。一些急不可耐的家伙,一心以為這是機會,急匆匆的喊著“手快有,手慢無”,然后一頭栽進別人挖好的陷阱里,摔了個粉身碎骨。 也有那么一段時間,那是長達一兩個月的時間,經(jīng)濟節(jié)節(jié)向好,仿佛列車已經(jīng)駛出了隧道,駛?cè)肓岁柟鉅N爛的春天里,然而,兩個月都沒到頭,就突然風云突變,就像乘坐列車穿行在落基山脈中一樣,剛出了一個隧道,還沒來得及看看旁邊的風光,列車就一頭又沖進了下一段更長更黑暗的隧道。 所以,如今,市場上極度的缺乏信心,大多數(shù)的人在這個時候,都選擇了繼續(xù)的觀望。 不過,經(jīng)濟形勢的確似乎是在好轉(zhuǎn)。而且更多的好消息也不斷的傳來,雖然每一次好消息,幾乎都成了一些人從股市里割rou止損的機會,導致股市上面倒是又出現(xiàn)了幾次暴漲暴跌,但是總的形勢確確實實的好轉(zhuǎn)了。比如說,惠譽的報道中提到的石油行業(yè),所雇傭的工人的數(shù)目開始有了正增長,雖然增長數(shù)量不多。同時,相關的一些行業(yè)雇傭的工人的數(shù)量也有了增加。根據(jù)美聯(lián)社發(fā)出的社會統(tǒng)計數(shù)字,三個月以來,美國的失業(yè)率第一次出現(xiàn)了整體的下降,而這樣的形勢,在此前的幾次假復蘇或者是短暫性復蘇中,從來都沒有出現(xiàn)過。 又過了一個月,更多的好消息傳來了。在遙遠的中國,反叛的南方軍隊在兩個月前在古巴志愿軍的支持下?lián)敉肆酥矣谇逭能婈?,并宣布建立了一個叫做“中華民國”的共和制國家。而滿清不得不啟用袁世凱來鎮(zhèn)壓他們,結果袁世凱借助手中的兵力,一方面向南方施壓,另一方面,有借著南方,威逼滿清皇帝退位。最后那些中國人終于達成了妥協(xié),清朝皇帝宣布退位,民國政府宣布給與清朝皇室優(yōu)待,而袁世凱則成為了中華民國的總統(tǒng)。而中華民國則成為了一個在法律上是一個單獨共和國,而在實際上更像是一個邦聯(lián)而不是聯(lián)邦的東西。這個國家在實質(zhì)上分裂成了相互仇視的南北兩大塊,而在南方,又分裂成了好幾個小塊。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以壓倒對手,這些小邦紛紛向列強國家表示善意,比如說,如今美國人就獲得了在南方很多地方開礦,建立企業(yè),修建鐵路,已經(jīng)完全自由經(jīng)商的權利。新的市場也被打開了。 中國市場并不是向美國一家單獨打開的,因為依據(jù)此前清政府和列強國家達成的條約,列強各國在中國都得到了最惠國待遇,也就是說,某個列強國家在中國獲得了什么特權之后,其他的國家自動也會獲得這樣的特權。但在某些工業(yè)部門,美國產(chǎn)品幾乎是沒有強有力的競爭者的,比如說石油制品。 也就在這個時候,又傳來了在菲律賓發(fā)現(xiàn)石油的消息,然后洛克菲勒先生立刻宣布將在菲律賓建設煉油廠,以便就近向中國市場出售石油制品。 這個消息被視作是經(jīng)濟真正走向復蘇的標志,于是投資市場開始慢慢地熱了起來,與石油相關的行業(yè)首先得到了資金的支持。在菲律賓開采石油所需的大量的機械使得鋼鐵和機械制造等行業(yè)明顯受益,而石油制品必須通過海運才能進入新的市場,所以,洛克菲勒先生的企業(yè)也開始招標制造新的,專用于石油制品的運輸?shù)拇?。這使得造船業(yè)也跟著受益了。 在這樣的一系列的好消息的刺激下,原本畏畏縮縮的投資者們漸漸地都放大了膽量,他們漸漸地開始相信,真正的復蘇已經(jīng)到來了。 而這北美經(jīng)濟好轉(zhuǎn)的消息也給歐洲提供了更多的信心,也就在這個月,一支受雇與沙俄的美國石油勘探隊在高加索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高產(chǎn)油田,沙俄政府開始招商開發(fā),而美國的石油企業(yè)立刻先拔頭籌拿下了好幾處油井。 高加索地區(qū)交通不便,石油的輸出就成了問題,俄國人做出了這樣的計劃,即先建設一條用于運輸石油的重載鐵路通往克什米爾,然后再在那里通過船只運往歐洲各國。這個工程使得歐洲的鐵路,造船也跟著熱了起來。 …… 克利夫蘭大學實驗室海洋運輸設計實驗室。這是一個專門從事各種運輸船舶的研究的實驗室。每年麥克唐納財團在這個實驗室中的投資都有好幾十萬美元。這一天,這座實驗室迎來了兩位尊貴的客人——史高治·麥克唐納和摩根。 “史高治,你讓我看的那條船呢?”就像史高治對于美食的愛好一樣,摩根對于船只,有著特別的嗜好,這種嗜好其實不僅僅限于游艇和郵輪,而是包括一切的船只。更何況,史高治還向他吹捧說,這將是能讓其他所有的石油運輸船立刻被淘汰掉的全新設計的超級船只,作為一位出色的商人,摩根自然了解這樣一種船舶所代表的商機。 第五百八十五章 景氣(四) “就是那條船了?!笔犯咧沃钢谒刂凶鰷y試的一條船對摩根說,接著他又轉(zhuǎn)過身,向站在水池那邊的一個一個穿著白色的實驗服的三十來歲的年輕人喊道:“克勞奇,麻煩過來一下,嗯,過來給我們講講這條船吧?!?/br> “好的,麥克唐納先生,我馬上過來?!蹦侨嘶貞?。不過實驗室的水池相當?shù)拇?,那人又要將手里的東西放好,還要順便交代助手兩句,所以在他繞過長長的試驗水池走過來之前,史高治還有時間和摩根說兩句話。 “看到那條船了吧,足足有六萬噸的標準排水量,比我們此前建造過的任何船只都要大,也是人類迄今為止建造的最大的船只。但是因為船型的設計上的突破,這條船低速航行的時候的阻力出乎意料的小。在以十二節(jié)左右的速度航行的時候,這條船能節(jié)省百分之十左右的燃料?!?/br> “這么多?”摩根站住了,“這是怎么做到的?”顯然,自認為也算半個船舶專家的摩根對此很有興趣。 “哦,這個講起來就比較復雜了,涉及到流體力學,渦動力,還有很多很專業(yè)的東西,就連我,要弄明白也要很長一段時間。你真的想知道?”史高治微笑著望著摩根。 “見鬼,就不能用簡單一點的語言解釋嗎?”摩根果然如史高治預料的那樣,在那一大堆雖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聽起來就很厲害名詞前面退縮了。 “簡單一點說,就是這個小伙子發(fā)現(xiàn)在船只航行的時候,帶起的渦流能產(chǎn)生一種力,加以合適的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興波阻力的影響。嗯,這種力額就用他的姓氏來命名,就叫做夏爾謝夫力??恐鴮@種力的利用,我們的新的船型的阻力要比一般的船只都更小,這使得我們的新船的經(jīng)濟性能非常突出。”史高治解釋說。 “很不錯的小伙子。嗯,這種設計也應該能讓我們建造的軍艦速度更快吧?”摩根問道。 “很遺憾,這種設計只在低速端有用,隨著速度的增加,夏爾謝夫力起到的正面作用越來越小,到18節(jié)左右的時候,基本上就沒用了,超過18節(jié)之后,甚至會起到反作用,而如果到了三十節(jié),這種力和興波阻力結合起來,甚至能損壞大多數(shù)船只的龍骨結構。所以,無論是軍艦還是高速的郵輪或者游艇,都用不上這種設計了。只有對速度不敏感一些貨運船只才用得上這種設計。”史高治雙手扶著水池邊的護欄上,盯著池子里的那條正在進行耐波性測試的大比例模型,這樣對摩根說。 “麥克唐納先生,摩根先生,您們好?!边@個時候,克勞奇·夏爾謝夫已經(jīng)繞過了長長的水池,走到了史高治和摩根的身邊。 “嗯,小伙子不錯?!笔犯咧吸c點頭說,“給我們的摩根大老板介紹一下這條船的特色吧?!?/br> “好的?!笨藙谄婊卮鹫f。然后他轉(zhuǎn)向摩根開始向摩根介紹他的這種新設計的船型…… 很快,關于摩根麥克唐納造船廠將要為美孚石油生產(chǎn)一種全新的,排水量高達六萬噸的巨型郵輪的新聞就出現(xiàn)在了各種報紙上。當然各家報紙的報道角度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受眾更平民化的太陽報,就把報道的角度集中在這種船只的巨大上面,并將它和其他國家的類似船只,尤其是和一直以來讓美國人民最為痛恨的英國人制造的類似用途的船只相比,然后就毫不客氣的將英國人的造船技術說成渣渣。 而以理性、客觀、中立自命的紐約時報則指出,雖然美國的造船技術有了相當大的進步,但是這條船現(xiàn)在還只是一條圖紙上的船舶,甚至連切割鋼板的工作都還沒開始。加上這條船太大,所以需要新的專門的船臺,而巨型船臺的建設也還沒有完成。所以這條船至少要到明年的八月份,才能上船臺建造。所以這個時候就為此歡呼,就覺得美利堅的造船技術世界第一了,未免稍微早了一點。 而專注于科學技術的《科學》雜志,則對這種船只的技術優(yōu)勢進行了分析,比如依據(jù)水池實驗的結果,這種船的航海性能,尤其是高海況下的航海性能應該非常出色,另外,為了能快速的裝卸石油,這條船所采用的各種全新的技術…… 至于在經(jīng)濟方面最為專業(yè)的華爾街日報則從經(jīng)濟的角度分析了這種船只的優(yōu)勢:“巨大的運載量,使得海運的效率大為上升,從而使運輸成本至少下降了三分之二。而巨大的配水量帶來的高海況下依舊卓越的航海性能,更使得這種船只可以在那些最不適合航海的季節(jié)里在最艱難的航線上航行,這也大大的增加了使用的靈活性……這種船的出現(xiàn),幾乎直接宣告了,以前的那些幾千噸,萬余噸的油輪已經(jīng)完全過時了。相比這種簡直就像是史前巨獸一樣的怪物船只,在跨越大洋的運輸競賽中它們已經(jīng)沒有任何獲勝的可能了,幾乎可以肯定,只要這種巨型油輪能夠順利投入使用,那那些小排水量的油輪都會在很短時間之內(nèi)被淘汰掉。 同樣的道理,超級油輪相對于一般油輪的優(yōu)勢,超級貨輪也一樣會有??梢灶A計的是隨著超大排水量船只建造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的巨型船舶將陸陸續(xù)續(xù)的出現(xiàn)在海洋運輸?shù)暮骄€上,到那個時候,現(xiàn)在的那些運輸量有限的船只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nèi)幾乎可以肯定會被陸續(xù)淘汰。因為只有擁有大量的這樣的船只的運輸公司才能得到生存和發(fā)展,如果一家航運企業(yè)依舊使用那些老船的話,那他們快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運營成本會使得他們在面對競爭者的時候,一點抵抗力都沒有。所以,這種船只的出現(xiàn),幾乎直接就意味著運輸行業(yè)和船舶制造行業(yè)的大變局……” …… 就像華爾街日報分析的那樣,摩根麥克唐納的那條叫做“波塞冬”的巨型油輪破壞了此前油輪競爭的一切規(guī)則,使得石油的運輸成本下降了接近三分之二。這使得擁有這樣的船舶的企業(yè)在運輸過程中能夠獲得的利潤大幅度的上升了,或者意味著在和其他企業(yè)的競爭中,他們可以輕松的用降低運費的簡單辦法打倒競爭對手,因為他們完全可以將價格降低到讓對手需要倒貼才能跟進的地步,還能保證自己擁有不錯的利潤。 所以,誰首先能夠擁有這樣的油輪,誰就能在石油運輸?shù)氖袌錾涎杆俚墨@得優(yōu)勢。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為生產(chǎn)這種船準備的兩座新的船臺都還沒來得及完工,但是船廠收到的訂單都可以拍到五年之后了。而摩根麥克唐納船廠在這樣的鼓舞下宣布,將再增加兩座這樣的大型船臺。 既然超級油輪還沒來得及下水,就已經(jīng)顯示出了這樣美好的錢景,所以全世界稍微有一點能力的造船企業(yè)都投入到建造超級油輪的競爭中。英國人,德國人,甚至就連法國人和意大利人都加入了這場游戲。英國人更是將這場超級油輪之爭視作是維護國家威望的斗爭。于是他們宣稱,他們已經(jīng)制定了一個計劃,將建造比美國人的“波塞冬”更大,更先進的超級油輪,據(jù)說原本用于制造戰(zhàn)列艦的某些船臺已經(jīng)開始改建,以便興建能和“波塞冬”匹敵的超級油輪。另外,全新的,更大的船臺也已經(jīng)開始建造了。 至于德國,他們的那位有時候經(jīng)常會出點小問題的皇帝一向出了名的好大喜功。不過在這件事情上,他的反應倒是慢了不少,他甚至覺得,如果英國人愿意將那些可以用來建造戰(zhàn)列艦和戰(zhàn)列巡洋艦的船臺拿去造民用船只,倒也不是壞事。 當然,德國皇帝的這種沒有遠見的迅速的被糾正了過來,他的那些和企業(yè)主聯(lián)系緊密的將軍們告訴他,生產(chǎn)超級油輪是一件很賺錢的事情,靠著它,他們可以進一步擴大建造戰(zhàn)列艦的能力。另外,制造這樣的巨型油輪,也能提供大量的就業(yè)機會,并且讓經(jīng)濟從蕭條中迅速的復蘇。 至于法國和意大利,他們就更沒有說要和美國英國爭奪世界上最大的船只的桂冠的意思了。他們并不指望自己的超級油輪在性能上能超過英國人和美國人,不過,他們都看到了這樣的一點,那就是美國人和英國人的船臺,尤其是生產(chǎn)超級油輪需要的大型船臺,其實也是非常有限的。因而,他們的生產(chǎn)速度不可能太快。而那些運輸企業(yè)未必能等那么長的時間。如果這時候,他們可以研制出在性能上與美國人的波塞冬相當,或者差距有限的超級油輪,那么那些等不及的訂單,肯定就能落到他們的手中。 …… “巨型油輪的熱潮總是掀起來了,下一步,就該在普通的貨船上面下功夫了?!笨粗掷锏馁Y料,史高治這樣想著。 第五百八十六章 景氣(五) 史高治所說的普通貨船并不是指所謂的“夏洛特標準貨船”,那種專門為了應對德國將來的無限制潛艇戰(zhàn)而準備的貨船,那種貨船造價便宜,生產(chǎn)迅速,加上速度性能突出,在未來的戰(zhàn)爭中,它無疑是世界上最好的貨船,然而在和平年代就未必了。首先,這種貨船的設計壽命只有四到五年,在戰(zhàn)爭中,一條貨船,在遍布德國潛艇的大西洋上,一般來說,是沒機會跑滿這樣的使用壽命的,一般來說,它們都會在一到兩年內(nèi)被擊沉,能夠撐到三年,那簡直就可以叫幸運兒了。但是,在和平時代,一條貨船可能會用上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果設計壽命只有四到五年,那簡直就沒法用了。當然,這也只是設計壽命而已。硬要新三年舊三年破破爛爛又三年的用,也不是不可以。比如說在歷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美國人把手上的那些“自由輪”依照賣廢品的價格處理給了很多的第三世界窮國。而在有些第三世界窮國,比如菲律賓印尼什么的,他們甚至把這些設計壽命同樣只有四五年的“自由輪”一直用到七十年代,幾乎超出設計壽命十倍。其中的一些甚至被改成了客船使用,反正第三世界窮國的人命便宜。 但是那些第三世界窮國手里的“自由輪”在戰(zhàn)后也基本不會跑遠洋航線了,它們一般只在風平浪靜的近海航線上跑跑,這也是這些船能夠新三年,舊三年,破破爛爛三十年的用下去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果還用它們跑遠洋航線,哪怕是風浪更小的太平洋航線,那無論如何是用不了那么久的,更不要說,在史高治現(xiàn)在的時代,世界上最主要的航線還是通往歐洲的大西洋上的航線,而大西洋一向以來就以風急浪高聞名。這樣的航線,自然不適合那些超期服役的船只。 當然,等戰(zhàn)爭結束后,把這些船賣到亞洲那邊去,也還是不錯的。至少日本人肯定愿意要。不就是不安全點嗎?反正日本人不值錢。事實上當一次大戰(zhàn)結束后,他們也是這樣做了的。以至于在史高治的這個時空里,許多年之后,當?shù)诙问澜绱髴?zhàn)中,日本和美國打起來之后,很多美國潛艇官兵們驚訝的發(fā)現(xiàn),他們所需要攻擊的目標居然和二十多年前的德國潛艇部隊所需要攻擊的目標除了舊了一些之外就幾乎一模一樣。而在日本投降后,這些船又被瓜分了一次,一部分被美國人拿去試驗了原子彈什么的,還有一部分被分給了同樣成了戰(zhàn)勝國的中華民國政府,然后被廣泛的用在了運輸部隊打內(nèi)戰(zhàn),運輸黃金去臺灣,以及運輸人員撤往臺灣的行動中。當然這種用了幾十年的老船,尤其是在日本人手里又高強度的跑了些年的遠洋航線之后,這些船的可靠性實在是很成問題。比如說,在美國那邊,這些船被拖到靶場的路上,就沉沒了好幾條,而在中國,有一條被重新命名為“太平輪”的“夏洛特標準船”就在運送一群低級官員呀,以及他們的夫人小姐逃往臺灣的時候,僅僅遇到了一點不太大的風浪,就發(fā)生了導致了數(shù)千人死亡的大海難。 除了壽命的原因之外,有效噸位和燃油經(jīng)濟性也都決定了這種船在和平時期并不是一種好船。為了生產(chǎn)方便,這種船的排水量略低于一萬噸。這樣大多數(shù)的船臺稍加改進就能用于生產(chǎn)這樣的船只了。但是因為有速度方面的要求,這種船的船型相比一般的貨船,長寬比還是要略大一點的。這也就意味著同樣的噸位下,這條船能夠裝載的貨物更少。同時更高的速度要求更強有力的動力。而為了便宜,動力系統(tǒng)的價格又要更低,結果就是動力系統(tǒng)占用的空間比一般的貨船更大,這當然就更進一步的減少了實際的運載空間。再加上更高的燃油損耗,所以在和平時代,這樣的船,絕對是賣不好的。 史高治的計劃是這樣的,首先,他拋出了巨型郵輪,這導致了世界范圍內(nèi)的巨型油輪競賽。這種競賽會使得大型船臺的數(shù)量大增。而一旦蕭條到來,在運輸船只中首先會被砍掉的就會是這些巨無霸,因為在蕭條中一次運輸這么多的原油的運輸任務會直線下跌。到那個時候,這些大型船臺立馬就會跟著不值錢了,自己就可以以很低的價格,將這些能在戰(zhàn)后的新一輪戰(zhàn)列艦競賽中派上大用場的大船臺買下來。 至于貨船這一邊,史高治打算拋出一項新技術,這項新技術將能夠迅速的提高貨船的裝卸效率,從而使得海運相比其他運輸形式的優(yōu)勢一下子顯現(xiàn)出來,使得更多原本通過陸路運輸?shù)呢浳镛D(zhuǎn)向海運。從而使得新的貨船的建造變得火熱起來,并且?guī)痈嗟拇_的建造。無論是更多的船臺還是更多的貨船,都少不了更多的鋼鐵,更多的機械,這都能給史高治帶來更多的收入,更不要說蕭條到來后的那些廉價的船臺了。景氣能給史高治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但是蕭條能幫助他夯實帝國的基礎,完成帝國的擴張。 “我愛景氣,但我更愛蕭條?!笔犯咧稳滩蛔≡谛睦锩鎸ψ约哼@樣說。 …… 由超級油輪引起的造船熱潮隨著經(jīng)濟的進一步恢復逐漸推高,而在這個時候,一個消息更進一步的推高了人們對于它的熱情。 1910年2月,麥克唐納創(chuàng)投銀行和美國最著名的地質(zhì)勘探企業(yè)克利夫蘭地質(zhì)勘探公司聯(lián)合召開了一個新聞發(fā)布會,公布了一個事實上麥克唐納的高層早就知道了的消息:在麥克唐納創(chuàng)投銀行的委托下,克利夫蘭地質(zhì)勘探公司對麥克唐納創(chuàng)投銀行在阿拉斯加擁有的私人領地進行的礦產(chǎn)勘探中,發(fā)現(xiàn)了一處超級大油田。 這個消息當時并未引起太大的轟動,因為從經(jīng)濟上來看,開采這座油田似乎并不算太合算。因為就目前來看,美國本土的那些油田已經(jīng)非常夠用了。相形之下,開發(fā)者一處油田需要不少的投資,這里面包括油田本身,也包括運輸它的港口道路。依據(jù)《華爾街日報》上面的計算,至少在短期內(nèi),這處油田根本就沒有什么開發(fā)的價值。 “就目前來看,這處油田的存在在經(jīng)濟上的更大的意義不過是使得麥克唐納創(chuàng)投有了更多的抵押手段了而已?!薄度A爾街日報》上作如是說。 然而,《華爾街日報》錯了,他們根本就沒想到,僅僅兩個月后,也就是1910年4月2日,他們就得到了又一條新聞:麥克唐納創(chuàng)投銀行和德國政府達成意向,麥克唐納創(chuàng)投以區(qū)區(qū)五千萬美元的價格,將這個美國最大的油田,連帶著他們手中的港口的一部分租借給德國政府五十年。同時,獲得在石油設施,以及港口設施的采購上面的優(yōu)先權。 剛剛拿到這條消息的時候,華爾街日報的編輯們一度以為自己是不是搞錯了日期,這條新聞怎么看都像是晚了一天的樣子。不過很快,新聞的真實性得到了核實。 “上帝呀,大新聞!大新聞!”編輯大喊道,“新的西進運動——不,北進運動要開始了嗎?” 石油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德國的經(jīng)濟,很早的時候,德國人就開始滿世界的找石油了。然而,非常遺憾的是,德國人的那些少的可憐的殖民地里面根本就沒這東西。而其他國家或者他們的殖民地即使有這東西,要么不肯交給德國人來開發(fā)要么早就被另外的國家捷足先登了。比如說距離德國不遠的羅馬尼亞就有石油,然而該死的美國佬的動作快的可怕,在德國人還沒來得及完全明白石油的價值的時候,他們就搶先一步,把那邊的幾處油田給買了下來。后來德國人雖然想要出價錢從美國佬手里把羅馬尼亞油田買過來,但是英國人和法國人一直在后面搞鬼,所以這事情一直就是搞不成。 為此,德國人又搞了一個所謂的石油儲備計劃,他們在漢堡港附近建立了一系列的油庫,打算建立所謂的“國家戰(zhàn)略石油儲備”。然而,因為沒有控制在自己手里的油田,幾乎是每一次他們想要超量購入一點石油,都必然會在國際市場上造成一次油價上漲。結果“國家戰(zhàn)略石油儲備計劃”提出了好幾年,儲備的石油還是根本就不夠看的。 這一次,美國人主動找上門向德國人推銷手里的油田的時候,德國人真是有些喜出望外。當然,德國人也不是傻子,他們也知道,阿拉斯加的石油開采需要的成本很高。不過在認真地思考后,德國人發(fā)現(xiàn)最近一些新出現(xiàn)的技術使得開發(fā)阿拉斯加石油似乎也有了一些可能。 首先,的國人自己的一家企業(yè)開發(fā)出了石油管道輸送技術,可以將低粘度的石油通過管道來進行輸送,從而大大降低石油在陸路運輸?shù)某杀?。而根?jù)他們獲得的樣品,阿拉斯加的石油也符合這個標準。這就使得從阿拉斯加油田到港口的運輸成本下降了不少,再加上超級油輪的出現(xiàn),也使得石油海運的成本下降了很多。所以德國人一盤算,發(fā)現(xiàn)最終的成本雖然依舊要比國際市場高那么一點點,但是,依照德國人一買石油,石油就立刻漲價,買得越多嗎,漲的越多的習慣來看,這個價格如果平攤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相比國際市場,絕對還是要合得來得多的。于是,基本的意向就這樣達成了。 第五百八十七章 景氣(六) 總的來說,如果再考慮到未來石油價格可能的上漲,那么德國人的這筆買賣,絕對是賺大了。不過,史高治可不這么看,因為他知道,過不了幾年,世界大戰(zhàn)就要爆發(fā)了。到那個時候,德國人在美國的財產(chǎn)都會被凍結,然后會發(fā)生什么,這簡直都不用說了。 當然,德國人也不是沒有考慮到這個風險。只是在當時,除了史高治的一幫核心人員,還有那幫子馬克思主義者之外,真沒幾個人認為會發(fā)生無法控制的全球戰(zhàn)爭。他們大多覺得,戰(zhàn)爭是可以控制的,而且并不覺得戰(zhàn)爭已經(jīng)迫在眉睫,不可避免。另外,就算意識到戰(zhàn)爭的危險,德國人也不會覺得這是一個虧本買賣。如果德國在戰(zhàn)爭中獲勝了,那德國在阿拉斯加的利益自然會得到包括美國政府在內(nèi)的全世界各國政府的尊重。相反,如果德國戰(zhàn)敗了,那阿拉斯加的那點損失又算得了什么呢?況且,這份協(xié)議也會使得德國和美國的關系變的更為接近。在如今的政治環(huán)境下,美國和德國的任何接近的傾向,都能增加德國人在英國人面前的發(fā)言權。 當然,如今雙方達成的還僅僅只是一個意向,這也意味著,如果有需要,雙方都可以毫無負擔的把這份意向書當做廁紙使用。因而,這也就為某些國家破壞這個意向提供了機會。比如說英國對這個合作意向就非常的不滿意,英國政府還為此約見了美國大使。 這位美國大使和麥克唐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事實上,在那些重要國家當大使的官員,沒有誰身后會沒有大財團的影子的,甚至于,在美國的傳統(tǒng)中,大使什么的,本來就是明碼實價的拍賣出來的。當一個人要參加選舉的時候,他會向大財團進行募捐,從而組建起他的競選團隊,而他們的競選團隊中的不少人,就直接是那些大財團的人。當他成功的成為總統(tǒng)之后,他就擁有了組閣的權力,這個時候,那些支持過他的財團的代表就會進入內(nèi)閣,共享權力。為了避免給人留下太明顯的官商勾結的印象,一般來說,大財團的人不會直接進入政府內(nèi)閣。這個時候,外交官的位置就成了立刻報答他們的支持的酬謝了。當然,越是重要的外交官的位置,貿(mào)易往來越多的國家的大使的位置就越值錢。 美國大使當然要為美國負責,他當然知道,英國人很強,如果英國人要給美國人找麻煩,還是真的做得到的,畢竟當攪屎棍,是大英帝國的專長。不過他不僅僅是美國大使,更是麥克唐納財團的人,所以他固然要忠于美國的利益,但更要忠于麥克唐納的利益。 于是這位美國大使就表示,這一些都是自由的市場行為,他不認為這樣的行為有任何的不妥之處,美國人愿意和誰做生意,那是美國人民的自由。勇敢的美國人民絕不會在維護自己的自由的時候退縮。當然,美國同樣對英國也抱著積極地善意(這話雖然美國人民和英國人民都表示根本不信,但說還是要這么說的),如果英國人也對阿拉斯加的開發(fā)有興趣,他覺得英國人最好直接和麥克唐納創(chuàng)投銀行談談。 英國人很明白,美國人想要讓他們和德國人相互競爭,好獲得更好的條件。也就是說,那些該死的美國佬打算把英國人當槍使。不過在這個時候當當槍,也沒什么壞處,如果不能阻止這個交易,那么讓德國人在這個交易中多吃點虧總是好的。于是沒過多久,英國的一家開發(fā)銀行也插了進來,要求獲得阿拉斯加石油的開發(fā)權。于是德國人的競爭對手就出現(xiàn)了。 其實德國人和美國人都明白,英國人就是來做攪屎棍的,不過美國人卻故意裝不知道,整天拿著英國人的條件讓德國人讓步。最后當協(xié)議正式達成的時候,雖然大的模樣沒什么改變,但是在有些問題上,德國人還是做出了讓步,其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對開發(fā)速度的限制了。 對于德國來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要手里有一處大油田,甚至不需要大規(guī)模開發(fā),就能讓國際市場上的石油價格不至于太過欺負德國人。所以,為了避免出現(xiàn)類似后世中國出現(xiàn)過的開發(fā)商囤積土地,就是不開發(fā)而是等著漲價的現(xiàn)象,在正式的合同中,對于雙方每年在阿拉斯加的投資也做了相應的規(guī)定。于是,合同簽訂后不久,阿拉斯加的開發(fā)就開始了。 對阿拉斯加的開發(fā)首先是對港口的擴建。因為憑借現(xiàn)有的港口的吞吐能力,要保證阿拉斯加的建設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這樣的大擴建當然能帶了很大的一比生意。為此,德國人和麥克唐納創(chuàng)投為各自負責的區(qū)域分別進行了一次招標。這兩次招標都是針對全球企業(yè)的,但實際上大家都明白,其他的企業(yè)過去都不過是在陪太子讀書而已。最終中標的企業(yè)毫無疑問,德國人那邊的是德國企業(yè),麥克唐納創(chuàng)投這邊的是和麥克唐納關系密切的一些企業(yè)。 首先獲益的是鋼鐵企業(yè)和航運部門。在這個時候,史高治不失時機的推出了集裝箱貨船這種概念。相比一般的散貨船,先將貨物裝進集裝箱,然后再通過鐵路或者公路送到港口裝船,這樣的裝卸方式,使得裝船的速度大為提高,在此之前,那些零散的貨物在運輸途中,要多次的重新裝卸,每一次裝卸都涉及到每個物品的位置的安排,固定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而在大量使用集裝箱的情況下,在火車或者汽車上,都只需要直接將那個標準尺寸的大箱子直接往上面一放,然后一次性固定好就行了。而到了碼頭,用專門的集裝箱運輸船,也同樣不需要為各種貨物認真的研究安放位置,空間,重心什么的,直接按照設定好的集裝箱的位置,用起重機一個接一個的吊運到相應的位置就夠了。這樣一來,在裝卸的過程中,時間和人力都得到了大大的節(jié)省,原本一條萬噸左右的散貨船,裝船的時間往往要長達一兩個月,這也是貨船的尺寸不會超過萬噸太多的原因之一,要是也像油輪那樣搞個五萬噸的出來,怕是光裝船就要快半年,然后再加上路上的時間,真是黃花菜都種出來好幾茬了。而如今,一條萬噸的集裝箱貨船,只要幾天時間就可以完成裝貨或這卸貨,這使得這種船完成一個運輸周期的時間大為減少,航程越短的情況下,這種減少就越明顯。比如說在越洋前往英國的航線上,真正用于穿過大西洋的航海時間也就半個月,但是裝貨或者卸貨的時間卻可以有一個月,如今,集裝箱船將裝卸時間壓縮到了一個星期左右,即使考慮到檢修的時間在內(nèi),一條集裝箱船也可以在一條散貨船跑一個來回的時間里至少跑兩個來回。也就是說,一條船可以當兩條船來用。 這樣一來,當這種新船型一出現(xiàn),幾乎所有的散裝貨船立刻就嚴重的過時了。而且在阿拉斯加的港口的擴建工程中,因為港口泊位有限,所以為了能盡量多的提高使用效率,港口方面規(guī)定,在三個月之后,任何貨船??康臅r間不得超過8天。這使得非集裝箱貨船幾乎就失去了在阿拉斯加港口靠港的權力。而所有的人都知道,除了港口的擴建之外,后面還會涉及一系列的大工程,包括鐵路的建設,油井的開發(fā),輸油管道的假設,這都是非常大的工程,會帶來非常多的利潤。而且這項工程絕不是短時間能夠建成的,也許整個的建設時間需要以十年為單位呢。這也就意味著,現(xiàn)在就開始訂購集裝箱船絕對來得及。甚至于,現(xiàn)在就開始改造甚至是建造船臺,然后再建造集裝箱船也是來得及的。而且即使不考慮阿拉斯加,僅僅只考慮集裝箱船本身帶來的高效率,為了在競爭中賺到更多的錢,將手里的老式散貨船換成集裝箱船對于那些航運公司來說也是勢在必行的。所以集裝箱貨船,以及船臺的建設浪潮開始了。 由于阿拉斯加的港口的面積有限,其中的很大一個區(qū)域還要留給那些超級油輪,所以留給貨船的空間有限,因而這里只能停泊萬噸左右的貨船,雖然隨著集裝箱船的出現(xiàn),貨船的噸位達到數(shù)萬噸也不再是難以想象的事情了。但是這個限制卻使得那些盯著阿拉斯加的生意的船東們,不會去打什么超級貨船的主意。同時世界上絕大部分的港口也缺乏超大號的泊位,而且現(xiàn)有的泊位只需要稍加改建就可以??考b箱貨船,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萬噸左右的集裝箱船反而成了最佳的選擇,于是新建的船臺大多也是針對這樣的船型的。 “爸爸,你看,這是美國最近新建的船臺的情況,正在新建的萬噸級船臺已經(jīng)有9個了,未來的一段時間里,還會有更多的船臺開始建設。另外這是這一個月來麥克唐納鋼鐵接到的訂單,訂單數(shù)量上升了百分之三十,已經(jīng)超過了我們的最高產(chǎn)量,所以,所有的訂單都需要往后押后了。您看我們是不是需要讓麥克唐納鋼鐵擴大產(chǎn)量呢?”葛萊史東很得意的拿著一大堆的報表對史高治這樣說。 第五百八十八章 景氣(七) “怎么擴大產(chǎn)量?”史高治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