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把主角碾成渣(快穿)在線閱讀 - 第77節(jié)

第77節(jié)

    但病了給治病這事兒他沒想過,和牛棚改造的人接觸也是從沒想過的,不由得有些遲疑,“這讓上頭知道了,不好吧?會不會覺得咱們思想不正確?”

    陶睿笑起來,“當然不會,咱又不是讓他們享受呢,是讓他們知錯能改,將功補過。比如咱可以辦個掃盲班,像我爹娘學了知識有用吧?雖然看著可能用處沒那么大,但年輕一代呢?好多人家都不舍得花錢送孩子讀書。

    這現(xiàn)成的兩個教授,不用白不用,對不?讓他們在掃盲班教學,不開工資,那就是他們?nèi)紵约海瑸榇箨犠鲐暙I啊。到時候男女老少愛聽的就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還有那個當過兵的,讓他給指點指點,咱大隊里是不是有更多小伙子能當上兵?多幾個趙立軍那樣的,多榮耀啊?

    小孩就更沒必要計較了,他懂啥啊,照顧他一二純粹是咱們大隊心善?!?/br>
    大隊長只覺得陶睿說啥都很有道理,每次都能被他說服,好笑道:“讀了書是不一樣啊,一套一套的。成,這事兒我琢磨琢磨,回頭去鎮(zhèn)上的時候,試探一下,要是沒問題,就這么干。你去上班了也幫著打聽打聽啊?!?/br>
    “放心,包在我身上。大隊長你以后有啥事就跟我說?!?/br>
    “好,我去安排他們。”大隊長樂呵呵地點點頭,等走到那幾個知青面前時笑意就沒了。刺兒頭最煩了,他對刺兒頭一點耐心都沒有,立馬叫來知青點的老大哥老大姐,讓他們兩人將幾個知青領回去安排。

    然后又叫人用板車拉上病倒的老軍人,安排好四個進牛棚的,叫人去衛(wèi)生所把醫(yī)生找來看看。

    四人臨走前都看了陶睿一眼,但礙于成分不好,怕連累陶睿,一句謝謝到底沒說出口。

    陶睿拉回來十個人,社員們都好奇不已,紛紛出來看。

    三丫眼尖地看見皺眉的那個男知青手腕上戴了手表,衣服鞋子也很新,一雙手一看就沒干過活,氣質(zhì)也比其他知青好。在一打聽是京市來的,眼中神采連連。知青下鄉(xiāng)極少有回城的,但那是普通知青,如果家里有門路的,一段時間后就能找到機會讓知青回去。她覺得這個新來的一定家境很好,心里就打起了主意。

    遠處站著的蘇月香也注意到了新來的知青,當然還有那幾個進牛棚的。牛棚里有些人后來是平凡了,但她印象中這四個人在這個冬天就死了三個,只剩那個小孩了,不由得嘲笑陶睿眼瞎,為了幾個快死的人得罪那幾個知青。

    新來的傲氣男知青叫邱昊,爸媽都是京城工廠里的小管事,這次安排上出了差錯才讓兒子下了鄉(xiāng),半年后就弄到一個工農(nóng)兵推薦讀大學的名額,把邱昊弄回去了。

    她記得這半年里邱昊適應不了鄉(xiāng)下的苦,三丫趁虛而入嫁給了邱昊,讓邱昊住進了梁家。梁家怎么說都比知青點舒服,雖說梁家答應是為了邱昊的錢和票。但邱昊手頭寬裕,不在乎這個,有三丫干活兒做家務,樂得輕松,一回城就把三丫拋下了。

    三丫后來去京市找人了,沒有結(jié)婚證也鬧得厲害,還得了些賠償回來,很快又找了個鎮(zhèn)上的二婚男嫁了。

    蘇月香低頭看看自己變得粗糙的手,余光瞄到旁邊看著她的趙母,恨意叢生。

    結(jié)婚大半年了,趙立軍只回來待過兩天,還根本不肯碰她,無論她怎么小意溫柔都不搭理她。她試探著想鬧,想說趙立軍有外心有了別的女人,要去軍營問問他領導。

    誰知趙立軍根本不怕,看她的眼神卻很嚇人,好像要弄死她一樣。那次趙立軍走時警告她別做蠢事,還說他們結(jié)婚滿一年就離婚。

    之后趙母對她態(tài)度更差,她旁敲側(cè)擊才知道,軍營領導審查到她的名聲不好,他們夫妻關系不好,本來到手的營長之位給了另一個連長,她影響了趙立軍升職!

    讓她更怕的是趙立軍要跟她離婚,現(xiàn)在沒離只是怕結(jié)婚沒多久離婚影響不好,趙立軍已經(jīng)打算好了一切,到時候自然會找理由和她斷干凈?,F(xiàn)在離一年之期沒幾個月了,趙母都已經(jīng)開始偷偷的物色新媳婦了,而她開不了介紹信不能去軍營,見不到趙立軍完全沒機會挽回。

    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恨上了趙家,發(fā)覺這條路被堵死就在為以后打算,今天看見邱昊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了一條新的路。三丫抓不住邱昊是三丫沒本事,她絕對能哄得邱昊服服帖帖的,邱昊還是外地人,對大隊里的傳言不清楚,對別人也不會信任,她總有辦法讓邱昊相信她。

    到時候她跟著邱昊去京市,讓公婆弄個工人崗位給她,拿到京市戶口,過幾年下海做生意投資京市房地產(chǎn),很快就發(fā)達了。

    也許是大半年的勞作生活太過艱苦,蘇月香熬不下去了,看見邱昊竟直接放棄了官太太這條路。半年后去京市和繼續(xù)熬幾年相比,肯定進京市更有誘惑力啊。

    蘇月香做了決定又看陶睿一眼,先前因為陶睿和梁玉馨能去鎮(zhèn)上工作的憋悶煙消云散,重生的優(yōu)越感又升了起來。以后她是京市富人,陶睿和梁玉馨不過是個小鎮(zhèn)的小小員工,根本沒可比性。

    蘇月香轉(zhuǎn)身回家,陶睿抬頭正好看見她輕視的眼神,感覺莫名其妙。

    這天之后,陶睿進了鎮(zhèn)上的革委會做干事,梁玉馨進了鎮(zhèn)上的婦聯(lián)。他們買了輛自行車,每天陶睿騎自行車載梁玉馨去鎮(zhèn)上上班,先送梁玉馨到單位再去革委會。下班他就去接梁玉馨一起回家。

    宋靈芝當了記分員,雖然不再是半天工了,但因為記分員很輕松,她要是家里有事完全可以抽空就干了,一點都不累。陶睿一家四口儼然成了大隊里過得最好的人家。

    有看不慣他們過好日子的就說嘴,梁玉馨整天學習上進的,居然從一個差點被賣掉的可憐女娃成了鎮(zhèn)上婦聯(lián)的人,結(jié)果不好好生孩子照顧家里,見天兒的往外跑。

    這話被宋靈芝聽見了,她一點不客氣地懟回去,“我兒媳婦才幾歲?著急生孩子干啥?孩子啥時候都能生,工作可是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你們能生,生個五六七個有啥用?為大隊爭光了嗎?為國家做貢獻了嗎?有瞎nn這功夫不如認認字兒吧,多懂點道理也不至于干啥啥不行。”

    人們對家里有本事的人家本能的有點害怕,尤其是陶睿兩口子進了城,興許還能再升,宋靈芝也當了個小官,被宋靈芝這么懟愣是沒敢說啥。

    這話還是陶睿和宋靈芝說的,梁玉馨從前身子虧了那么多年,當然要多調(diào)養(yǎng)兩年再生。再說現(xiàn)在家境還不夠好,進了城工作萬一能搬到城里去呢?到時候再生唄,不然讓孩子過苦日子啊?

    陶貴和宋靈芝對陶睿的想法十分贊成,要是別人說,他們肯定有點意見,但陶睿和梁玉馨是真有本事,萬一因為生孩子耽誤梁玉馨升職,那不是虧了嗎?這爹娘工作越好,孩子才會越好啊。反正梁玉馨才二十一,陶睿不著急,他們也不著急。

    宋靈芝的支持,對梁玉馨開展婦聯(lián)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畢竟她家里過得非常好啊,就連她娘家都不找事兒。小兩口轉(zhuǎn)移了陣地,很快就適應新環(huán)境,開始在新崗位上披荊斬棘了。

    第94章 癡戀瑪麗蘇的惡毒男配22

    陶睿進革委會沒幾天就和所有人混熟了,不樂意和他來往的,他也不搭理,想欺負他是新人的,他一概笑瞇瞇地撅回去,誰也別想在他身上占便宜。其他不錯的同事們,他樂得和他們打成一片,有時候去山里采到酸甜的野果,也會帶到單位給大家分著吃。

    當然這種好事兒不能忘了領導,革委會主任和副主任很快就記住他了。

    被領導記住就不愁沒活兒干,領導下達什么命令的時候,但凡誰干都行的活,就直接點名陶睿,誰讓領導對他印象深呢,看見他就叫他干。

    陶睿不怕活兒多,這個年代出名是大有好處的,而且沒本事的人多,但凡有真本事,那是特別容易出名。

    陶睿辦成幾件事把主任哄高興了,就趁著一回報告工作之后,和領導提了大隊里想辦掃盲班的事。

    “主任,這不是我來咱們這上班了嗎?在主任的領導教育下,我才來沒多久,大家就都說我懂事兒多了。我跟他們說主任是在京市上過大學的呢,可把他們羨慕壞了,說這都是知識的力量。主任學識淵博這么厲害,我跟著主任幾天都能學到東西,他們也都想學點啥呢?!?/br>
    革委會主任孫立濤就是這鎮(zhèn)上的一把手,被捧得很舒服,笑道:“為人民服務,都是應該的。你們大隊的社員覺悟很不錯,讀書明事理,自然要比什么都不懂好得多?!?/br>
    陶睿嘆口氣,為難道:“就是大隊里沒條件啊,鎮(zhèn)上才有學校,不說距離遠不方便吧,就說好多家窮苦的根本供不起所有孩子上學,有些孩子連自己的名兒都不認識,對咱們開展工作是很大阻礙啊。跟別提那些成了家的叔伯嬸娘了,一輩子沒文化,不會算術(shù)不認字,有時候把大隊長愁的呀?!?/br>
    孫立濤以為他想要資源,當然不能給,隨手端起茶缸喝口水,“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每個大隊都是如此?!?/br>
    陶睿點頭道:“可不是嗎,鄉(xiāng)親們知道我在革委會上班,見著我就跟我求助。我看著他們對學識的期盼,真是不忍心拒絕,但我也不能大包大攬地答應什么,畢竟我是咱們革委會的人呢?!?/br>
    “你做得好,我們在這個位置工作,做好工作是對的,但做不到的也不能隨便承諾。就算是親戚朋友也不行。”

    “主任說的是,我就是心疼鄉(xiāng)親們。說起來真讓他們都跑來鎮(zhèn)上學習,還耽誤大隊里上工呢,要是能讓他們在大隊里學點啥就好了?!碧疹R桓睘猷l(xiāng)親發(fā)愁的樣子,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眼睛一亮,“對了,我想起來了,我們大隊前陣子來了兩個改造的教授呢,還有一個當過兵的,都五六十了病怏怏的。主任,要不就廢物利用,讓他們?yōu)榇箨犩l(xiāng)親服務,義務教大家認字兒算術(shù)怎么樣?”

    孫立濤聽到改造的人就是一愣,本能地想否定,但聽到“廢物利用”、“義務服務”這些字眼,腦子就轉(zhuǎn)起來了,“你是說,讓他們在大隊里開班授課?”

    陶睿忙擺擺手,“那不成,哪能呢?他們是啥成分?憑啥開班授課?就讓鄉(xiāng)親自發(fā)組織,樂意學點啥的找空閑時間聚到一起,不會的就找倆教授問。他們進牛棚接受改造,就是該犧牲自己報效國家才對,大伙兒有問題就找他們,必須讓他們給講明白了,不講明白就是不盡心?!?/br>
    陶睿像是越說越覺得有道理,高興地對孫立濤說:“主任,這可是好事啊,您想,要是鄉(xiāng)親們都認字會算術(shù)了,走出來氣質(zhì)都不一樣,一個個都是文化人,那咱大隊的風貌得多好?還有他們肯定樂意培養(yǎng)家里的娃,往后咱鎮(zhèn)上再需要人才的時候,那一個個文化人成長起來,咱們還愁缺人手嗎?

    再說這是主任心善,給大伙機會學本事,將來他們學好了,絕對感激主任,盡心盡力為咱們鎮(zhèn)做建設,咱們鎮(zhèn)發(fā)展起來指日可待啊,說不定以后能力壓周圍鎮(zhèn)子,提成市呢!”

    孫立濤仿佛看到了他說的那幅美景,如今全國困苦,哪個地方要是治理得好,那是極為突出要登報表揚的,和可能揚名到全國,是大榮耀。雖說陶睿這番話里沒聽到哪個地方能立馬給他帶來利益,但這也是穩(wěn)賺不賠,搞好了能多不少人才,搞不好,那就是牛棚里那幾個受累唄,沒別的影響。

    陶睿又說了一通,把孫立濤捧得暈暈乎乎的,孫立濤當即就拍板讓陶睿負責這件事。不但在陶睿的新華大隊搞掃盲班,在管轄內(nèi)的其他大隊也要搞起來,大家一起進步。

    陶睿得了令,立即就通知幾個大隊的大隊長到鎮(zhèn)上開會,一上來就宣讀一些上級文件,就是那些搞好基層建設之類的東西,文件內(nèi)容一套一套的,各位泥腿子出身的大隊長根本聽不懂,聽到最后啥也沒記住,只知道事情很重要很重要。

    接著陶睿就嚴肅地批評起來,“看看各個生產(chǎn)隊記賬的情況,還有寫報告、做記錄、統(tǒng)計管理等等一切需要動筆桿子的東西,全都一團糟。革委會每次做統(tǒng)計都頭疼得厲害,這要是按照上級標準來評判,通通不合格?!?/br>
    大隊長們聞言有些忐忑,不知道陶睿是什么意思,隱約也有些不滿,他們一直就這樣,事實如此,很多年都是如此,陶睿一個剛上任沒多久的干事,這是干啥呀?

    這時候陶睿話音一轉(zhuǎn),心痛道:“我就是從下面大隊提上的,大隊里什么情況,我還能不知道嗎?大家哪是不樂意學?大家是沒條件。這要是有條件,還能有人不上進嗎?”

    大隊長們忙說:“不能,有條件肯定上進,咱都是思想積極的人?!?/br>
    陶睿點點頭,“我也是這么說的,只是國家到處都條件艱苦,總不能給咱們每個大隊都辦學校?!彼麌@口氣,“這就難辦了,因為領導班子一定是越來越需要人才的,能力不行的人早晚要被淘汰。現(xiàn)在鎮(zhèn)上或者市里,條件好,成長起來的人才越來越多,需要的工作崗位也越來越多。如果鎮(zhèn)上和市里沒崗位,那……哪個大隊的會計沒記清楚賬,是不是就要替了?”

    “啥?這咋能呢?這可不行啊?!贝箨犻L們一聽這話就急了。

    陶睿認真地說:“那你們想想,是不是這樣的道理?市里的孩子從小就上學,大人都認字,崗位就那么多,那有人才上不了班,領導看見下頭大隊工作一團糟,是不是要派人過來管理?”

    “那咋辦?陶干事,你也是大隊出來的娃,可得幫我們啊?!?/br>
    “對啊陶干事,你得幫我們出主意啊。你今天喊我們來干啥?現(xiàn)在就要往大隊里塞人了?不行啊,咱自己人才能管好。”

    這是涉及各大隊利益的大事,大隊長們都急了。

    陶睿抬起雙手下壓示意大家安靜,說道:“大家別急,我和大家一條心,當然要幫大家想辦法。也是巧了,我當拖拉機手的最后一天,拉回去幾個進牛棚改造的人,正好有倆教授,一個當兵的。我這不是沒招了嗎?就把主意打到他們身上了。

    咱就在各個大隊辦掃盲班,男女老少,誰愛上誰上,就從牛棚里挑有文化的人給大伙兒教。特別是會計、記分員、倉庫管理員等等大隊里需要動筆桿子的,必須跟人學會好方法,把賬本和報告寫得規(guī)規(guī)整整的。

    這樣咱把什么都辦好了,上頭有啥想法也不會想到咱們大隊,是不是?”

    大隊長們你看我,我看你,都很遲疑。特別是有的大隊長心眼不咋地,一聽就提出異議,“那些成分不好的就該吃苦受罪,咋能讓他們當老師呢?”

    陶睿搖搖頭,“沒有學校,也沒有老師。他們就是為大家提供知識的人,這又不給他們開工資,算什么老師呢?當然,我建議大家回去也提醒一下社員們,不要沒事閑的去欺負人,這有啥用?有那工夫不知道認倆字,想想咋報效祖國,就知道欺負人?那是廢物才干的事,但凡有點積極想法的都該抓緊一分一秒上進?!?/br>
    有異議的兩三個大隊長話都被堵住了。他們要是再說啥磋磨人的話,不成了思想不積極的廢物了?

    陶睿又說:“上頭上他們下放是接受改造,改造改造,得給他們機會吧?真都天天挑糞,遭罪病死了,那算啥改造?他們都讀過書,有都還留過洋,都曾經(jīng)花好多錢培養(yǎng)起來的,不管他們成分怎么樣,他們腦袋里的知識是有用的。對吧?真讓他們帶著知識死了,那不是浪費國家資源嗎?

    現(xiàn)在怎么就把這些知識利用起來,讓他們義務教導社員,幫助男女老少學習上進,讓我們大家一起進步,從大隊、到整個鎮(zhèn),都能越來越好的發(fā)展,這才是改造的意義?!?/br>
    新華大隊的大隊長率先鼓掌,“對!陶干事說得太對了!咱要接受上級指示,幫那些人好好改造,他們懂啥,就讓他們教啥,平時上哪有這么好的機會學東西啊,上學還要交學費呢,這有些娃讀書都不要錢了?!?/br>
    大隊長一下子說到了好些人的心里,這好像是挺占便宜的。光是讀書不花錢就是大好事啊。但還是有人遲疑,“聽說有的地方那牛棚里的人特別遭罪,咱要是跟他們不一樣,能行嗎?”

    陶睿笑說:“這件事就是主任讓我負責的,咱們主任可是在京市讀過大學的,是有大智慧的人,他都同意了,你們說能不能行?再說,咱當然不是優(yōu)待他們,平時不教社員的時候,他們該干活還是干活。教書可是他們額外又增加的活呢,他們一點沒閑著,累得很。

    不過,咱都不是心狠的人,如果他們真幫了大伙兒,咱就該給人看病給人看病,該給人吃飯給人吃飯,別弄得一個兩個說話都沒力氣,那腦子不清楚咋給大伙兒講課?別再給講錯了,對不?”

    又是新華大隊的大隊長第一個配合,“對!咱不能不給騾子吃草又想讓它跑得快。說白了是咱占便宜,白得了免費的好老師,他們教得說不定比鎮(zhèn)上老師還好呢?!?/br>
    大隊長頓了頓,咳了一聲,“瞅我激動的說錯話了,我就是說咱不吃虧,咱大隊里有青年想上進都不知道去哪上進,像陶干事這樣自學成才直接上革委會上班的太少了,多少年就出這一個,哦對了,還有他媳婦梁玉馨同志,他媳婦也和他一起學習,現(xiàn)在進了鎮(zhèn)上婦聯(lián)呢?!?/br>
    大家都看向陶睿,陶睿點了下頭,笑道:“大隊長過獎了,我和梁玉馨同志就是怕沒家人幫襯,不懂事,過不好日子,想著讀點書明事理,歪打正著被領導們看見了。咱各個大隊都不缺人才,只是沒想著學而已,以后咱們創(chuàng)造條件,大家誰想學誰就學?!?/br>
    說到這,他壓低了聲音,說:“別怪我沒提醒你們,我被提到鎮(zhèn)上就是個例子,證明組織上很看重能力。雖說市里、鎮(zhèn)里人才多些,但咱大隊里的好青年要是努力上進,能力超過了他們,那也能像我一樣來鎮(zhèn)上上班啊。你們想想,一個有本事的,一個沒本事的,讓你們選,難道會只看他是不是城鎮(zhèn)戶口?”

    “那不能,肯定要選有本事的,不然咋辦事?”大隊長們都覺得陶睿說得有理,一下子就感覺未來無限美好。

    要知道新華大隊出了個陶睿,那是相當榮耀,能吹噓好久的。他們其他大隊的大隊長都很嫉妒羨慕,因為有自己人在革委會,那有點啥風吹草動提前就能知道啊。他們真要是培養(yǎng)出幾個人才,像陶睿這樣來了鎮(zhèn)上,那以后干啥都方便了,有好處也能撈到不少。

    這下子大家心里都熱乎了,激動得不行,一個個拍胸脯保證按陶睿說的去辦,肯定全力配合。不就是別欺負牛棚里的人嗎?給他們多吃兩口飯,別讓他們病死了,讓他們給大伙兒免費講課。簡單啊,革委會主任都說好的事,那就更沒問題了,他們答應下來反而一點猶豫都沒了,更想大力配合,讓自己的大隊突出表現(xiàn),得到表揚。

    掃盲班順順利利地開展,雖然村里人大多覺得認字學習沒啥用,學好了農(nóng)活才是正理。但因為不花錢,不耽誤上工,別人學了自己沒學好像就吃虧一樣,當真有六七成的人參加掃盲班呢。

    牛棚里那些人日子也好了些,并不是特意給他們什么好待遇了。而是大家不再磋磨他們,不再刻意避開他們不敢和他們來往,不再從早到晚讓他們干最苦的活,他們自然而然就能松口氣。

    有病倒的,大隊長會讓衛(wèi)生所給他們吃藥,那牛棚漏雨實在厲害的,也會有好心人順手幫忙修一下。平時給的糧食雖然都是差的,但也不至于讓他們餓壞了。有些心地善良的鄉(xiāng)親,在找他們問問題學到東西后,還會悄悄給他們一點野菜、一顆雞蛋。

    再者講課對他們來說已經(jīng)算休息了,比挑糞、犁地、挖溝渠之類的輕松太多了。這也是他們擅長的,自信的東西。

    這樣一點一滴的小改變,直接讓他們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尤其是鄉(xiāng)親們對他們不再是厭惡躲避的態(tài)度,有活力的孩子們都跑來問這問那,讓他們講城市里的故事,這對他們的心理可謂是極大的撫慰。

    心里不郁結(jié)了,生活沒有那么絕望了,他們的身體自然就好了不少。

    就像蝴蝶效應,這個蝴蝶效應對他們絕望中的人來說,等同于救命良藥。

    陶睿時不時就會下鄉(xiāng)去檢查掃盲班的情況,發(fā)現(xiàn)哪里不合理就提一些建議。有些牛棚的人茫然不知該教些什么,陶睿也會給他們一個知識范圍,甚至淘弄到一些課本給他們,讓他們輕松了很多。

    在他們東風公社管轄的八個大隊中,所有人都記住了陶睿這個名字,尤其是在牛棚中遭過罪的人,都記住了他們有一個恩人,恩人的名字叫陶睿。

    陶睿此舉可以說是打了個擦邊球,一個不好就容易出事。但他這個擦邊球打得又很巧妙,要說讓牛棚里的人進小學當老師,那絕對要出問題。但現(xiàn)在是免費的,名頭還是讓他們犧牲自己做貢獻,一點好處都不給他們,這就沒什么可挑理的了。

    革委會主任和各位大隊長在同意的時候,根本沒想過這能幫牛棚里的人,畢竟什么也沒給他們,還讓他們多了一項工作啊。后期牛棚里的人感覺松快一些,純粹是潛移默化的細微改變,這種事可不是陶睿提出來的,是大隊里鄉(xiāng)親們自發(fā)的改變,不關他的事。

    又因為接受改造的人表面變化沒有那么明顯,所以誰都沒覺得是個問題,反而夸贊陶睿辦得漂亮,娃娃們不用上學都能學知識了,而且社員們都學會寫自己的名字,算簡單的算術(shù)了。這平時干點啥都方便啊,是大好事。

    陶睿這調(diào)到鎮(zhèn)上才沒兩個月呢,就在會議上被屢次表揚,成了革委會主任跟前的紅人。

    梁玉馨也不遜色,加入鎮(zhèn)上婦聯(lián)之后就積極為婦女兒童提供幫助。有同事犯怵不愿意去的家庭,她就主動接過來調(diào)解,也有屢次求助解決不了的難題,她也二話不說地迎難而上。

    剛開始有不少同事背地里笑她,說她腦子發(fā)熱,什么都沒弄清楚就往前沖,肯定撞得頭破血流灰溜溜地消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