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節(jié)
站在太子身后的他,低著頭,神情悵然若失,心底的酸楚,一陣強似一陣。他不經(jīng)意的抬頭,看到武媚娘的頭正倚在太子肩頭,可視線卻是含情脈脈地看向自己。 此時,他眼里的炙熱遇上了她的含情脈脈,一陣隱秘而躁動的情愫在房中擴散,最終,產(chǎn)生了一種魔力,擋在他們中的太子被抹去,他們眼中只剩彼此。 他鬼使神差的邁開步子,走向武媚娘,伸手柔情地撫摸她的臉頰,而她也眷念地在他指尖輕輕一吻。 等他們恢復(fù)理智,意識到此刻身處的位置,暴露情感是多么危險時,他們除了嚇出了一身冷汗,還猛然醒悟,他們的感情,已達到了會牽絆彼此的程度。 可他卻并未因此放下,可武媚娘比他要清醒得多,她以回報之名,讓太子撮合他與掌醫(yī)之女,當時,他憑著一時意氣去問她,為什么要這么做? 她的回答卻是短短的六個字:“我已經(jīng)醒了?!?/br> 這六個字如一記記重拳打在心上,原來可笑的只有他一人。那日,他們便有了條新約定,對方的要求可以選擇做與不做,但永遠不許問為什么。 神兵候想起當年的種種,不由得深深吸了口氣,他看著眼前,這個同樣被歲月吹白了秀發(fā),眼角同樣被刻上了年輪印記的女人,他更加明白,那個“為什么”代表了想要隱藏自己,避免一時情動,而彼此妥協(xié)的任何機會。 他也更明白,有時執(zhí)念著死死抓住的愛情,是愛欲參半,而能為對方放下愛情的人,其實,只是割舍了欲,留下了愛。前者,當厭倦了欲,愛也會隨風(fēng)逝去,后者的愛卻會隨著時間的沉淀,越發(fā)根深蒂固,變得無人取代。 倆人相對沉默了良久,武后開口道:“這二十多年來,我們從沒違反過這個約定,可當我看到這封奏折,感覺自己好可悲!此時此刻的我,在外人眼中是個失勢的皇后,唯恐避之不及,而你卻能為我寫這封奏折,在最親的丈夫,兒女面前我是歹毒的兇手,回宮以來,他們就沒來看過我,而你卻能相信我?!?/br> 神兵候道:“我只是用事實說話?!?/br> “既然如此,那這封奏折,為何沒有呈給圣上?其實,你我都清楚,用一張嘴說出來的事實,在滿是猜忌的大明宮中,起不到任何作用?!?/br> “我清楚,我會盡快找到其他證據(jù)。” 武后沉默了片刻,抿了抿嘴,問道:“你知道,賀蘭敏月死了,弘兒又這樣……可見,有人在我身邊布下了重重陷阱,很明顯,我已經(jīng)處于下風(fēng),你幫我,就算丟官,甚至掉腦袋,也愿意?” 第106章 偶遇太平 神兵候笑了笑:“我混跡官場這么久,若真落得如此下場,也只能怨自己技不如人?!?/br> 武后也笑了笑,欲言又止道:“當年,為什么沒來感業(yè)寺接我走?” “我……”神兵候想用最平常的口吻回答,可他內(nèi)心卻出賣他:“我來時,你已經(jīng)被皇上接進宮了?!?/br> “為什么沒守時?” “當年,我悔婚,掌醫(yī)的女兒尋短見,我被他扣留了五日,所以……” 武后眉頭一緊,眼神茫然道:“我還以為你……沒想到……” 神兵候道:“錯與對都成了往事,何必去在意?” 武后點點頭,她多年的心結(jié)終于解開,沈言沒有虧欠自己,只是他們的宿命,注定是錯過。 這時,受到神兵候吩咐的袁一,正在東宮等候著,覺得無聊的他,便順著明德殿前的廣場,不知不覺走到了,西面一處僻靜的樓臺上。 看到滿目皆是被昨日夜雪,染白的道路,宮殿,樹木,寒風(fēng)呼嘯而過,他感覺一種由心而起的寒意,在全身蔓延開來。 感慨之時,他看到茫茫雪地中出現(xiàn)一個人影,待那人走近,看到是太平,只見裹著狐裘的她佝僂著身子,腳步虛浮的走著,時不時抬手像是抹著淚。 見此,他長長嘆了口氣,喃喃道:“接二連三發(fā)生這些,想想都難受??!” 太平腳底打滑,突然摔倒在了雪地中,見狀,他皺了皺眉,他轉(zhuǎn)身,剛走下臺階,又停下腳步,若有所思地搖搖頭。而后,便默默立在遠處觀望,見趴在雪地上的太平一動不動,心想,不是摔壞了吧! 袁一不由得擔(dān)心起來,慌忙向前,可剛走近,就看到趴在地上的太平突然捶打起地上的積雪,見她沒事,松了口氣的袁一,輕輕轉(zhuǎn)身離去。 可剛走了幾步,就被坐起身的太平看到,只見她抓了把雪,朝他扔去。 受了襲擊的他,感到后頸一冷,轉(zhuǎn)過身,看到眼睛紅紅的太平正用兇惡的眼神看著他,喝道:“你這個狗奴才,到底有沒有人性,看到本宮摔倒,就打算這么溜走嗎?” 他故作驚訝道:“原來是公主,卑職還以為是,掉在雪地里的一件衣裳。” 太平看了看身上的狐裘,冷笑道:“少扯了!”說著,伸手道:“還愣著干嘛,扶本宮起來??!” “是?!碑斔闹讣庥|到太平溫?zé)崾中臅r,一種難以克制的躁動在腦中嗡嗡作響,他想貪戀這片刻的溫度,可這片刻過后,又該用多久忘記這片刻? 當太平站起身子,他松開手,心中悵然若失,勉強擠出幾分微笑道:“卑職不打擾公主賞雪,先告退了?!?/br> 太平摸了摸耳垂道:“哎呀!本宮的耳環(huán)掉了,你幫本宮找回來?!?/br> 見太平的另一只耳朵上并沒耳環(huán),他皺眉道:“公主有戴耳環(huán)嗎?” 太平雙手環(huán)胸,白了他一眼:“喂!本宮有必要騙你嗎?少啰嗦,趕緊去找?!?/br> “是。” 袁一蹲下身子,拂開積雪找著耳環(huán),一旁的太平則頤指氣使地喊著:“喂!這邊找找……喂,去那邊找找?!?/br> 他順著太平的意思,在雪地里找了許久,太平瞥見他雙手凍得通紅,摸了摸額頭,道:“你還真沒用!一個耳環(huán)找這么久,算了,本宮不要了!” 他起身拍了拍衣裳上的雪,看了眼太平:“卑職謝過公主?!?/br> 太平看了眼他的手:“冷嗎?” 他笑著搖搖頭:“有公主陪著,怎么會冷?”當這句話出口,他立馬就后悔了,可一時半會又想不到該如何解釋,便尷尬愣住了。 太平疑惑地看著他:“本宮在就不冷……你這奴才,嘴還真甜。罌粟就是這樣被你哄到的?” “罌粟與我只是朋友,僅限于朋友?!?/br> “僅限于朋友?聽你這口氣,怎么好像挺嘚瑟!” 他摸著下巴,沉默了片刻:“有嗎?” 太平剛開懷了片刻,又想起近來的遭遇,神色變得黯然,她長長嘆了口氣:“我生在宮廷,知道這兒不是塊清靜地,可近來的遭遇,讓我感覺,不但沒有清靜,還處處險惡。那些親近的人都和善的面具,心里卻像住了頭獠牙利齒的狼,一旦撕破臉,沒了情面,就成了互相撕咬的野獸?!?/br> 他安慰道:“從好的方面想,公主身份尊貴,擁有天下最多最好的衣裳和首飾,這可是所有女子夢寐以求的?!?/br> 太平苦笑道:“如果我說,寧愿生在一個普通百姓家,那樣就太矯情了,畢竟我享受讓人艷羨的榮華,當然也得承受些事情?!?/br> “公主能這樣想,也是好的?!?/br> “不然,還能怎樣?” 他看了看太平,又看了看陰沉的天空:“一切都會過去,相信我?!?/br> 他說這句話時,相信太平經(jīng)歷了人生最黑暗的日子,應(yīng)該像如俗話說的那樣否極泰來,可就在雍王李賢受高宗之命,率領(lǐng)兩萬送殯隊伍將太子靈柩送往皇陵安葬之時,李唐江山繼玄武門事件后,經(jīng)歷又一場讓人聞之色變的逼宮。 原本率領(lǐng)五萬人馬,前往吐蕃和談的賀蘭敏之,在即將達到吐蕃邊境時,突然,收到賀蘭敏月身亡的消息,他便將五萬士兵分拆成十隊,從不同路線折回了長安。 賀蘭敏之選擇管轄有限的邊境開始折返,又將龐大的軍隊拆分,看似達到了隱秘而迅速的效果,不過,吐蕃邊境與長安城相距遙遠,如何瞞過州縣的督查,直到大軍兵臨城下,也未讓朝廷得到半點風(fēng)聲? 城樓上,神兵候站在垛口邊,俯看圍城的軍隊,只見,他們列陣井然有序,第一層架設(shè)著攻城所用的撞車,云梯,拋石機,第二層是負責(zé)掩護的遁甲兵,第三層是手握弓箭或諸葛連弩的射手,第四層是手執(zhí)長矛跨著戰(zhàn)馬的騎兵。 此時,袁一和喚雨正站在另一處的垛口眺望,袁一看到陣前的賀蘭敏之身著重甲,手握韁繩,視線片刻也沒離開過城門。 他看到賀蘭敏之身后立著兩面大旗,一面寫著清君側(cè),一面寫著除妖后。他心想,這些天,他們一直在找證明武后清白的證據(jù),卻沒有絲毫進展。 如今,賀蘭敏之以胞姐與太子之死為由興軍作亂,看似一時沖動,可從他對時機的選擇,周密的籌謀來看,一切發(fā)生不像偶然,更像處心積慮,賀蘭敏月的玉石俱焚,似乎因此得到了答案。 想到這兒,他心中出現(xiàn)了更大的疑問,武后待賀蘭姐弟也算過得去,可他們?yōu)楹尾幌П娕延H離,甚至賭上身家性命,也要將武后趕盡殺絕? 他不知道武后與韓國夫人的姐妹糾葛,當然明白不了,姨侄相殘是由深埋多年的復(fù)仇之心而起,可神兵候知道一切,他不抱有以倫理親情勸說,讓賀蘭敏之投降的僥幸,因此,受皇命來此的他,才會一言不發(fā),等著賀蘭敏之將和談的書信送上。 當神兵候看過賀蘭敏之送來的信,如他所料,賀蘭敏之先將胞姐與太子的死歸咎于武后,再例數(shù)武后為禍李唐江山的罪狀,如代高宗批閱奏折,諸多黨羽卷入離魂香事件為禍百姓,用非常手段獨寵后宮數(shù)年等等,最后,提出的退軍條件,便是讓高宗交出武后。 他將信交給喚雨,看了眼賀蘭敏之命人抬出的香爐,道:“爐里的那柱長香,能燃兩個時辰,若在這個時間內(nèi),不交出皇后娘娘,他們便會攻城?!?/br> 喚雨看過信,道:“長安城本有將近四萬駐軍,可給太子送殯去了兩萬,所以,城中真能派上用場的還不到兩萬,以二敵五,難以取勝。附近州縣雖屯兵充足,可趕來長安援助最少需要兩日,恐怕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對了,算日子,雍王應(yīng)該從皇陵返程了,派人把告急的消息帶給他,有了他的兩萬人馬,危機興許就能解除了。” 神兵候知道雍王李賢的身世,當賀蘭敏之兵臨城下之時,他想起,高宗去往洛陽,李賢監(jiān)國之時,也是賀蘭敏之分拆軍隊折回的時候,還有,高宗本來是讓英王李顯率軍出殯,讓李賢協(xié)助處理朝事,可李顯卻突然抱恙,高宗無奈,才將送殯人選改為李賢。 所以,神兵候猜測,賀蘭姐弟已將身世告知李賢,并拉他入伙,現(xiàn)在,太子已死,他便順理成章地成為儲君人選,若賀蘭敏之這次造反成功,李賢便可仿照當年玄武門事變那樣,先順應(yīng)賀蘭敏之的意思殺了武后,再逼高宗退位,最后,以順理成章的儲君身份登上皇位。 由此,他并未把解圍的期望放在李賢身上,雖心里這么想,可猜測,只是猜測,所以,他便應(yīng)許地點點頭,向同來的神將追風(fēng)吩咐道:“你去給雍王帶信,務(wù)必小心,別讓賀蘭敏之察覺?!?/br> “卑職領(lǐng)命。” 待追風(fēng)走后,神兵候吩咐喚雨,驚雷,閃電三人協(xié)助禁軍守城,待一切安排妥當,他帶著袁一騎上快馬來到大明宮。 此時,三千金吾衛(wèi)守在含元殿前,在這非常時期,即便是神兵候也免不了盤問搜身才被放行。 第107章 另請援軍 袁一隨神兵候進入殿內(nèi),看到其中,不但有后宮家眷,還有朝廷大臣,由此可看出,整個宮廷已陷入了何等恐慌的地步。 神兵候示意袁一止步等候,而后,上前將高座上的高宗與武后請到了一旁的側(cè)殿。 袁一立在門邊,聽到耳邊時不時傳來的嘆息,甚至啜泣聲,不由得抬頭,望了望金碧輝煌的大殿,又望了望殿中身著華服的眾人,心想,他們算是大唐最顯貴,也是最有權(quán)勢的人,以前一句話就能決定別人的生死,可如今,只要城池一破,他們隨時淪為階下囚,所以,那份理所應(yīng)當用鼻子看人的傲氣,變成了可憐地唉聲嘆氣。 此時,袁一瞥見站在窗邊的太平,心想,對于她來說,一個是心愛之人,一個是自己母親,看到他們相殘相殺,不管哪一方以失敗收場,對她來說,都是生命中難以承受的事。 以為她是這兒最難過的人,可袁一卻沒從她臉上看到悲傷,憤怒,甚至連一滴眼淚都沒有。她看上去比任何人都要平靜,就像一個局外人,正在欣賞窗外黃昏的景色。 袁一正為她的平靜感到隱隱不安時,看到高宗三人從側(cè)殿走了出來,只見高宗和武后眼眶紅紅地,想必是討論過賀蘭敏之的退軍條件。 這時,高宗先是安慰似的拍了拍武后,而后,便在神兵候耳邊交代了幾句,便揚了揚手,似讓他告退。 出了大明宮,神兵候向袁一問道:“可以把本候帶到城外嗎?” 袁一想了會兒:“沒問題,不過,侯爺真一點武功都不會嗎?” 神兵候搖了搖頭:“不會。” 袁一面露擔(dān)憂道:“城外都是賀蘭敏之的人,侯爺出去未免太冒險了,有什么事,不妨交給卑職去辦吧!” “這件事很要緊,必須本候親自出面,有你保護,本候很放心。” 袁一點點頭:“卑職定當竭盡所能,侯爺,要去哪兒?” “篤魯軍營?!?/br> 聽到篤魯,袁一想到,他受吐蕃贊普之命,替吐蕃大皇子向太平提親,昨日,在高宗的設(shè)宴上,當他提出和親之請時,被高宗一口回絕了,鬧得很不愉快,宴會過半,他就借故離去,這會兒他應(yīng)該在收拾行李,準備起程回吐蕃。 想到這兒,袁一低聲問道:“侯爺,您不是想請,篤魯?shù)耐罗鲈姲桑俊?/br> “是。” “篤魯軍營離城不遠,想必已得知長安城的局勢,他正好樂得隔岸觀火,何必來損兵折將來幫忙呢?” 神兵候胸有成竹地笑了笑:“所以,圣上才讓本侯去做說客。” 袁一掩護神兵候,躲過城下的士兵,一路小心來到不遠處的客棧,花重金買了兩匹旅客的馬,快馬加鞭來到篤魯軍營中。 神兵候向營前把守的士兵亮明身份,士兵通報過后,就將倆人領(lǐng)進篤魯營帳。 這時,見神兵候與袁一進來,篤魯用吐蕃語“嘰里呱啦”地對身邊的侍從說了幾句,侍從便拿出一個坐蒲給神兵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