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節(jié)
羅素皺眉,板著臉坐在椅子上,也不讓人去倒茶水,皺眉看著他,“你這來又是作甚,花二爺貌似是忘了之前對我們做過什么吧?” 花二爺笑著搖了搖扇子,“自然是記得的,我好吃好喝的招待你們,卻沒想你們不告而別。為此我擔(dān)憂數(shù)日,一直命人尋你們?!?/br> 真是沒見過這樣不要臉,厚臉皮的人。 羅素一點也不想和這樣的人交流。 她從小接觸的人都很樸實,所以最不喜的就是和那種心思復(fù)雜的人打交道。這個花二爺已經(jīng)黑心黑肺,腸子都打了十幾個彎兒了,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實在是太累。 見羅素不說話,花二爺將扇子一收,臉上露出幾許笑意,“你放心,上次的事情,我只做過一次便罷了,日后不會再那樣?!?/br> 羅素冷哼。這口氣,貌似不抓她,她還得感恩戴德一番?她虛笑道,“那不知道花二爺來此,是要作甚?” “誰知道呢,興許是來看看熱鬧的。畢竟引雨之事可是天大的盛事?!被ǘ斎粲兴傅男Φ溃澳悴辉诒倍?,自然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據(jù)說是一位奇人偷偷的將這引雨之法呈給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本意是尋人私下里行引雨之事,卻不想還未動作,便傳遍了北都城。如今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太子殿下要行引雨盛事,你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羅素心里暗自一跳,面上卻毫無破綻的笑道,“西南百姓連連干旱,若是果真有用,自然是天下盛事?!?/br> “你說的對?!被ǘ敁u了搖扇子。似笑非笑的看著羅素。 羅素被他看的渾身不自在,起身送客,“若是你今日要說的就這些,如今我也知道了,你便先回去吧。我一個婦道人家,總不好留著你這位男客用膳吧?!?/br> 花二爺站起來,笑著背著手,“既然如此,那花某就告辭了。來日方長,日后總會再見面的。”說完便輕笑出聲的往外走去。 看著他那個自在的樣子,羅素恨不得一腳踹死他。 * 羅素自然不知道,花二爺一出門之后,便收斂了笑意。上了轎子之后,便直接去了國舅爺暫居的府邸。 程國舅正因著引雨之事,在書房中焦頭爛額,聽著花二爺在外求見,趕緊讓人進(jìn)來。 帶花二爺入了書房,他摸了摸胡子,問道,“有人稟報,你是去了趙辭的府?。俊?/br> 花二爺滿臉無所謂的坐在椅子上搖扇子,“我不認(rèn)識那位趙大人,不過卻與他的嫂子相熟?!?/br> 聽著花二爺滿臉不正經(jīng)的笑意,程國舅有些不高興?!叭缃裾钦?,你該正正經(jīng)經(jīng)的,別誤了事?!?/br> 花二爺這才收斂了神色,正色道,“我心中總覺得這事情與這女子有關(guān),是故剛?cè)ピ囂搅艘环??!?/br> “哦?”程國舅來了興致,“你是說這引雨之事,是一個婦人所為?” “雖然沒有證據(jù),但是我有這種感覺?!?/br> “這也做不得數(shù)?!背虈死湫Γ斑@次我不在北都,便讓那些人鉆了空子。如今把太子殿下放到火上烤,倒是讓我束手束腳。” “不如果真去引雨?”花二爺挑眉看著他。 程國舅臉上的冷意加深,“這事情成與不成,都不是一件好事。” 不成,太子殿下便是去民心。若是成了,便是皇上的眼中釘。 咱們這位皇帝陛下,可不是一位臥榻之側(cè)容他人鼾睡的人物。 花二爺看著程國舅滿臉的怒意和為難,想起羅素今日那樣平淡的表情,心中更是覺得有趣極了。 * 趙辭回來的時候,整個川州城里面都已經(jīng)在傳引雨的事情了。 回到府上,羅素便迫不及待的想問他那事情。 只礙于旁邊有人,兩人也不好說什么。待趙辭梳洗之后,兩人才尋著機會在書房里說起這事情。 “如今這事情,大嫂只當(dāng)什么都不知道便是了?!?/br> 趙辭滿臉冷靜道。 看著趙辭這樣。羅素更是確定了一點事情。這次的事情,確實是趙辭做的。只怕不止趙辭,要算計當(dāng)朝的太子殿下,趙辭怎么可能做得到。肯定還包括齊王。 看來,趙辭這是徹底的卷入黨派之爭了。 之前她雖然已經(jīng)知道趙辭是齊王一派的,卻只以為是幫著齊王做事情,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卻不想,趙辭竟然還參與了這種私下里的陰私之事情。 她看著趙辭平靜的臉,又想起那個曾經(jīng)在趙家村里的穿著青衫的少年。 原來都變了。只是她一直以為停留在遠(yuǎn)處罷了。 “大嫂……”趙辭捏著袖子看著她,手指微微顫抖,“大嫂放心,引雨之事情,會有人辦的?!?/br> “是啊,會有人辦的。我只問你,你做這事情,當(dāng)著你是為了百姓,還是只是為了心里那點子算計?” 趙辭撇開眼神,“有何不同?只要結(jié)果一樣便行了?!?/br> “你真的這樣想?” 羅素盯著他。 趙辭沒說話,“大嫂,我已經(jīng)身在局中了。” 聽著趙辭話中的無奈,羅素突然覺得自己之前想法太簡單了。 她怎么就會認(rèn)為,趙辭入了官場這種大漩渦之后,還能夠獨善其身,還能夠保持原來那種簡單的赤子之心? * 一下子認(rèn)清了一些事情,羅素心里很久都沒緩過神來。 連著幾天,也對川州的事情不大感興趣了。只聽著小綠和趙小五跑來說起外面的動靜。說是程國舅已經(jīng)在附近最高的山頂上面設(shè)了高臺,又尋了能工巧匠做好了引雨器,正準(zhǔn)備尋個黃道吉日便去開始開壇引雨了。現(xiàn)在整個川州城的老百姓都盼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