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都市小說 - 后悔藥在線閱讀 - 第38節(jié)

第38節(jié)

    白老爺見多識廣,笑道:“這上面是用了熒粉了吧?”

    樂掌柜躬身道:“不錯,還是白老爺見多識廣,我們在清漆中嫁了熒粉,并且還銷了些金箔進(jìn)去,讓這妝盒和珍珠在黑暗中也有瑩潤光彩,便如大小姐,才名遠(yuǎn)播,驚采絕艷,便處在咱這順義小地,也有那都御使千里來求娶,讓咱們順義城都跟著添了光彩!”

    這樂掌柜當(dāng)了三十幾年的掌柜,最是會說話奉承的,幾句話恰恰好說進(jìn)了白老爺心里去了,何況這妝盒實在心思巧妙,獨具匠心,這等工藝即便是送入宮中,也是夠格的,他此番和都御使家攀了親,原也是想著好好出一番鳳頭的,杜記的這個妝盒估計整個大金朝都是獨一份,放在閨女的嫁妝上,定會讓所有人側(cè)目的,他心花怒放,立刻揮揮手讓人將妝盒送到白小姐手上,丫鬟不一會就出來稟報,說小姐極為滿意,讓老爺多打賞些。

    白老爺大手一揮:“來,賞杜掌柜的一百兩銀子?!?/br>
    杜大壯當(dāng)然不會跟錢過不去,咧著嘴笑了,還畢恭畢敬的恭維了白老爺幾句,揣著銀票回了家。

    第二日,杜記木器行為白家小姐打造得價值二百兩的妝盒之事便傳遍了順義,鋪子里客人驟然多了五成。

    杜大壯樂得合不攏嘴,要知道,他這鋪子每年多說也掙不上一百兩銀子,趕上年景不好,也就能掙上八十多兩銀子,扣除了給掌柜的和師傅們的薪酬,一年下來也不過到手二三十兩銀子而已,杜大壯交朋好友,大手大腳慣的,開了幾年鋪子手頭上卻楞是沒剩下幾個大子,惹的杜氏沒少嘮叨他,這次一下子就是二百兩,杜大壯覺著走路都是飄著的。

    這日晚上,他和杜石頭來了許家,自己拿了韓記老鋪的醬肘子和劉麻婆的酥餅,還提了一瓶上好的汾酒,跟許懷安喝了兩盅酒,便從懷里掏出三十兩銀子來:“懷安啊,這個給你,你先別急著推辭,聽我說完話的,這錢給你不是為了別的,是大哥一直覺著你這么有學(xué)問的人就這么耽擱著太可惜了,這些年若不是家境不好,按說你早該進(jìn)縣學(xué)的,憑你的學(xué)問,考個秀才應(yīng)該沒啥問題的,大哥這錢給你,就是為了讓你安心進(jìn)縣學(xué),踏踏實實的考個秀才回來,你看看,這貞娘和純哥兒也一年大似一年了,倆孩子將來不得娶媳婦找婆家嗎?有個有功名的爹,這說人家的時候也好聽啊,再說了,你娘辛勞一輩子,熬的眼睛都瞎了,不就是想這你能給她爭口氣,出人頭地,給你那嫡母瞧瞧嗎?”

    許懷安本來一直在推辭的手頓了一下,慢慢的垂了下來,一旁的杜氏聽了,眼眶一紅,想著婆婆走的時候不過三十多歲,為了幫補家用沒日沒夜的繡活,最后眼睛都瞎了,臨死還拉著自己的手,說將來家境好些一定讓懷安繼續(xù)學(xué)業(yè),想到此,杜氏擦了把眼淚,伸手把錢接了,正色說:“哥,謝謝你,將來相公若真能考取功名,我們一定還你!”

    ☆、163第十三章

    貞娘看了,眼眶也紅了,前生自己爹一直郁郁而終,她一直記得她爹臨死時手里還抓著一本《論語》,讀書人啊,一輩子求得不過是一個功名,十年寒窗苦讀,也不過為了一舉成名天下知,自己爹雖然才華橫溢,胸有錦繡,可就是因為被嫡母趕了出來,這么多年也不過是個童生,束脩比縣學(xué)里有秀才功名的人少了一半,若使父親能考中秀才,哪怕以后中不了舉人,起碼謀生起來也容易些,要知道有功名的坐館先生一年束脩要十二兩銀子呢。

    想到這,她抬起頭,笑道:“爹,你要是中了秀才,以后就可以見官不拜,誰見了我都得說,瞧,這是許秀才的女兒,我就威風(fēng)了!”她神氣活現(xiàn)的搖搖腦袋,腦袋上的小辮一動一動的,十分機(jī)靈可愛。

    一番話引得許懷安笑了出來,他本覺得自己接了大舅哥的錢,心里別扭,可回過頭再一想,自己兒女越來越大了,將來說親時自己有功名也好說些,何況自己十幾年寒窗苦讀,就這么荒廢了,自己想想就覺得不甘心,罷了,既然女兒妻子都支持自己,大舅哥也出了銀子,自己就搏一搏,說不定,自己努力搏一次能成功呢?當(dāng)年自己的先生不也說過自己的學(xué)識考個秀才沒什么問題,考個舉人還需些功夫,既然如此,自己就試一試吧!

    他舉起酒盅,誠懇的說:“大哥,蒙你如此看得起懷安,懷安定當(dāng)努力,不讓你們失望!”

    杜大壯爽快的干了一杯,笑道:“好,好啊,懷安啊,進(jìn)縣學(xué)的事,我來給你辦,你就安心的讀書,其他的事,大哥替你擔(dān)著!”

    許懷安下了炕,一揖到地,杜大壯慌忙下炕扶了起來,忙亂的說:“你這是干嘛,你媳婦是我親meimei,你是我妹夫,我這都是應(yīng)該的,可別這樣”

    許懷安眼眶微潤,嘆道:“大哥,此情此恩,我許懷安這輩子都銘記于心!”

    杜大壯托勒孟強送許懷安進(jìn)了縣學(xué),縣學(xué)的教諭姓程,是孟強的岳父,得了女婿的請托,對許懷安很是照顧,程教諭原是進(jìn)士出身,生性清高狷直,師從江南名士沈安之先生,一手行草很得世人青睞。許懷安對程教諭十分仰慕,學(xué)習(xí)十分認(rèn)真,程教諭見許安之年近三旬方來進(jìn)學(xué),有些芥蒂,后見他十分刻苦用功,人也穩(wěn)重聰慧,便用了些心思指點他,一來二去,兩人到有了幾分師生情誼。

    杜家自從給白家小姐做了妝盒轟動了順義,白家小姐的幾個手帕交去府上看了之后都十分動心,回家鬧著也要杜記鋪子打出來的妝盒,更有那順天府的大戶人家聽了,派人也來打妝盒,一時間這杜記得妝盒火了起來,成了富豪小姐出嫁的必備之物了。

    杜記木器行跟著水漲船高,明碼標(biāo)價,別的家具倒還好,只這妝盒,二百兩一個,不二價。

    小年的時候,杜大壯和杜石頭大包小裹的給許家送了半片豬rou,五條鮮魚,還有幾包順天府香滿城家的桂花藕粉糖糕。一進(jìn)屋,看屋內(nèi)正人仰馬翻的忙乎著,原來是劉家二虎和大虎正幫著許家糊新棚紙呢。翠姐和劉嬸子也跟著來了,翠姐性子急,正站在炕上跟著指手畫腳的比劃著,劉嬸子和杜氏正忙乎著裁紙。

    杜大壯一見,忙放下東西上去要幫忙,被劉嬸子拉住了:“她舅舅,你快別沾手了,馬上就得了,你快撣撣身上的雪吧!”杜石頭進(jìn)門就四處望:“姑姑,貞娘呢?”

    杜氏幫著侄兒掃了幾下雪,笑道:“貞娘給斧頭娘送辣醬去了,前她娘跟我買了兩碗辣醬,這幾日快過年了,我這幾天也沒出攤,怕自己忘了,打發(fā)貞娘送了去,也不遠(yuǎn),就對面那趟房后面?!?/br>
    杜石頭見外面風(fēng)雪隨不大,可天色不好,回身道:“天冷路滑的,我去接接她吧!”也不待杜氏說話就出了門。

    劉嬸子笑道:“這石頭倒真疼meimei,好啊,這家和才萬事興呢,大丫啊,我瞧著,你家的日子興旺起來了!”

    杜氏也高興:“她嬸子,承您吉言?。 ?/br>
    貞娘裹緊了身上的湛藍(lán)色金山布棉襖,這本是杜大丫的衣服,因今年冬天雪大又冷,她心疼女兒,改小了給了貞娘,貞娘年紀(jì)小,穿在身上仍有些大,只好在腰上扎了腰帶,□是厚重的棉褲,腳下是杜氏做的棉鞋,下面用麻繩捆了幾道,防止在雪地上滑到。她捧著碗,縮著頭,冷風(fēng)還是不停從衣領(lǐng)灌進(jìn)去,剛?cè)サ臅r候還是細(xì)細(xì)的雪花,回來時雪下的卻大了,風(fēng)扯的緊,呼嘯著讓人睜不開眼睛。

    貞娘年紀(jì)小,在雪地上走的十分吃力,正發(fā)愁時,卻見一條身影快步迎了過來,定睛一瞧,卻是杜石頭,解了身上的老羊皮襖給她披上,又接過她手上的碗:“看你手凍的通紅,快暖暖?!彼麑⑺男∈趾显谑掷铮杏X她的小手冷的跟冰塊似的,心里說不出的難受,低下頭用嘴呵著氣給她暖手。一會,手就暖了些,可因為凍的太久,手上倒跟貓撓了似的癢。

    貞娘心里有一股暖流流過,小臉凍的跟紅蘋果似的綻開一個甜甜的笑:“石頭哥哥,你咋來了?”

    杜石頭起身拉著貞娘快步往家走:“跟我爹來給你家送年貨來餓了,別說話,小心灌一肚子風(fēng),回頭肚子疼?!?/br>
    貞娘乖乖的不做聲,跟著杜石頭快步走進(jìn)家。翠姐見了笑道:“貞娘,你回來了,看看我們糊了棚頂看著是不是亮堂多了?”

    貞娘抬頭一看,棚上糊上了新的白紙,屋內(nèi)卻是亮堂了好些,忙笑道:“是啊,真亮堂,多謝你們了,讓你們辛苦了,等會咱包餃子吃,今兒是小年,咱得吃餃子才成?!?/br>
    翠姐皺皺鼻子,讓貞娘掃了身上雪,脫了外面的襖上炕:“上炕來暖和會再說吧,我娘和你娘已經(jīng)下廚去準(zhǔn)備包餃子的東西了,i聽著這咚咚的聲,八成是剁rou呢,我大哥和二哥跟你舅舅上你爹那屋嘮嗑去了,你別cao那么多心了,上來歇會吧!”

    杜石頭收了羊皮襖,動手給自己倒了碗熱茶吃了,去廚房跟姑姑說了已經(jīng)接了貞娘回來了,杜氏高興,讓拿了藕粉桂花糖糕給貞娘和翠姐吃,讓兩個小姑娘一處嘮嗑去。

    杜石頭拿了糖糕給翠姐和貞娘送去,看兩個小姑娘都盤腿坐在炕上,笑臉盈盈,跟年畫上的玉女似的,心里覺得安心,就回了廚房幫著姑姑剁rou去了。

    翠姐愛吃零食,見了糖糕十分高興,忙掂了一塊放進(jìn)嘴里:“嗯,還是順天府的點心好吃,有香甜又細(xì)膩,真是好吃,貞娘你舅舅對你可真好!”

    貞娘也跟著吃了一塊見糕體潔白里面桂花香味濃郁,知道定是香滿城的,笑呵呵的道:“你嘴倒是刁,這可是香滿城家的桂花藕粉糖糕,百年老號,當(dāng)然好吃?!?/br>
    翠姐撇撇嘴,一臉感慨樣兒:“也就是過年能吃吃吧,平時誰家吃得起這個?對了,你石頭哥哥對你可真好,剛才聽說你沒回來就趕忙去接你了,唉,我這三個哥哥咋沒一個對我這樣呢?”

    貞娘見她酸溜溜的樣子更樂了:“這個好辦,明兒跟你娘說說,給我石頭哥哥當(dāng)媳婦,他一準(zhǔn)對你好!”

    翠姐臉?biāo)⒌募t了,她不過七八歲的年紀(jì),可那時的女孩子十一二就得說親了,過了及笄就要嫁人,因此對這男女之事都知道的早,翠姐抓著貞娘咯吱她,兩個小姑娘笑鬧著,滿炕打滾。

    一時倆人鬧夠了,彼此理了理頭發(fā),貞娘從炕桌下抽了笸籮出來,一邊打絡(luò)子一邊跟翠姐

    ☆、164第十四章

    翠姐說起大虎的婚事來:“我哥跟李家定了親事,定了明年五月初二成親,已經(jīng)換了庚帖,也合了八字了,我娘還說過了年就把后院那房子收拾好了,準(zhǔn)備給我哥哥成親用?!?/br>
    “這是好事啊,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地方,只管言語一聲,對了,你大哥成了親,那你二哥的婚事啥時候辦啊?”翠姐的二哥定的是鎮(zhèn)南邊雜貨鋪子黃家的姑娘,早幾年就說定了的,只是因為大虎的親事一直耽擱著,那黃家姑娘跟二虎一般大,已經(jīng)十六歲了,黃家急的不得了。

    翠姐神色卻一黯:“我娘說了,今年辦了大哥的婚事,要再辦婚事,家里的錢卻不夠了,只能等明年再辦二哥的婚事了,我要是跟你這樣能干該多好,我娘就不用這么愁了!”

    貞娘忙安慰她:“你也很能干啊,我看家里的家事不都是你做嗎?閑下來還給一家子做針線活,劉嬸子和劉叔那衣服鞋襪不都是你做的?你這算是能干了,誰家七歲的小姑娘能做這么多的活計?”

    翠姐單純,聽了貞娘的話心情好了一些,看貞娘打的絡(luò)子十分精巧,就跟著學(xué)了起來。

    劉嬸子一家在這吃了餃子,臨走時,杜氏又給拿了塊豬rou,兩條魚回去。

    年三十上午,杜氏和女兒就在廚房忙乎起來了,杜大壯和杜石頭早早的就來了,又拿了一些點心干果,還有一壇子竹葉青。

    按說這過年都在自家守歲,給祖宗上香,供灶神奶奶什么的,可杜大壯家里就爺倆,不免冷清了些,杜大壯少年就離家出走,對繼母和父親都是極淡漠的,非到生母的忌日從來不回家走一趟,杜老蔫也知道對長子長女多有虧欠,對繼妻多有畏懼,也從不主動與兒女來往,時間久了,杜大壯兄妹與父親越發(fā)冷淡,等閑不見一面。

    許懷安自和母親被嫡母趕出許府后,除了父親忌日,從不來往,同他一起被趕出來的另一個庶子許懷平,因為生母原是個歌伎出身,出了府沒多久就病死了,許懷平無奈只好棲身舅父家,那舅父是個地痞無賴,見外甥在家里吃閑飯,厭惡的緊,正巧大興有戶飯館的老板想招贅,就屁顛屁顛的將許懷平送了去。入贅別家對男子來說是尊嚴(yán)全無的事,因此這大金朝的男子,但凡有一口氣能掙口飯吃也不愿去入贅的,可許懷平生性懦弱,被舅父逼的無法只好入贅了那家。

    因此許家也好,杜家也好竟都無親戚可走,倆家一合計干脆就在一處過年,也熱鬧些。

    因此自從杜大壯回來倆家逢年過節(jié)就都聚在一處。杜大壯豪爽,許懷安溫和,杜氏開朗,幾個小的也都融洽,日子過的雖不富裕倒其樂融融。

    杜是領(lǐng)著女兒和杜石頭在廚房忙乎年夜飯,杜大壯和許懷安領(lǐng)著純哥兒放炮仗。

    也許是因為每日都喝的川貝雪梨水,也許害死因為家里的飯菜比以往多了些油水,也許是因為對功名有了期望,許懷安今年冬天破天荒的沒有犯病,偶爾也咳嗽幾聲,但起色看起來還算紅潤,身體也算康健,讓杜氏對日子充滿了信心。

    今年許家的日子好了很多,加之杜大壯的貼補,年夜飯前所未有的做了六個菜出來,一盤子紅燒肘子,一盤茄子干燉排骨,一盤紅燒魚,一盤清燉四喜丸子,一盤豆芽炒rou,一盤番椒炒雞蛋。餃子不再大半是白菜的,幾乎就是一個rou丸的,里面放了少量的大白菜。

    杜大壯一口一個吃了半盤子餃子,才喝了一盅酒,笑呵呵的說:“這餃子是咋做的,這餡好嫩,而且一咬一汪汁出來,真是好吃,我吃了多少家酒樓飯館也沒見這樣的餃子,大丫,你這手藝見長啊!”

    杜氏笑道:“這可不是我的手藝,是我們家貞兒的主意,你送來的那些rou被我收拾了不少,那剩下的rou皮我本來想扔的,可貞兒不讓,用水煮了放了些花椒和酒,煮爛了就在那凝成了凍,今兒包餃子時,讓每個餃子里放點rou凍進(jìn)去,別說這滋味鮮美不說,還有汁液在里面,真是不錯??!我尋思著,咱這辣醬也賣的差不多了,開春也沒啥賣的,不行我就賣這餃子,或者包子也行,哥,你看可好?”

    許懷安看了看女兒,摸摸她的頭,嘆息道:“這閨女啊,太過聰明,我們家如今這日子真是全仗著這孩子了?!?/br>
    杜氏還沒怎樣,杜大壯倒是咧著大嘴笑了:“是啊,我們那個妝盒也是多虧了貞兒的主意,我這外甥女啊,真是聰明能干,我看那些大戶人家的小姐都比不上,等貞兒大了,出嫁時舅舅必須好好給你預(yù)備一份嫁妝才是?!?/br>
    杜石頭眉心微蹙,貞兒大了?他抬頭看看對面坐著的小姑娘,利索的梳著雙丫髻,穿著簇新的紅色小襖,腦袋上帶了紅色的絨花,粉嫩的小臉上一雙晶亮的杏眼,鼻梁挺秀,粉紅的小嘴抿著,看上去精巧秀氣,像年畫里畫的小姑娘一般好看,她長大了會是什么樣子呢?

    貞娘倒真沒想過要讓她娘做這個營生,當(dāng)時只是單純的不想浪費了rou皮,琢磨著放在rou餡里,滑嫩好吃,沒想到,杜氏這么有從商的頭腦,她的腦袋也轉(zhuǎn)悠了一下,想起當(dāng)初在林府時,鎮(zhèn)江人愛吃的水晶湯包,用一只只的小籠子裝起來,一籠只得三只,柔軟透明的皮子里能看見晃動的湯汁,咸中帶了點甜,rou餡還十分滑嫩爽口,是當(dāng)?shù)爻雒狞c心。

    貞娘興奮的道:“娘,我有個主意,咱們做水晶湯包賣好不好?”

    一家人一愣,然后貞娘就比劃著給他們講這水晶湯包的妙處,聽得大家都一愣一愣的,許懷安眉心微蹙,當(dāng)年姑姑嫁的那戶人家就是祖籍鎮(zhèn)江的,許是姑姑在夢里告訴她的,他不敢問,杜氏見了丈夫的臉色也明白過來了,心里暗嘆,也有些感激,這姑姑死了也不忘幫著侄子一家,老天保佑下輩子姑姑能托生個好人家吧。

    杜大壯是個粗人,但畢竟走南闖北見過世面,聽了撓撓腦袋道:“這個玩意好像是南邊的吧?你這丫頭打小也沒出過門咋知道這么多呢?”

    貞娘笑道:“舅舅,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你懂不懂?這都是我爹那些雜記上面提的。”

    杜大壯一向認(rèn)為讀書人最了不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道啥都不稀奇,馬上就認(rèn)為外甥女說的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立刻表示贊同:“好啊,這籠子”

    “那叫蒸籠”

    “哦,那種小蒸籠你劃出尺寸來,我給你們做”

    一家人的年夜飯不僅吃的團(tuán)圓,還吃出了來年的新營生,幾個人討論了一下這水晶湯包的成本和價錢,順義鎮(zhèn)是個大鎮(zhèn),老百姓的生活雖比不得京城,也算富足,一籠湯包定價五文錢,自家能賺兩文,辣湯的買賣還可以繼續(xù),不過里面可以加點面片,即填飽肚子,又暖和,一舉兩得,定價三文錢,即便是那些苦哈哈的賣苦力之人也是吃得起的。

    杜大壯已經(jīng)跟隔壁的那家茶鋪子談妥了,過完年就將隔壁的鋪子盤下來,擴(kuò)大經(jīng)營,老鋪子這面就交給meimei杜氏,屋子里加上幾張桌子和凳子,就是一個小店,來買的人多了,還可以坐在這里吃了再走,鋪子的沒有租金,這是杜大壯自己的,杜氏無論如何不肯占哥哥這么大的便宜,堅持一定要給租金,最后租金定在每年三兩。

    正月十五前,杜氏和許貞娘就在家里實驗這水晶湯包的制法,全用面分是不行的,做出來就是死面餃子,不好看,貞娘想起來應(yīng)該用淀粉,就是不知道比例,娘兩個就在廚房里實驗了幾次,終于發(fā)現(xiàn)要七分淀粉三分面粉才能做出透明柔軟又有嚼頭的面皮,餡料上,為了讓rou餡更有滋味,杜氏熬了骨湯,用骨湯打進(jìn)餡料里,rou餡更加細(xì)嫩,加上rou凍的湯汁里面的rou倒用不了多少,成本也就低了,何況一個小籠也就裝三個湯包進(jìn)去,精巧好看,能不能吃飽就看來吃的是什么人了。

    許懷安父子這十幾日被娘兩個當(dāng)成了試吃的客人,上頓死面餃子,下頓半死面餃子,爺倆吃的愁眉苦臉,可看人家母女倆興致勃勃的樣子,許懷安苦笑著摸摸鼻子,都是為了這個家,貞娘不過七歲都踩著杌子幫著她娘干活,自己和兒子只出個嘴幫忙吃,還能抱怨嗎?

    終于杜氏和貞娘蒸出了完美的水晶湯包來,薄薄的面皮里裹著guntang鮮濃的湯汁,拎起來像一個個白色的小燈籠,能看見里面湯水在跟著晃悠,包子口的位置形似菊花,看上去十分漂亮,吃的時候要用湯匙,先小小的咬一口,吹上幾口,再小心的吸吮里面的湯汁,再一口將湯包扔進(jìn)嘴里,嘴里熱乎乎滑溜溜的皮和鮮嫩咸中微甜的口感,真是讓人有一種油然而生的滿足感。

    ☆、165第十五章

    過了正月初八,杜大壯就召集了幾個伙計幫著meimei打了幾個桌子和小杌子出來,貞娘要的蒸籠必須要柔韌的竹子編制,杜大壯尋了個篾匠幫忙趕制了四十個小巧玲瓏的蒸籠出來。杜氏覺得自己一個婦道人家,做的小本買賣,無需太過張揚,連個匾額也沒有,只讓許懷安用白紙寫了“許娘子辣醬”“水晶湯包”“辣面片湯”幾個字貼在門口。

    正月十五,為了花燈節(jié),許多商家都出來做買賣了,這一日是上元節(jié),平時養(yǎng)在深閨的姑娘媳婦也都出來逛逛,送燈,拜月老廟,買花燈,正是買賣好的時節(jié)。

    杜氏和貞娘就趕著這一日開張了。

    許娘子辣醬原就是順義出了名的小食,現(xiàn)下又多了湯包?當(dāng)然要嘗嘗看,順義是北方,一向?qū)巷L(fēng)景時尚十分推崇,聽聞這是江南的著名點心,也不貴,五個大錢,都趕著買上一籠嘗嘗,待買到手里一看,那雪白晶瑩、小巧玲瓏的樣子,竟讓人不知該怎么下口了。

    貞娘清脆甜糯的聲音一直在重復(fù)著說:“這包子里有湯汁,小心燙著”

    還有那周圍出攤賣燈籠擺設(shè)的因天氣寒冷,都高喊著:“許娘子,給我來碗辣面湯,我暖和暖和”

    杜大壯怕meimei忙不過來,派了杜石頭和兩個小伙計過來,小小的鋪子五個人忙的人仰馬翻。

    許貞娘和杜氏過了子時才回了家,累的拖著步子走,許懷安正挑燈夜讀,看自家娘子和閨女累的不行,知道生意定是很好,趕忙給倆人燒了熱水,讓倆人燙了腳,勸道:“若生意真是這樣好,咱就雇兩個人吧?”

    杜氏也心疼女兒年紀(jì)小,怕累傷了身子,將來烙下什么病根,盤算了一下,決定雇兩個人幫忙。

    因為正是冬季,農(nóng)婦多半閑在家里,無所事事,正愁找不到事做,聽聞許娘子雇人,都紛紛求人推薦,杜氏撿了兩個勤快利落的,說定了一個人每日給五個大錢。

    兩個人都是附近莊上的農(nóng)婦,一個姓鄭,人稱“鄭三娘”,一個姓邱,都叫邱娘子。倆家都是貧戶,一年種地不過能剩下點嚼過,男人農(nóng)閑時在鎮(zhèn)上干些零工,出苦力,也不過一日十多個大錢,自己在這吃兩頓飯還能掙上五個大錢,都樂得不得了,干活勤快麻利,很肯出力。

    有了這兩個人,杜氏和貞娘就省了不少力氣,許娘子鋪子里的吃食也日漸有名,原本只是些平頭百姓來買,后來還有些閨閣小姐夫人打發(fā)家人來買,嘗了也是贊口不絕,鋪子里的生意更加紅火起來。

    轉(zhuǎn)眼就是二月二,龍?zhí)ь^,本地人講究這一日都去上廟上拜拜,剃龍頭。

    最熱鬧的便是鎮(zhèn)東邊梨花山的極樂寺了,傳聞達(dá)摩東渡,曾在這極樂寺中歇了一夜,第二日滿山梨花競相開放,遠(yuǎn)看竟如白雪皚皚,達(dá)摩拈花微笑,并在佛前放下一朵梨花,并留下幾句禪機(jī):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然后飄然離去。

    自此這極樂寺歷經(jīng)兩朝仍然香火鼎盛,常有那京城的達(dá)官貴人來此許愿還愿。

    極樂寺必經(jīng)之路是入鎮(zhèn)官道旁的觀音橋,這橋是座石橋,下面便是五丈寬的永川河,這永川河源自關(guān)外長白山,南接順天府的護(hù)城河。

    本地有個不成文的風(fēng)俗,每到二月二這日,鎮(zhèn)上所有的買賣家都會搬到觀音橋去,形成一個集市,給來極樂寺燒香拜佛的人行個方便,也讓佛祖保佑這些買賣人家來年生意紅火。

    二月二這日,天氣晴好,冰雪初融,樹枝上的積雪隨著風(fēng)簌簌的掉落,仿佛下了輕雪一般,落到地面上隨之消融,地面的積雪還沒有融凈,有的地方露出黑褐色的土地,有的地方還是白雪皚皚,但空氣中略帶濕潤的和煦還是讓人感覺到春天快要到了,因而心情也隨著晴朗了起來。

    北方春遲,人們一如既往的穿著棉襖棉褲,將手?jǐn)n在袖子里,倒是那些來此上香的大姑娘小媳婦,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穿上了帶著顏色的鮮亮夾襖,給天地間單調(diào)的黑白中多了些跳躍的色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