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節(jié)
熱鬧的臺子下面有京中多年“獵食”的老食客立即恍然,而后就激動的大聲喊了出來。 旁人都奇怪的看著老食客。 花白胡子的老食客故作高深地捋著自己胡須,吊足了身邊人的胃口才道:“這歸林居可是盛京城里的一家老字號,就在當(dāng)年的老西市口?!?/br> 原來是一家酒樓??! 眾人這才都恍然過來。 原來鬧這么半天只不過是一家酒樓而已,他們還當(dāng)這什么大熱鬧呢! 很快這個消息就傳了開來,剛剛舞獅和澎湃的歌曲所帶來的氛圍頓時就有些降溫。 有人很是不屑。 “我還當(dāng)是什么事兒呢,原來也就是一家酒樓開張,還是個老舊酒樓,在那荒僻的老西市里,這家酒樓的東家會不會做生意??!那個地方誰會去?” “酒樓?他們也敢開?這朱雀大街上數(shù)得上名字的酒樓就有十多家,也不掂量掂量自己這分量?!?/br> “我看吶,咱們這就可以散了,你們還指望什么,走吧走吧!” 不遠處,觀察著眾人反應(yīng)的秦管事嘴角一揚。 這時,有一年輕的伙計上前行禮道:“秦爺?!?/br> “都準備好了嗎?” 伙計往旁邊走了一步,將身后擺放著的東西露了出來。 “城中其他五處也都備好了?!?/br> 秦管事目光落在年輕伙計身后的三個中等壇子上,朝著伙計點點頭。 “抬上去吧。” 那伙計立馬招呼身后的幾個男人動作。 就在圍觀眾人sao動要散的時候,秦管事走上了臺子。 他一登上臺子,班子里敲鑼的伶人就用力敲了手中的鑼鼓兩下。 眾人視線果然又被吸引到臺子上來。 秦管事穿了一身寶藍色錦緞長袍,黑發(fā)一絲不茍的全部束在發(fā)冠當(dāng)中,他這樣的打扮一點兒也不像是個下人,倒是像一個白面書生。 秦管事八面玲瓏,微微彎身對著周圍團團一揖,瞬間就俘獲了一大幫人的好感。 他有禮的微微提起聲音道:“東家酒樓今日開張,首先要多謝眾位前來捧場?!?/br> 說到這里,秦管事又團團一禮,接著道: “東家發(fā)話了,歸林居怎么著也是京中的老字號了,可不興毀在她手上的,今日開張,東家特地吩咐我請大伙兒嘗嘗歸林居的手藝,若是覺著好的,還可抽簽獲得今日去歸林居免費品嘗席面的資格。東家說了,咱們歸林居要么不做,要么就做這盛京城中最好的!” 哦呦,這么大口氣! 秦管事這席話何止是穩(wěn)穩(wěn)拉住了仇恨,簡直是仇恨溢出了。 他這句話可是一舉得罪了盛京城中的各大酒樓,要知道,這趕趟兒來瞧熱鬧的可就有各大酒樓里的掌柜和伙計呢! 還不等這些掌柜伙計不忿地站出來怒罵,就有那衷心的食客叫囂起來。 “你胡說,京中最美味的菜肴明明只有閱紅樓才能做的出來!” “……什么呀!德安樓的席面才最好吃!無名宵小也敢出來大放厥詞!” …… 之前圍觀的里三層外三層的人還對這白面管事好感爆棚,可下一瞬,聽他說了這話后,只覺得他不識好歹,夜郎自大。 還沒幾瞬,下面已經(jīng)是罵聲一片。 可憐的秦管事簡直要成為千夫所指了。 不過挺胸背手立在臺子上的秦管事仍然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好像不管如何的謾罵都動搖不了他一樣,他靜靜地等著眾人發(fā)xiele片刻,這才不緊不慢地又說:“俗話說沒有那個金剛鉆不攬那個瓷器活兒,是騾子是馬咱們先拉出來溜溜。若是各位不信,何不先嘗上一嘗,也好讓在下和東家輸個心服口服不是?” 哦豁,這臺上的年輕管事還狂起來了! 好,就讓你這妄自菲薄的鎩羽而歸! 下面一群圍觀的群眾沒想到秦管事還敢當(dāng)面讓他們品評,當(dāng)即也被激起了怒意和堅持,都大喊著要嘗嘗,要讓這狗屁歸林居輸?shù)男姆诜?,要讓這還沒開張的酒樓頃刻成為整個盛京城百姓口中的笑柄。 秦管事朝著身后的伙計使了個眼色,伙計帶著五六個強壯的漢子,搬了一摞普通的粗瓷碟子來放到了臺子邊上。 隨后,眾人就瞧見三個有小腿肚那么高的胖胖壇子被年輕的伙計搬到了臺子中央。 瞧這三個丑陋的粗壇子,下面頓時有人哄笑起來,“這位管事,你東家不會就是要請我們吃這壇子里的美食吧?讓我猜猜,莫非這壇子里腌制的是咸菜不成?” “哦呦,咸菜原來就是這歸林居的特色,果然年代和這歸林居一樣長呢!” 秦管事根本就不在乎下面眾人嬉笑的嘲諷,他只盯著三個半大的壇子,對著伙計一揮手。 三名站在壇子后的伙計大手一揚,那原本封住壇子的牛皮布蓋子就被一把揭了開來。 秋風(fēng)從臺后吹來,瞬間將壇子口飄散出的濃郁誘人的香味送遍了全場。 離木臺最近的人猛地抽了抽鼻子。 “什么味道,怎么這么香!” “我也聞到了!天吶,是什么!” 三個粗壇子口冒著襲襲熱氣,仿佛氤氳了木臺上的一片空氣。 突然,一人指著那三個再普通不過的粗瓷壇子,“味道是那個壇子里散出來了?!?/br> 一有人指出來,好些人都往臺子的方向靠了靠,一時間,摩肩接踵。 “真的是那個壇子里的味道,那是什么!” 等到有人問出口,秦管事臉上笑容這才慢慢擴大,他耐心的給圍觀的群眾解釋,“這是東家的秘方壇子rou,是咱們歸林居的一道特色菜。是取上等的五花rou用秘方烹制,各位好運氣,這道菜今日可是第一次現(xiàn)世,大伙兒想嘗嘗的可要趕早了!” rou!天吶!壇子里的居然是rou! 用壇子做rou菜,他們可是第一次見,而且這香味如此濃郁勾人饞涎,確定里面是豬rou? 下賤的豬rou會有這樣濃郁的香味?怎么可能! 時下,貴族中很少有使用豬rou的,大多主要的rou食還是以鹿rou和羊rou為主,豬rou只是給買不起羊rou的窮苦老百姓食用的。 ☆、第一百一十章:揚名(2) 第一百一十章:揚名(2) 大武朝那烹飪水平就不用說了,高門勛貴都那樣,又何況普通老百姓呢! 平常做出來的豬rou總是有一股難聞的味道,香料又沒有普及,只用鹽和水煮出來的豬rou,光想想就難以入口。品 書 網(wǎng) () 現(xiàn)在突然聞到經(jīng)過精心烹制的壇子rou的味道,沖擊是巨大的。 本來還罵罵咧咧的圍觀百姓們,這個時候都迫不及待去領(lǐng)放在臺子上的粗瓷碟子了。 三個大伙計分別守在三個粗壇子后面,吆喝著圍觀眾人排好隊,那伙計舉著一個小小的銅勺,在冒著濃郁香氣的壇子里掏了一勺放在排在最先的百姓端著的碟子里。 銅勺實在是太小了,一勺子下去挖上來的只有兩三塊方形的醬色小rou,醬色的rou塊躺在灰色粗瓷碟子中,又被旁邊另外一位伙計灑上了一小撮切碎的香蔥,竟然瞬間就變得美觀起來,也更讓人有食欲了。 那最先認出歸林居招牌的老食客好不容易排隊撈上了一小碟的壇子rou,他小心捧著,隨著他的腳步,碟子里醬色的小rou塊散發(fā)著香氣,微微顫抖,簡直像是在引誘著別人趕快吃了它。 老食客護著手中的粗碟擠出了人群,這才停下腳步,先是低頭嗅了嗅這壇子rou的香味,他陶醉地輕嘆了一聲,隨后居然從袖袋里掏出了一雙裹在紗布里的銀質(zhì)筷子來,握著筷子小心將rou塊夾入口中。 頓時一股香味充斥著整個口腔,嚼動兩下,那濃厚的味道就鋪滿了整個味蕾,rou塊鮮香可口,肥而不膩。 老食客瞬間就被這道壇子rou給俘虜了,他再也沒那個耐心去認真品嘗剩下的兩塊,而是迅速的將那兩塊塞進了嘴里。 大口咀嚼兩下,咽下了肚子。 低頭望著空空的粗瓷碟子,老食客一瞬間有些呆愣。 三塊小小的壇子rou實在是太少了,他剛剛品出些味道就已經(jīng)吃完了,完全就不夠塞牙縫兒的,砸吧砸吧嘴,老食客突然想起之前秦管事在臺子上說的話來。 除了這免費派發(fā)的請大家吃的壇子rou,可還有抽簽請大伙兒去歸林居免費吃席面的機會! 當(dāng)即,老食客也不知道是從哪里涌出來的一股大力,撥開兩邊的人群就朝著那臺子邊擠去。 三壇子的壇子rou看著不少,其實與這些眾多圍觀的百姓相比起來并不多。況且那壇子外頭看著好似多大,其實里面放著的容器只有壇子外表瞧著的一半罷了。 很快,三壇的壇子rou就都分發(fā)完了。 大伙計刮了刮壇底,發(fā)現(xiàn)只剩下些湯汁,抬起頭抱歉的對排到眼前的一個年輕小伙子道:“這位兄弟,不好意思,今日酒樓開張的壇子rou已經(jīng)派發(fā)完了。若是想嘗咱們歸林居的手藝,西市巷子里,每日請趕早嘞!” 那青年睜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盯著伙計,還偏要不信的奪過壇子,親自看了一眼空掉的壇子,這才捶胸頓足為什么自己不早些排隊。 排在后面的吃客聽見伙計的聲音,也頓時一片哀嚎,與老食客一樣,反應(yīng)過來后,都爭先恐后的去秦管事那里抽簽。 一時間,眼前的情形居然比剛剛聚攏的時候還要熱鬧,吃了歸林居秘方所制的壇子rou,先前那些反對的聲音一瞬間就偃旗息鼓了。 甚至很多人立馬就成為了歸林居這家新開的還位于偏僻老西市酒樓的忠誠粉絲。 這三壇壇子rou就像那強力的毒品,不沾染還好,一旦嘗過了,就會想要更多,幾塊rou完全將所有人的好奇心和食欲完全勾引出來了。 現(xiàn)在恐怕別說歸林居是在荒僻的老西市巷子,就算是說在盛京城臨城漳州,也會有人為了這口記憶猶新的美味不辭辛勞,狂奔幾百里。 秦管事笑容親和,應(yīng)付起來抽簽的百姓們也都是樂呵呵的,可是站在不遠處德安樓的王先生卻總覺得這個年輕管事親和笑臉的背后,明明就是一只小狐貍。 而且不但這秦管事是一只狡詐的小狐貍,他口中這幕后的東家更是一只狡獪的大狐貍! 王先生今日可是開了眼界了,他還從未見過,這酒樓能這樣開的,相信不用一個月,不不,恐怕只需要到明天,這新開在老西市口的歸林居名聲就要傳遍整個盛京城! 不甘心啊!這歸林居的幕后東家真是個cao盤的好手,可是又不得不服,實在是這歸林居拿出來的特色菜太好吃了。 王先生見多識廣,他這酒樓幕后也是有大東家的,逢年過節(jié),他也能借著關(guān)系入勛貴府中吃上一兩頓飯,那些高門里的飯菜在眾人眼中已經(jīng)算得上是精食美味了,可與這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模樣的壇子rou一比,瞬間就落為俗品,成了難以下咽的糙食。 王先生嘆了口氣,可又不自覺的回味起剛剛吃到的那幾塊壇子rou,真是恨不得再嘗上幾口?。?/br> 低頭看了看手中抽簽?zāi)玫降哪九?,德安樓的這位王先生有些期待能夠抽中自己。 被眾位百姓團團圍住的木臺上響起最后一聲鑼鼓聲,秦管事風(fēng)姿綽約地站在木臺中央,大聲念出了抽到的六個名額。 每念出一個數(shù)字,下面就有人興奮的歡呼一聲,顯然抽中的就是歡呼的那人了。 最后,德安樓的王先生還是沒那么好的運氣,不過他可不認輸,花了十兩銀子從其中一位被抽中的人手中買了號牌。 今日,這歸林居的席面他還就是嘗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