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學(xué)人精(男小三舔狗上位)、小太監(jiān)揣了權(quán)謀文男主的崽、精神接吻、身為男二的我今天也在倔強(qiáng)走劇情、撩然于心、你藏在心里、逆天武神、帶球躲洋鬼子、穿越二世祖日常、天道勸我當(dāng)甜O[星際]
竇順走過去,攙扶著竇憲坐下,“瞧侯爺你臉白白的。才受了傷,傷口都不曾長(zhǎng)好,急著洗澡做什么?” 竇憲擺著手說不礙事,“只是拿水擦了一遍身上罷了,我避開了傷口的。”又問,“竇宗他們?” 竇順道,“已經(jīng)派了人去傳書了,讓他們幾個(gè)即刻趕去巨鹿郡?!?/br> 竇憲心亂如麻地點(diǎn)頭,“等把這里的事情了了,我們即刻出發(fā)?!闳ダ砝頄|西,再去通知一下大家。等阿武玩好了過來,咱們馬上去匈奴。” 竇順忙道,“您別急啊,等傷口養(yǎng)好了再走吧?!?/br> 竇憲搖頭,“早一點(diǎn)處理好這里的事,趕回去吧。我想早點(diǎn)見到竇宗他們。還有京里,也不知道現(xiàn)在如何了?!彼涯樎襁M(jìn)掌心里,心情復(fù)雜,再也說不出話。 稍后竇武玩累了過來,正好竇順也理好了東西,其他士兵們也準(zhǔn)備好了,竇憲便帶著人出發(fā)去匈奴。 小宛和匈奴離的近,一個(gè)時(shí)辰不到大軍便到了。 見匈奴剩下的子民們始終怨憤填膺,絲毫不像小宛人那樣馴順,竇憲嘆了口氣,命大軍先駐扎在城外,以聽號(hào)令,不許擾民,自己帶著千人的親衛(wèi),往王帳而去。 郭璜留下了堂弟郭琪、心腹李曦等人在那里等候。眾人見竇憲過來,紛紛迎上來說,“將軍可算來了?!?/br> 他點(diǎn)點(diǎn)頭,問,“我聽說閼氏帶著呼屠的子女們自盡了,怎么回事?” 聽他語氣里頗有責(zé)怪之意,郭琪忍不住辯解,“這事和我們沒關(guān)系。我們都好好地勸過閼氏了,又答應(yīng)罪不及她和幾個(gè)孩子。沒想到那女人聽都不聽,拔劍就把孩子們都?xì)⒘?,自己跟著自盡,我們都嚇壞了。那尸身,我們暫且都停在旁邊的帳內(nèi)了。”他說的意猶未盡,接著又抱怨,“那女人真是一根死腦筋啊。我聽說呼屠為了立威,在前陣子民心嘩變時(shí),首先拿了她父親和弟弟開刀。她居然給這樣的男人殉情?!?/br> 旁邊李曦隨口道,“未必是殉情吧。我從伺候的人那里聽說,這女人和呼屠不睦已久,已有兩三年不睡一個(gè)帳子里了。那呼屠為了復(fù)國,納娶了不少貴族之女,聽說閼氏堅(jiān)持不肯與人分享丈夫,與他決裂許久了?!?/br> 郭琪聽的目瞪口呆,“那這女人自盡做什么?”他想了想,明白了過來,“原來不是殉情啊,大抵還是性子太烈了,怕落在我們手里受屈辱?!?/br> 竇憲聽的默默,進(jìn)了王帳,掃視著問,“我聽說匈奴有一個(gè)天賜的古鼎,被他們視為至寶。當(dāng)年呼屠正是拿到了這個(gè),才順利繼任了單于位。你們看到了么?” 郭琪忙道,“因伯度你一直沒過來,我們都不敢動(dòng)手呢。這就找?!?/br> 竇憲打量著王帳,里頭的一應(yīng)豪奢擺設(shè)全無,干干凈凈的,只有墻上掛著一張熊皮。若非問了匈奴婢女,知道這是王帳,誰能猜到這竟是給王者居住的地方? 惋惜地說,“輕手輕腳地找,別弄亂了這帳子?!?/br> 郭琪等人答應(yīng)著,去找了。過了一會(huì)兒,捧了個(gè)木匣子出來,“是這個(gè)嗎?” 竇憲見那匣子是以檀香木打造的,并不出奇,只是邊緣異常的光滑,想是撫摩多遍所致,恐怕里面寄存著呼屠的愛物,忙接了過來,“也許真是這個(gè)。”不料上面竟帶著鎖,打不開。 他打算去找鑰匙,但郭琪性子急,道,“用劍撬開就是了?!?/br> 竇憲來不及阻止,匣子已被郭琪接了過去,抽劍橫切,一下子打開了。 里頭根本不是什么古鼎,而是厚厚的一沓紙。 郭琪和李曦見了,都大為失望,放下了就又去找古鼎了。竇憲卻有些好奇,不禁拿起來細(xì)看。 里面竟是滿篇的中國文字,并且筆力遒勁。第一頁上寫著: “......蓋聞王者之舉,要在安民。我匈奴之國,實(shí)為安分之邦。卻數(shù)年來,先后遭逢內(nèi)亂,而漢趁機(jī)大征,致使子民凋敝。焮蒼生于虐焰,陷赤子于禍坑,乾坤幾乎欲息,山澤靡有孑遺。昆蟲草木,皆不得以遂其生;鰥寡顛連,俱不獲以安其所。神人之所共憤,天地之所不容!” 竇憲看的默然,從沒想過,被自己視為心腹大患的匈奴人,居然他們也是飽受折磨的?一樣也被漢朝逼迫,無立錐之地。他又往下看: “......予奮跡西域,棲身荒野。念世讎豈可共戴,誓逆賊難與俱生。痛心疾首者,垂十余年;嘗膽臥薪者,蓋非一日。發(fā)憤忘食,每研覃韜略之書;即古驗(yàn)今,細(xì)推究興亡之理。圖回之志,寤寐不忘。 奈何人才秋葉,俊杰晨星。奔走前后者既乏其人,謀謨帷幄者又寡其助。特以救民之志,每郁郁而欲東;故于待賢之車,常汲汲以虛左。然其得人之效,茫若望洋;由己之誠,甚于拯溺。憤兇徒之未滅,念國步之猶屯。 嗟夫!望我匈奴以之奠安,山川以之改觀。日月不再晦而復(fù)明!愿天地祖宗之靈有以默相陰佑而致然!愿一戎大定,四海永清!” 文章很短,就結(jié)束在這里,落款是呼屠。 竇憲明知大漢與匈奴是世仇,但也不禁被這篇文章里噴涌而出的氣勢(shì)所動(dòng)。接著又去看下方的紙張。 下面的字跡顯而易見的不同了,是柔媚的女子手書:“青青河邊草,悠悠天不老,相思野火燒不盡,風(fēng)雨吹不倒。愿情綿綿到海角,海角路不盡,相思情未了。你我無論南北與西東,一生相隨到終老?!?/br> 寫的絲毫不符合詩的格局韻律,天馬行空,隨手涂鴉。字跡也有骨而無形,歪歪扭扭。甚至在末尾沒有正式的署名,只畫了一朵花。大約是呼屠的妻妾,或者某位紅顏知己寫給他的情書吧? 竇憲不怎么感興趣,又往下看,不料接下來厚厚一沓,全是上面那個(gè)女子寫的情信。沒有一篇符合詩歌的模式,但又萬分用心,字里行間流露出萬千情誼。而且每張平平整整,一點(diǎn)都不泛黃,顯而易見呼屠是很用心地收著的。 他看到這里,覺得自己太過分,窺探了逝者的太多私隱,打算把匣子歸還原處。但有一張略大的紙,夾在其中很顯眼,他終于還是忍不住抽出細(xì)看。那張紙上字跡剛硬,是呼屠的手筆:“昨日采花作枕囊,帳深深幌悶幽香。憶取十余年來事,燈暗無人說衷腸。人間萬事漸消磨,竟只清香似舊時(shí)。大漠愁鬢怯新霜,泉路憑誰說斷腸?壞壁醉題塵漠漠,斷云幽夢(mèng)事茫茫。年來妄念消除盡,回向禪龕一炷香!” 越到后面,字跡越發(fā)潦草無力,仿佛回憶起了什么痛楚,不可再續(xù)。 竇憲忽然鬼使神差地問,“閼氏叫什么名字?” 郭琪大大地“哎?”了聲,說不知道。李曦卻一向愛打聽風(fēng)月事,想了想,回答,“似乎,叫格桑吧?!?/br> 格桑,格?;?。 原來她就是寫情信給呼屠的那個(gè)女人。 注: 1.呼屠的“蓋聞王者之舉”不是原創(chuàng)。出自明朝時(shí),越南的宰相阮廌寫的《平吳大誥》。吳指明朝,原文是寫越南人民在艱苦奮斗下、戰(zhàn)勝明朝的經(jīng)過...這里做了刪減,只取了前半。 2.“青青河邊草”出自歌手高勝美的《青青河邊草》 3.“昨日采花作枕囊”出自陸游的《菊枕詩》,有刪減和改動(dòng) 第154章 防盜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