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jié)
寧婉聽了就哈哈笑了起來,帶得寧梁和寧清也笑個不停,寧清又笑著說:“娘,這叫點心。再者這東西不能留太長時間,會壞的?!?/br> “我也知道叫點心,只是一時說順了嘴,”于氏也笑,便將點心匣子再次打開,“那就都再吃幾塊吧?!?/br> 寧梁便道:“也該到飯時了,家里還沒做飯吧?” 于氏母女三人這才面面相覷道:“一頓忙亂,竟將做飯的事情都忘記了?!?/br> 寧清便笑道:“我去做吧?!闭f著趕緊去了灶間。 于氏便問丈夫,“你回來時怎么沒有將大哥請來?” 原本春天剛到,寧大伯不待先將自己家的田翻了,卻帶著兒子先幫寧梁翻地。 在三家村,人們也時常相互幫工,或是用工還,或是以錢糧相抵,寧大伯的意思很明顯,他要想盡辦法將二老爺子欠的帳及早還清。 寧家大房地多,人丁卻不興旺,每年春耕和秋收時常需要請村里人幫工的,現(xiàn)在有了寧大伯父子幾個種田好手,這一次便沒有再請別人,每日便是他們兄弟子侄去翻地。 但按照幫工的習慣,主家是要管中午一頓飯的,因此寧婉便每日做了午飯給地里的人送去。今天有客人來,爹自然要回家招待的,小輩們倒不必,但總應該把幫工的大伯找來陪同。 爹搖了搖頭,“我豈能不讓?只是大哥怎么也不肯回來,說他中午加把勁多翻些地,早些把活兒做完?!庇值溃骸八莻€人,犟勁兒上來我再拉不動的,又著急家里的事,就先跑回來了。” 于氏也點了點頭,她自然是知道的,卻看看寧婉,“我給你二爺爺家里包些點心吧。”剛剛村里許多人都來了,但是寧家二房卻沒有過來人。 見寧婉沒吭聲,于氏只當女兒不愿意,寧清也好寧婉也好,自小就受了二房三房許多的欺負,因此對他們本就沒有什么感情,得知他們虧欠自己家的事情之后,就更恨他們了。 且她們兩個年紀小,心思剛正,便連面子情都不愿意做。因此當娘的免不了給兩個女兒講道理,“只看你們二爺爺做的事,真不應該再與他們來往,但是你大伯卻不一樣,跟你爹的親兄弟一樣,遇了事總能幫一把的。” 在寧婉的夢里,大伯也是幫過自家的,因此她就笑了,“這些點心是家里的,娘想送誰就送,為什么要問我?” 第29章 匣子 在三家村大多數(shù)人家,子女的東西都是一家人的,要全部交給長輩們管著,由長輩們隨意分配。但是寧梁和于氏性子都溫和,對子女也管得不甚嚴,至于家里的幾個女孩子都有小小的私房。 眼下寧婉得了這么多的東西,于氏也沒有要自己管起來的心思,卻笑著說:“這東西都是你的,我自然不好直接做主。” 若是只看二老爺子,寧婉一輩子都不會再理他,但是有寧大伯、大娘,還有一向與她親近的春玲嫂子,她輕輕地點了點頭,“娘說得對,給二房送些吧?!?/br> 于氏就包出十塊點心遞給爹,“飯還要等一會兒才好,你先給二叔送去吧?!?/br> 二老爺子的病早就好了,也不再看診吃藥,但是他一直沒有出門,甚至也不在院子里走走,每日只在屋中。最近村里有幾件事要斷,他都沒有出面,其實還不是羞愧? 人若是做了壞事,自己那一關(guān)就不好過,二老爺子如今應該嘗到了自己釀下的苦果。 當然總有例外的,就如三老爺子和三老太太,他們不管做了多少虧心事也不會羞愧心虛,唯一能讓他們難過的就是他們再占來到別人的便宜了。對這樣的人,只能更狠一些。 眼下爹娘雖然要給二房點心,卻沒有提起三房,他們總算是也狠下心與三房斷了往來的,對此寧婉是十分滿意的。 寧梁去送點心只一小會兒就回來了,到了家里亦沒有人問,大家擺了桌子吃飯。 寧婉就將一盒子點心擺在了桌子中間,于氏看著卻說起了寧賢,“你大姐就是住得太遠了,否則她正懷著孩子,正好給她送幾塊過去,讓她也嘗嘗這好點心?!?/br> 大姐家住得離虎臺縣很近,她以前回娘家的時候都是自縣城里帶來點心,但卻不是飄香居的。畢竟尋常人家哪里買得起這樣的精細糕點?想來她家也未必舍得吃。 寧清就說娘,“大姐家平常吃的都是白面饅頭,比家里吃的好多了。” 寧婉也勸,“大姐夫會給大姐買好吃的,娘,你就放心吧?!?/br> 于氏自己也笑了,“我就是瞎cao心?!?/br> 因為已經(jīng)吃了不少點心,大家本已經(jīng)半飽,又隨便吃了一點便收了碗筷。 寧清收碗之后就在匣子里挑出了幾塊點心包了出來,還不忘記瞧瞧寧婉的神色,陪笑道:“明日劉貨郎去山那邊的村子,我給他送幾塊去?!?/br> 于氏則拿著吃空了的點心匣子細看,“這匣子真好看,留著裝針線用,比我的笸籮強多了。” 吳夫人送的點心用的是飄香居最上等的點心匣子,上了漆的木盒,一色的黑地,上面有富貴花開、喜鵲登枝、五福臨門、鴛鴦戲水等各色吉祥圖,大小正適合裝些針線之類的小雜物,大家對它的喜歡更甚,畢竟點心吃了也就沒了,而匣子會能用很久。 寧清趕緊也道:“我也要一個?!?/br> 于氏笑道:“我們娘四個每人一個還有余呢,再給你們大姑留一個?!?/br> 寧婉看著大家都不勝喜悅,又自懷里掏出一個小包,放在桌上打開,里面是一對金手鐲、一對金釵、一對金耳環(huán),一對金戒指,顯然是新打出來的,每一樣都嶄新嶄新,而又金光燦燦,映得寧家人的眼睛都花了。 寧清激動得大叫了起來,“婉兒,這也是盧家人給你的!” 寧婉點了點頭,卻將那對金手鐲替娘套在手腕上,金耳環(huán)也戴在耳朵上。原來娘有一對銀鐲,一對銀耳環(huán),卻都摘下重新打了給寧清做嫁妝,這些時候耳朵上手上便都光著。 三家村雖然是個小小的山村,日子也過得平常,但是女人一般還都有幾樣銀飾,戴出去也是家里的面子。就比如寧清和寧婉,現(xiàn)在耳朵上還都穿著亮閃閃的銀丁香,眼下倒是當娘的什么都沒有。于氏雖然從來都是一付不在意的神色,但是寧婉覺得她一定還是喜歡首飾的,畢竟都是女人,誰不愛這些光燦燦的東西呢? 首飾戴了上去,就是與不戴時不一樣。那對金手鐲有半寸寬,正是最喜慶的龍鳳圖案,又點綴著花草,正適合微豐的手臂,剛好娘最近養(yǎng)得胖了,皮膚也恢復了白皙,愈加顯得那金光亮眼。一對她鏤著繁復的亭臺樓閣耳環(huán)在耳邊輕晃,人便靈動起來。 于氏原本長相不錯,三個女兒也是像她才個個出挑,如今配上這幾樣金飾竟有幾分富麗,寧婉便笑,“爹,你看,我娘帶金首飾多漂亮呀!” 寧梁看了一眼也笑了,他當年一眼看中了于氏,就是喜歡她溫婉的眉眼,如今過了二十年再看,竟覺得她比當時還好看了呢。只是這話再不能當著孩子們的面說的,便只笑了笑。 但寧婉卻不肯讓爹含糊過去,“爹,你說呀!” 寧梁只得勉強道:“還不錯!” “什么還不錯?”寧婉不滿地道:“爹就是不會說話。” 寧梁就呵呵笑了起來,但再不肯開口,卻悄悄地多看了于氏幾眼。 娘感覺到了,臉略一紅,抬起手摸摸那耳環(huán),又撫了撫鐲子,“我竟也戴過金的首飾了!”家里雖然沒有鏡子,她亦不好立即就打一盆水照照,畢竟已經(jīng)是四十歲的人了,只恐人笑呢。不過她心里無比地滿足,用手摸了摸,可接著就要摘下,“別戴舊了,趕緊收起來,等婉兒成親時做陪嫁。” 寧婉攔住她,“娘,你先戴著,等我用的時候再還我就行了,只要到銀樓里重新炸一炸就與新的一樣?!?/br> 于氏哪里肯,“人家銀樓也不會白給我們炸,何必花那銀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