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玄幻小說 - 簪纓問鼎在線閱讀 - 第144節(jié)

第144節(jié)

    然而這想是這么想,真打起來,仍舊比素和衛(wèi)預料的要艱難太多。那伙晉軍似乎每人都背了雙倍的箭壺,就這樣和他耗了起來。誘敵也是需要馬力體力的,從天明打到了天黑,晚上又數(shù)次襲營,直到第二日午后,對方的箭陣也沒有耗盡的意思。

    這時素和衛(wèi)才發(fā)現(xiàn),對方軍陣中不但有弓,還有不少弩。加上兵士輪番休息,這伙晉軍就像不知疲憊一樣,頂住了他們的攻擊。可是即便如此,他們也不可能撐過三日???心中隱隱生出了不安,素和衛(wèi)發(fā)現(xiàn)自己可能漏了什么……

    不好!這分明是在拖延時間!

    悚然一驚,素和衛(wèi)反應了過來!晉軍是來攻打他們的,怎么可能擺出這樣堅決的守勢?!這次他帶來的可是部族里大半戰(zhàn)士,若是有人偷襲后方大營,剩下那些兵,又怎么能守得住?!

    “立刻回營!”素和衛(wèi)當機立斷,下達了命令。鏖戰(zhàn)了一天一夜,損了七八百人,然而素和衛(wèi)哪里還有爭勝的心思。部族才是他們的根基所在,若是族中有失,他們就算勝了又能怎樣?必須趕回去!

    雖然人困馬乏,但是生死關頭,哪容得半分遲疑?所有鮮卑兵都把疲憊拋在了腦后,向著自家大營沖去。被拋在腦后的步卒是萬萬追不上他們這些騎兵的,然而追趕他們的,不是步卒。

    咚!咚!咚!如同沉悶雷聲,鐵蹄撕碎了山野寂靜。當那支騎兵驟然出現(xiàn)在側腹,發(fā)起猛攻時,素和衛(wèi)眼中閃出了絕望神色。

    敵人出現(xiàn)了,那是一支僅有一千人馬的騎兵,而他還有四千部眾??墒撬那n憤疲兵,又如何擋得住這以逸待勞的鐵騎?!

    “殺!給我沖出去!”素和衛(wèi)吼得聲嘶力竭,雙眼赤紅。這些人圍不住他們,只要沖出埋伏,他們就有一線生機,就能回去援救族內父老。只要沖出去!

    然而那灰藍眸子的殺神,沒有給留下他們任何生機。鐵騎如同絞rou的鋼刀,狠狠插入了騎陣。不到一刻鐘,白部鮮卑的陣營被徹底撕碎。那些百戰(zhàn)不殆的勇士,扔下了刀劍,伏低了身體,狠狠抽打著坐騎。如同夾著尾巴的土狗一般,四散逃去。

    馬嘶人喊,塵土飛揚。然而倒在血泊之中的白部首領,雙眼圓睜,再也看不到那些令他絕望的景象。

    第227章 成繭

    “營正, 真的不用協(xié)助拓跋部攻打白部老營嗎?”孫焦湊到了奕延跟前, 目光灼灼。

    作為副將, 這次他負責正面誘敵,用霹靂營兩千多兵拉住了白部鮮卑,耗了一天一夜, 還射殺了將近一千敵軍,戰(zhàn)績斐然。現(xiàn)在步騎匯合,兵力損耗也不多,他難免要打一打白部老營的主意。若是不襲營,他們只能繳獲一些戰(zhàn)馬和鮮卑人粗陋的兵器, 根本拿不到最大的好處。跟在拓跋部后面打秋風就不一樣了, 收獲絕對要比現(xiàn)在多上幾倍, 也能讓那些拓跋兵見識見識他們上黨兵的威風。

    奕延搖了搖頭:“我軍任務就是誘敵,不要多生枝節(jié)。這些事情交給張參軍處理吧。吩咐下去, 全軍就地整頓, 半個時辰后回營?!?/br>
    這一仗其實只是平定雁門的起始, 之后還要清剿附近賊寇。沒必要在白部身上多花氣力。更何況這次出兵摻雜了不少政治利益, 拓跋部可是友軍,還不勞他們提供糧秣。若是橫插一腳,搶了人家的戰(zhàn)獲,說不定還要惹出什么麻煩。如今當務之急,不是眼前那點微末利益。而是收復失地,安民養(yǎng)民。奕延怎會分不清輕重。

    聽主帥這么說,孫焦也收起了那點輕狂的心思,下令扎營休整。打了這么長時間的仗,這命令好歹讓繃緊了精神的兵士們微微松了口氣。隨軍的護士們開始救治傷患,重傷的早就先一步送回大營了,現(xiàn)在則是處理輕傷,消毒包扎,避免潰瘍傷風。

    奕延也牽著馬走到了溪邊。他們停駐的營地旁正巧有一條滹沱河的分支,溪水清澈,可供飲馬。他和自家愛駒都是血污遍體,也要收拾一下才行。用毛刷簡單刷了刷那染成紅黑的馬鬃,他拍了拍馬頭,讓愛駒到邊上歇息吃草。自己則蹲在了溪邊,打水清洗臉上和手上的污垢。

    這次沖陣,兵力畢竟太少,又是襲殺對方主帥,打得頗有些艱難。奕延身上也受了幾處輕傷,特別是面上被流箭射了一記,雖然幾次擦拭,血已經止住,但是左頰還是多出了一道長長傷口,連唇上都破了一大塊。洗干凈了臉,看著河中倒影,奕延終歸還是忍不住,掏出傷藥,在傷口處抹了些。

    他是一軍主帥,姜達可是給備了上好的傷藥,比軍中常用的藥收口要快上很多,也不容易留疤。平時奕延是舍不得用的,可是面上的傷總不能放著不管,若是留下疤來,豈不惹人生厭?

    抱著那點小心思,他處理完了臉上傷口,又仔仔細細洗過了手,確定手上沒有污漬之后,轉身坐在了一旁樹下。伸手在懷里一探,摸出了個小小的油布包。

    一場惡戰(zhàn)下來,奕延身上就沒有幾處完好的地方。不是被汗水、血水浸透,就是被刀槍劍戟扯裂。然而這個油布包擱在護心鏡后,本就是防守最嚴密的地方,又裹了幾層耐水的布料,里面的東西被護的嚴嚴實實,沒有半分損傷。

    看到那布包,奕延神情便是一松,就連臉上那亙古不消的寒冰,都像是融了幾分。小心翼翼的揭開了油布,他取出了里面包裹的東西。

    那是一封信。并州就改換了紙質辦公,這封信用的正是刺史府專用的黃麻紙,普普通通,看不出半點稀奇。更不該被奕延這樣身份的人,當做稀世珍寶貼身保存。

    然而奕延卻極為輕柔的展開了那信,手指沿著粗糙的黃紙一點點下滑,落在了信末那行小字上。

    “兵兇戰(zhàn)危,善自珍重。愿君得勝而歸?!?/br>
    一句極為平常的祝福語,不論是放在主帥對將領,還是放在主公對臣屬身上,都看不出分毫異樣。然而在收到這封信后,奕延卻像得了什么寶貝一般。

    這還是主公第一次如此吩咐。之前戰(zhàn)事,大多都是臨危受命。是為了梁府,為了上黨,為了并州不得不勝的死戰(zhàn)。而剿匪那樣小差事,也無需多加吩咐。而今次,是他第一次在別郡正面開戰(zhàn)。多這么句叮囑,似乎并不為過。

    可是奕延卻像看到了這行小字之后的東西。這么長時間以來,他第一次離開主公如此之久,兩個月轉瞬即逝,新興和雁門卻還需時間打理。心念似潮,寄語如舟,他就像是獨攬孤木的溺水者一樣,抓住了這只言片語。

    主公是不是也有些惦念他?在排斥和拒絕之外,是不是也有絲與他感同身受的寂寥和牽掛?

    而這一點點臆測,便足以慰懷。

    能夠握刃引弦,斃敵性命的靈巧手指,緩慢又略顯笨拙的在那行墨字上劃了幾遍。像是怕這嬌弱的紙張承受不住,奕延小心的疊起油紙,把那油布小包放回了懷中,緊緊貼在心臟前面??吭谏砗蟮拇髽渖?,他輕輕舒了口氣,閉上了雙目。

    ※

    “部帥,前方來了消息。白部的兵馬潰敗了,據(jù)說不少逃向了這邊,晉軍讓咱們小心提防?!边@是個不錯的消息,然而副將稟報時,眉頭鎖地死緊,顯然不怎么肯信。

    說實在的,拓跋郁律也不信。白部這次可是派了五千兵!這群白狗想來桀驁,怎么說也是讓單于花了無數(shù)功夫才打下來的部族,哪里會是弱旅?然而放在那伙并州兵面前,卻像是紙糊的一般。接戰(zhàn)怕還不到兩天功夫,怎么把這群兇徒的建制都打垮了?難不成是用了什么詭計?

    然而想是這么想,戰(zhàn)報他卻不能不放在心上:“派一千人去狹道守著,若是見到潰兵,立刻剿滅?!?/br>
    這可不是拓跋部的風格。畢竟草原之上,勝利一方往往把失敗者也當做一種戰(zhàn)獲。不是用來換錢,就是捉回去當奴隸。但是白部不同,他們本就是拓跋部的奴隸,現(xiàn)在變成了逃奴,就需要更加嚴峻的法子來懲戒一番。而有了白部這個例子,其他別部也會藏起野心,乖乖唯拓跋部是從。

    拓跋郁律可是拓跋猗盧的侄子,心機手段都是上上之選,怎會不知事情輕重?對于這些白狗,當然不會手下容情!

    不過話說這么說,白部那五千兵真的被擊潰了?若是并州兵果真如此強悍,這次的戰(zhàn)獲分配,怕要再考慮一二了。

    攻打老營雖然不算太難,但是處理老弱婦孺,搬運部落物資,乃至清理潰兵,仍舊花費了拓跋郁律不少時間。三日之后,在晉軍的大營中,重新見到那個溫和無害的參軍時,這個鮮卑漢子也擺出了親切笑容:“張參軍果真謀略無雙,這次剿滅白狗,可是多虧參軍!”

    那個姓奕的羯人不知去了哪里?拓跋郁律不曾多問,直接把功勞推倒了張賓頭上。

    張賓笑瞇瞇道:“我一個文士,只是動動嘴皮子而已。仗還是諸位將軍之功。白部可盡歸了拓跋將軍帳下?”

    這話似乎有些深意,拓跋郁律也不含糊,哈哈一笑:“婦孺三千余,已經盡數(shù)命人押回族中了?!?/br>
    他只說了婦孺,沒提老弱青壯,顯然是屠了個干凈。張賓絲毫不為所動,反而拱手道:“那便要恭喜拓跋將軍了。如此大勝,下官也要稟明使君,向朝廷請命!過些日子,說不得朝廷又有加封?!?/br>
    聞言,拓跋郁律眉峰一挑。雖然這些人一口一個“單于”的叫著,拓跋猗盧其實還沒有得到朝廷正式冊封。若是真有了冊封,他家叔父統(tǒng)一三部也就之日可待。這可是個不小的人情。

    又幫自己平亂,又要給叔父請封。甚至前面那五千兵,也是人家一手擊潰的,自己這便宜,豈不是占的太大了?

    “如此,便多謝使君了!”拓跋郁律一臉謙恭道,“末將也從白部老營繳了些牛羊馬匹,還請參軍收下!”

    張賓做出了訝然之色:“這怎么使得?”

    “當然使得!若是沒有并州兵馬,此戰(zhàn)難能勝得如此輕松?這些微末,本就是貴部應得之物!”拓跋郁律答的極為豪邁。

    “哈哈,將軍實在太客氣了。”張賓哪會真的推讓,人家只是一遞臺階,他便順勢收下了這批戰(zhàn)獲。

    比起金銀珠寶,顯然這些牲畜更符合并州的利益。

    各自都拿到了好處,氣氛可不就愈發(fā)融洽了?張賓著實又吹捧了拓跋郁律幾句,還提了提邊貿之事,隨后才大大方方收了牲畜。兩邊都還有事,倒也沒有舉辦什么慶功宴,各自打道回府。

    在拔營之事,拓跋郁律又看了眼那固若磐石的晉軍大營,心中輕嘆一聲??磥磉@并州兵馬著實不能小覷,回去之后,他一定要稟明叔父,讓族中有些準備。

    鮮卑人走了,張賓等人卻沒有立刻返回晉陽。新興和雁門兩郡初定,哪里能夠走得脫。奕延更是沒有半點懈怠,帶兵開始了漫長的剿匪之旅。

    如此又過了半個多月,一道消息從河東起,瞬間傳遍了天下。

    漢王劉淵正式稱帝,遷都平陽!

    “此物真乃始祖之???”劉淵已經換上了代表帝王的袞冕。他本就身材高大,容貌威儀,如今著帝王服飾,更顯出非凡氣度。

    然而此刻,他正兩眼放光,盯著面前案上的玉璽。這是在他登基之后,一命漢臣呈上的。所謂“始祖”,指的乃是當初代漢自立的外戚王莽,這人登基以后改國號為“新”,刻有一方舊璽,上書“有新保之”。然而如今這璽上,卻多了三字,變成了“有新保之泉海光”。

    劉淵的字元海,聽聞汾水得璽,又見璽上添字,怎能不大喜過望?!這豈不是天命所歸,上天為賀?

    就算是劉淵這樣老成持重,又蟄伏半生之人,登上了帝位,也難免變得自傲起來。又撫了撫玉璽,他朗聲道:“既然汾水獻瑞,新朝便改元‘河瑞’吧!”

    下面臣子哪個會掃主上性質,立刻齊聲贊賀。劉淵志得意滿的看著階下群臣,再次開了金口:“如今皇漢定鼎,當再伐晉國!”

    這也是大的基調。一山不容二虎,更別說兩個,乃至三個皇帝了。只要司馬氏不滅,洛陽始終是劉淵眼中之釘,rou中之刺!

    “末將愿往!”“兒臣愿領兵踏平洛陽!”

    數(shù)道請命之聲響起。劉淵哈哈一笑:“皇漢人才濟濟,兵強馬壯。三載之內,必平洛陽!”

    就像一聲虎嘯,這雄壯誓言在寬闊的宮殿中回蕩。山呼聲隨之而起,與那豪言融做一處,回蕩不休。

    第228章 冬雷

    天剛蒙蒙亮, 梁榮就從睡夢中醒了過來。天已入冬, 清晨起床總有些難熬, 然而今日梁榮沒有賴床,也未讓侍女催促,翻身下榻, 向著外間的書案跑去。

    “小郎君!”侍候的侍女連忙叫道,“天寒,先穿好衣裳!”

    梁榮置若罔聞,像是不放心什么似得,飛快打開了案上放著的木盒。當看清楚盒子里的東西后, 他神情明顯一松, 露出了傻乎乎的笑容。

    “小郎君, 使君送來的東西,奴婢們都好好看著呢, 怎么會出岔子?來, 先穿衣?!绷簶s人小, 架勢卻端正得很, 就連貼身侍女都難見到他這般幼稚的模樣,不由掩嘴笑道。

    梁榮面上一紅,訕訕的走了回去,讓侍女幫著穿衣洗漱。他也不是不知道,阿父送來的東西,必然會小心收妥。只是這禮物是昨晚才由快馬送到的,今天早起一時糊涂了,生怕只是昨夜做了場夢,梁榮怎能不急?現(xiàn)在看到東西還在,那點小小忐忑就散了個干凈。

    穿好了衣裳,又凈面刷牙。在梳好頭發(fā)后,侍女手上動作不停,靈巧的攏起那柔軟黑發(fā),用梳篦在梁榮頭上盤了兩個小髻,笑著對他道:“今日生辰,奴婢給小郎君梳了髻。小郎君可喜歡?”

    看著銅鏡里那兩個圓圓的小髻,梁榮雙目閃出光彩,用力點了點頭。今天他就滿八歲了,到了總角之年,當然該梳髻。雖然有些不太習慣,但是梁榮還是覺得梳了髻之后,自己就像長大了一般。又端詳了鏡中那圓圓的發(fā)髻幾眼,梁榮才來到食案前。

    案上的朝食也與往日不同,多了幾個軟乎乎、熱騰騰的糖包。梁榮身邊伺候的都是梁府老人,極是清楚小郎君生辰時的習慣。今年郎主出任刺史,遠去晉陽,只留小郎君一人在上黨。他們就更加不敢怠慢,務必要讓小郎君過的開心才好。

    果真,看到那幾個糖包,梁榮那張粉雕玉琢的臉蛋上,立時露出了笑容。乖乖在食案前坐好,他拿起一個糖包,小心的吃了起來。飴糖價格昂貴,平日哪會用這樣粗糙的法子做面食,然而梁榮卻吃得極為開心。似乎那甜甜的糖芯,就這么融在了心底。

    用比平日慢上一倍的速度吃完了朝食,梁榮抱起桌上那個木盒,向著后院走去。

    如今藏書閣已經搬出了太守府,后院大半成了崇文館的地盤。他每日也要來這邊聽講。能在這里入學的,不是梁府那些品學兼優(yōu)的將官子弟,便是上黨諸官家中子嗣。不論哪類人,都應該盡量巴結討好梁榮才是。然而崇文館內風氣極佳,并無洛陽國子學里趨炎附勢的惡習,梁榮在學館中也似平常學子一般,勤奮學習,認真考試,憑著自身本領掙得榮譽。

    不過今日,他畢竟還是多了幾分開心,早早就到了學堂,尋找?guī)熼L。崔稷是他的授業(yè)恩師,然而現(xiàn)在轉為潞令,掌管上黨一郡,公務著實繁忙。便請郡學祭酒范隆為梁榮指點一二。

    范隆博通經籍,無所不覽,教導一個黃口孺子,可謂大材小用。即便如此,他也毫無芥蒂,教的用心。每隔兩日就會來到學館一趟,專程為梁榮解惑。梁榮今日要請教的,正是這位范先生。

    在書房中坐定,梁榮沒讓侍女幫忙,親手把那個木盒擺在了桌上。小心翼翼打開盒蓋,取出了里面的東西。那是一冊書,按照梁府成例裝訂,不過上面的墨字并非印制,而是親筆寫就。這是阿父送給自己的生辰禮物,一冊親手抄寫的經書。阿父如此繁忙,還不忘自己的學業(yè)生辰,怎能不讓梁榮激動?

    只是這經書梁榮并未學過,上面也未曾注解。小家伙便早早趕來書房,想要請教師長。這冊書是阿父送他的,定然要認真學來。回頭見著阿父,他也要好好表現(xiàn)一下,證明自己一直在用功學習,未曾荒廢。

    小手在經書上摸了又摸,梁榮好不容易才定下心來,開始復習之前的課業(yè)。剛剛讀了一刻鐘,門外就傳來了腳步聲。

    梁榮趕忙停下,恭敬起身相迎。走進屋,一眼看到了梁榮,范隆訝然道:“今日不是榮公子生辰嗎?可晚些再來的?!?/br>
    小孩子總是把生日看的極重,范隆專門給了假,還以為梁榮會偷閑半日呢。

    這是范先生之前吩咐過的,可是自己太激動,竟然忘了。梁榮小臉一紅:“學生得了一冊書,想要請教先生。便忘了之前吩咐……”

    看小家伙害羞的模樣,范隆不由莞爾。好學可是種雅德,身為師長哪會討厭?在書案后坐定,范隆道:“是何書?拿來讓我看看?!?/br>
    梁榮連忙捧起書,獻在了老師面前。

    竟然是本《孟子》?見了書名,范隆眉峰就是一挑。漢時也設過《孟子》的傳記博士,不過后來裁撤?!睹献印愤@篇歸在了《藝文志》中,只做子書,根本不是平常孩童應讀之書。然而第二眼,他就辨出了書上所寫之字。那是梁使君的字跡!

    伸手翻開書頁,范隆淡淡問道:“此書乃是使君贈你的?”

    梁榮有些自豪的點了點頭:“正是家父所贈的生辰禮物。”

    送《孟子》當禮物?這是要讓梁榮通曉《孟子》?

    范隆無書不精,自知《孟子》所言之意。孟軻生于亂世,卻秉持仁、義、禮、智四德,崇仁政,奉性善,更有“民貴君輕”之言。這樣的觀點,放在當世可謂格格不入。門閥林立,都要壓過皇權了,誰會把“民”看在眼里?更沒人相信“暴其民甚,則以身弒國亡”的說法。那些朱門王室恨不得關起門來,敲骨吸髓,過自己的逍遙日子呢!

    然而看看如今天下局面,卻又不得不說,孟軻所言很有幾分道理。只是這仁政、王道之說,已經不單單是臣子需要學習的東西了。

    范隆想起了之前段欽寄來的書信。雖未明示,但是段欽已經有了謀國之心。在他眼中,梁子熙是一個千載難逢,或可結束這亂世的有為明君。那么在自己眼中呢?身處上黨郡學,一手掌管著這迥異世間諸學的新興學府,他看到的又是什么?難道不是自己苦求不得,夢寐難安的東西嗎?對于他這個寒門儒者而言,沒有比梁子熙更好的主上了!

    而在他定念不久后,這樣一本書,便到了眼前。用此書教導獨子,是否也意味著使君真正認清了前路,要把梁榮當成儲君培養(yǎng)了?其實范隆一直知道,梁榮心智堅定,品行端方,必成大器。但是之前他只是把這孩子當成王公來教,而非國君。也許這本《孟子》,便是兩者之間的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