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節(jié)
“侯爺,起了嗎?” 今日要去衢州城,路上怕耽誤,用了早飯便要早些走,福伯是專程來西苑叫他們的。 “起了。”他低沉應(yīng)聲,嗓音有些沙啞。又聽見隔壁已經(jīng)有動靜,應(yīng)當(dāng)起了,在洗漱。 苑中的小廝就也敲門,而后端了洗臉?biāo)M他屋里來。 水很燙,熱氣敷在他臉上,頓覺舒爽了許多,好一陣子,才覺唇間的“枇杷”甜味散去了些。出門,剛好又和孟云卿遇上,便下意識瞄了瞄她的嘴唇,真是和夢里的一個模樣。 他瞥過頭去,只是同她一道往東苑里走:“睡得還好?” 她點頭:“莊子里很舒坦,睡得好?!?/br> 他也點頭,不再看她。 東苑里,福伯備好了早飯,滿滿一桌子。老爺子坐在石凳上,胡大夫在給他按手臂,應(yīng)是力道有些重,按得老爺子臉上一會兒大眼兒,一會兒小眼兒,就是不吭聲喊疼。 “爺爺”“老爺子”兩人一起問候。 老爺子才如破了功一般,挑了挑眉頭(疼的)道:“來了?” 胡大夫要給他疏通筋骨,他便先吃過了,這一桌都是給他二人留的。 段旻軒就笑:“胡大夫,可以再重些,我看老爺子還有精神?!?/br> 胡大夫應(yīng)好。 老爺子就差吹胡子瞪眼睛了,卻還死要面子倔著:“重些重些,別被自己外孫小瞧了去。” 胡大夫從善如流。 孟云卿光是看著都覺得疼,段旻軒便扯了扯她的衣袖,示意她別說話。 孟云卿將信將疑。 等辭別老爺子,出了莊子,段旻軒才道:“胡大夫手重,老爺子愛嚷嚷,早前和胡大夫約好,激老爺子的。” 孟云卿就搖頭。 今日沈通和娉婷與他們同去,娉婷手中還拎了一個小籃子,段旻軒好奇:“是什么?” 娉婷就掀開上面的布:“枇杷,姑娘說昨日吃著好吃,讓帶些到路上吃。” 孟云卿就在一旁點頭,“你昨日都沒嘗?!?/br> 段旻軒僵了僵,看了看她,便不自然地抽開了目光:“我不愛吃,上車吧,我今日騎馬?!?/br> 第123章 一路從莊子到衢州城,大約要行個半時辰。段旻軒與沈通一道騎馬走在馬車前,莊子到衢州城不遠(yuǎn),隨行的侍衛(wèi)也沒帶,連段巖都沒有一道出來。 段旻軒和沈通兩人正好作陪,也沒往馬車?yán)飦怼?/br> 娉婷洗好的枇杷,沾了水,過了晌午便不新鮮了,主仆兩人就窩在馬車?yán)锍酝?吃得有些撐,就撩起簾櫳吹吹風(fēng),揉了揉肚子消食。 今日出門早,到衢州城也早,時間是足夠的。 娉婷看了看天色,有些皺眉:“姑娘,天色有些陰沉呢。” 四五月正是梅雨季節(jié),雨下不大,就是連綿不絕,有時候可以一連下上四五日也不停,淅淅瀝瀝的,很有些煩人。 孟云卿就喚了聲沈通:“路好走嗎?” 沈通看了看天色,又騎馬去前面探路。 段旻軒就留了下來,透過馬車窗上她撩起來的簾櫳,幽幽看她:“枇杷吃完了?” 枇杷?孟云卿有些意外,繼而點了點頭,有些歉意道:“忘了給你留?!?/br> 他果真瞄了眼馬車?yán)?,而后淡淡道:“無妨,我也不愛吃?!?/br> 接連說了兩次他不愛吃,卻又不時問起,孟云卿總覺得他今日哪里怪得很——似是,還不愿意多看她,莫非她今日臉上畫了花? 她果真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臉,也不花呀。 見段旻軒在一側(cè)看她,她又隨口問起,“到衢州城還有多遠(yuǎn)?” 段旻軒少有在衢州城和莊子間往來,約莫估量了下:“走了一個多時辰,當(dāng)是不遠(yuǎn)了?!?/br> 孟云卿就道:“天色有些發(fā)沉,又是梅雨季節(jié),怕是要下雨了?!?/br> 馬車?yán)镞€好,小雨時節(jié),也澆不透馬車,倒是他和沈通沒有帶蓑笠,騎馬會被淋濕的。 段旻軒也抬眸看了看天色,寬慰道:“衢州城就在前面不遠(yuǎn)了,我讓車夫快些,應(yīng)當(dāng)可以在下雨前趕到城里?!?/br> 孟云卿頷首,也只能如此了。 三言兩語間,沈通已騎馬折了回來,“姑娘,前面不遠(yuǎn)就是衢州城了。” 還真如段旻軒所說,孟云卿笑了笑,“那就早些進城吧?!?/br> 放下簾櫳,娉婷才松了口氣,一臉喜色:“一路都在吃枇杷,原來都走了這么遠(yuǎn)了,等到了衢州城,也不怕下雨了?!?/br> 早年間,珙縣下過一次大雨,雨一連下了好幾日,犯了洪災(zāi)??h里死了好些人,縣里的人都往外逃,等到洪災(zāi)過去了才回來,在珙縣長大的人都知曉。娉婷就是在洪災(zāi)時和親人走散的,那時饑腸轆轆,又舉目無親,還好后來遇上了夫人。夫人好心收留了她,才活了下來,而后就一直留在孟家。 雖然逃過了洪災(zāi),娉婷卻一直心有余悸。 方才見到天色變沉,她心中就有些怕,好在到衢州城了。 衢州城不算蒼月南部重鎮(zhèn),出入城門的人都沒有華城的多,多是本地的居民,盤查得也不嚴(yán),馬車幾乎沒有停滯就入了城內(nèi)。 衢州城不大,街市就城中心的一條,要買的東西都集中在一處,集市也在不遠(yuǎn)地方。 福伯本是要讓人來專程來一趟的,既然他們來了,便開了一個清單,讓他們順帶捎回來。 包粽子的糯米和葉子,還有端午的雄黃酒,洋洋灑灑列了一長串單子,就在段旻軒手中。他看得有些頭疼,早知道讓段巖一道跟來好了。 孟云卿見他攏著眉頭,也湊上前去看,都是些端午要準(zhǔn)備的日常東西,吃的粽子,掛的艾葉和菖蒲,家家戶戶都是這樣的。只是段旻軒少有cao心這些事,看著便也頭疼。 孟云卿從他手中接過單子,喚了娉婷上前來:“你和沈通一道,把單子上的這些東西都買下來,福伯單子上說要多備的,都多準(zhǔn)備些?!?/br> 娉婷自幼識字,夫人教過,粗略看了幾眼也就記住了。也沒有特別的東西,都是些端午節(jié)必備的物品,也就應(yīng)了聲好,叫上沈通去幫忙搭把手。 孟云卿指了指身后的“和記”涼茶鋪子,“要是買齊了,就在這里等。” 兩人都應(yīng)好。 段旻軒便在她身后聽著,眉頭舒展,笑呵呵得看著眼前的背影,心情愉悅起來。家中除了福伯之外,也有人能理事了,見她理事的模樣,日后cao持起來也是輕車熟路的。 “我們做什么?”他開口問她。 孟云卿正好送走娉婷和沈通,轉(zhuǎn)眸瞥他:“不是說要給老爺子做香囊嗎?去挑做香囊的料子和針線,還有端午的五彩繩,香囊里放的辟邪驅(qū)瘟的藥材和香料?!?/br> 這些都要精挑細(xì)選,不比娉婷那頭來得快。 加上老爺子的喜好又只有他最清楚,她只能和他一道。 所以分開置辦才不會耽誤時間,不然等他們挑好再一起去集市,集市都下市了,又得等到明日。 段旻軒便道好。 做香囊選的綢緞要硬實一些的,要用較好的料子,街市上的布裝就有。因為要在香囊上繡花,選的多是單色的緞子。 布裝里的陳列就琳瑯滿目。 “你覺得哪個顏色好?”孟云卿翻了好些料子做比對,一面比對給他看,一面問。 他哪里看得出來,其實都差不多,只是見她右手那批拽得更近些,料想她也是中意的,便道:“這個顏色好?!?/br> 孟云卿果然眼前一亮:“我也覺得這個好,端午里日頭毒,墨綠色顯得清涼些,老爺子又喜歡弄茶,墨綠色也貼切。” 段旻軒迎合點頭。 “再選一個顏色,做好了,看看哪個好看,再送給爺爺?!彼路鹱匝宰哉Z,又像是在同他商議,目光卻是落在眼前的布匹上的。 段旻軒想笑。 忽得想起為何她送他的劍穗子也是兩個了。 許是也想的做好了,再一起看看哪個好看,最后還是兩個都一起送了…… 段旻軒抿唇,她將好轉(zhuǎn)過身來:“我挑了墨綠的,你也挑一個吧?!?/br> 言外之意,他們一人給老爺子選一個顏色。 倒是將難題推給了他,段旻軒卻之不恭,踱步到她跟前,隨意掃了幾眼,指了指近處的這匹水藍(lán)色的料子,“就這個吧?!?/br> 孟云卿彎眸:“你喜歡這個顏色?” 他點頭:“看著舒服。” 孟云卿沒有多問,笑著應(yīng)了聲好,便讓店家將選好的緞子包起來。 繡香囊的絲線也要挑。 不同顏色的布料,繡不同顏色花紋?;y不同,寓意不同,用的絲線質(zhì)地和顏色也都不同,還要和香囊里放的藥材和香末搭配起來,才能相映益彰。 送老人家的香囊,多是梅花、菊花、蘋果、娃娃騎魚、娃娃抱魚等等,象征鳥語花香,平平安安,子孫滿堂。 送小孩子的香囊,就多是飛禽走獸、生肖圖等,活靈活現(xiàn),寓意小孩子的茁壯成長。 孟云卿一一道來:“墨綠色的那個,便幅菊花吧,高風(fēng)亮節(jié),鳥語花香,倒和瑄方苑貼近?!?/br> 段旻軒點頭。 她便繼續(xù):“那要鑲金的絲線,菊花才有光澤……” 她口中頭頭是道,他便安靜聽著,也不打斷,只是不時應(yīng)和幾聲。他從前是沒想過繡一個香囊要費如此周折,她要花費不少心思?;叵肫鹉莾擅秳λ胱?,怕也是細(xì)細(xì)斟酌來的,再看向她時,眸間又多了幾許柔和暖意。 “……那水藍(lán)色的,就繡娃娃抱魚,年年有余,子孫滿堂?!?/br> “好。” 從布裝挑了料子出來,再買完繡香囊的絲線就過晌午了。算一算,他們這里,還差搓五彩繩的麻線和香囊里的香料末子。 這些都能很快就好。 孟云卿估摸著,娉婷和沈通那頭應(yīng)當(dāng)也快買得差不多了,便道:“要不,我們都買好再去“和記”同他們匯合?” 這樣一算,時間將好。 段旻軒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