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jié)
沒有玻璃窗,高麗紙并不抗風(fēng),她就在外面加了一層油氈布做簾子,不然夜晚能從床上凍醒。 莫家的氣氛不好,家里雞飛狗跳。 因為堅持不給知縣公子做小妾,莫家已經(jīng)在鎮(zhèn)上家喻戶曉。 人們同情的有,說風(fēng)涼話的也有,但是普遍認(rèn)為可惜。 丫頭就是賠錢貨,還不趁著最好的年紀(jì)多換點籌碼,非要把閨女嫁給隱居山林的丑獵戶,這一大家子,是不是被山里的精怪迷了心竅? 好在,莫家也有“三觀端正”的人,例如莫小荷的爺奶。 因為聘禮被退回知縣府上,莫小荷的奶上門鬧了好幾次,老太太嗓門大,她倒是不磋磨李氏,一個勁兒的對著莫景山指桑罵槐。 “豬油蒙了心嘍,娶了媳婦忘了娘,當(dāng)年娘含辛茹苦供你趕考,吃了多少苦?你說說……” 老太太話里話外的意思,點名莫景山不孝,違背爹娘的意愿。 孝字大過天,一頂大帽子扣下來,莫景山誠惶誠恐。 讀書人,心里對條條框框的規(guī)矩極為重視,每次被罵,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在一邊,低頭瑟瑟發(fā)抖。 莫小荷翻個白眼,她現(xiàn)在不曉得自家老爹是不是扮豬吃老虎。 文人的清高有,對爺奶孝順,即便是受委屈,被罵一聲不吭。 有時候,她都覺得老太太有些過分了。 但是,爹爹不愚孝,心里有主意,就拿她的親事來說,無論爺奶怎么在中間插手,爹爹就是不點頭,非常堅定。 自打上次大哥莫懷遠(yuǎn)從牢獄中出來,顧崢和自家人,就建立一層親密的關(guān)系。 李氏不知道顧崢一個大男人,這么多年,孤零零的是怎么過的,堅持讓他來家里吃飯。 顧崢來過一次,拿了若干禮物上門,裝滿了莫家的小庫房。 還未正式定親,莫景山是不想委屈閨女,既然已經(jīng)聯(lián)系族人,就等著年后的消息。 “娘,你還做糖油粑粑嗎?” 顧崢來那次,莫小荷發(fā)現(xiàn)自家娘親的拿手絕活,糖油粑粑。 新鮮出鍋的糖油粑粑金黃脆嫩,甜而不濃,油而不膩,軟軟的,油油的,色香誘人。 莫小荷習(xí)慣一塊塊地扯著吃,慢慢地咀嚼,這樣,糯米和糖的香甜會充滿整個味蕾,有一種歲月靜好,幸福的味道。 這年頭油是金貴物事,李氏平日不是很舍得。 一場冬雨一陣寒,坐在閨房內(nèi)聽雨,莫小荷咽咽口水,她很想吃熱乎外焦里嫩的糖油粑粑。 “咱家糯米不多,留著過年做呢?!?/br> 李氏心里盤算,今年要讓顧崢來家里,他們只去老房送點年禮就回來,等初一再上門拜年。 因為小荷的親事,兩家有齟齬,勉強(qiáng)湊合一桌,大年三十犯沖,也不吉利。 “給你炸點地瓜丸子吧?!?/br> 李氏見閨女失望地噘嘴,笑出聲,以前閨女整日研究詩詞歌賦,家務(wù)活一點做不來。 落水后,人想開了,比以前懂事許多。 聽說有地瓜丸子,莫小荷臉上多云轉(zhuǎn)晴,立即歡呼雀躍。 忍受著寒風(fēng),莫小荷把后窗戶打開一個小縫隙,意外地看到一個穿著蓑衣的身影,站在遠(yuǎn)處的雨簾中。 寒風(fēng)陣陣,雨水就在他的周圍,把他隔絕一個單獨的世界。 顧崢站了片刻,看到窗子開了,擺擺手,深深地看了莫小荷一眼,扭頭便走。 如果可以,他想多停留,可是那樣的話,她就一直開著窗。 他怕她感染風(fēng)寒。 他始終不能大搖大擺的上門,顧崢心里明白,莫小荷嫁給他,是頂住多大的壓力。 自卑,自我否定過后,顧崢更加堅定,他是個爺們,一定讓她泡在蜜罐里,過得比所有人都好! 不知道為什么,莫小荷特別能了解顧崢?biāo)搿?/br> 因為了解,才為他所做的一切心疼。 她甚至因為他被人無視,被人厭棄而討厭整個村子的人,也曾經(jīng)為此憤憤不平,徹夜難眠。 他是最好的人,為什么老天不公平,要遭受如此待遇? 如果是現(xiàn)代,她一定會破口大罵,大吳的人都是顏狗! “行了,不怕染上風(fēng)寒了?” 李氏麻利地炸好地瓜丸子,剛進(jìn)門,就見莫小荷愣愣地望著窗外,回不過神。 她把瓷碗放在桌上,又倒了一碗姜湯,催促道,“你也別心急,等過幾天不下雨,就讓你爹進(jìn)山看看去?!?/br> 莫懷遠(yuǎn)的事情,對他來說是個很大打擊,他最近都沒有去書院,留在家中,夜夜苦讀。 原本要早些去山里看看顧崢的家,一直拖延著。 “娘,這個也不著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