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節(jié)
顧柔在姚氏床前伺候,夜里,姚氏醒了。 顧柔驚喜,正欲去喊人,被姚氏拉?。骸笆裁磿r辰了?!薄白訒r。夫人,我去喊大夫給您瞧一瞧?!?/br> “不,”姚氏雖然氣息微弱,思路卻很清晰,囑咐顧柔道:“小柔,你留下?!?/br> 姚氏竭盡全力,氣息微弱地道:“小柔,他已經識穿你我謊言,鐵了心要整治你,如今你要活命,只能將鐵衣的配方交給他。我來之時,阿情曾同我說過,這鐵衣配方尚未復原,你只要半真半假交給他一份……小柔,你過來,聽我說。” 顧柔湊近枕邊,姚氏對她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囑咐了一番,顧柔連連點頭。 顧柔出來后,便主動求見連秋上,同他提出條件。 “王爺,事到如今,我只求活命,我會將整本鐵衣的配方交出,只須您應我一件事,放我離開建伶。” 連秋上仍在思考,眼神不定地打量著顧柔,半響道:“本王尚未用刑,你倒自己想通了?!?/br> 顧柔點頭道:“我在京城還有阿弟,什么都比不上性命要緊,我還想活著回去見他?!彼D了頓,又道:“我可以將整本配方寫給你,可是這最后一章,我卻要拿在手里,等你放我的時候交出。你在郊外的樹林替我準備二十匹馬,當我乘上馬離開您的弓箭部隊射程時,會射一記回頭箭,將配方的最后一章嵌套于羽箭尾端。您派人來撿拾便可?!?/br> 連秋上沉吟不語。他心中想的卻是,雖然顧柔這個要求看似有利于她,但實際上顧柔不熟悉當?shù)氐匦危退愠笋R跑出了射程,自己也大可以依仗對地形的熟悉在她的逃跑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再次擒住她,如此,便不怕她在配方上造假后逃跑。 于是,他便點頭應允道:“可以?!?/br> 顧柔打量一番,似是不甚信任他:“你須對天發(fā)誓,拿到配方后絕不追殺加害我,否則天誅地滅?!?/br> 連秋上微微一笑,道:“那你是否也當發(fā)誓,一定會給出真正的配方,否則斷子絕孫,不得好死?” 顧柔一窒,在他面前不敢有所遲疑,點頭道:“可以?!?/br> 于是,兩人紛紛舉起手,依照對方所言發(fā)誓。顧柔一邊發(fā)誓一邊在心中求饒道,老天爺,我是情非得已拿來誆騙他,這個毒誓,您可千萬做不得數(shù)。 而在連秋上那處,又何嘗不是呢。他早在發(fā)誓的同時,心中默默念道,時勢所逼,這等誓言不過是逢場作戲罷了,豈能當真? 兩人商定,便約定給顧柔兩日的時間寫出鐵衣配方,兩日后,她拿最后一章在西山野坡乘馬離開。 當晚,顧柔便將此事告訴了國師,向他討教鐵衣配方的內容,一一在紙上寫出交給連秋上的人。并且跟國師建議:【連秋上如此重視鐵衣配方,我猜想他一定會設計沿途埋伏我,也正因為如此,他很可能親自出城來。他出來放我,是想要既拿到配方,又抓我回去,必然不會帶領大軍驚動你們,而是輕裝簡行;大宗師,你要是此時派出一隊人馬刺殺他,有極大可能偷襲成功。】 這個建議很是合理,只是,對于顧柔本身的安危而言,卻又十分冒險。國師猶豫再三,道:【屆時我將親率大軍于西山東面三十里外埋伏,你一旦離開他的掌控,便朝這個方向跑,我派兵來接應你。】 顧柔和國師這邊計議定當,連秋上那邊回去,也同親信們商量著對策。 楊皓率先表示反對,他出列進言道:“王爺,古人有云,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咱們守城以逸待勞,何必要犯如此大的風險,輕率無備地出城去?再大的優(yōu)勢也不能出城,絕不要出城。” 楊皓的反對,一切基于他對顧柔的了解。他認定顧柔絕不可能真心和連秋上講條件,而其中一定有詐。 但是,國尉刀羅雙對于楊皓身無官職,卻能夠站立于班次之間頗有怨氣,并且楊皓方才率先搶頭發(fā)言,更令他將之視為狂妄之舉。懷著對楊家人素來的種種不滿,刀羅雙冷哼一聲,立即出列,反駁道:“鐵衣之能,相信在座諸位同僚都已見識過,這等神兵利器,豈能由之散失?既然有機會可取,為何不取?只要那女子手里有配方在,王爺大可假意應承,先奪配方;再動伏兵,捉拿該女。如此一舉兩得,為何不嘗試?西山地形峰巒起伏、森林茂密,那慕容情對地形不熟,安敢貿然前來?若他當真趕來,那正中下懷,有老臣派大軍在那布下防守,必將他擒于天羅地網(wǎng)之中!” 連秋上見國尉和楊皓針鋒相對,便轉過頭,朝向左手側的國相楊素。 國相楊素頭戴五旒黑珠冠,身穿玄色朝服,肅穆端正;他出列,先拱手對連秋上一拜,而后款款而道:“啟稟王爺,微臣以為可以一試,請王爺令微臣率一小隊兵馬去放歸此女,拿回鐵衣。” 刀羅雙立即叫道:“你只得一小隊人,若是被敵軍發(fā)現(xiàn),危及王爺又當如何?!?/br> 楊素道:“雖然人數(shù)少些,但西山屬于我軍統(tǒng)轄地界,對方對我等的行動和蹤跡無法知情;大軍派出反而容易引起敵軍注意,暴露行蹤。還是以輕裝簡行為佳?!?/br> 國相和國尉,二人又一次在朝堂上吵起來了。百官早已司空見慣,習以為常;連秋上卻不由得眉頭緊皺——楊素和刀羅雙二人,手握重權,廣結黨羽,左右朝政,早已令他煩心忌憚,如今又公然無視他,在朝堂上喋喋不休爭吵,將他這個王爺視若何物?朝廷的體統(tǒng)往哪里擱? 于是,連秋上喝道:“夠了!” 楊素和刀羅雙二人噤聲。 連秋上按捺心中火氣,調整了聲音,緩緩說道:“兩日后,國尉,你率領一支騎兵部隊和弓兵部隊,隨本王前去西山?!?/br> “這……”楊素和刀羅雙都怔住了,面面相覷。連秋上采納的是楊素的建議,但選擇隨行帶著的大臣卻是刀羅雙,這般看起來,雙方仿佛都沒有贏家。 連秋上不滿:“怎么,刀愛卿?”刀羅雙急忙回答:“是,老臣遵旨!” 既然連秋上主意已定,這滿朝文武,都再沒有反對異議,但唯有一人憂心忡忡。散朝下來,楊皓立即追著親兄長楊素下了丹犀,一路急急建議道: “阿兄,你再試著勸諫勸諫王爺,請他休要出城!在城中安然無虞,一旦出城,禍福難測?。 ?/br> 楊素正在因為方才朝堂上王爺沒有帶上他的事情而心煩,此時聽見“禍福難測”四個不吉利的字眼,立即站定腳步,回頭狠瞪他一眼:“你知曉什么!鐵衣的重要,你又知道多少?王爺明擺著鐵了心要拿這件東西,誰能阻撓?你能,我能?” “鐵衣固然重要,難道王爺?shù)陌参2恢匾??那顧柔絕非善意投誠之輩,千萬不要中了她的詭計……”“好了你不要再說了?!睏钏夭荒蜔┑負]動袍袖——即使那小女子有詐又如何,一個人再怎么耍詐,她孤立無援,還不是落在王爺?shù)膭萘φ瓶刂??“此事王爺已定,非你我能夠左右,回去吧!?/br> 看著楊素走在前面,匆匆離去的腳步,仿佛每一步都踏著怒氣沖沖的火焰。楊皓心中頓感絕望——他雖然回到了云南,但在這勢力盤根錯節(jié)的朝堂之上,他沒有絲毫的話語權可言,甚至連他的親生兄長,也不相信他的忠言勸告。 楊皓心中充滿不安,他雖然不知顧柔能夠和國師相互傳遞信息,但以他對顧柔的了解,他認定顧柔主動提出和連秋上交易的這件事,必然藏著更深的變數(shù)。并且寧王連秋上剛愎自用的態(tài)度,令他對云南的未來充滿了憂懼。 無奈又悲哀之下,他不由得仰天嘆道:“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其奈公何!” 兩日后,顧柔依照同連秋上的約定,已經交出了鐵衣的絕大部分配方,寫的皮紙足以裝訂成厚厚一冊,旦唯獨缺少最后一篇。 顧柔要連秋上的人帶好筆墨紙硯,備好快馬,帶她前往西山山腳的湖畔,她要現(xiàn)場寫。 154|文|學2.8 165 顧柔隨著云南方面的騎兵隊出了城,朝西山趕去。 群山環(huán)抱,峰巒秀麗,滇池臥于其側,宛如一塊澄清的翡翠。顧柔一路隨行,一路在心中默默記住道路地勢,悄悄告知國師。 連秋上親自率領軍隊,坐著車輿進入山區(qū),他左側立著國尉刀羅雙以為護駕,右側挾持姚氏,用以要挾顧柔,前后帶著一支八百輕騎部隊,朝西山內部開進。 又往前行了一段,只覺地勢一路升高,漸漸也看不到滇池的湖水了,視野內被道路兩旁茂密的森林所取代,鳥鳴啾啾,瀑聲潺潺,像是進了山林深處。 軍隊走到一個谷口,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