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民國女配嬌寵記[穿書]、流連忘返、我的死忠粉重生了、總裁的棄婦新娘、貓的魚(扶她百合)、養(yǎng)個小狼崽兒(H)、慕上靈(1v1/SC)、他是浩瀚宇宙星(校園h)、一干到底、他不愛我(1V1 )
海涂喝酒聽曲聽得太多,此時腦海中各種猜測策馬奔騰,完全呆愣了。 “海統(tǒng)領(lǐng)?”三寶公公不悅地提醒他,在圣上提問的時候走神,這可是大不敬! 海涂意識到啟元帝還在等自己回答,一個激靈,更加恭敬地回答:“江南官場復(fù)雜,人多反而易亂,所以每處暗樁只配了三人,靈活調(diào)動?!?/br> “很好?!鳖櫩b不咸不淡地夸了一句,忽然轉(zhuǎn)移話題問起:“海統(tǒng)領(lǐng)年輕有為,可經(jīng)歷過獻帝末年的奪嫡之亂?” 海涂:“微臣今年三十有五,奪嫡之亂時,任宿衛(wèi)副統(tǒng)領(lǐng)?!?/br> “哦?”顧縝似是十分感興趣,接著問,“那是立了什么大功升的職?” 海涂:“慚愧,微臣并未立功,是九皇子殿下斬了前統(tǒng)領(lǐng),說‘那就由副統(tǒng)領(lǐng)的接上”。 “原來如此?!鳖櫩b點點頭,未做點評,只道:“那么,海統(tǒng)領(lǐng)一定明白‘亂世人不如太平犬’的道理,喝花酒聽曲兒,也只有太平盛世做得。” 這話是意有所指,海涂卻不敢妄測,只謹慎道:“微臣惶恐。” 啟元帝似是嗤笑了一聲,沒再繼續(xù)說,吩咐道:“下去吧,午后找個人來取朕的回批,記住,找個耳聰目明不多說話的?!?/br> “臣,領(lǐng)旨!”海涂一叩首,領(lǐng)了命急匆匆走了。 顧縝閉目養(yǎng)神,猜測海涂一定會找人打探先帝對他這個十八皇子的真正態(tài)度,這消息一走漏出去,必然會掀起波瀾。 而海涂能打探到的結(jié)果,只會讓他更加困惑。 這是應(yīng)該的,連顧縝都無法理解,為什么一個男人,一個后宮美人云集的帝王,卻偏偏非要去百般折磨一個心善慈悲的女人,連女人為他生的兒子,都成為他轄制女人的工具。 這一切,居然僅僅因為,這個女人不愛他。 她只是拜佛路上,遇見了還是皇子的先帝,不忍見據(jù)說遇了山賊的一行人又饑又渴,命侍衛(wèi)分了部分吃食與清水。 一次善舉,注定了她悲慘的一生。 先帝失蹤那日,檀林殿失火,他在岫云寺聽聞消息時,母妃已經(jīng)按照先帝留下的旨意葬入皇陵,那么檀林殿的“失火”究竟如何也就不言而喻。這事,是九皇子辦妥的。 六歲便與母妃骨rou分離,十年未見一面,竟是連入殮都不能夠。 思及啟元十九年奉天殿的大火,顧縝一哂,他們母子大抵都跟火犯沖。 “陛下,可要用杯參茶?”三寶見顧縝眉目間似有仇怨,憂心不已,建言道。 “嗯?!?/br> 顧縝輕聲應(yīng)了,喝了幾口參茶,先看了暗樁布置圖,才打開了謝九淵的奏折。 謝九淵上奏,是因為民商船每處漕運口岸都得上繳通船費,和官船暢通無阻相對比,有感而發(fā),思索之下,認為民間商販本就重稅,再增加通船費的負擔(dān),很不合理,應(yīng)該適當(dāng)少收甚至不收,這樣,商船往來成本低了、速度快了,稅收自然也就多了,是兩全其美的事。 顧縝對著奏折直樂。 前世,他久居佛堂深宮,不懂其中的彎繞道理,是謝九淵耐心指導(dǎo),將其中緣由與他分說明白的。 如今,卻輪到他來教年輕的謝九淵。 顧縝勾著嘴角,用小楷寫了回批,想到謝九淵登船那日渡口的插曲,挑了眉,換張紙又加了幾筆,等墨干了,用蠟封了口,從三寶端著的盤里挑了個木匣裝好。 三寶公公內(nèi)心腹誹,這一套下來,哪是回批奏折。 古時候有個詞,叫鴻雁傳書。 “悄悄編排我什么呢?”顧縝拿起奏折往走神的三寶頭上一敲。 三寶捂著腦袋,麻溜兒地跪下,似是委屈,請罪道:“奴婢怎么有膽子編排圣上,奴婢是想著,圣上似乎有兩三日沒去看世子了。” 還真是。 顧縝點點頭,“傳下去,晚膳讓世子到東暖閣與朕共用?!?/br> “是?!比龑毠兔柬樠鄣貞?yīng)了。 謝九淵收到顧縝的回批時,已經(jīng)臨近金陵,過兩日就能登船上岸了。 船上的主考官員大多暈了船,沒暈船的也不大舒服,沒了咬文嚼字聊天扯關(guān)系的興致,都在自己船艙挺尸,宿衛(wèi)們比官員們好些,卻也好不到哪里去,唯獨謝九淵跟沒事人似的,宿衛(wèi)們這才想起這個欽差身上有真功夫,對謝九淵多了一份尊重。 宿衛(wèi)是乘著快舟追上官船送來的回批,不僅謝九淵對他們突然的盡責(zé)感到驚訝,連跟著謝九淵的宿衛(wèi)們都很驚訝,送得快又沒錢拿,干脆送到金陵在岸上等就是了,還能趁機逛逛秦淮河,這是怎么回事? “這位宿衛(wèi)小哥有勞,請稍等片刻,本官閱后才知是否需要回奏?!敝x九淵接過木匣,客氣道。 送信的宿衛(wèi)趕緊躬身一禮,“職責(zé)所在,大人客氣了,您請,我候著便是,沒什么勞煩的?!?/br> 態(tài)度也客氣了很多。 謝九淵沒有細思,隨意拱了拱手就回房查看,他剛進了房門,那個送信的宿衛(wèi)被越發(fā)疑惑的宿衛(wèi)們拖到一邊說起悄悄話來。 打開木匣,謝九淵拿出蠟封的回批,還未展開,竟從宣紙間翩然落下一根青絲。 謝九淵捻起青絲,在指間纏繞了幾匝,凝視片刻,將它收進了腰間的墨色錦囊。 顧縝的回批寫得是通俗易懂。 “通船費由漕運口岸地方收取,本意為貼補地方雇傭漕工、維護河道的支出。商稅由商人行商之地收取,依據(jù)是大楚稅賦政|策。廢了通船費,再由朝廷撥款雇傭漕工、維護河道,地方一樣要貪。狐貍偷雞,虎吃羊。收了狐貍的雞,多給老虎一只羊,狐貍豈會坐以待斃?開了老虎的胃口,天長日久,老虎又豈會只滿足于多一只羊?如此,稅收不增反減矣?!?/br> “愛卿不平則鳴,朕心懷甚慰。只是廢通船費此計絕不可行,愛卿既然有心,在江南定要多看、多聽、多想。” 謝九淵一怔,自己走南闖北,也當(dāng)過地方小吏,竟是不如久居深宮的啟元帝思慮深遠。 手中信紙一皺,謝九淵才發(fā)現(xiàn)底下還有一張。 “聽聞愛卿在渡口英雄救美的事跡,朕思及那日苗人王上殿朝賀,倒也我見猶憐。” 謝九淵霎時出了一身冷汗。 俄而,又從中咂摸出一絲興味來。 提筆寫了回信,塞進這兩日寫好的奏折里,出門交給宿衛(wèi)帶回京城,那宿衛(wèi)也不等上岸,跳到快舟上,就掉頭走了。 跟著謝九淵的幾個宿衛(wèi),對謝九淵亦是越發(fā)恭敬。 猜測大約是啟元帝在京城做了什么,謝九淵將這些都放置一邊,反復(fù)斟酌起江南考場的事來。 兩日后,官船靠近了金陵繁忙的渡口之一。 “大哥!” 一個驚喜的少年揮著手,躲避著來往的人,朝著官船跑來。 作者有話要說: 謝十一即將上線~~ 第12章 十一與小叔 謝九淵與幾位同行官員告了罪,緊走幾步,也不顧此處耳目眾多,接住了撲過來的幼弟,謝光。 他父親去的早,母親管理家中大小事務(wù),又得費盡應(yīng)對心思各異的謝家族人,勞心勞神,他們兄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都很懂事,謝九淵更是代行母職,幾乎是一手帶大的謝光,對謝光來說,謝九淵是真正的長兄如父,比尋常兄弟相處更多了一分濡慕。 “這么大人了,也不害臊”,謝九淵抬手就習(xí)慣性地敲上了謝光的腦袋,“你怎么到這來了?” 謝光渾不在意,笑嘻嘻地說:“我是跟著小叔出來的,路上聽說大哥當(dāng)了欽差,小叔就說,帶我來金陵瞧瞧大哥的威風(fēng),順帶著,也看看江南考場的盛況?!?/br> 感情江南考場才是順帶的,謝九淵好氣又好笑,抬手又是一下:“盡跟著小叔不著調(diào)的地方學(xué),也不學(xué)些好的?!?/br> 謝光眼睛好,見剛才被自己拋下的小叔已經(jīng)擠了過來,立刻捂著腦袋對小叔告狀:“小叔!大哥說你不著調(diào)!” 謝九淵狠狠瞪了謝光一眼,拱手對小叔謝鏡清一禮:“小叔?!?/br> 謝鏡清一把年紀(jì)了還未成家,是個頑童性子,這時候也不理謝九淵,跟謝光湊一起,大聲說悄悄話:“喲,小侄子,聽說我大侄子背后編排我?” 謝光配合道:“小叔,正是如此!他還罵你不著調(diào)!” 謝鏡清搖頭晃腦,嘖嘖感嘆:“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啊!” 謝九淵臉上掛不住,低喝一聲:“差不多得了!沒上戲臺你倆還演上了?” 謝鏡清一撇嘴,“噫,古板秀才?!?/br> 謝光糾正他小叔,“錯了,是個古板探花?!?/br> 謝九淵頭大如斗,對這對叔侄五體投地。 這事,其實還得怪謝九淵。 謝鏡清是他們小叔,即他們父親的親弟,跟謝九淵謝光一樣,也是對手足友愛的兄弟,謝鏡清同樣是他們父親帶大的。 他們父親走的時候,謝家景況本就不好,謝鏡清不忍大嫂為自己的念書所需的束脩學(xué)費勞累,亦有才子之名的他竟然棄文從商,頂著大嫂的打罵,硬是干起了行商的活計。 行商,干的是南貨北運、北產(chǎn)南賣的事。四處漂泊只是最基本的辛勞,一路上天災(zāi)人禍危險無數(shù),貨物價錢又多變數(shù),可以說是在血汗里掙錢。 江南商人大多做的是茶鹽絲綢生意,除了這幾項,其他物產(chǎn)也富饒,哪有人跑去干行商的?但商稅重,鹽稅更是重中之重,加上層層克扣討要,要掙大錢,就得拼命壓榨茶農(nóng)織女與鹽場小工,謝鏡清耳聞目睹,實在是于心難忍,故而舍近求遠、自找苦吃。 謝鏡清仗著有功夫傍身,吃虧無數(shù),最終也咬著牙做出了一番事業(yè),如今在蘇杭都有不少產(chǎn)業(yè),偶爾出門販茶,也就是打著做生意的旗號四處游玩,所以先前是帶謝九淵游歷,現(xiàn)在又帶起了謝光。 從本心來說,謝鏡清當(dāng)年在謝九淵父親墳前發(fā)過誓,一定會好好培養(yǎng)哥哥的兩個兒子。但他行商回來之后發(fā)現(xiàn),謝九淵才思都早已超過了自己,更過分的是,就連為人處世,都比他還穩(wěn)重靈巧三分,這宏遠竟是落了空。 謝鏡清一放松,就再也繃不住成熟穩(wěn)重的皮,直接恢復(fù)了當(dāng)年哥哥在世時的性格,越發(fā)的跳脫不羈。 對此,謝九淵的母親,也就是謝鏡清的大嫂,開始還是非常樂見的。她這個小叔子,公公婆婆在世時,就是一家人合力嬌寵出的小公子,結(jié)果夫君一走,竟是硬生生扛起了家中重擔(dān),臉上再也不見半個笑容。這要是夫君在天之靈知道了,該多么自責(zé)?如今謝鏡清能回復(fù)往日模樣,她心里也有些安慰。 但漸漸的,她就一年比一年憂愁了。男子漢大丈夫,自己把自己當(dāng)小孩這可怎么好?年年都說沒玩夠,也沒見出入秦樓楚館,好端端一個大商人,長得英俊,文才學(xué)識也沒得說,上門說媒的不知道踩壞了幾條門檻,怎么就是不樂意娶妻生子? 家里越愁,謝鏡清就越往外跑。這次帶著小侄子出來游歷,耳濡目染下,竟是把只是聰敏機靈的小侄子,生生帶成了一個小謝鏡清。 但歸根結(jié)底,還是謝九淵過于優(yōu)秀的錯,這一點,謝鏡清是咬定不放松的,在大嫂面前,他也是拍著胸脯這么說。 謝九淵天降一口黑鍋,還被小叔和幼弟聯(lián)手扣得嚴(yán)嚴(yán)實實,再不跟他們好聲好氣,沉下臉訓(xùn)了幾句,倒像他才是那個長輩,訓(xùn)得叔侄倆垂著腦袋,端的是乖巧無比,才帶著人與幾位主考官員匯合,迎上了前來接待的金陵知府。 金陵知府是個儒雅中年文士的模樣,叫賈思遠。 賈知府殷勤備至,跟著馬車,一路將兩位主考、隨行官員與謝九淵迎到了精心準(zhǔn)備的住處,也不多打擾,命下仆小心伺候諸位大人休息,熱茶熱飯地招呼著,約定明日再好好相聚,便告辭走了。 從住處安排,謝九淵就很有感觸,賈知府連幾名宿衛(wèi)都考慮得滴水不漏,跟著謝九淵來的謝鏡清與謝光,臨時也安排得妥帖,明顯是事前就已經(jīng)考慮過變數(shù)應(yīng)對。 派來的下仆果然也都是乖覺伶俐的,根本不用吩咐,便處處妥帖地照應(yīng)到,對比之下,竟比啟元帝派給謝九淵的小寶公公還周到。 顯然,這個賈知府于官場往來是相當(dāng)?shù)氐馈?/br> 謝九淵心中早有預(yù)感,這一次江南之行怕是有許多難關(guān),賈知府的出現(xiàn)更是令他警醒起來。 此時下仆與小寶公公都已經(jīng)退下,謝鏡清與謝光見他面有愁容,本就因為他入京后一連串莫名其妙的消息擔(dān)心不已,見他犯愁便再也忍耐不住,謝鏡清在桌下踢了謝光一腳,謝光開口問道:“大哥,可是有什么難處?到底金吾衛(wèi)和欽差算什么事?” “十一、小叔”,謝九淵卻避而不談,反而囑咐道,“你們此次若要留在金陵,就得答應(yīng)我,不論發(fā)生什么事,都不得參與其中,若是不答應(yīng),你們明早就走,不要留在金陵。” 聽了這話,謝鏡清和謝光當(dāng)然不可能走,再三追問之下,謝九淵也只得給出一個大略的答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