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節(jié)
就連林毓雋都因為是帥大叔也沒少挨砸,更何況林承澤正當(dāng)青年,形容俊秀,男人最好的年紀。 眾人嘻嘻哈哈地說著,陸延道:“我得把這些都寫下來,然后給京城快報投稿,第一手資料?!?/br> 他們投稿上癮,當(dāng)然是用馬甲的,不會讓人知道真身。 而林重陽是不會投稿的,他有這個時間寧愿寫自己的札記,不過他把每一期的報紙都收藏起來,這可是珍貴材料,多少年后,他留給子孫,說不定就發(fā)了。 他保存報紙是有意識的,沒有塑封不要緊,直接用生漆或者桐油刷過,防腐防水,安全得很,嘿嘿。 因為明日要去禮部參加瓊林宴,所以夜里大家也不能太鬧騰,街坊鄰居們也不好太打擾,入夜就趕緊散了各回各家關(guān)門歇息。 第二日一早眾人去禮部,參加瓊林宴順便將統(tǒng)一制服——進士服交還國子監(jiān)官員,然后再從禮部領(lǐng)取新的進士巾帽袍靴。這一次都是深藍色的圓領(lǐng)袍子,不再是大紅的,這套衣服在授官前當(dāng)禮服,授官后就是常服,以后自己也可以按此制作,不會違制,算是給進士們的樣衣。 當(dāng)然時至今日也已經(jīng)流于形式,不少人只是穿著參加一下瓊林宴,走個過場而已。 瓊林宴由一名內(nèi)閣大學(xué)生主持,另外讀卷官和殿試執(zhí)事官們基本也都參加,全都簪恩榮宴絹花。 其實原本簪花并不是那種大紅大黃大綠的花,而是秀氣精致的點翠絨花,非常精致,只是后來那些禮部官員鬧騰新科進士們,就跟鬧洞房鬧新婦一樣的心理,覺得自己當(dāng)初被鬧騰過,一定要鬧騰后來人。 所以就變本加厲。 林重陽也就入鄉(xiāng)隨俗,隨便他們折騰自己,戴花就戴花。不過瓊林宴比騎馬夸街又不一樣,都是士子座師們,就不好放肆,所以并沒有人再給他們簪大紅花,而是簪恩榮宴牌花一枝,這個是御賜的宮花,還有小絹牌一面,上面刻著恩榮宴字樣,狀元是銀牌,其他銅牌。 教坊司會入宴負責(zé)娛樂項目。 宴會其實就是進士拜會座師,座師認識新科進士們的合法場合,不過除了前二十名以及早就相識的,其他人也基本沒有機會說多少話,畢竟眾目睽睽,且人員眾多,也沒有多少時間好聊。 當(dāng)然前二十名可以請主考官副主考給寫加批,其他人各自找房師,寫了加批到時候可以印各自的進士朱卷,之后朝廷印進士登科錄,進士們自己也要印同年錄等。 所以瓊林宴就是給大家一個集體聚會的機會,互相結(jié)識一下,此后就是同科進士,感情非同一般,必然要互相扶持的。 宴席之后就是新科進士們?nèi)櫯F寺學(xué)習(xí)禮儀的時間。 學(xué)禮儀的時間比殿試時間還長,起碼要兩天,各項禮儀事無巨細,學(xué)得人頭大,不過大家也有竅門,關(guān)鍵的幾樣學(xué)了,其他的到時候看禮部官員眼神,反正總有禮部官以及鴻臚寺官指點的。 等禮儀學(xué)成,又賜狀元冠帶朝服等兩套,所有進士都賜進士元寶五錠,其他人沒有御賜朝服,這只是狀元郎的殊榮。 原本林重陽以為有錢好領(lǐng)還挺高興的,結(jié)果領(lǐng)到手發(fā)現(xiàn)是寶鈔五錠,那感覺……有一種其實皇帝才是最摳的感覺。 好在狀元還是有點好處的,賜給他的袍服有一套狀元朝服,二梁冠,可插簪,可系冠纓于頜下。朝服與文武官的朝服相同,大紅羅袍一件、大紅羅裳一條,其實就是裙子,衣裳都有黛色緣邊,莊重嚴肅。里面是白絹中單,配飾有藥玉玉佩,上面有銅鉤,可掛于黑色革帶上,履襪、槐木笏板以及錦綬等也都齊全。另外還有一套狀元圓領(lǐng)袍服,其實就是狀元常服,烏紗帽,插著點翠銀花,這才是簪花的真正樣子,袍服是紅色也可以是青色或者深藍色,不過林重陽的是紅色的,還有斜披紅錦一塊,素銀腰帶,六品制,另外朝靴氈襪各一雙。 狀元是唯一一個就算授六品官也可以穿四品以上緋色官服的特例,這是給狀元的福利。 初十,狀元便換上大紅羅袍朝服頭戴二梁冠率領(lǐng)眾進士進宮上表謝恩。這等于未授官、無品的情況下上朝覲見,是給新科進士的又一個殊榮,因為這之后有些人很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再見到皇帝。 鴻臚寺設(shè)表案于奉天殿門東側(cè),文武百官朝服侍班,錦衣衛(wèi)設(shè)鹵薄法駕于殿前,皇帝穿皮弁服乘輦?cè)肴A蓋殿,殿試執(zhí)事官磕頭禮畢,鴻臚寺官奏請升殿,殿內(nèi)樂起,中和韶樂奏升平之章,皇帝御座,樂聲止。 此時丹陛下鳴鞭三次。 皮鞭,一丈多長,由司禮之宦官執(zhí)鞭,由下飛舞回旋而上,其聲繚繞于空中,響徹云霄,如鸞吟鳳嘯,清脆無比。 鳴鞭三次之后,文武百官如常行禮,之后林重陽等新科進士就隨著鴻臚寺官入殿,四拜皇帝,平身后上謝恩表,禮畢。 皇帝坐于金臺寶座上,看著新科進士們,心情大好。 如今進士隊伍越來越年輕化,再也沒有那些新科進士七老八十,讓人看著倒胃口的,行禮謝恩的時候皇帝都擔(dān)心他們會不會跪下就起不來。 這一科最長的一個五十有二,最年輕的十三歲,實在是好兆頭,龍心大悅。 皇帝視線在新科進士們身上一一掃過,感覺他們一個個恭敬又緊張,很是滿意,一番訓(xùn)話之后,便讓鴻臚寺官員領(lǐng)進士們退場。 第二日林重陽還要帶領(lǐng)進士們?nèi)颖O(jiān)拜謁孔子廟,國子監(jiān)在京城最北的崇教坊,眾人天不亮就出發(fā),坐車很久才到。 拜謁孔子之后易冠服禮儀,標志著眾人徹底擺脫平民身份,一躍成為官紳階層,這也是眾人寒窗苦讀所追求的人上人! 其實不只是拜謁孔子,還有東西十二哲、六十二儒的神位,也就是說林重陽一干人拜、再拜、繼續(xù)拜……要是身體差點的,中途就覺得氣血翻涌,幾欲昏闕了。 連林重陽這樣身體好的都覺得已經(jīng)要天旋地轉(zhuǎn),恨不得趴在地上再也不起來。就在大家感覺腦袋都充血,昏昏沉沉,幾乎抬不起來的時候,終于結(jié)束。 眾人邁著虛浮的步子跟在唐煜以及國子監(jiān)祭酒等官員后面,聽說要參觀進士碑,給新科進士立碑留名青史,眾人一下子來了精神,就跟打雞血一樣,一個個精神抖擻起來。 錢由皇帝從內(nèi)帑撥發(fā),雖然錢不多,卻是無上榮耀,眾人自然倍感榮幸。 進士碑,高八九尺,鏨刻卷云紋,碑頭鏨刻楷書大字:“奉天承運皇帝制曰:紹慶十八年庚戌科三月三日策天下貢士林承陽等三百名,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用茲告示。” 下面第一名就是狀元,依次排列下去。 想到自己的名字也會刻在這樣一塊大石碑上,而且排名第一個,林重陽就覺得有股熱血從心底涌上來,讓他渾身暖融融的。 誰不想名垂千古呢? 尤其他從后世穿越而來,就會有一種人在做天在看的感覺,自己把名字留下,若干年后,是不是也會有人知道? 雖然不是自己曾經(jīng)知道的明朝,還會有一種萬一會遇到熟人的感覺,畢竟時代發(fā)展到那個程度,就和自己的家鄉(xiāng)是差不多。 等自己以后把家族畫像都留下,自己的也留下,留給林家堡的后代子孫,進入21世紀以后或許大概可能吧…… 哎呀,想想就好激動! “重陽,想什么呢?”趙文藻看他有些神游物外的樣子趕緊喚他。 林重陽回過神來,笑了笑,“我在想也不知道千百年后,還有沒有人會在意這些,后世人會怎么評價我們。” 趙文藻笑道:“只要我們恪守本心,管別人在不在意怎么評價呢,反正當(dāng)下我們走好每一步就是了。” 確實如此。 林重陽點點頭,“多謝趙兄?!?/br> 自己不應(yīng)該被未來捆住,應(yīng)該活在當(dāng)下,注重眼前,至于身后名,那就是無能為力的了。 在國子監(jiān)祭酒的帶領(lǐng)下,大家歡歡喜喜地進行了新科進士碑鏟土奠基儀式。 孫科發(fā)現(xiàn)旁邊還有一塊碑,卻用黃綾子蓋住,好奇道:“這是什么?” 唐煜笑道:“這可是本朝第一殊榮,陛下親筆題詞的六首狀元碑,要請狀元郎親自揭開黃綾。” 眾人一聽紛紛羨慕,恭喜林六首,“林狀元快快揭曉,咱們一起瞻仰御筆?!?/br> 林重陽聽著他們有人喊自己六首,還覺得怪怪的,六首豈不是六個頭,自己真是累暈了,暈乎乎的凈胡思亂想,可以說自從殿試以后他就沒回過神來,一直都有點神游太虛的架勢。 他上前恭恭敬敬地行禮,然后雙手揭下黃綾,就見上面是幾個頗有氣勢大字:六首狀元碑。 下面還有六首狀元的家族、履歷以及林重陽的學(xué)歷等寫得分明,甚至連他中狀元時候的身高都寫得清清楚楚,讓林重陽頗為冷汗。 眾人卻份外羨慕,連連贊嘆,這可是御筆親題,榮寵無限,比起進士碑來不知道要光榮多少。 真是天大的榮耀! 到時候林家堡、密水縣給林重陽修建的進士牌坊和別人都不一樣,必須是六首狀元牌坊! 整個林氏家族都跟著水漲船高。 恭喜聲不斷,林重陽還禮還禮再還禮,頭點得更加暈乎。 等此項活動完畢,新科進士們身邊圍著的官吏們都各自退去,只留下一干菜鳥進士們還在頭腦發(fā)熱。 有那些冷靜的卻也明白,這幾天人家圍著他們打轉(zhuǎn),不過是三年一次的盛典,就和過年一樣,湊一起熱鬧一下而已,并非是真的恭維他們。 進入大明官場,他們就是最新的人,沒有一點根基,也沒有一點建樹,是最應(yīng)該夾著尾巴好好做事的,以求盡快提升。 畢竟這滿朝官員,哪里有一個是等閑之輩? 進士算什么? 翰林院里全是每一科的一甲二甲一等,只要科舉不斷,進士們就會源源不斷輸送進來,尤其是翰林院那種學(xué)霸聚集的地方,他們還真是沒有什么優(yōu)越感。 想到這里,大家不禁抖了抖,連日來的頭腦發(fā)熱也冷靜了很多。 接下來可以空閑兩天,因為要準備朝考,對新科進士們進行職業(yè)分配。 一甲三人不需要參加朝考,只有二甲三甲的才需要,等成績出來以后就可以直接授官。 這幾天功夫,新科進士們少不得要宴請同年以及街坊,流水宴足足地擺,最高調(diào)的莫過于蔡康,他請了所有同年赴宴。 不過林重陽沒有擺流水宴,比起中解元時候的大辦酒宴,中狀元他低調(diào)得還不如一些同進士,其他伙伴也只是小范圍宴客,并沒有大張旗鼓。 接下來幾日他們備了不貴重卻頗文雅的禮物趁著唐煜等座師們有空的時候分別拜訪。 有沈老爺子之前給他講的官場規(guī)則以及沈之儀的指點,他自然知道應(yīng)該如何,拜訪的時候不留下吃飯,只坐著說會話兒,座師說什么自己就恭敬地聽著,絕對不主動發(fā)表什么意見。 他這樣倒是給人留下個雖年少卻頗沉穩(wěn)內(nèi)斂的印象,當(dāng)然也有人覺得他木訥不通世故,對座師不熱情,不知道主動投靠。 最后大佬們得出一個結(jié)論,畢竟還是孩子,目前無甚大用! 不巴結(jié)朝中權(quán)貴,這是林重陽給自己定的底限,任何權(quán)貴,現(xiàn)在都要看皇帝臉色,仰皇家鼻息,所以沒有什么好巴結(jié)的。 更何況他現(xiàn)在的確年紀還小,哪怕有能力朝廷也不會委派重任,首要任務(wù)就是在翰林院好好進修,然后快速摸清京官們的脈絡(luò),在大家都不注意他的時候默默積蓄力量,悶聲發(fā)財。 第158章 分配 這期間陶元杰幫他聯(lián)絡(luò)人買宅子, 談判是林安帶著馮順去的, 別說狀元郎, 就算林毓貞這樣的同進士也不可能正兒八經(jīng)去和人家談買賣,這是有傷身份的事情, 容易被人詬病被御史抓小辮子。 謹慎總是好的。 新宅子是座三進帶著一個小小跨院的院子, 位于大時雍坊,靠近宣武門那里, 離翰林院有距離, 但是宅子不小, 還帶著一個小小的花園子, 看圖紙林重陽很喜歡。 關(guān)鍵宅子離大路不遠,又不在街面, 算是鬧中取靜, 挺好的。 這棟宅子作價五百兩,林重陽知道這是半賣半送新科狀元郎的優(yōu)惠價,領(lǐng)這個情。 另外還買了一處阜財坊面朝宣武門里街的店鋪, 門面兩間,后院兩間,小小的,三百兩。 城外的小莊子暫時沒買, 錢不夠了,一個一百多畝左右的小莊子,哪怕是友情價至少也需要一千多兩銀子。 他沒錢了。。。 不過有鋪子和小宅子落腳就足夠,吃喝用度先從市場買就是了。 花費了幾天把這些處置好, 雖然有找房款的習(xí)慣,但是類似這種內(nèi)部人情價是不會如此的,除非想撕破臉,更何況既然想送他這個人情,又不會去做那樣沒臉的事兒。 宅子買好,林重陽就讓祁大鳳帶著幾個村勇先住進去,收拾一下。 那宅子里留了大部分家具,根據(jù)自己家的習(xí)慣有所添減,另外還要根據(jù)他的習(xí)慣進行簡單的改造。 等那邊歸置差不多,他就想讓三伯等人都搬進去。 林毓雋卻不肯,他道:“朝考的成績和殿試差不多,你四伯和大哥估計是第三等榜下即用,往各布政司去觀政,不會留在京城?!奔热凰麄儾涣粼谶@里,那他住明時坊的小宅子也夠。 更何況他們十年沒回家,這一次肯定要回鄉(xiāng)祭祖,到時候可以把倆孩子留在家里請父母教導(dǎo)。 林重陽聽他的意思是要送三伯娘他們回老家,有點擔(dān)心趙氏的身體,有身孕只怕不適合奔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