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節(jié)
陸延毫不客氣道:“就說狗屁這倆字,你知道有多少種寫法嗎?你知道自倉頡造字伊始,這些字發(fā)生了多少次改變嗎?難道你以為倉頡造字造的就是楷書嗎?文字被創(chuàng)造出來就是為了便利,不必再結(jié)繩記事,那自然是越方便越好,楔形文字可以進化成甲骨文,最后可以變成楷書,那為什么不能有句讀符號不能有拼音啟蒙?這一切都是為了讀書寫字方便,又不是為了把有些不思進取、固步自封的人踩成狗屁!” 這一下子原本還沒有離席的幾個都嘩啦啦地走開了,不能再站在李源旁邊,免得被熏成狗屁。 林重陽拱拱手,笑道:“只怕你真的有所誤會,這拼音并不是什么造字,而是我無意中從一些事情里得到的靈感。教書僮認字的時候,因為忙并沒有太多時間點撥,就尋思能不能將咱們的文子讀音用一種簡單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如果有固定的讀音符號,大家只要記住讀音,就可以自己認識不同的字。畢竟咱們字雖然多,讀音卻有規(guī)律可循,就如同諸位也是有宗有族有親有故一樣,這些字也是有其親屬關(guān)系的,有的同音不同形,有的同形不同音,只要把這些特點找出來就可以加以區(qū)分。后來我請了許多前輩、無用社同學幫忙,在翰林院、文淵閣也翻閱很多書籍,最后請沈老先生幫忙校訂才確定為你看到的這樣。其實也并不完善,如果諸位有更好的建議,也歡迎指正?!?/br> 拼音啟蒙這本書,他的確和身邊的很多人商量過,甚至想過為了避免幾百年后子孫們再發(fā)生字母是國人所創(chuàng)還是外來語之爭,干脆把字母改掉,用更接近漢語的方式來寫。 可經(jīng)過上百次的修改以后,大家覺得還是這個所謂字母的方式更合適。 簡單好認、好寫且不容易記混,如果是簡單的漢字筆畫,其實還是比較容易混掉的。 最后他就決定保持原樣不變,畢竟字母是一種成熟的文字,他沒有必要進行變動,只需要拿來使用即可。 至于后世的爭論,那就是后世的問題啦。 反正他沒有用韓語,不至于被人靠證變成棒子籍就行啦。 他現(xiàn)在真沒有時間和李源打嘴仗,看看情況,還得和荊掌柜、沈老爺子等人商量出字典的事兒,有了拼音如果沒有字典那也不完善,哪怕是博學多識的人也需要字典的幫助, 尤其搞文書工作的,就像需要句讀符號一樣需要字典。 但是活字印刷這方面還需要進行一些改動和完善,所以這段時間荊老板帶著他的幾個大師傅在奇技館沒日沒夜地探討實驗,一旦確定最后方案就可以鑄造更多字母塊范。 也因此他將沈老爺子抬出來,算是堵住這些人的嘴,讓他們知道字母不是自己一己之力,還有很多同學、前輩的功勞,不好都來攻擊他自己,有本事去找沈老爺子去。 他看李源臉色一陣白一陣紅的,拱手道:“你可以反對我,但你終將會感受到這些的便利之處,你也會知道,這些是大家伙兒需要的便利,是無可阻擋的洪流?!?/br> 并且,你李源和子孫也將受益終生。 說完他拱手又和蔡康等人點點頭,轉(zhuǎn)身離去。 陸延和趙文藻幾個跟著他離開。 原本和蔡康等人一起來的幾個忍不住也想跟上去,不過又怕人家有要事自己去了太貿(mào)然,走了兩步就停下,然后轉(zhuǎn)身跟蔡康幾人告辭。 一場聚會不歡而散,李重陽、無用社卻又名聲更上一層,并且還有在座之人去京城快報投稿。 第二日的授課更加熱鬧順利,因為昨日前來上課的那些不但自己將拼音全都記住,有的還將家人也教會,把弟弟meimei帶來參加考核——哪怕不要獎勵也要自己的弟弟meimei露露臉。 昨日看熱鬧的吃瓜群眾們也有很多記住的,今日紛紛表示要上課,場面十分熱烈,寒冬都被阻擋在外面。 雖然有很多反對者,可拼音啟蒙還是以無可阻擋的速度流行起來,幾乎就跟當年的大誥一樣,家家一本。 一本拼音啟蒙,除了開始的拼音內(nèi)容外,后面還有帶拼音的常用字兩百個。 緊跟著又出一本拼音啟蒙進階版,三百個常用字,增加一些朗朗上口的唐詩、諺語,例如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之類老百姓常說的話,讓他們既會說也知道是什么模樣怎么寫,可以調(diào)動他們學的積極性。 另外就是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以及林重陽讓翰林院幾位庶吉士收集編寫的類似增廣賢文那樣的書,署名全都是無用社。 第一批書出來以后,很快就被一搶而空,還有很多人預訂。 經(jīng)過調(diào)查林重陽也知道第一批買的其實很多是大戶人家,并非普通百姓,等第二批第三批,才開始有普通人買。 他也讓街頭授課班將書本當做獎勵發(fā)給那些勤奮好學又能記住的小學生,讓他們回去可以自學。 不管學了做什么用,那也終將會改變他們的人生,這世界上最高貴最神秘的一扇大門,就這樣輕輕地在他們面前推開,等待他們的進入。 在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很多以街頭授課班、平民認字為主題的畫作。 其中一幅畫的是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穿著皂色打補丁的褲子,一手牽著meimei,一手緊緊地攢著一本拼音啟蒙,兄妹倆的臉上是歡快的笑容,目光清澈堅定。 數(shù)百年后,這樣一副畫,幾經(jīng)轉(zhuǎn)折最后被拍賣到五億多人民幣,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保持著古畫最高拍賣成交記錄。 這幅畫被譽為文明啟迪之光,代表著中國人從明代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全民文化普及運動,代表著開始或者準備進入一個新紀元,是新文化與工業(yè)運動同步前進的標志。 反正被戴上無數(shù)的高帽子。 這就不是林重陽能想到的,畢竟他也不知道自己這么一個舉動會對百年以后帶來什么樣的沖擊和變化而世人又會將他推上了一個什么樣的高度。 現(xiàn)在他還盤算怎么最大限度的壓榨沈老爺子的剩余勞動力呢。 反正自己除了穿越身份沒有跟他們開誠布公——可能他們有懷疑但絕口不提,大家心照不宣而已,對新知識的呵護是一致的,那自然要他更加發(fā)光發(fā)熱。 他一個老爺子呆在奇技館實在不合適,畢竟那里不是冶煉爐就是機械的,非常危險。 畢竟是文化人,就去做文化事兒吧。 他自茶樓回奇技館就和沈老爺子商量。 “老爺子,你想不想換個地方呆呆?” 沈老爺子眼睛一瞪,胡子一掀,“你嫌我老頭子煩?”說著臉一變,“哎呀?jīng)]天理了,人老了遭人嫌棄?!?/br> 林重陽望天,“沒人嫌棄你,是想對你委以重任,事關(guān)重大別人不行,不過你要是躲懶不肯那也算了。” 一聽是委以重任,沈老爺子笑起來,“什么重任非我不可?” 陸延和趙文藻已經(jīng)渡過老先生地位崇高不能隨意笑話的階段,現(xiàn)在也是笑得很沒形象,陸延道:“真的非您不可?!?/br> 趙文藻也點頭,“論名望、學識,您最適合。”當然,因為你您老致仕沒正事嘛,哈哈。 沈老爺子急忙問什么事兒。 林重陽道:“老爺子,您不想陛下嗎?是不是應該進宮請個安,給陛下匯報一下咱們奇技館最近的動態(tài),以及咱們這個拼音授課班的情況?” 沈老爺子跟林重陽也算忘年交,十分有默契的,林重陽那么一說,他就明白啥意思。 他瞪了林重陽一眼,“你小子看著老實,心眼兒精精兒的,你想讓我去跟陛下說,我老頭子想辦學是吧?” 林重陽點點頭,“正是呢,咱們需要大量的人才,單單靠著奇技館培養(yǎng)太慢,所以需要有個專門的學校來教。我教是不行的,會打起來,其他人也不合適,還是您最合適?!?/br> 沈老爺子當校長既能平衡朝野力量,還有很高的聲望可以吸引生源,就算譚赟等反對他的大學士也不能阻撓。 如果是他自己說以無用社的名義辦學,反對者們又要高潮,他少不得還得解釋自己一個翰林官整天“不務正業(yè)”的事兒,還有各種問題接踵而至,到時候疲于應付不如一開始就扼殺在搖籃之中。 找一個地位崇高的,讓那些人仰望不到、震撼不動的人來主持,這樣才能穩(wěn)固。 最主要的是老爺子會做人啊,致仕了皇帝對他還念念不忘,且雖然是前朝大批文化的守護者,可人家對本朝皇帝也忠心耿耿,沒有引起任何懷疑。 做這個最適合不過。 沈老爺子道:“國子監(jiān)不行嗎” “老爺子,國子監(jiān)肯定不行,國子監(jiān)要是改咱們奇技館的課程,到時候那些想要奔赴功名的生員們要跳腳,咱們不砸他們的飯碗另立爐灶多好?!标懷訉颖O(jiān)那幫子印象可不是很好,他們這些新科進士們都去國子監(jiān)授過課,深深覺得現(xiàn)在的國子監(jiān)真的應該整頓。 舉人、監(jiān)生們雖然也可以進入官場,但是進士階層對他們不大瞧得上,而他們也抱團針對進士們,說他們學而優(yōu)則仕,實際并沒有多少能力和經(jīng)驗。 趙文藻也笑道:“老爺子,殿下一直聲稱想在詹事府北邊開辦新的奇技館,新奇技館不現(xiàn)實,但您可以去占著地方啊。” 翰林院東邊詹事府北面,有一幾座空的府邸,再就是臺基廠東邊,也有一片空位置。 南熏坊曾經(jīng)是權(quán)貴聚集地,壞了事的也不少,其中有幾家因為牽扯太大,在太宗時候被抄家滅族,所以那些府邸就空閑下來——一般人也不敢去住,怕沾惹晦氣。 沈老爺子表示考慮一下,挑個好日子給皇帝上個請安折子,不過他也沒想到會發(fā)生一點波折。 這時候由句讀符號、拼音啟蒙引起的爭論在京城依然此起彼伏,不少保守派不停地寫文章投去京城快報攻訐林重陽和無用社,將所有為他說話的人都打上無用社的標簽,甚至因為京城快報沒有將全副版面讓給他們而惱羞成怒,還有人要求花錢買京城快報一個月的版面,天天刊登這個,后因京城快報拒絕而咬牙切齒地表示要開辦新報紙跟京城快報打擂臺、搶生意! 果然京城出現(xiàn)幾家新的快報,只是他們沒有活字印刷,速度跟不上,小打小鬧之后也沒什么水火,能夠堅持下來的寥寥無幾,最后就只剩下一家據(jù)說有大靠山的《京城早報》。 而林重陽等人就在跟李源的時候正面回應一次,再以后忙于正事,根本不管外面吵得天翻地覆——皇帝、大佬們都沒有明確表態(tài),甚至言官們也非常默契地沒跟這么一個新科狀元一般見識——畢竟不涉及朝政不是他們的興奮點。 所以林重陽任由他們隨便吵,只要朝廷不開口禁止就沒有任何問題。 在京城吵得天翻地覆的時候,清華書齋印刷出來的大批拼音啟蒙書卻源源不斷地賣出去,京城銷售量是小部分,大部分的被蘇州、杭州、徽州等大書商批發(fā)去,通過京杭運河南下售往全國各地。 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有些地方?jīng)]有發(fā)生京城這種新舊沖突,反而引發(fā)了一波又一波的學習高潮,他們有樣學樣,也在各地展開授課、競賽等等,儼然成為一種時髦游戲。 原本強制性地讓老百姓讀書認字,老百姓們不但不熱衷,反而會強烈抵觸逃避。比如像太祖初年開辦的那些社學最后不但沒推廣反而成為有些人毒害百姓的手段而不了了之。 現(xiàn)在不但沒人強制,反因傳言有些官員們不讓普通老百姓學認字而激發(fā)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一旦被激發(fā)就產(chǎn)生強大的動力,越是不讓學越要學,還要學得更好!反正朝廷可沒說不讓學,憑什么自己能讀書反而不讓我們學? 所以在一些地方尤其山東林狀元的故鄉(xiāng),那簡直是全民都學這個,他們將此當成支持林狀元的一種表現(xiàn)。 民間自有高手在,智慧也是無窮的,傳播的速度更是生了翅膀一般。 哪怕老農(nóng)們說閑話的功夫都講這個,還有人編成順口溜、游戲,閨中少女們發(fā)明了拼音棋、剪紙、繡花等,以各種方式傳播學習著,也產(chǎn)生了一批具有這一沖突特色的藝術(shù)品。 各地地方官們也感受到百姓樂學的好處——百姓們把學拼音當比賽、找樂子,地方很多鄉(xiāng)紳們都舉行了學拼音識字比賽,獎品豐厚,參加者眾,原本偷jian?;X瓜靈活者發(fā)現(xiàn)自己學這個有天分也去參加奪獎品,因此爭吵、斗毆、游手好閑者明顯減少。 社會治安為之一新。 不少地方都派了代表人物來京城學習“正宗”的拼音,還鬧出不少趣事兒,很多曾在街頭學過的吃瓜群眾們紛紛說自己就是正宗,反而被鄰居八歲的小孩子給打敗,最后才有人告訴他們翰林院的林修撰是最正宗的。 那么多人找林重陽求學拼音,林重陽可沒時間教,這個重任還是交給馮順。 現(xiàn)在馮順比他忙,配了四個助手還忙得腳不沾地,四處給人講拼音啟蒙,因為對林重陽的崇拜,他講這個比林重陽更加賣力、熱情,充滿想象力,也更容易讓當下人接受。 有那些初入學的好事者居然想把林重陽的畫像掛在墻上當先生拜,被人傳給林重陽之后,嚇得他趕緊召開緊急會議,活人禁止上墻!禁止成精成圣!尤其他自己,不管大家對他有多感激多熱愛,只要心里記著好就行沒必要掛在嘴上,更沒必要表現(xiàn)在形式上,免得害了他。 他可不想授人把柄,到時候讓人360°無死角的攻訐,雖然現(xiàn)在渾身都是目標,可畢竟有刺不是那么好攻擊的,如果上了墻等于一壺開水澆身把渾身的刺給禿嚕了。 (必須要低調(diào),免得幾百年后被人考證出是穿越人士,譏諷他在古代作威作福,那可丟人。) 在推出句讀符號以及拼音啟蒙的同時,林重陽就把算術(shù)書籍也出了,尋思虱子多了不咬人,已經(jīng)被那么多人攻訐也不怕再多一項,一次性出來也可以分散他們的精力。 結(jié)果讓他意外的是《算術(shù)基礎》出來以后,并沒有人攻擊他。 算術(shù)基礎就直接把阿拉伯數(shù)字引進,反正他死豬不怕開水燙,拿來主義用得溜溜的毫無心理負擔,一直安慰自己文化就是大江大河奔流不息,只要是為人類進步做貢獻,拿來又如何。 他也沒說是自己發(fā)明的。 這本算術(shù)基礎包括基本的加減算籌計數(shù)、乘除法、九九乘法表,其中還附加一些記賬知識。 另外還有一本《算術(shù)進階》,用數(shù)字的方式將國產(chǎn)的那些勾股容圓、線性方程組及其解法、盈不足術(shù)、増乘開方法、垛積術(shù)、天元術(shù)等表示出來,并加以舉例、解析,定義為數(shù)學原理,可以作為公式應用。 關(guān)注這書的,多是工部、戶部的一些書吏,因為他們?nèi)粘P枰c文書和數(shù)字打交道,計算的時候有多痛苦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而那些大佬們還總是指責他們慢、拖沓、賬目混亂、一鍋粥,沒、法、看?。?! 另外就是一些商人的賬房們,做賬需要。 誰看賬誰知道,單純用文字方式記賬有多讓人頭大。 所以《算術(shù)基礎》和《算術(shù)進階術(shù)》一經(jīng)推出就受到這兩類人的好評,無一人反對,只有不斷請求完善、精進甚至要進行更高深學問培訓的呼聲。 林重陽覺得那些反對者之所以沒有發(fā)聲的,估計很多人不精通沒有辦法攻訐,畢竟隔行如隔山。 他們?nèi)羰亲尪械膩韺懝粑恼?,那些人只怕還會反攻擊他們,根本不可能幫忙。畢竟這樣的知識恰好就是對自己工作有幫助的,干嘛要攻擊? 如果用這樣的辦法,他們的工作量不變,效率至少可以提高三倍,能節(jié)省大半精力,不至于殫精竭慮還不討好。 所以反對聲寥寥,感激者日多,不少受益者往翰林院和林宅送各種吃食和禮物。 白天他在翰林院的時候,各大酒樓排著號送美食,一送就是一大桌,足夠他請同僚們搓一頓的。 甚至還有酒樓高調(diào)宣布要免費為林修撰家承辦年夜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