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jié)
這既不是休沐,也不是晌午休息點(diǎn)兒,難道是發(fā)生了什么?還是說,殿下臭脾氣犯了,和人吵嘴撂挑子回來了? 心里想得很多,嘴里卻不敢多問的瑤娘,在旁邊摸摸索索拿著眼睛研究了晉王好半天,都沒研究個所以然來,忍不住就湊到了跟前去。 “殿下,怎么這時候回來了?” 晉王正低頭看小寶解九連環(huán)給二寶看,聞言瞥了她一眼:“怎么?你不想本王回來?” “可……” 晉王怎么可能忽視她方才欲言又止的模樣,拽了拽她鬢角旁的一縷碎發(fā):“我以前怎么沒發(fā)現(xiàn)你這么愛胡思亂想,今兒本王休沐?!?/br> 瑤娘明顯不信,晉王休沐不休沐,她可比他清楚多了,這還沒到時間,怎么就休沐了。 見此,晉王只能將大概情況說了一下。 聽完后,不光瑤娘呆了,小寶也呆了,手里的九連環(huán)都解亂了還沒自覺。 “殿下的意思是說,因?yàn)槟憬駜喝ゲ鸹萃醺量嗔?,所以今天休沐??/br> 晉王點(diǎn)點(diǎn)頭。 “那太子、不、那惠王殿下讓你拆?工部那些人實(shí)在太壞了,竟然讓你做這樣的事,圣上是不是訓(xùn)你了?” 晉王用那種‘你知道這么多,讓本王很吃驚’的眼神看瑤娘,“你知道的倒是挺不少?!?/br> 瑤娘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老實(shí)解釋道:“我都是自己胡亂想的,雖然惠王犯了那樣的錯才會被廢,但畢竟是圣上的親兒子,且皇后娘娘還在那里呢。幾十年的父子情,又有皇后娘娘的枕頭風(fēng)吹著,圣上不可能真正怪上惠王。而且惠王已經(jīng)那么慘了,太子位置都沒了,你這時候還去欺負(fù)惠王,肯定會被責(zé)怪的?!?/br> 晉王聽著,嘴角的笑意一點(diǎn)點(diǎn)露了出來。 瑤娘瞅他:“怎么,我說的不對?” “你還知道枕頭風(fēng),本王真是小瞧你了?!?/br> 連著被戲謔了兩下,瑤娘有些惱羞成怒了,氣鼓鼓地瞪著眼神道:“我怎么就不能知道了,說得我好像很笨一樣?!?/br> 你本來就很笨啊。 這話晉王沒說出來,但眼里無不是這個意思。 瞅著玉蟬紅綢她們都不在,兩個小的還不懂事,瑤娘壯著膽子就去抓晉王腰上軟rou。爪子還沒伸過去,就被人抓住了,輕輕一帶進(jìn)了懷里,帶笑的薄唇印上粉嫩的朱唇。 有些冰涼的薄唇帶著一股薄荷的清香,溫?zé)岬纳嘭澙返鼐鹑≈鴮儆谒臍庀ⅲ恳粋€角落都不放過。唇齒交纏之間,瑤娘能感覺到唇上輕微的刺疼,更多的卻是一種眩暈感,鼻息之間全是他身上獨(dú)有的味道。 晉王咽下喉間滿足的喟嘆,迫不及待又是一番探索……輕吸、舐咬、粗壯的大舌一下一下卷著粉嫩的舌尖,不讓她避讓開去…… “你這枕頭風(fēng)什么時候?qū)Ρ就醮狄淮怠?/br> 呃,瑤娘這會兒腦子有點(diǎn)糊涂,明明聲音鉆進(jìn)了她的耳里,卻半晌都明白不過其中的意思。 直到晉王輕咬了她下,她才回過神來,輕喘著蚊吟道:“劉良醫(yī)說得兩個月呢?!?/br> 晉王不悅地哼了一聲,銜著那唇瓣又吸又咬,大掌也不忿地揉捏了好幾下。 直到—— “臭小子,看什么?” 瑤娘頓時清醒過來,俯趴在晉王懷里側(cè)臉往旁邊看。 就見不遠(yuǎn)處兩雙又黑又亮的眼睛正盯著她和晉王看,這兩雙眼睛是那么明亮,像似天上最亮的星子,帶著一種晶瑩剔透感,乍一看去似會反光,她從那光里看見自己面紅耳赤、嬌喘未歇的模樣。 轟的一聲,瑤娘的臉整個都爆紅了,感覺腦子都懵了。 “哎呀,你快放手,我要起來?!?/br> 晉王作為一個大男人,此時該當(dāng)仁不讓要鎮(zhèn)定自若。 “慌什么,他們才多大,懂個什么!” “那我也要起來……” 瑤娘手忙腳亂地爬起來,背著身去整理衣裳和頭發(fā)。 那邊晉王煞有其事對小寶和二寶兄弟倆,道:“娘渴了,爹喂她水喝?!?/br> 其實(shí)這話主要是對小寶說的,二寶那么小,小寶卻是會說話了。 小寶真想問晉王這么騙小孩子到底心虛不心虛,可很明顯他爹臉皮厚如鐵,反倒他娘臉皮太薄。為了不讓娘以后沒臉面對自己,小寶決定屈服在他爹的威嚴(yán)壓迫之下。 “喝水,小寶也要喝?!?/br> 這種水才不給你喝! 晉王把旁邊炕桌上的茶盞放在小寶面前,這茶盞是小寶專用的,里面放著白水。偶爾會有新鮮的果子榨汁給他沖水喝。 瑤娘這會兒也已經(jīng)做好心理建設(shè),紅著臉轉(zhuǎn)過身來,很殷勤的端起茶盞看了看,邊往外走邊道:“只有白水,娘讓紅綢弄點(diǎn)寒瓜汁來給你喝?!?/br> 明明之前小寶已經(jīng)吃了兩塊兒寒瓜,瑤娘還說他吃多了,今天不能再吃了。這扭頭又給弄寒瓜汁喝,明擺著就是收買。 瑤娘前腳出去,后腳晉王就對小寶道:“不準(zhǔn)對外人說爹吃娘的嘴!” 晉王總有一種感覺,大兒子很懂事,懂的事可能比人想象中更多,為了提防他說漏了嘴,他特意叮囑一句。 本來按照他的習(xí)性他是不會費(fèi)這種話的,可誰叫她特別在意這種事。 小寶才不想理他,他是傻了才會拿這事去外面說。眼角瞅著瑤娘的身影在拐角處出現(xiàn),他眼珠一轉(zhuǎn),牙牙學(xué)語道:“爹吃娘的嘴嘴,小寶不說?!?/br> 瑤娘紅著臉疾步走了進(jìn)來,“你怎么教他說這個!” 晉王瞪著小寶。 這小兔崽子肯定是故意的! 之后瑤娘花了很多力氣,才讓小寶忘了這茬。 為此,她特意抱著小寶喂他寒瓜水喝,又陪著他玩,玩了很久,見小寶嘴里沒再說那話,才終于松了口氣下來。 私下她偷偷對晉王說:“小孩子記性差,很多事情打個岔就忘了,你越是著重交代,無疑是在加深他的記憶。還不如哄著他玩,玩一會兒,他就忘了?!?/br> 剛用罷午膳,小寶就睡著了,二寶這時候正是睡覺多的時候,也在哥哥身邊睡著了,瑤娘這才抽出空和晉王說這話。 “以后等這小子再大一些,就讓他單獨(dú)住一個院子,本王當(dāng)年五歲就單獨(dú)一個人住了?!睍x王有些吃味道。 “小寶現(xiàn)在才一歲半,離五歲還早?!?/br> “別讓他總膩歪著你,會養(yǎng)得女孩氣兒?!?/br> “小寶現(xiàn)在才一歲半。” 晉王還想說什么,瑤娘突然道:“對了殿下,你說之前那事,惠王會進(jìn)宮告狀么?” 肯定會,因?yàn)樗蟾绱驈乃浭麻_始,就是這樣的。 瑤娘憂心忡忡地道:“那你說陛下會不會聽信了他的,訓(xùn)斥你,還罰你?你還是快想想怎么辦吧,我總覺得惠王府那邊肯定不會就這么算了。” 見晉王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瑤娘偷偷地拍了拍胸口。 總算把這茬給繞過去了。 可惠王府那邊,怎么辦? 本來想轉(zhuǎn)移話題卻把自己給愁上的瑤娘,想了半天都沒想出個什么來,總覺得晉王這頓訓(xùn)斥肯定挨定了。 怕晉王到時候挨了訓(xùn)斥犯倔,她提前先安撫上了:“若是圣上真訓(xùn)你了,你就聽著唄,別還嘴。他頂多就是罵兩句,總不至于還打你一頓,當(dāng)老子的訓(xùn)兒子,也就是那么一會兒功夫就過了。圣上上了年紀(jì),惠王不懂事,你可別跟他學(xué)。” 晉王被她的樣子又差點(diǎn)逗笑了,“行了,別擔(dān)心,沒事?!?/br> 第130章 可是很快晉王就被打臉了, 因?yàn)閷m里來了人叫他進(jìn)宮一趟。 也是晉王做得太不留面子,惠王府那門樓上偌大一個‘拆’字太顯眼,惠王還沒進(jìn)宮鬧,這件事就四處傳開了,外面?zhèn)鞯梅蟹袚P(yáng)揚(yáng), 宮里自然也聽說了這事。 魏皇后聽后,心里特別不舒服。 當(dāng)初她以太子之母的身份主動請求廢了太子,不過是權(quán)宜之計(jì)下的保全方式。這是彼時最好的辦法, 既能保全太子一脈, 又能安撫了弘景帝,也能讓安王等熟知內(nèi)情的不暗中生事。 所以她主動求了廢太子,也是開了先例。 太子是沒出息,還不中用,但也是她生出來的,她多少心里是偏袒的。如今太子剛被廢, 就被人欺上了門,還以這種方式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打臉,魏皇后就算再賢良淑德,母儀天下, 這會兒也是有些惱了。 之后惠王進(jìn)宮鬧, 她索性也不勸了,佯裝頭風(fēng)病發(fā)作,讓人把這事傳給弘景帝。 不多會兒,惠王就被乾清宮來的人帶走了。 不同于面對魏皇后, 太子其實(shí)是有些怕弘景帝的。他當(dāng)著魏皇后敢撒潑打滾地哭訴,當(dāng)著弘景帝卻是不敢多置一詞。 不過也不用他說什么,弘景帝想知道什么,問一下就都知道了。包括惠王府發(fā)生的事,包括太子去找魏皇后說的話,包括魏皇后為何會頭風(fēng)病發(fā)作。 “你母后身子不好,你還要來鬧她,看來是朕對你太寬容?!?/br> 其實(shí)認(rèn)真說來弘景帝年輕時也是個美男子,如今上了年紀(jì),因?yàn)橄荩樒び行┫滤沙?。此時的他濃眉緊皺,嘴角緊抿,越發(fā)顯得面部線條嚴(yán)苛。 惠王的臉憋得通紅,半晌才說了一句:“不是兒子鬧,是老五、老五實(shí)在太不給我這個做大哥的面子了!” “那也得你有個做大哥的樣子!”弘景帝拍了下龍案,手邊的茶盞被他的動作撞倒,茶水灑的到處都是。 李德全哎了一聲,忙讓小太監(jiān)拿了布過來擦,又迅速將龍案收拾干凈。 弘景帝站了起來,額頭上的筋一跳一跳的疼,他不耐地?fù)]了揮手:“滾,現(xiàn)在就給朕滾出宮去!” 然后太子就滾了。 “一群不省心的東西!” 沒有人敢說話。 過了會兒,弘景帝才又道:“去把晉王給朕叫進(jìn)宮!” 于是晉王就進(jìn)宮了。 他倒還能鎮(zhèn)定自若,瑤娘卻是著急的不得了。她急中生智,把小寶給晉王帶了上,有小孫子在,她就不信弘景帝還能當(dāng)著小寶的面打晉王一頓不成。 果然見到小寶也來了的弘景帝,本是一肚子火,莫名其妙給氣沒了。 行了禮后,父子二人便在下面站著。 弘景帝沒好氣道:“知道朕叫你來做什么?” “兒臣不知。” 看著晉王的死人臉,弘景帝更是氣沒打一處來,卻也挺佩服五兒子的這股鎮(zhèn)定自若勁兒。這些個兒子們中,也就老五是在他發(fā)怒之時,還能面不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