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如意神劍(第一更)
許仙將體內(nèi)的龍氣所化真元源源不斷的朝著龍淵劍中渡去,只見那劍身之上,流光溢彩,星芒與龍形交錯(cuò),在夜空之下幻化出一道最美的樂章。 許仙能感覺得到來自龍淵劍中的那股意念,仿佛此刻龍淵劍與他心神合一。 許仙閉上了雙眼,卻是越發(fā)的感覺到那龍淵劍的強(qiáng)大。 他右手持著龍淵劍輕輕一揮,磅礴的氣浪于劍身之上翻滾而出。 那天上的星力越盛,龍淵劍的威力越盛。 許仙到此刻方才明白,這龍淵劍應(yīng)該叫七星龍淵劍。 如果不是他經(jīng)由龍氣淬體,再恰逢今夜北斗七星大亮,恐怕這七星龍淵劍還無法與他達(dá)成某種共鳴,龍淵劍雖然有靈,但七星現(xiàn)世,才是完整的七星龍淵劍。 他得到此劍這么長時(shí)間,此刻才發(fā)現(xiàn)這劍的真正威力似乎比他想象的還要大的多。 許仙發(fā)現(xiàn)冥冥之中好像有一種感覺,這把劍就屬于自己,那和以前剛剛得到龍淵劍之時(shí)的感覺完全不同。 許仙將七星龍淵劍握在手中之時(shí),胸中豪氣頓生,只覺自己一劍之下,什么魑魅魍魎,什么妖魔鬼怪,沒什么能夠抵擋得住自己的一劍之威,任你何等神通,我皆一劍可斬! 在夜空之中舞動(dòng)游龍劍訣多時(shí),許仙方才停歇。 只覺胸腹中酣暢淋漓,暢快無比。 下一刻,許仙念頭一起,嘀咕道:“好一把神劍,只可惜隨身攜帶不太方便。” 就在許仙剛剛說完,只見他手中的七星龍淵劍突然變小了一些。 許仙只以為是自己的錯(cuò)覺,可是仔細(xì)看了一番,才確定的確是龍淵劍變小了。 許仙心道:“莫非真是件能變化自如的神劍?” 那就再小一些吧。 許仙心中念道。 然后那七星龍淵劍又變小了一些。 許仙眼中狂喜,心道,好個(gè)如意的神劍,再小些,再小些。 那七星龍淵劍在許仙的不斷催促之下,急劇變小,變到只有拇指大小。 許仙看著在自己手掌心中靜靜躺著的七星龍淵劍,哈哈大笑。 真是件稱心如意的好寶貝。 想不到龍門派傳承至今的這件鎮(zhèn)派神劍,居然是可大可小。 即便自己不修飛劍之法,亦能通曉心意,與之心神相連,往后對(duì)敵之時(shí)又有一番威勢(shì)。 這下可是讓許仙心動(dòng)不已。 日后行走一方,總算能將龍淵劍帶在身旁,不會(huì)惹人注目。 許仙心神一動(dòng),那龍淵劍便迎風(fēng)而漲,變成正常劍器大小。 許仙微微一笑,然后才收了龍淵劍,將其放置在貼身處,而后才回到長生觀中。 …… 春風(fēng)襲襲,句容山上正是一派好光景。 千山柏翠,飛瀑流光,風(fēng)景秀麗,正是這句容山。 句容山正是尋常普通百姓對(duì)此地的稱呼,修行界中的修士更習(xí)慣稱句容山為茅山。 為何稱其為茅山?只因這句容山上有三位真君,成道已久,在修行界亦有赫赫威名。 這三位真君便是三茅真君。 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說,能夠占據(jù)這其中之一的,不是天庭有名的仙神,便是地上厲害的散仙。 這句容山號(hào)稱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茅山是三茅真君昔日成道之地,這三位之中大茅君茅盈乃是天仙巔峰的存在。 大茅君茅盈曾于西王母處受玉佩金鐺之道、太極玄真之經(jīng),一身道法神通強(qiáng)大無比。 二茅君茅固、三茅君茅衷皆是求道于兄長,僅為地仙。 這一日,從那半空之中飛來一道劍光,直插茅山頂峰處。 那茅山頂峰之上,便是三茅真君的道觀,三茅觀。 說是道觀,其實(shí)卻和俗世間那些小小的道觀不可同日而語。 只因這三茅觀占地極廣,仿若宮殿一般。 那正是因?yàn)槿┱婢诖说鼐d延門庭,廣收門徒,地方小了,住不了多少人。 不過三茅真君在凡人眼中早已飛升幾百年,而今在三茅觀中供奉的便是三茅真君的神像。 而執(zhí)掌三茅觀的便是如今茅山派掌門人丹鼎真人。 話說這一道劍光直插茅山峰頂,卻是惹得許多普通百姓的注意,卻是看不清那劍光到底是從何而來。 那劍光落在茅山峰頂?shù)囊惶幤ъo無人的角落,有兩個(gè)道人從飛劍上躍了下來。 這兩個(gè)道人不是旁人,正是白玉樓和景園。 他二人一路躲藏六扇門追擊,七拐八繞,為了逃脫那些金章捕頭的追捕,這才耽擱了數(shù)日,而今才到茅山。 那白玉樓整理了一番身上的衣袖,而后帶著景園朝著三茅觀的方向走去。 白玉樓與景園看到那三茅觀外有道士來往。 他們上前去尋一人說明來意,只說是要見茅山派掌教丹鼎真人。 那道人引著二人朝著觀中走去。 一路上碰到不少身著道袍的道士,白玉樓暗暗一觀,發(fā)覺這些茅山派弟子的根基都不算弱。 想著那蛤蟆精竟然能拜在三茅真君這等人物的座下,真是走了狗屎運(yùn)。 他蜀山劍宗雖然在修行界名氣不小,但若真論起厲害的老祖宗,還是比不過人家茅山派。 白玉樓來時(shí)便自報(bào)了家門,不然人家怎么能帶他二人去見茅山派掌教真人。 在茅山宮中走了多時(shí),白玉樓和景園方才見到那茅山派的掌教真人丹鼎真人。 那丹鼎真人聽聞白玉樓和景園想要求見三位真君。 笑而不語,帶著二人到了那茅山觀中的一座雄偉大殿之中。 而后指著那大殿之上供奉的三個(gè)真君神像,淡笑著說道:“二位要求見的三位真君便在此處,至于能不能得見,也不是貧道所能幫得上忙的?!?/br> 說罷,那丹鼎真人便施然離去。 留下白玉樓和景園兩人看著那三位真君神像大眼瞪小眼。 景園與白玉樓道:“白師叔,這老道莫不是在誆騙你我,這里只有真君神像,哪里有什么真人?!?/br> 白玉樓卻是輕輕搖頭,道:“丹鼎真人也是修行界中的成名人物,又豈會(huì)捉弄我們倆個(gè)小輩,是你我太孟浪了,你我不過小輩,又怎么能輕易求見得到三位真君?!?/br> 景園道:“那白師叔的意思是?” 白玉樓看著那三個(gè)泥塑神像,微微嘆道:“能不能見到三位真君顯化,就看你我的心意到底誠不誠了?!?/br> 說罷,那白玉樓便跪在那蒲團(tuán)之上,開始默默念叨。 景園看到白玉樓如此,也跪在一旁朝著那神像念念有詞。 那三個(gè)神像,卻是老神在在,作一副神官打扮。 二人在神像之下枯坐三天三夜,直到這日子夜時(shí)分。 那三個(gè)神像中的二茅君神像,光華一閃,泥塑石胎,仿佛有了生機(jī)一般。 只見那神像睜開了眼睛,看著在下方跪倒的二人,開口說道:“你們二人有何事?” 那白玉樓和景園聽到這聲音,聲色大喜。 白玉樓朝著那神像恭敬一拜,而后道:“啟稟真君,我乃蜀山劍宗弟子白玉樓,特來蜀山求見真君,只是為了來朝真君報(bào)個(gè)信兒。” 那二茅君茅固開口說道:“是何事?” 白玉樓給一旁的景園使個(gè)眼色,那景園立即會(huì)意道:“稟告真君,那王道靈王道長在金陵城中被妖邪害了性命,我二人知曉王道長是真君座下弟子,特來與真君報(bào)個(gè)信兒?!?/br> 那二茅君茅固道:“此事我已經(jīng)知曉,你二人若是沒有其他事便自行離去吧?!?/br> 說罷,那神像又變成了泥塑石胎,再無氣息。 白玉樓和景園相視一眼,景園朝著那神像繼續(xù)說道:“真君容稟,弟子景園承蒙王道長搭救,如今王道長身死道消,全賴弟子,只是弟子一身根基已經(jīng)被妖人抹去,無法替王道長報(bào)仇雪恨,可是王道長好歹也是真君弟子,豈能由妖邪擅自打殺,只求真君能念在王道長與真君有過的師徒情分之上,替王道長伸冤吶!” “三位真君好歹也是成名已久的神仙人物,豈能讓他人輕易辱沒門庭,還請(qǐng)三位真君三思!” 景園一臉莊重的朝著那神像叩首。 白玉樓臉上神色不定,他已經(jīng)感知到那神像之中沒有了生氣,不知那二茅君茅固是什么意思。 只說了一句知道了,然后就讓他們二人無事便離開。 這是擺明了不把他們兩個(gè)放在眼里啊。 看來這步棋是自己走差了。 白玉樓有些喪氣,依靠他人終究不是正道。 既然人家真君發(fā)了話,不讓他二人在此逗留,他們兩個(gè)也不好留在這里。 白玉樓便要拉著景園便朝著外面走去。 景園卻是直接甩開了白玉樓的手,繼續(xù)朝著那真君神像叩拜,不厭其煩的重復(fù)說著那些話,像極了一個(gè)虔誠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