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大陸神譜
書迷正在閱讀:撩了就跑好刺激[快穿]、二次元之寶庫系統(tǒng)、當(dāng)倆系統(tǒng)同時下任務(wù)[系統(tǒng)]、柯南之機械師、快穿之來啊,來作死啊、蓋世神cao、重生之洛蘅傳、深淵游戲、我不是女孩子、妖修實錄
佛、全稱佛陀,乃是成就正等正覺之大圣者。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對象,按空間分的橫三世佛和按時間分的豎三世佛。 三世佛 ◇ 【橫三世佛】 ● 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現(xiàn)實世界)的教主,主管中央娑婆世界。農(nóng)歷四月初八佛誕。 ● 阿彌陀佛: 西方極樂凈土世界的教主,主管西方極樂世界。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日佛誕。 ● 藥師佛: 東方凈琉璃世界之教主,主管東方凈琉璃世界。農(nóng)歷九月三十日佛誕。 ◇ 【豎三世佛】 ● 過去佛——燃燈古佛。 ● 現(xiàn)世佛——釋迦牟尼佛。 ● 未來佛——彌勒佛。 三身佛 三身,即法身、報身、應(yīng)身三種佛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吧怼?nbsp;除指體貌外,亦有“聚積”之義,即由覺悟和聚積功德而成就佛體。 ● 法身佛——毗盧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 ● 報身佛——盧舍那佛,經(jīng)過修習(xí)得到佛果,享有佛國(凈土)之身; ● 應(yīng)身佛(又稱化身佛)——指佛為超度眾生、隨緣應(yīng)機而呈現(xiàn)的各種化身。 五方佛 又稱quot;五智佛quot;、quot;五智如來quot;。 ● 中央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代表法界體性智。 ● 東方不動佛(阿閦佛)——代表大圓鏡智。 ● 南方寶生佛——代表平等性智。 ● 西方阿彌陀佛——代表妙觀察智。 ● 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 華嚴(yán)三圣 即指華藏世界之三位圣者。 ● 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 ● 文殊菩薩 ● 普賢菩薩 西方三圣 即指西方極樂世界之三位圣者。 ● 阿彌陀佛 ● 觀世音菩薩 ● 大勢至菩薩 東方三圣 又稱“藥師三尊”、“琉璃三尊”。指東方琉璃世界之三位圣者。 ● 藥師佛 ● 日光菩薩 ● 月光菩薩 諸菩薩編輯 菩薩的地位僅次于佛,是協(xié)助佛傳播佛法,救助眾生者。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智慧、辯才第一,眾菩薩之首,被稱為“大智文殊菩薩”。 農(nóng)歷四月初四誕辰。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輔助釋迦佛弘揚佛道,且遍身十方,被稱為大行普賢菩薩。農(nóng)歷二月二十一誕辰。 觀音菩薩 全稱尊號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是我國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薩,擁有的信徒最多,影響最大。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農(nóng)歷二月十九誕辰。 大勢至菩薩 又稱大精進菩薩。光明智慧第一,所到之處天地震動,保護眾生,免受邪魔所害。農(nóng)歷七月十三日誕辰。 日光菩薩 又作日光遍照菩薩、日曜菩薩。是藥師佛國中無量菩薩眾的上首菩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九日誕辰。 月光菩薩 又作月凈菩薩、月光遍照菩薩。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同為無量無數(shù)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藥師如來之正法寶藏。農(nóng)歷八月十五誕辰。 彌勒菩薩 彌勒以修慈心觀而聞名,被稱為大慈菩薩,創(chuàng)瑜伽學(xué)派,是未來佛。農(nóng)歷正月初一誕辰。 地藏菩薩 發(fā)出“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被稱為大愿菩薩。在釋迦滅度后、彌勒佛降生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間,教化眾生。農(nóng)歷七月三十日誕辰。 準(zhǔn)提菩薩 又稱準(zhǔn)提佛母。準(zhǔn)提菩薩是一位感應(yīng)甚強、對崇敬者至為關(guān)懷的大菩薩。福德智慧無量,功德廣大、感應(yīng)至深,滿足眾生世間、出世間的愿望,無微不至的守護眾生。準(zhǔn)提菩薩的圖像,有二臂、四臂至八十四臂等九種,以十八臂三目者居多。農(nóng)歷四月十一誕辰。 虛空藏菩薩 虛空藏菩薩在眾多菩薩中專主智慧、功德和財富。因其智慧、功德、財富如虛空一樣廣闊無邊,并能如愿滿足世人的需求,使眾生獲得無窮利益,故有此名。 金剛手菩薩 又名“秘密主”。因手持金剛杵而得名,為大勢至菩薩的忿怒化現(xiàn), 司大能力,亦稱quot;大力尊quot;,代表諸佛神通大能。金剛手為統(tǒng)攝財寶天王(毗沙門)與財神護法等夜叉部之主尊, 亦為象頭王、龍王、阿修羅之部尊。與觀音、文殊三尊合為“三族姓尊”。 金剛?cè)兴_ 金剛界曼陀羅三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四親近之一。持結(jié)合之德,成就一切之印契,標(biāo)以拳之三摩耶形。 除蓋障菩薩 又名除一切蓋障菩薩、降伏一切障礙菩薩、棄諸陰蓋菩薩。以消除一切蓋障而著稱,蓋障即形形*的煩惱,主要是貪欲、嗔恚、睡眠、掉悔、懷疑五蓋。 無盡意菩薩 又稱無盡慧菩薩、無量意菩薩、羅度無盡尊者。為東方凈琉璃世界藥師如來所八大菩薩之一。此菩薩因觀一切事象之因緣果報皆為無盡,而發(fā)心上求無盡之諸佛功德,下度無盡之眾生,故稱無盡意菩薩。 藥王菩薩 為施與良藥,救治眾生身、心兩種病苦之菩薩。為阿彌陀佛二十五菩薩之一。 藥上菩薩 與藥王菩薩本為兄弟,因供養(yǎng)比丘僧眾,并施藥救人,得眾人贊賞,被尊稱為“藥王”和“藥上”,后兄弟施醫(yī)行善,雙雙修成菩薩。 救脫菩薩 此菩薩以救人病苦、脫離災(zāi)難而得名。 寶檀華菩薩 東方凈琉璃世界八大菩薩之一。 觀音化身編輯 根據(jù)《法華經(jī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記載,以下是觀音三十三化身的名稱: 1、 楊柳觀音, 2、龍頭觀音, 3、持經(jīng)觀音 4、 圓光觀音, 5、游戲觀音, 6、白衣觀音 7、 蓮臥觀音, 8、瀧見觀音, 9、施藥觀音 10、魚藍(lán)觀音,11、德王觀音,12、水月觀音 13、一葉觀音,14、青頸觀音,15、威德觀音 16、延命觀音,17、眾寶觀音,18、巖戶觀音 19、能靜觀音,20、阿縟觀音,21、阿摩提觀音 22、葉衣觀音,23、琉璃觀音,24、多羅尊觀音 25、蛤蠣觀音,26、六時觀音,27、普悲觀音 28、合掌觀音,29、一如觀音,30、馬郎婦觀音 31、不二觀音,32、持蓮觀音,33、灑水觀音 佛教其他神靈編輯 十大弟子 釋迦牟尼佛的十個著名門徒。傳說他們各有一方面的獨特專能。 舍利弗智慧第一 目犍連神通第一 阿難陀多聞第一 優(yōu)波離持戒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大迦葉頭陀第一 富樓那說法第一 迦旃延論議第一 羅睺羅密行第一 須菩提解空第一 十八羅漢 十八羅漢是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由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他們都是歷史人物,均為釋迦牟尼的弟子。 騎鹿羅漢 歡喜羅漢 舉缽羅漢 托塔羅漢 靜坐羅漢 過*漢 騎象羅漢 笑獅羅漢 開心羅漢 探手羅漢 沉思羅漢 挖耳羅漢 布袋羅漢 芭蕉羅漢 長眉羅漢 看門羅漢 降龍羅漢 伏虎羅漢 十九伽藍(lán) 十九伽藍(lán)神原為十八伽藍(lán),都是古印度神話中的神祇,后增加了關(guān)羽,成為十九伽藍(lán)。伽藍(lán)作為佛教護法神,維護寺院僧事活動的正常開展。 美音 梵音 天鼓 巧妙 嘆美 廣妙 雷音 師子音 妙美 梵響 人音 佛奴 嘆德 廣目 妙眼 徹聽 徹 視 遍視 關(guān)羽 二十四諸天 天,作為簡稱,在佛教中有三層意思:一是指天界,如六道、十界中的天道、天界。 二是指天王。三指是天人,如三善道的天、人、阿修羅。佛教以為天人是有情眾生最妙、最善,也是最快樂的去處。只有修習(xí)十善業(yè)道者才能投生天界,成為天人。作為佛教造像的表現(xiàn)題材的諸天主要是在前述有情眾生一類的意義上說的。只不過這些“天人”大都具有非凡的本領(lǐng)。佛教把古代印度神話和其他宗教中的一些神也稱為天,并將他們吸納進來,視為佛教的護法神。原為二十諸天,到了明代,又增入四位天神,則成了二十四諸天。 一大梵天、 二帝釋天、 三多聞天王、 四持國天王、 五增長天王、 六廣目天王、 七金剛密跡天、 八大自在天、 九散脂大將天、 十大辯才天、 十一大功德天、 十二韋馱天神天、 十三堅牢地神天、十四菩提樹神天、 十五鬼子母天、 十六摩利支天、 十七日宮天子天、十八月宮天子天、 十九娑竭龍王天、 二十閻摩羅王天、 二十一緊那羅天、二十二紫微大帝天 二十三東岳大帝天、 二十四雷神天。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四大天王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的第一重殿的兩側(cè),天王殿因此得名。 ·【東方持國天王】“持國”意為慈悲為懷,保護眾生,護持國土,故名持國天王。身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樂神,表明他要用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教,他負(fù)責(zé)守護東勝神州。 ·【南方增長天王】“增長”意為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故名增長天王。身為青色,穿甲胄,手握寶劍,以保護佛法不受侵犯,他負(fù)責(zé)守護南瞻部洲。 ·【西方廣目天王】“廣目”意為能以凈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故名廣目天王。身為紅色,穿甲胄,為群龍領(lǐng)袖,故手纏一赤龍(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法,即用索捉來,使其皈依佛教。他負(fù)責(zé)守護西牛賀洲。 ·【北方多聞天王】“多聞”以福、德知名聞于四方,故名北方多聞天王。身為綠色,穿甲胄,右持寶傘(又稱寶幡),左手握神鼠——銀鼠。用以制服魔眾,護持人民財富。又名施財天。他負(fù)責(zé)守護北俱蘆洲。 韋馱菩薩 又名韋馱天,本是婆羅門的天神,后來被佛教吸收為護法諸天之一。在中國寺院通常將之安置在天王殿彌勒菩薩之后,面對著釋迦牟尼佛像。形像一般是童子面,身披甲胄,手持金剛杵。被人們稱為護法菩薩。 四大金剛 五臺山秘魔巖神通廣大潑法金剛; 峨眉山淸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 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 昆侖山金雫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 五方揭諦 佛教五方守護大力神。 金光揭諦 銀頭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摩訶揭諦 十殿閻王 閻王是梵文的音譯,也可稱閻羅王 ,或稱閻羅大王,也稱閻魔王 。十殿閻王是中國佛教所說的十個主管地獄的閻王的總稱。分別是: ·【第一殿秦廣王】農(nóng)歷二月初一日誕辰,專司人間夭壽生死,統(tǒng)管幽冥吉兇。善人壽終,接引往生。功過兩半者,送交第十殿發(fā)放,仍投入世間,或男轉(zhuǎn)為女?;蚺D(zhuǎn)為男,依業(yè)緣分別受報。惡多善少者,押赴殿右高臺,名曰孽鏡臺,令之一望,照見在世之心好壞,隨即批解第二殿,發(fā)獄受苦。 ·【第二殿楚江王】農(nóng)歷三月初一日誕辰,司掌活大地獄,又名剝衣亭寒冰地獄,另設(shè)十六小獄,凡在陽間傷人肢體、jian盜殺生者,推入此獄,另發(fā)入到十六小獄受苦,滿期轉(zhuǎn)解第三殿,加刑發(fā)獄。 ·【第三殿宋帝王】農(nóng)歷二月初八誕辰,司掌黑繩大地獄,另設(shè)十六小獄,凡陽世忤逆尊長,教唆興訟者,推入此獄,受倒吊、挖眼、刮骨之刑,刑滿轉(zhuǎn)解第四殿。 ·【第四殿五官王】農(nóng)歷二月十八日誕辰,掌合大地獄,又名剝剹血池地獄,另設(shè)十六小地獄,凡世人抗糧賴租,交易欺詐者,推入此獄,另再判以小獄受苦,滿日送解第五殿察核。 ·【第五殿閻羅王】農(nóng)歷正月初八日誕辰,前本居第一殿,因憐屈死,屢放還陽伸雪,降調(diào)此殿。司掌叫喚大地獄,并十六誅心小獄。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鄉(xiāng)臺,令之聞見世上本家,因罪遭殃各事,隨即推入此獄,細(xì)查曾犯何惡,再發(fā)入誅心十六小獄,鉤出其心,擲與蛇食,鍘其身首,受苦滿日,另發(fā)別殿。 ·【第六殿卞城王】農(nóng)歷三月初八日誕辰,司掌大叫喚大地獄,及枉死城,另設(shè)十六小獄。忤逆不孝者,被兩小鬼用鋸分尸。凡世人怨天尤地,對北溺便涕泣者,發(fā)入此獄。查所犯事件,亦要受到鐵錐打、火燒舌之刑罰。再發(fā)小獄受苦,滿日轉(zhuǎn)解第七殿,再查有無別惡。 ·【第七殿泰山王】農(nóng)歷三月二十七日誕辰,司掌熱惱地獄,又名碓磨rou醬地獄,另設(shè)十六小獄。凡陽世取骸合藥、離人至戚者,發(fā)入此獄。再發(fā)小獄。受苦滿日,轉(zhuǎn)解第八殿,收獄查治。又,凡盜竊、誣告、敲詐、謀財害命者,均將遭受下油鍋之刑罰; ·【第八殿都市王】農(nóng)歷四月初一日誕辰,司掌大熱大惱大地獄,又名惱悶鍋地獄,另設(shè)十六小獄。凡在世不孝,使父母翁姑愁悶煩惱者,擲入此獄。再交各小獄加刑,受盡痛苦,解交第十殿,改頭換面,永為畜類。 ·【第九殿平等王】農(nóng)歷四月初八日誕辰,司掌豐都城鐵網(wǎng)阿鼻地獄,另設(shè)十六小獄。凡陽世殺人放火、斬絞正法者,解到本殿,用空心銅樁,鏈其手足相抱,煽火焚燒,燙燼心肝,隨發(fā)阿鼻地獄受刑。直到被害者個個投生,方準(zhǔn)提出,解交第十殿發(fā)生六道(天道、人道、地道、阿修羅道、地獄道、畜生道)。 ·【第十殿轉(zhuǎn)輪王】 農(nóng)歷四月十七日誕辰,專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別善惡,核定等級,發(fā)四大部州投生。男女壽夭,富貴貧賤,逐名詳細(xì)開載,每月匯知第一殿注冊。凡有作孽極惡之鬼,著令更變卵胎濕化,朝生暮死,罪滿之后,再復(fù)人生,投胎蠻夷之地。凡發(fā)往投生者,先令押交孟婆神,酴忘臺下,灌飲迷湯,使忘前生之事。 六道輪回編輯 所謂輪回者:是描述其情狀,去來往復(fù),有如車輪的回旋,在“六道”中周而復(fù)始,無有不遍,故名六道輪回。佛家認(rèn)為:世間眾生無不在輪回之中。只有佛、菩薩、羅漢才能夠跳出三界,不入輪回。 天道 天是有情眾生輪回轉(zhuǎn)生的六道中最妙、最善,也是最快樂的趣處,只有修習(xí)“十善業(yè)道”者才能輪回投生于天界。 人道 六道輪回之一,苦樂參半。投生人道的痛苦,主要可被歸納為四苦,即生苦、老苦、病苦及死苦。但人間卻是最適宜修持佛法的地方。 阿修羅道 六道輪回之一,有天人之福而無天人之德。 畜生道 新譯旁生道。畜牲道的眾生,居住在陸地上的少,居于海里的為多。從最小的昆蟲到鯨魚及大象等,都屬于畜牲道的眾生。 餓鬼道 新譯不作餓鬼而單作鬼道。鬼的痛苦比地獄略少,但比畜牲道大。 地獄道 依佛教輪回報應(yīng)說,作惡者必受惡報,命終后,將墮于痛苦環(huán)境中,遭受種種罪苦。因此在六道之中,以地獄道之痛苦為最甚。造作最重惡業(yè)者,會投生于地獄道中,經(jīng)歷幾十萬億年才有可能離開此道之苦。 本書首發(fā)來自百書樓(m.baishu.la),第一時間看正版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