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節(jié)
“姐夫,有啥事兒?”看著況雷好像有事情要跟自己說的樣子,小石頭問道。 “那個,石頭啊,姐夫像問一下,你以前上課的時候的筆記還有嗎?還有就是你給王專找的復習資料,能不能也給我來一份?”況雷也不客氣,上來就把自己想要的東西跟小石頭說了一遍,反正這幾年自己跟小石頭混的也挺熟的,這種事情沒什么不好開口的。 “怎么,姐夫你也要去高考?”小石頭有些奇怪的看著自己三姐夫,這感覺當影視公司老板沒意思了,想要再去感受一下大學生活?自己三姐知道嗎。 “不是,我這么大人了,以前學的基本上都忘光了,每天這么多事,想學也沒有時間啊,是我meimei,我走的時候她才十四,現(xiàn)在琢磨著估計今年也要高考了,但是大陸那邊我聽說學習資料還挺缺的,就來問問你?!?/br> 況雷雖然這幾年人不在大陸,但是對于自己家里人的消息還是挺掛念的,以前那邊消息比較閉塞,他也不敢隨便往家里寄什么東西,沒的給家里人招禍,現(xiàn)在稍微松了一下,注意點先讓人帶回家里再給妹子寄去就行了。 “那姐夫你算是找對人了,石頭哥這里什么都沒有,就是筆記和書多,拿去,不用還了?!毙∈^聽完也不吝嗇,很大方的對況雷說道。 “嘿,你個臭小子,你是誰石頭哥呢?打量著占我便宜不是?!睕r雷一把箍住小石頭的脖子。 “哎呀,我好像想不起來我的筆記在哪里了?!?/br> 況雷:…… “石頭哥?!?/br> “??!我想起來了,在我屋里的床底下,你等我啊,我去給你拿。” 作者有話要說: 況雷:小心眼兒。 小石頭:哦,對了,我的筆記好像不在床底下。 況雷:...... 第086章 今天對于李家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在大陸局勢徹底穩(wěn)定下來,李建國召開第n次家庭會議之后, 大家拍板決定重回大陸。 由于109的事業(yè)重心以及各個關系網(wǎng)都是在香港這邊錯綜盤踞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所以109大隊這次暫時不會跟著李建國他們回去, 而是留守在香港這邊。 因為109大隊的人本身在大陸那邊也沒有什么親人了, 所以對他們來說在哪兒都一樣,109在哪兒他們就在哪。 李建國在經(jīng)過一番思考之后,綜合兩邊的情況決定還是以香港這邊為大本營, 開拓國內(nèi)作為第二市場。那既然是大本營, 那么沒有人肯定是不行的。這回先是李建國帶著幾個人回去摸一下情況, 把國內(nèi)市場情況都摸清楚了再做決定。 這次回去的人員中包括李老頭,李老太,李建國, 趙紅梅, 小石頭, 李芳芳一家,李建軍,李建民一家, 以及三姐妹和她們的丈夫全都要啟程前往大陸。 況雷是因為他的家本身就在大陸那邊,這回李建國他們舉家回大陸他自然也是要跟著一起回去的。至于張從心張從簡兩兄弟, 也是要陪著老婆回家, 順便看一看她們長大的地方。還有就是他們受到李建國的啟發(fā), 也覺得大陸會是一個不錯的投資市場,也決定到國內(nèi)考察一下投資環(huán)境,再決定要不要開拓國內(nèi)第二市場。 而且小石頭和王專也是高考在即, 小石頭和王專的戶籍都在上陽市,自然還要回到上陽市進行高考。 這次回去不同于以往,他們不是去執(zhí)行任務,也不需要偷偷摸摸的從江上偷渡。而是坐了香港最新開放的前往大陸的輪船。 輪船不是很豪華,但是各項的基礎設施也是齊全的。上面的人不少,基本上都是在聽聞局勢穩(wěn)定之后思鄉(xiāng)心切的海外游子。不過回國投資的人還不算多,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像李建國這樣得到內(nèi)部消息的。 雖然說現(xiàn)在的大陸形勢基本已經(jīng)穩(wěn)定下來,不再拒絕國外或者香港的人進入大陸,但是具體的改革措施還是沒有落實下來的,所以大部分的海外商人還在觀望。 但是要知道,有時候晚了一步,就代表后面步步都要落后了,這就是在商場上搶占先機的重要性。 李建國和小石頭以及109大隊的那些人往返于大陸和香港之間可以說是駕輕就熟了,但是對于李家的其他人來說,這卻是來到香港十年之后第一次再次踏上了回大陸的旅程,他們的心情自然是無比激動的。 不同于那次從大陸偷渡到香港時倉皇不定的心情,李老頭站在輪渡的甲板上,眺望著還看不到的江岸的那一邊,神情放空。 十年了,終于,終于可以回去了。 輪船的速度跟自己游過去的速度比當然是要快很多的,所以他們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 李秋指著岸邊其中的一塊地方對況雷說,“你看,爸當時就是從那里把我們一家人都帶到香港去的。”順著她所指的地方看去,和岸邊別的地方?jīng)]有什么不同,也不知道她是怎么看出來的。 “呵呵,正巧我也是從這個江面游過去的,不過我是在那里?!睕r雷指著另外一個地方說道。 顯然,這段記憶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十分深刻的,所以即使時隔多年,依舊能夠清晰的指出當時的地方。 李建國在決定回大陸之后就通知了陳司令,在他們出發(fā)之前就收到了陳司令給他們寄去的從廣東通往上陽市的火車票。 雖然幾張火車票對于陳司令現(xiàn)在這個位置來說是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其中的情誼卻讓人覺得沉甸甸的。 陳司令給他們準備的火車票是臥鋪,而且是一般人不會選擇乘坐的軟臥。這么多年,小石頭終于第一次不是在爸爸的懷里度過的在火車上的時間了。而心境和當時也大有不同,他早就把香港的李宅當成了他另外的一個家了,而大河村同樣也是他的家,現(xiàn)在他要回大何村去了。 火車到站的時候,遠遠的就可以看到一個老人身穿著綠色的軍裝,不理會身邊的人想要讓他進到大廳里等候的勸說,倔強的站在接站口,眺望著遠處駛來的火車。這人赫然就是陳司令了。 相比較于幾年前,現(xiàn)在的陳司令看起來明顯要蒼老了一些,但是精神頭還是很不錯的,身子骨也硬朗,看來這么多年的風霜并沒有壓垮這位曾經(jīng)橫刀立馬的老人。 看著慢慢從火車上下來的李建國一行人,他聲音洪亮的開口喊道,“建國這邊兒,我在這里!” “喲,這不是老首長嗎?走,快去。”山子定睛一瞧,是陳司令,趕緊拉起身旁的同伴們跟在李建國身后快步迎了上去。 “好啊,你們都回來了,好啊。唉?怎么就你們幾個,他們哪去了?”陳司令看著走過來的李建國他們,先是高興的,然后又疑問道。 “哦他們啊,這些年攤子鋪的大了,那邊也不能沒有人手,就先讓他們留在那里了,等那邊穩(wěn)定下來了,能脫開手了,我就讓他們一起回來來看您?!崩罱▏χ鴮﹃愃玖罱忉尅?/br> “好好,只要人沒事兒就好。” “沒事兒,我們都好著呢,壯得跟一頭牛似的。您還不知道吧,老六,就是那個小六子,他現(xiàn)在也好好的,前些年我們機緣巧合在香港找著他了。” “好,好。”乍一見到掛念了十多年的這些人,陳司令的心陡然輕松了下來,除了好竟再也說不出其他的東西了。 他一生親緣寡薄,他把他的每一個兵都看作了自己的孩子,而傾注了他最大的心血的109大隊在他的心中的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小六子,我記得當時啊,就這個小子最皮。搞的建國整天的罰他跑步,有一段時間他一見到建國就怵?!标愃玖铍m然上了年紀,但是記憶力還不錯,聽到山子說小六子,很快就和自己記憶里的人對上號了,“我一直有讓人找他,沒想到還是讓你們給碰見了,果然是109 的人,沒有人牽著,他照樣跑到109了?!?/br> 說到這里,陳司令又是一陣感慨,“好了,不在這里說了,我自掏腰包給你們接風洗塵,走!” “行,老領導說請我們吃飯我們當然要去,只不過我們?nèi)硕?,怕把老領導給吃窮了啊?!崩罱▏_玩笑指了指后面的人,這幾大家子加起來人可是不少。 “有本事你就讓他們敞開了吃,吃窮了算我的,老子攢了幾年的工資,還不夠你們吃這一頓飯?”陳司令很豪氣的揮手。 很快,一行人就轉移到了一家國營飯店里坐下,陳司令拉著小石頭跟他說著話。 不要說,石頭哥老實起來還是挺人模狗樣的,軟軟的頭發(fā)乖順的趴在頭頂,大大的眼睛見人就笑,依舊是小時候的小石頭招牌笑容,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味道,特別討老人家喜歡,再加上肖似李建國年輕時候的面容,讓陳司令仿佛又看到了當年才剛剛入伍的李建國,親切感更甚。 “小石頭啊,還記得爺爺不?當年你可是認我當干爺爺?shù)?,一轉眼都這么大了,真像你爸年輕的時候,不過比你爸俊?!标愃玖钜贿吔o小石頭夾菜一邊說道。 “爺爺~”小石頭一邊吃著菜,一邊乖巧的叫人,把陳司令樂得又給他夾了一筷子的菜。 這一聲聽得李建國心里直嘀咕,這臭小子話里得摻半斤糖吧?比叫他老爸求他辦事的時候還熱情,果然是個會見風使舵的。 那邊王??吹竭@么多的好吃的也是胃口大開,吃的整個臉的rourou都在抖,他的胖不是有的人的那種讓人感覺油膩的肥膩,而是老人家很喜歡的嬰兒肥,看起來福氣極了。 這一頓飯啊,陳司令忙的不得了,一會兒給小石頭夾菜,一會兒給小磚頭夾菜,時不時的囑咐他們多吃點,還要跟李建國他們聊著這幾年的事情,自己都沒吃幾口,但是臉上的笑卻一直沒有停下去。 “小石頭啊,你們這次是不是也要去高考???”陳司令開口問了。 得到小石頭肯定的答案之后,陳司令開始賣起了安利,“要我說啊,小石頭你們高考就報上陽市的大學,咱們上陽市的大學在全國也算是數(shù)得著的了,你看那些首都啊,上海啊,好是好了,但是自己孤零零的一個有啥意思,家里人全都不在那里?!?/br> 陳司令的話引起了小石頭的強烈共鳴,要說見得世面,這幾年在香港跟著李建國見得也不少了,首都上海什么的對他的吸引力顯然不如平常人大。 說句沒志氣一點的話,李建國攢下的家底他就算是天天在家躺著也夠他混吃等死一輩子了,他去上大學主要就是想圓一下前世的遺憾,感受一下大學校園外加學一點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自然沒必要跑這么遠,現(xiàn)在交通也不發(fā)達,估計一年才可以回一次家,何必呢。 看小石頭認同他的話,陳司令說的更起勁兒了,“等你們上了大學,放假的時候就到爺爺家里來,爺爺家地方大,你們沒事兒就常來。”陳司令現(xiàn)在退下來了,年紀也大了,總是希望家里有些熱乎氣兒的,難得這兩個孩子這么合眼緣。 石頭和磚頭也都不是那種抗拒和老人相處的孩子,都高興的點頭答應了。 看他們聊的火熱,旁邊的山子只想說一句,你們就完全沒有想到還有考不上的可能性嗎? 當然,這話他是不會說出來的,老領導的暴脾氣誰撩誰知道。 作者有話要說: 小石頭:考不上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小磚頭:我,我也能考上,我做了好多卷子呦。 第087章 晚飯結束后, 在陳司令的挽留下,李建國等人在上陽市住了一晚,順便休整一下,雖說比起上次逃港這回要輕松許多,但是也是比較消耗精力的。 第二天, 李建國就帶著李家一行人踏上了回大河村的道路。 今天的大河村不像是以往的那樣平靜, 早在幾天前就來了一隊裝修隊翻修了李家原來的幾個已經(jīng)老舊的房子,大家都知道,房子這個東西,就是越住才越不會壞,要是長時間不住人就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為了回來之后有地方落腳,李建國提前就叫人來整理這里的房子了。 同時也因為翻修房子的動靜,現(xiàn)在大河村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了李建國一家要回來的消息,大部分人都是喜聞樂見的。 當年先是李建國一家悶聲不吭的沒影兒了, 然后又是109大隊一夜之間成了空城,不知道被那個缺德帶冒煙的給一把火全燒了,再接著就是李芳芳,李建軍, 李建國一家也先后一夜之間沒了蹤影, 這讓周圍的幾個生產(chǎn)隊卻都不寒而栗,要不是破四舊搞的風風火火的,不然估計什么神神鬼鬼的都要出來了。 裝修隊昨天已經(jīng)把房子都弄好了,就剩下一根被拆下來又重新找的主梁還沒有裝上去,但是真?zhèn)€裝修隊已經(jīng)停工了, 像是在等什么人似的。 “三娃子,你過來,我讓你去縣城買的鞭炮你買來了嗎?”李三叔對著已經(jīng)是好幾個孩子爹的三娃子招手。 三叔掰著手指頭算起來已經(jīng)九十多歲了,再過兩年就滿整整一百年了,是這片遠近聞名的長壽老人,這是從封建到新中國,從戰(zhàn)爭到和平的一百年,歲月賦予了三叔一些旁人所沒有的智慧和眼界,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三叔的身上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好幾次若不是三叔的先知先覺,大河村數(shù)百年的傳承就要毀于一旦了。 “三叔,您吩咐的事兒我哪敢忘啊,現(xiàn)在就在我家呢,我現(xiàn)在給你去拿?”三娃子還是和以前一樣的說著俏皮話。 “嗯,你去拿吧,我在這里等著你,順便給我拿把椅子過來,我就坐在村口兒等?!比逭f完就拄著拐棍晃晃悠悠的往村口走去。 李建國他們到達大河村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副景象,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坐在村口的藤椅上,時不時的抬頭看一眼村口的土路,然后閉上眼睛休息一會兒,然后又睜開。 等他再次睜開眼睛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一群人之后,他先是站了起來,然后顫巍巍的拿出了三娃子的那掛鞭炮,劃著火柴,點燃鞭炮扔出去。 瞬間,整個大河村都聽見了門口噼里啪啦的鞭炮的聲音,嘹亮而又喜慶。 村里的許多人都被吸引了出來,只一眼,他們就認出了那個攙扶著三叔的男人赫然就是已經(jīng)失蹤了十年的李建國。 “大家快出來啊,快出來,李家回來了,族長回來了!”先到達門口的人扯著嗓子對著村子里面喊道。 像是大河村這樣的村落,一年到頭也出不了什么大新聞,這一嗓子可是把還在村子里忙里偷閑的人全都給喊了出來,大家簇擁著李家一行人開始向著原來李宅的方向移動。 三叔的行為并不是毫無根據(jù)的,李宅里,裝修隊的人已經(jīng)擺好了架勢,一根粗壯的圓柱形木頭被紅色的布遮蓋起來,等看到李建國他們踏入李宅的時候,鞭炮聲再次響了起來。 這也算是尊重民俗了,以李建國來說其實弄不弄都行,但是老人對于這個還是比較看重的,而且你要是悶聲不響的回來了反而不好,適當?shù)拿孀庸こ淘谟袝r候是必要的。 在眾人的歡呼聲中,身為一家之主的李建國挑起了主梁上的紅布,“今天重回大河村,承蒙諸位這么多年的惦念,今天大家吃好喝好,不醉不歸?!?/br> 說完,就把身后跟著的那個一起過來的手推車上遮蓋的東西撩開,里面裝滿了各種蔬菜和rou,以及一瓶瓶的酒。 吃飯的時候,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在討論,這李家是發(fā)達了,看那穿的,看李家那幾個女婿的氣派,還有一回來就修房子,整個大河村都沒見過這么氣派的房子,看來還是李建國有本事之類的話源源不絕。 不得不說,李老太聽到這些話心里是有些高興的,富貴不還鄉(xiāng)如錦衣夜行,這一整個宴席上李老太是忙來忙去的招呼客人啊,讓他們吃好喝好,每次聽人說李建國如何如何,李家三姐妹如何如何,小石頭如何如何,她嘴上謙虛,實際上臉上都笑成一朵花了。 小石頭看著好久都沒有這么高興這么有精神頭的奶奶,眼帶笑意的看向了那邊正在應酬著前來敬酒的那些人的李建國,被李建國回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老人家高興就好。 由于王家的房子在走之后就被那些王八犢子給占了,現(xiàn)在那些人被清理了之后,王家要領回宅子還有一些手續(xù)要辦,再加上王專還要和小石頭一起復習高考,所以王家就現(xiàn)在大河村這里住下了,王老爺子還是和在香港的時候一樣,每天提著個桶子去河里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