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書迷正在閱讀:也曾吻玫瑰、學霸女神的娛樂圈生活、請叫我總監(jiān)、秦皇遺墓:長生冢、穿越種田之農(nóng)家日常、陛下和將軍又吵架了、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反派BOSS、來自深海的他、錯嫁世子后,她每天都在撒糖、一等婚事
慕鳳煙聲音極小,沒好氣道, “你何時知曉此事的?” 夜璃玦嘴角上翹,把慕鳳煙擁入懷中,在她耳邊輕聲道, “很早便知了,煙兒,難道你不知道,你袖袋之內(nèi),是放不下很多東西的?偏偏你又從里面掏出很多東西,還有八皇兄以及你從宮中救出來的刺客,我猜想你把他們事先放入了乾坤之內(nèi),而后出宮后才將其放出,八皇兄那時的身子,虛弱的幾乎無法行走,怎會跑如此之遠,到了你的別院?” 第532章 煙兒,你有空間之事,幾人知曉? 慕鳳煙聽著自已如此多的破綻,望著夜璃玦撅了噘嘴, “既然知曉了,為何不早說,害的我擔憂了良久,就怕你把我當成怪物,遠離了我?!?/br> 夜璃玦聞言頓時心疼,在其耳邊輕柔道, “對不起煙兒,是我考慮不周,我只想讓你好好保守這個秘密,少一人知道,便少一分危險,即便是我,也不行,我不想讓你有絲毫的危險,沒曾想讓你憂了心。” 慕鳳煙本就沒有生氣,聽聞夜璃玦所言,更是暖心,想想自已白白擔憂了良久,還是沒好氣道, “可是你還是早早知曉了此事,還不如早早告知與我?!?/br> 夜璃玦無奈道,“煙兒,你擔憂,我也擔憂,我怕我說出我的猜測,你會誤會我對你起了疑心,再遠離與我,我才未對你提及,還望煙兒原諒一二?!?/br> 慕鳳煙聞言臉上瞬間掛上笑容,原來他們彼此都擔心對方離去,現(xiàn)在好了,彼此再沒有了擔憂。 慕鳳煙想到夜璃玦方才所言,憂心道, “你發(fā)現(xiàn)了破綻,別人會不會也發(fā)現(xiàn)了?” “煙兒,莫要擔心,你在我面前是不自覺地放松了警惕,或許在你心中,我早已不同,你在外人面前,可是謹慎的緊?!?/br> 夜璃玦話落,眼中盛滿喜色,煙兒這不自覺的行為,不正是證明他在煙兒心中的地位異常重要嗎。 慕鳳煙瞧見夜璃玦眸中還有些驕傲的神色,輕笑出聲, “你所言極是,你在我心中自然不同。” 之后,慕鳳煙便在夜璃玦耳邊低語了一番,把空間內(nèi)的糧食可以用于種糧之事一一說與了夜璃玦傾聽。 也把靈泉水之事一并告知。 若不是在皇宮之內(nèi),明處暗處的如此多侍衛(wèi)把守,她都想帶著夜璃玦去空間內(nèi)查看一番。 夜璃玦聽聞后內(nèi)心還是震驚不已,煙兒有如此至寶,萬不能再讓第三人得知,否則極其危險。 夜璃玦小聲道, “煙兒,你有空間之事,幾人知曉?” “我只告知了你一人,本來想告知娘親與爹爹的,但,我怕他們知道后會害怕,更怕他們會整日為我擔憂?!?/br> 夜璃玦點頭贊同,神情嚴肅,輕聲耳語, “煙兒所慮周全,你母親知道后定然會擔憂不已,自古以來,凡有至寶者,殺人奪寶之事時有發(fā)生,更何況你的寶貝猶如一個天地,所以煙兒,此事你知我知,萬萬不可再告訴第三個人知曉,我亦會全力護好你,若日后你再從空間里拿出何物,你皆推在我身上,我為你做掩護。” 慕鳳煙聞言心口溫暖,微笑道,“好?!?/br> 之后慕鳳煙便畫出了催雨彈的圖紙,讓夜璃玦的屬下去制造。 而后又對空間的種糧之事,商量了一番,最終決定,蝗災(zāi)之后,空間種糧再拿出,屆時先找個安全隱蔽的地方,從空間中取出,然后再吩咐侍衛(wèi)們拉入朝廷大糧倉,如此以來,外人皆以為是朝廷為其發(fā)放,不會懷疑到種糧的出處,雖麻煩,但安全。 慕鳳煙為夜璃玦解決燃眉之急,尤為高興,至少夜璃玦不會再為此事憂心。 夜璃玦緊緊擁著懷中的煙兒,他此生能有煙兒何其之幸, 突然對那駕崩皇帝的怨恨也已煙消云散,若不是他的暗殺,窮追不舍,他怎會與煙兒相遇。 他忽然想起關(guān)于煙兒的那些傳言, 得鳳女者得天下,夜璃玦譏諷一笑,哪里是得鳳女者得天下,倒不如說跟著煙兒得天下。 只是得了天下又如何,倒不如與煙兒一同去逍遙自在。 之后的幾日,紫圣國的東西部在緊張的除蝗行動下度過。 為了除去蝗蟲,十幾個州縣的黎民百姓幾乎傾巢而出,沒日沒夜地做著這除蝗之事。 幾日過去終于見了成效,那成群的蝗蟲被消滅干凈, 這還要得益于焚燒的秸稈之中有藥材混入,那些煙霧讓飛舞的蝗蟲自行掉落, 此種情形,可真是奇事一件,大快人心。 那些黎民百姓見此更是欣喜不已,行動亦是迅速。 只是他們非常憂心,這久久未曾降雨,禾苗又全部被蝗蟲吞食, 他們接下來該如何度過這艱難的日子, 恐怕會要挨餓, 人人皆是愁眉苦臉, 雖然蝗蟲消滅干凈,但這干旱的天氣,即便趕快播種,能生長嗎? 他們的憂愁并未過多久,而后百姓們個個面帶喜色,他們聽聞了朝廷的公告。 且,還有侍衛(wèi)沿街敲鑼,在各個村落宣揚朝廷公告內(nèi)容。 皇上下旨種糧由朝廷來發(fā)放,且這次朝廷發(fā)放的種糧品種優(yōu)良,在干旱之地亦能生長。 還叮囑百姓們莫要恐慌, 朝廷對受災(zāi)一事絕不會松懈,對子民憂心的皇上更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