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鶯鶯傳在線閱讀 - 第160節(jié)

第160節(jié)

    眨了眨眼睛,試探道:“嫂子來的太遲了一些呀...”

    似乎是被趙鶯鶯這句意料之外的話驚到,婦女像是受驚的兔子跳了起來:“這...這怎么回事?”

    趙鶯鶯借口道:“嫂子也知道吧,今日是正端午,過端午節(jié)的準備早就之前就做完了。糯米包成粽子更是提前幾天的事情,我家這時候也沒有剩下糯米??!”

    這當然是假的,糯米雖然不好用來蒸飯,可是烹飪食物的時候用糯米的機會還是很多的。就算不過端午節(jié),趙鶯鶯自家也常常準備許多糯米。就在這個時候,廚房的糧缸里還裝著半缸糯米呢。

    趙鶯鶯也不欲把話說盡,于是吩咐桃兒道:“桃兒你去,幫嫂子多拿幾份端午節(jié)禮——嫂子,我這里沒有糯米了卻還有粽子和一些端午節(jié)小玩意兒,你給帶回家去。東西不多,勉強過個節(jié)吧!”

    雖然沒有借到糯米,可是有趙鶯鶯多送的粽子和各種端午節(jié)的小玩意兒,這就已經(jīng)足夠過端午節(jié)了。那婦女還想說什么,卻都沒有了理由,只是結(jié)果幾份的端午節(jié)節(jié)禮,向趙鶯鶯感謝。

    等人走了趙鶯鶯才奇怪道:“怎么回事,竟然來借糯米?”

    過了幾日,趙鶯鶯才聽嫂子吳氏道:“端午節(jié)那一日有族里的問你借糯米罷?”

    見趙鶯鶯點頭這才接著道:“哼,這些人盡會站人便宜,曉得你和本哥兒憐貧惜弱,借出去了也不指望他們來還,一個個就作起來了。這次借糯米就不知道是那家嬸子想出來的主意——糯米也是值錢的!她家借遍了族里就為了把這些糯米拿去換錢。”

    趙鶯鶯聽著不像,不是因為她不相信這些人耍心眼,而是糯米的價錢!糯米比一般的白米貴出很多來,可是今年的價兒也不過一石一兩一錢二分。憑人家厲害,借遍了族里能借到一石的糯米,可那也就是一兩一錢二分銀子!

    不是說這個錢太少,而是現(xiàn)對來說不值得呀——這種事是瞞不過人的,而事情一旦露出來,這家如何再在族里立足?相對與這個,一兩一錢二分銀子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你知道什么,人活世上就容易心存僥幸,想著這件事并不一定會透露出來。若是運氣好,她家可就不會露馬腳了!”

    吳氏聽了趙鶯鶯的疑惑,指點她道:“這件事族里本來無人知曉,她家也精呢!天不亮的時候偷偷帶了糯米出門去到城東那邊的糧鋪換錢,若不是禮哥去給鋪子下門板遇上了,又正好我家是做米糧生意的,最容易看出其中的關(guān)節(jié),焉能不被她家逃過。”

    之后的幾日,吳氏把這個事情在族里傳遍了,凡是借了糯米給那位嫂子家的族人都十分生氣。他們是本著可憐的心情借糯米給這家的,依照這家已經(jīng)窮的底掉的情況,他們也沒有想過要還。說是借,其實就是給了。如今才知道這是行騙,當然很憤怒。

    有的人家上門去罵,有的人家則是要她家把借去的糯米還回來。然而無論那邊都沒有達成目的,這家縮著脖子做人,大門緊閉好幾天都沒有一個人出來。

    到底每家也不過是幾斤糯米而已,實在見不到人總不能為了這幾斤米把人家門給砸了吧。于是這些人家也漸漸散了,等到再幾日,這家和往常一樣生活,只不過出門的時候遇到曉得事情的族人,免不了被冷嘲熱諷一遍。

    出了這樣的事情,趙鶯鶯不免有些錯愕,事情了結(jié)了才對眉嫂子道:“其實她家也是族里的好人家,以往相處最親熱不過了...做出這樣的事情,原本是沒想到的。也是被逼的...”

    若是在族里沒有好名聲好人緣,也做不到借到這么多糯米??删褪沁@樣的人家做出這種事來,趙鶯鶯想到的就是如今日子對于很多人家來說已經(jīng)支撐不住了。

    眉嫂子微微點頭,然后又搖頭道:“這話算是對了一半,的確有日子不好過的緣故??梢膊患兪侨兆硬缓眠^。不好過的人家多了去了,難道只她一家?人家不做這種事,偏她家這樣做了,這就是明證?!?/br>
    這一次的撒花錢因為收的多,而且針對的是所有百姓,所以在民間引起的風波比較大,弄出了許多不大不小的事情。被逼的走投無路的人也有不少,向崔家族人這樣的還是好的,有的人實在沒辦法就開始偷啊搶的,揚州府的風氣為之一壞。

    等到了六月夏日,風波還沒有平息下來。

    趙鶯鶯的妯娌里面古氏有養(yǎng)一些家禽的習慣,就是小雞小鴨這一類。特別是小雞,總養(yǎng)了二十多只吧。這些小雞平常喂米糠或者酒糟——崔本這里有的是酒糟,平常都賣給養(yǎng)豬養(yǎng)雞的人家。古氏要要,肯定是不要錢的。

    投桃報李,等到小雞長大了,雞蛋給趙鶯鶯這里送的勤,等到中秋、過年這樣的大節(jié)日還不忘記殺一只雞送過來。

    這一日她就憤憤不平道:“揚州呆了半輩子了,就沒有見過這樣的事兒!偷金偷銀的都有過,可誰家見到翻進墻來就為了把這些雞鴨給弄走的?”

    古氏家這一批雞鴨正好養(yǎng)到下蛋的時候,前些日子才送來了一些頭生蛋給趙鶯鶯崔本嘗鮮。這個時候正是養(yǎng)育的心血要收到回報,日日都有雞蛋可收。遇到這樣的事,古氏可不是要急得跳腳!

    趙鶯鶯聽的也驚奇:“這能賺什么錢不成?那些收雞鴨的販子焉能不知道這是賊贓,到時候肯定是死命壓價的。這些人辛辛苦苦提心吊膽一番,也就是為小販子們做嫁衣裳。”

    趙鶯鶯不了解這些賊兒偷兒如何生存,可是她知道,除非是真金白銀,不然其他的賊贓都是要銷贓的。銷贓瞞不過別人,畢竟無論是買賣什么的都是做熟人生意,突然來了一個生人賣東西,誰肯接收?稍微機智一些的就該知道這是有問題的,或者貨不好,或者東西來源有問題。

    有些人不會做這個生意,有些人會做。凡是做的都是一個德行,黑吃黑,總之就是把價錢壓的極低。像是珠寶之類的硬通貨還能有個兩三成的原價,其他折價厲害的好多就是原價一成而已。

    古氏也是一拍大腿:“可不是,這些人就是窮瘋了,聽說不只是我家,舊城城南這邊凡是喂了一些雞鴨的人家都遭了這個事情。應(yīng)該是一個晚上好些人一起做下的,至少準備了一輛大車,有人翻墻去偷,有人就在外頭接應(yīng)。做完了之后推著車就跑!嘖,做的這么面面俱到,有這個心思走正道不好?”

    一起說了一回,古氏告辭離去。趙鶯鶯則是出門買些東西,順便去彩繡坊把一件繡品交了。賣東西是為了過夏天,左不過就是一些防蚊蟲防中暑的藥劑,另外就是去冰窖定冰了。

    冰窖生意也不景氣,遇到趙鶯鶯這樣來定冰的就格外客氣,只不過價錢可比往年貴了一些。趙鶯鶯沒有問老板這是怎么回事,可是她也猜得到——沒錢定冰的就算是原價也定不起冰了,有錢定冰的就是漲這么點價錢那也是要定冰的。薄利多銷現(xiàn)在做不起來了,可不是只好提價維持生存。

    趙鶯鶯和冰窖老板說定了定冰的事情,這才往彩繡坊走。彩繡坊如今已經(jīng)換了一個掌柜的了,如今的掌柜的之前也和趙鶯鶯接觸過,所以上任之后依舊和趙鶯鶯保持了良好的合作。

    見到趙鶯鶯過來,爽朗道:“我心里想著崔七奶奶就是一個手快的,再加上夏天不愛做活兒,上次定的扇屏應(yīng)該到了!”

    趙鶯鶯年初的時候接了個活計,知府府里定的扇屏。當然了,知府府里不可能單單為了一個小扇屏下訂單,一起的還有許多零零碎碎的活計。只不過諸多東西里趙鶯鶯分了扇屏這一樣。

    兩邊都是合作過多次的了,掌柜的只稍微檢視了一番就點了點頭,給趙鶯鶯拿錢銷文契。然后主動對趙鶯鶯道:“等到過了中秋節(jié),天氣涼爽起來,一定給崔七奶奶留心一份活計?!?/br>
    這是拉攏!對于繡坊來說,繡娘是值錢又不值錢的。手藝一般的繡娘根本什么都不算,不要說自家培養(yǎng)的了,就是外頭以此補貼家用的女子也有很多哪能達到這個水準,算起來真是要多少有多少。一個不愿意做了也就是不愿意做了而已,對于繡坊來說就是換一個人。

    可是繡娘又是繡坊最寶貴的財富,正是有手藝精湛的繡娘他們才能立足。不然只靠著和富貴人家的管事、采辦打好關(guān)系,東西送上去了不行,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以后都做不成生意了!

    而到了手藝可說精湛的繡娘這個程度,那就不是隨隨便便揀擇一些天賦不錯的小女孩能夠得到的了??傊總€繡坊這樣的人都不會多,都是各個繡坊供起來的財神奶奶,生怕她們一個不高興就耍心眼——這些繡娘身契捏在繡坊手里是不假,可是做活的還是她們自己。甚至不需要做別的,只要報一個生病了拖慢一些工期,這就夠繡坊受的了。

    至于趙鶯鶯這種并不歸繡坊所有的繡娘,那又有另一種說法了。平常的時候她們只不過是當?shù)谝坏壤C女用而已,可是并不能怠慢。等到有自家繡坊拿不下的活計,那就是她們大顯身手的時候。所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就是差不多的意思了。

    趙鶯鶯這件活計比較簡單,前后座了三四個月,中間也是不緊不慢地做的,從來沒有趕過工期。酬勞也不算多厚,大概就是一百兩出頭,估計賣價還不到二百兩——這對于普通人家來說可能是全副身家,可是對于那些真正的大戶人家來說,毛毛雨都算不上。

    說來也是諷刺,自從年景不好起來,各個行業(yè)生意都不好做了,偏偏趙鶯鶯做的繡花活計依舊如同往常。

    說到底,她這種動輒幾百兩,甚至可能上千兩的繡品,能夠享用的人家也就是有限的那些家而已。這些人家難道會受這不好的年景影響?就算有也是微乎其微的,不至于到削減用度的時候。甚至其中有些人還是既得利益者呢!

    就比如說定下這一批繡品的知府大人,趙鶯鶯當時瞥了一眼繡品單子,少說也有大幾千兩了。說不定還在別家繡坊有下單,最終數(shù)目難以估計——聽說這位知府大人原本也是窮苦人家出身,當知府之前也大都是在清水衙門。直到前一任官去了工部管著一些督造活計,這才算是發(fā)跡了。

    可是剛來揚州的時候也沒有如今的排場!

    排場是要用錢來堆的,錢從哪里來,當然是從治下的揚州百姓來!

    朝廷也不是傻子,揚州富庶也不是這么個壓榨法。之所以如今催逼的這么緊,也就是各個官府自己從中中飽私囊,多要了好多!

    如今揚州上下就沒有不痛恨這一批官員的,趙鶯鶯也是其中之一。按理說這樣的她不應(yīng)該接揚州知府里的活計,但是她并沒有那般矯情。誰都知道這活計她不接自然有人接,對于她來說還算是賺了知府府里一回錢呢!

    拿著繡品結(jié)賬的銀子,趙鶯鶯又去了一趟牙行,干脆把上一季度的賬給清了。因為提前清賬,得了牙行老板娘的千恩萬謝。

    “如今生意越來越難做,大家的賬目事先約定,或者逢年節(jié)開銷,或者逢著季度末尾開銷??墒钦娴搅四莻€時候,則是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偏偏還不敢真的隨便給斷了各種供應(yīng),不然就徹底失了這個主顧了?!?/br>
    趙鶯鶯想到崔本酒坊的那些賬目,其中一些是大戶人家、大商販做主顧,沒有拖欠的??梢灿幸恍┛蛻裟芡弦粫r是一時,并不是沒有錢,而是拿錢去放高利貸或者做別的快進快出生意,拖上兩個月說不定就能賺上好幾分利!

    只是這些人賺大發(fā)了,這就苦了要做周轉(zhuǎn)的酒坊。趙鶯鶯經(jīng)常替崔本算賬做賬,什么都清楚,不知道對著賬本嘆了多少回氣了。應(yīng)和著老板娘:“可不是這樣!我家酒坊也是差不多的,也是沒辦法了?!?/br>
    說了幾句,趙鶯鶯又在牙行定了一些東西,讓牙行記得送來。這就緩緩回家,知道到了街巷入口,看到有兩輛大車,上頭放著一些家伙,正有幾個腳夫一樣穿著短打的男子搬進搬出。

    等走近了自家,才發(fā)現(xiàn)是之前已經(jīng)搬走的一個斜對面鄰舍家正在搬進來新人。

    第213章

    趙鶯鶯回家時見到斜對面人家大門正開著, 有腳夫把各種家伙搬進,都是些家具之類的粗笨東西。又有一個臉色十分嚴肅年紀再四十多歲的婦人站在門口, 手上挽著一個包袱, 正指揮腳夫小心一些。

    斜對面這戶人家原來是外地來做各種風干海貨生意的, 只是做了幾年正遇上生意不好做的時候, 到今年實在支撐不住了, 于是賣了房子打算回老家。這房子已經(jīng)空了一段時間了, 都是交給牙行在打理, 趙鶯鶯還猜測什么時候會有人搬進來呢, 沒想到今日就來了。

    趙鶯鶯才一回家眉嫂子就過來了, 眉嫂子有事沒事就喜歡找趙鶯鶯說些話。這一回新搬來的人是趙鶯鶯的斜對面, 更是她的鄰居,她可不是攢了一肚子的話要說。來到趙鶯鶯家就迫不及待開口:“你知道這家什么來歷?”

    趙鶯鶯也是佩服眉嫂子, 人家來之前沒人知道會有什么人搬進來——這一次搬進來的人大概不是買房而是租房, 所以并沒有牙行的交易,也就無所謂牌長甲長這些人簽字了, 這樣才能絲毫消息都沒有。

    直到今日人來了,到現(xiàn)在為止才多久,眉嫂子竟然就能打聽出消息來,看樣子消息還不少呢!這樣趙鶯鶯如何能不敬佩。于是跟著她的話道:“是什么來歷?”

    眉嫂子笑著揚了揚眉毛,眉飛色舞道:“那家的嬸子與腳夫結(jié)賬的時候我聽到了, 是從北皮市那邊搬過來的——我是不認得這家,不過牙行老板娘知道哇,立刻就與我說了?!?/br>
    北皮市?說實話, 說到北皮市趙鶯鶯想不到什么。揚州整個城市頗大,不愛出門的照應(yīng)雖然已經(jīng)在這個城市住了很多年,但依舊沒有特別了解這個城市。除了舊城城南這一塊,以及最為繁華的小秦淮河兩岸、幾條街市,趙鶯鶯對揚州其他坊市都是一知半解。大都就是知道方位,至于具體如何她是真不知道。

    以她的記憶來說,北皮市似乎...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地方啊。

    事實也差不多如此,只聽眉嫂子興奮道:“他家是讀書人家來著,只不過那嬸子運道不好,好不容易十年前熬到丈夫考取了舉人功名,誰能想到那年冬天進行的科舉,天氣格外冷,考到最后一場就病了。出來之后就是風寒,一開始還不當回事呢!誰都沒預(yù)料到竟然就死在這小小風寒上。所以啊,雖然是舉人的門庭,卻一點兒光都沒有沾到。如今這嬸子帶著一兒一女過活,只專心培養(yǎng)兒子讀書,想著家里再出一個舉人呢?!?/br>
    科舉考試并不是考試那么簡單,有經(jīng)驗的書院都會讓學(xué)子經(jīng)常鍛煉身體,而不能做文弱書生。這并不是沒事找事,而是一切為了正式的科舉考試做準備。

    院試、府試、會試、殿試,一道道關(guān)卡,除了最后的殿試之外,都是要進貢院的!關(guān)上門住在貢院里考試,而貢院里的考房就像一個個的籠子,難熬極了。夏天考試中暑的,冬天考試風寒的多了去了。貢院門一開,每年都要抬出來一些。

    所以這位舉人風寒而死并不是不可能,只不過也太倒霉了——每年府試有得風寒死的,可是府試中了又得風寒死的就是一個機會很小的事情了,遇上了也只能說是倒霉。十年寒窗就為了這一刻,還沒有享受到什么就給死了!

    趙鶯鶯愣愣感嘆:“那還真是可惜極了。”

    窮秀才富舉人這可不是說著玩的,舉人就有了當官的資格是小事,畢竟具有當官資格和真的當官之間隔了太遠了。每年在吏部排隊等缺的舉人好多呢,不是進士的話,真要排隊去等,猴年馬月也等不到。

    真正的差異是舉人面對秀才的待遇全面提升,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死秀才只能夠免除自身的徭役,而舉人能夠免除各種稅賦——每三年科舉一次,中了舉的學(xué)子就算是鯉魚躍龍門了。別的什么都不用做,立刻就有人把田畝奉到其門下,就為了免除田地的稅賦。

    雖說這些田畝只是名義上屬于舉人的,按照如今地主和舉人之間的潛規(guī)則,實際上的所有權(quán)依舊是地主??墒桥e人是不可能白白做這種事的,地主也要拿出來一些好處收買其。靠著這一點舉人就能過的舒舒服服了。

    另外,既然是舉人了就有很多投機的商人前來結(jié)交。如今當?shù)呐e人,誰知道日后能不能當進士?;蛘哒f僅僅是舉人也不要緊,很多大商人就是普遍撒網(wǎng),只要一堆舉人里有一個出頭,那就是賺錢的買賣——自從大商人呂不韋開始,商人們就喜歡上了‘奇貨可居’的生意??!

    這種結(jié)交,除了形式大于實際的請吃飯之類,還有很多很實在的送東西送錢。例如曾經(jīng)給趙鶯鶯提過親的那位舉人,他年輕時候也就是一個窮書生,中了舉之后人見他還住原本的陋屋,便立刻奉上了大宅子......

    除此,零零碎碎的收入根本數(shù)之不盡,有著各種賺外快的機會。譬如舉人上京趕考根本不需要帶盤纏,碼頭上面隨便哪條船都很歡迎。這時候很多客船和商船都是不分的,載客的客船往往會在艙底載滿貨物。過鈔關(guān)的時候貨物肯定是要檢驗然后交稅的,可是要是有舉人在,那些鈔關(guān)的小吏誰也不會尋這個晦氣,都是直接放過的。所以船東不只不會收舉人老爺一路的船費、飯食錢,反而會奉上一筆好處費。

    又譬如科舉考試的時候需要有人作保,考秀才還好一些,只要學(xué)子們五人互相結(jié)保也就是了,考舉人的時候就要有舉人肯寫作保書了。要不是親戚朋友,這種作保書誰肯白寫?每三年一回,依靠這個都是不小的收入了。

    總之只要當上了舉人,讀書人的生活就會徹底改變。如果說從普通學(xué)子考到秀才都只是生存問題得以解決,那么到舉人就解決了生活問題。據(jù)說考舉人的比考進士的還要緊張,除了舉人錄取率更低,就是因為結(jié)果不同。

    對于立志要改變?nèi)松膶W(xué)子來說,其實到舉人這一步就算是達到目標了。舉人算是雪中送炭,進士不過是錦上添花。除非是家里不差一個舉人的門第,不然舉人的意義其實遠高于進士。

    這家人家的男主人要是不出事,現(xiàn)在這家也就發(fā)達了,怎么可能到他們這一片租一個一進的小院子——其實這房子和趙家小院差不多,都是個一進的四合院,這家三口人居住簡直是綽綽有余。然而考慮到這家原本可能過上的生活,那又差得遠了。

    不過趙鶯鶯還是想不通:“我們這邊又沒有什么有名氣的書院,也沒有值得拜師的大儒,怎么好端端的從北皮市搬到這邊來了——北皮市周邊好歹都是好地方,不比這邊強?”

    眉嫂子吃吃笑道:“牙行的人和我說,是這張嬸子——對了,這家姓張。這家張嬸子嫌棄那邊周圍太熱鬧了不適合兒子讀書,所以從那邊搬到咱們這邊了。不過要我來說并不是這樣,真圖清凈做什么不在靠近城郊的幽靜處買個小樓?。科獾皆蹅冞@里來了,我看更像是囊中羞澀呢!”

    對于這種說法,趙鶯鶯不予置評,這種事又有什么好說的?好在眉嫂子也不是刻意要說這些,只提了一句就不再說了,而是轉(zhuǎn)而和趙鶯鶯說起這家人好不好相處。那位張嬸子嚴肅的臉孔嚇到她了,她最不擅長應(yīng)付這種人。

    趙鶯鶯則是寬慰她:“人家是書香門第,知書識禮的人家呢。縱使可能會不投機,可是也絕不是那種不知禮數(shù)的壞鄰居,這難道不好?”

    鄰居絕對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存在,大家平常低頭不見抬頭見的,要是遇上一個糟心的,那真是磨死個人!很多人買房子搬家之前都要仔細打探周圍的鄰舍是什么人,若是有那長舌婦的,有那不正派行徑的,縱使房子再好再便宜,也不肯搬進去。

    或許這么說太武斷了,但現(xiàn)實就是讀書人家或許不是最好的鄰居,可他們絕對是比較好的鄰居。

    讀書人家總是講教養(yǎng)要面子的,特別是這種讀了幾代書的人家,這個特點會更加明顯。這也要求他們的所作所為要合乎規(guī)范,而不會做出有失禮數(shù)人憎鬼厭的事情來。

    這一點倒是,眉嫂子聽著就要點頭。正在這時門外有人敲門,圓娘放了人進來——果然是說曹cao曹cao就到,來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被趙鶯鶯和眉嫂子議論著的張家嬸子!

    張嬸子板著一張臉,手上提著一盒糕點,嘴角微微一彎,似乎是想擺出一個平易近人一些的神色??墒瞧匠8静蛔鲞@個表情的人突然做這個只會是格外別扭,反正趙鶯鶯和眉嫂子是一點也沒有感受到她的‘平易近人’。

    因為張嬸子是長輩,趙鶯鶯并沒有做出主人的譜兒,而是先站了起來福身。這個動作似乎讓張嬸子很滿意,微微頷首算是打過招呼,然后就把糕點遞給了旁邊的桃兒。糕點上面貼著店名號,算是揚州有數(shù)的大糕點房,東西好吃可也出名的貴。

    “...崔夫人稱呼我做張嬸就是了,我家是新搬來的人家,還沒有與鄰舍相交,要是有什么失禮的地方煩請告知?!睆垕鹱铀闶窍嘤尚纳?,不只是外表嚴肅而已,而是本人就一板一眼。

    趙鶯鶯面對這種人,下意識地拿出了宮廷教出來的禮儀規(guī)矩。微微挺直了脊背板直了腰身,下巴微收,眼睛平視前方。既不直接與對方直視,也沒有畏畏縮縮躲避目光之感。

    哪怕是轉(zhuǎn)頭的幅度和抬手的角度都有講究,矜持道:“張?zhí)蜌饬?,聽說張?zhí)沂菚汩T第禮儀傳家,這樣的門庭自然是極好的。我們這些市井人家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還怕您笑話呢,哪里說得上指教貴府,那不是班門弄斧了么?!?/br>
    如果說趙鶯鶯之前還只是讓張嬸子滿意的,這樣一番舉止之后就是詫異了。

    張嬸子確實自恃甚高,她這不是沒有由來的!要知道她家可是舉人門庭,要不是運氣差了一些,這時候怎么會和這些市井小民混在一起。在她看來這些市井人家都是不通禮數(shù)的很,與她家格格不入。

    她搬家的時候說些客氣話,那是真的客氣話,她怎么會認為這些人家有資格指教自家!可是這一次來拜訪鄰舍,趙鶯鶯確實讓她覺得不同。

    搬來之前她也是了解過周遭的人家的,具體的都是牙行那里聽來。根據(jù)牙行的說法,這邊屬于城南殷實人家聚居,所以比起城南其他地方的人多少要強一些,治安也好得多,不至于像傳聞中城南一樣多得是雞鳴狗盜之徒。

    其中還重點說了幾戶人家,其中就有崔本家。

    “崔家老七做的是酒坊生意,為人誠懇厚道,這倒是沒什么好說的,倒是他家娘子崔七奶奶很值得相交!我知道張?zhí)菚汩T第出身,最看重的就是規(guī)矩人家。這崔七奶奶可不就是這樣!最是孝順公公尊敬丈夫的一個。平常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只在家里料理一家上下的事情,再不然就是做女紅——對了,這位崔七奶奶最出名的就是一手好針指,找遍整個城南就沒有一個比得上她的。她空閑時間做這些既是陶冶性情,也能補貼家用?!?/br>
    德容言功是女子四德,其中容貌雖然重要,可是那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潛規(guī)則,只心領(lǐng)神會即可,明面上還是不宣揚這個的。至于言語口舌謹慎這一條,因為種種原因也很難論斷——做婦人的多口舌還看得出來,做姑娘時卻很隱蔽,姑娘根本沒什么機會多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