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jié)
但這時間顯然是值得的。 大米能拉著雪橇和爬犁快速地在這條一米寬的林間小路上奔跑。 跑出林子之后,是一個冰凍上的池塘。 她們把獨木舟抬下池塘,越過池塘后又抬上岸,繼續(xù)前進,之后又是一個池塘。 快要黃昏時,她們到達了一條河邊。 這條河沒有上凍,只有岸邊凍結(jié)了大約一米左右,河心的水依然在流動,河面上全是裊裊的白色蒸汽。 河邊的樹木上臥了很多渡鴉,不遠處一棵高大的樹上有一個巨大鳥巢,一只白頭鷹正朝那里飛去。 那棵大樹下,有間比窩棚稍微好點的小屋子。 那是她們今晚住的地方。 何田把大米拉進了屋子。那些渡鴉喜歡捉弄人,有幾只已經(jīng)開始去叼大米尾巴屁股上的毛了。 “為什么這里會有這么多渡鴉?”易弦看著兩岸樹林,樹上,還有河岸邊,黑色的點全是渡鴉。這些鳥還時不時怪叫著,一只叫起來,很快整群都在唱和似的叫著。 這景象,真的說不出的怪異。太陽落山之后,鳥群對著最后的陽光此起彼伏叫著,更加陰森。 “因為河水沒凍上,里面有去年洄游產(chǎn)卵的大馬哈魚。它們產(chǎn)了卵,死了,尸體留在河里,河水的溫度常年只有四五度,魚不會腐壞,就成了白頭鷹的食物。渡鴉守在這里,等白頭鷹把魚抓上來,它們一哄而上,把魚搶下來?!焙翁飵б紫易呓影?,岸上的雪地上果然凍著很多大馬哈魚的殘尸碎骨。 “鷹也沒辦法啊。它們要養(yǎng)大自己的小寶寶?!焙翁镏钢跟棾?,“只能趁渡鴉們爭搶魚的時候再抓一條帶回家?!?/br> 死魚被叼上來之后很快凍得石頭一樣硬,但是渡鴉和鷹都有尖銳的喙和爪,能把魚rou撕裂。 一些魚rou還留著大量的血,在渡鴉撕咬爭搶之后灑在雪地上。 第二天,她們把雪橇爬犁留在木屋里,劃船繼續(xù)向上走。 何田和易弦把行李放上小獨木舟,一人坐在小船一頭,劃著船逆流而上。 大米勇敢地跳進河中,跟在船后游動。 何田把它的韁繩栓在船尾。 兩人持槳劃了大約一小時后,水流越來越緩慢,河面變寬了,漸漸形成一個湖泊。水溫也更高了,湖面上白氣越來越濃,越來越熱,吹在臉上很舒服,好像每個毛孔都張開了。 又劃了一會兒,何田和易弦熱得脫掉了鹿毛大衣,解掉了綁腿,身上臉上還是汗津津的,溫?zé)岬乃F撲在臉上,濕漉漉的。 何田把船槳換成長長的竹竿,站在小船肚子中撐船,這時,湖上的白氣濃得只能看清兩三米遠的地方,易弦完全看不出何田是怎么判斷方向的,因為湖上平滑一片,沒有小洲,連水草和浮木也不見一片,只有一團寂靜的濃霧,偶爾能聽到遠處傳來的幾聲鳥叫。 何田帶著點小得意告訴她,這就是經(jīng)驗。 四周靜謐到極點,只能聽得到小船劃破水面前行的聲音,和大米游動的聲音。 就在這時,船身輕輕震動一下,像是船底碰到了什么,易弦心都懸起來了,卻聽到何田說,“我們到了!” 她用力把手里的竹竿插進岸邊的淤泥里,脫了靴子掛在脖子上,然后把皮褲、棉褲也一股腦脫了—— 易弦在白霧中還是看到兩條大白腿,差點叫出來,趕快轉(zhuǎn)過身,默默低著頭解開自己靴子的鞋帶,緊接著就聽到何田跳到水里的聲音。 船跟著晃了晃,易弦雙手扶著船沿,心也跟著亂跳。 接著是何田在水中行走的聲音,從這聲音判斷,這里的水應(yīng)該只比她膝蓋高一點,河里有黏膩可是細膩的淤泥,但是不太深。 于是不知怎么易弦腦中就有了這樣的畫面:何田兩條結(jié)實白皙的長腿在溫?zé)岬乃行凶撸_掌陷進淤泥里,又□□,帶起的淤泥把水弄渾了,在水中升起的渾濁就在她繼續(xù)行走的兩條腿之間的水中暈散開…… 何田爬上岸,很奇怪易弦怎么沒跟著下來。她平時動作很快的。 “易弦?”隔著水霧,她也看不清船上的情形。 易弦悶悶地應(yīng)了一聲,“我……我鞋帶解不開了!馬上就好了?!?/br> 易弦終于上來之后,兩人把小舟中的行李搬上來,讓大米接續(xù)馱著,再把小船背起來,沿著岸邊走了一段。岸邊長滿了蘆葦,這些一人多高的植物干枯后依然站得直直的,只有頂端金黃色的穗子垂了下來,穗子上積著些白雪,都凍硬了,碰到的時候,也只是點點頭搖晃一下,雪并沒掉下來。 漸漸的,岸邊的草叢和樹木越來越茂盛。但是這些樹木,不論什么品種,都不會太高大。 “它們是新生樹林。二十年前火山爆發(fā)過一次,不算大,不過引起了山體滑坡,把這里原來的樹林還有里面的動物都給埋住了。”何田告訴易弦,帶著大家向林子里走去。 林子里像是有什么魔法,讓湖邊的濃霧不敢飄散過來,白色的濃霧不見了,森林再次顯現(xiàn)出來。 不過,這林子里沒有什么積雪,地上落了厚厚的松針,薄薄的雪在何田、大米走過之后,到了易弦那兒,就化得只剩下水漬了。 只穿著草鞋就行,雪板都用不著。 林中的樹木上積雪也不多,松樹、杉樹這些常綠針葉樹木的枝頭的雪化成了水,從綠油油的枝葉上滴下來的時候又凝結(jié)成了冰,變成一顆顆核桃大小的冰球,晶瑩剔透。從樹下經(jīng)過時,偶爾會被一顆敲到腦袋。有時,陽光剛好照射在冰球上,折射出小小的彩虹。 看起來這片樹林的魔法還不止能驅(qū)散濃霧。從這里仰望天空,連天都特別藍,陽光燦爛得不像是在冬天。 她們在林中找了塊高地,砍掉灌木,整平,在那里搭起帳篷,今晚她們住在這里。 第21章 松針炭烤魚 營地準備好不久, 日影西斜了, 何田在帳篷外燃起篝火。 不知是不是靠近湖邊的關(guān)系,還是因為這片森林下面有巖漿默默流動, 所以不會很冷,氣溫也沒驟降。 何田把小船抱上岸后,把她那根撐船的竹竿留在河邊, 在竹竿上栓了根魚線, 魚鉤上掛了一小片臘rou。 升起篝火后,她和易弦一人帶了一個水桶,一起回到岸邊。 還沒走近, 就能聽到有東西在水下跳動的聲音。 易弦拉起魚線,魚鉤上掛著一條身體細長、像蛇一樣扭動的魚,有七八十厘米那么長,魚腹兩側(cè)的魚鰭在它掙扎時張開, 像蜻蜓或是什么昆蟲的透明薄翼。 何田沒把魚從魚鉤上抓下來,而是直接一刀割掉了魚頭。這魚的魚頭也小小的,嘴巴還在不斷張翕著, 何田把帶著魚頭的魚鉤又拋回水中。 剝洗完內(nèi)臟后,魚身上的淺粉色背鰭在還在不斷輕輕張開, 像一把小折扇在不斷開合。 易弦在水桶上栓根繩子,把桶拋進湖中, 提上水。 何田挖了些湖邊的淤泥,和魚身一起放在另一個桶里。 兩人回到營地,何田把那條魚砍成幾段, 涂上一點鹽,讓易弦到樹下?lián)炝诵└伤舍榿G進桶里和淤泥調(diào)勻。 何田把切成段的魚rou糊上一層泥,再丟在落滿松針的地上骨碌幾圈,就變成了一個個小泥巴球。她把泥巴球滾進篝火里烤,火里已經(jīng)放了幾棵她們帶來的小土豆,這時已經(jīng)快烤熟了。 接下來,何田把從湖里取來的水用棉紗過濾,在火上架上水壺,燒上,又在水快開的時候在壺里投入幾枚干玫瑰花蕾和干蘋果片。 水煮好后,先一人一壺倒進水瓶里,用保溫袋裝好,塞在鹿毛睡袋里的羽絨被里,這樣今晚就有溫暖的被窩了,然后再一人倒上一杯,一邊等食物烤好一邊慢慢喝。 “明天我們得劃船繼續(xù)向上走。希望別遇到熊。”何田喝著茶,用樹枝撥一撥篝火里的泥巴球,讓它們烤得更均勻點。 雖然是冬天,但熊還是會醒來的?;蚴丘I醒了,或者被什么動靜弄醒了。 何田望著篝火發(fā)呆,易弦提醒她,“魚是不是烤好了?” 魚確實是烤好了。土豆也是。 何田用樹枝把土豆和泥巴團都從篝火灰中撥出來,隨手撿了一塊石頭把泥巴敲碎,魚rou的鮮香頓時竄入鼻孔,在林中彌漫開來。 混著松針的泥巴已經(jīng)燒硬了,成了一層硬殼,裂開的時候,把魚身上那層細細的鱗片連著魚皮給沾掉了,露出白嫩噴香的魚rou。 鹽的咸味和松針特有的香味也滲入了魚rou中,可能湖中的淤泥里富有某些礦物質(zhì),也可能是這種魚本身的rou質(zhì)更細膩,易弦覺得今天的魚rou有種特別的鮮甜。 美中不足的是土豆烤的外皮黑焦,帶點糊味,但這點瑕疵完全可以忽略。 兩人美美地吃晚餐時,大米也吃得挺開心。這片樹林里到處都是小嫩枝,它不停大嚼,就沒停過。 鉆在睡袋里睡覺的時候,似乎還能聽見它咀嚼的聲音。 第二天清晨,天還沒亮,篝火快要熄滅時,何田和易弦醒了。 他們又燒了一壺?zé)崴?,灌滿兩個水瓶,再煮上一點粥。 今天早上的粥是用土豆干和rou干一起煮的,加一點昨晚泡上的小米。 吃飽之后,他們再次出發(fā)。 收好帳篷后,何田把篝火的尚有余溫的灰燼全裝在一個鐵桶里提著。 到了湖邊,何田拔起插在岸邊的竹竿,又有一條魚上鉤。 她把這條魚洗剝干凈,整條埋進裝灰燼的鐵桶里。這就是今天的午餐了。 這時太陽出來了,湖上的霧氣也散開了一些。兩人劃著船,大米在水中游動,繼續(xù)向北前進。 大約兩小時之后,風(fēng)景又改變了。 湖面漸漸變得越來越窄,大大小小的小洲點綴其中,有的像一個小島嶼,上面生有巖石和高大的松木,松鼠在枝頭跳來跳去,有的則像個小草垛,草間藏著有細長的喙的水鳥。 何田對這段水路了若指掌,一路控制著方向。 中午,他們在一個小洲邊上停下來休息,大米已經(jīng)不間斷地游了兩個多小時了。何田把它拉上岸,讓它啃食干草和灌木的樹皮,她和易弦就坐在舟里吃午餐。 易弦看著湖面的景色,不禁感嘆,“真想知道這里到了春天夏天是什么樣子?!?/br> “一定比現(xiàn)在美?!焙翁锷焓衷谒?,洗洗手,湖水是溫?zé)岬摹?/br> 她把水桶傾斜在水中,沖走桶里的灰燼,把那條魚破開,撕掉上面的皮,和易弦一人一半。 休息之后,繼續(xù)前進。 快到黃昏時,他們終于到達此行的目的地——那座火山的山腳下。 山腳下,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羅棋布,白雪只是淺淺覆蓋一層,很多地方露出黃褐色的干草,有一些湖泊邊緣甚至隱隱露出綠意。 這里更暖和了,但也更危險。 從山頂飄來的風(fēng)時不時會帶著一絲淡淡的硫磺味,從這里仰望,山峰似乎觸手可及,隱沒在白霧中的部分,就是藏著天然硫磺的地方。 這山被不同的顏色分成了幾段,最上面,是白色,然后,在繚繞白霧中的是灰黑色,然后從上到下漸漸由深棕色過渡到黃褐色,再到黃綠色。 除了大大小小的湖泊,還有很多天然的泉池。 有時白色的泉水會突然噴出來,像噴泉一樣,帶著硫磺的氣味和能燙死人的高溫。 這天晚上,何田他們在山腳下最大那座湖邊過夜。 湖邊的小動物更多了,除了麻雀,白眼山雀之類的小鳥,還有不少野兔。而且,這些動物似乎都不怕人。有些麻雀還飛來,想要啄食鍋里泡著的小米。 何田在就離營地十米不到的灌木叢里設(shè)了個陷阱,很快就抓到一只野兔。 于是這只兔子就成了晚餐主菜。 第二天一早,何田和易弦背著藤籃,戴上頭天晚上浸過肥皂水的防毒面具,向火山進發(fā)。 爬到半山腰時,濃煙越來越刺鼻,即使戴著面具也能聞到硫磺的臭味,也越來越熱了,山上根本沒有所謂的路,全是大大小小的碎石塊,再往上有的石縫中隱約可見火紅的巖漿在緩緩流動,向上行走時,得用木棍先戳一戳再次下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