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我們的愛豆都跟他有一腿、福氣滿皇朝、(獵人同人)獵人之預(yù)見
也是這個時候,羸政才接受了蔡澤,起碼蔡澤沒跟別人一樣看他熱鬧。 呂不韋也沒閑著,趁機(jī)收攏了不少人手,朝局上終于是他占了上風(fēng)。 因為天氣已經(jīng)熱了,大家也不能讓莊襄王多停靈,七天之后便裝了棺槨,這次李季陽是全程跟著的,他終于看到了戰(zhàn)國時代的葬禮流程,一共二十二道! 而且二十二道只是準(zhǔn)備,還沒完全走完,因為陵寢還沒竣工。 原因就是莊襄王這樣死的很突然,啥都沒準(zhǔn)備。 春秋戰(zhàn)國時流行一種喪禮習(xí)俗,即人去世后,先安置于一個地方,也可用土掩埋,稱之為“殯”;若干時間后,再遷到另一個地方深埋,稱之為“葬”。 這一習(xí)俗據(jù)說產(chǎn)生于原始社會,但明顯含有政治因素,“殯”和“葬”間的時間長短有嚴(yán)格的等級之差。 《左傳》中的《隱公元年》有“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的規(guī)定。 莊襄王的陵寢還沒建設(shè)好,所以他只能先“殯”,等陵寢弄好了,才能“葬”。 期間雖死猶生,每日都有人去看他,陪葬的女人們也跟著他停靈,沒死的要每日去祭拜。 古時雙親逝世,兒子須服三年喪禮。居喪期間,不得行男女娛樂之事,同時還得:“粗衰,斬,苴經(jīng)帶,杖,菅履,食粥,居倚廬,寢苫,枕草。” 粗衰是一種喪服,胸前正中綴有一塊長六寸、寬四寸的麻布,稱衰。 斬是當(dāng)時五種喪服中最重的一種,用最粗的麻布制成,不緝邊,斷頭外露,以表哀痛,不修飾。 苴經(jīng)帶也是喪服的一種,即用稻草搓成草繩栓于腰間。 杖即孝杖,也稱喪棒。 居喪時期要用手拿著。 菅履即草鞋,居喪時穿。 倚廬是守喪時住的屋子,搭在家宅中門外的東墻下,倚木為廬,門向北開,用柴草蓋成,不涂泥。 寢苫指睡在苫草編成的草席上。 枕草,居喪時以草或石塊作枕。 王宮里雖然沒有民間那么破落,但是該有的也得有,羸政這會兒就把成蛟給弄了出來,他做什么,成蛟身為長成了的兒子,就得做什么。 誰讓別的孩子都還小,要么就是公主。 女子雖然也需要守孝,但是還看的是公子! 他披麻帶孝,成蛟就得跟著披麻帶孝! 這服喪的麻,可跟平時他們穿的麻不一樣,就跟平日里使用的麻袋一樣,那麻片子就是麻布片子,穿在身上,真的會割傷肌膚! 趙姬夫人心疼自己兒子,在麻布片子里頭放上了一層跟麻布同樣顏色的棉布,起碼不那么磨著肌膚。 而成蛟就沒那么幸運(yùn)了,真的是穿著麻布片子! 這孩子從出生到現(xiàn)在就沒穿過這樣的衣服! 里頭穿著的也是喪布,那個硬啊,那個粗啊! 吃的也十分“簡樸”,就是墩餅配咸菜,加個糜粥,算是好的了。 李季陽跟羸政一個待遇,但是他用空間里的米熬粥,咸菜也是空間里的蔬菜腌制的,就連做墩餅的面粉,也是來自空間。 吃完之后,身上起碼有力氣,靈氣雖然少,但是絕對比沒有強(qiáng)! 成蛟公子幾日之后,瘦脫了相,整個人看起來就像隨時要死一樣! 大家都說成蛟公子孝順! 他虛弱了,羸政跟李季陽卻紅光滿面,這很不對??! “都怪我!”李季陽懊悔不已:“給你吃的那么好做什么?” “不怪你,是他心思深?!辟湫Γ骸拔遗扇サ膬?nèi)侍說了,他不吃飯,也不喝粥,就喝清水,這樣能不看著樵悴么!” “他不吃飯?”李季陽震驚了:“為什么?” 難道真的這么傷心? 連飯都吃不下去了? “他吃不習(xí)慣,沒有rou食,他連米粥都不會喝一口。”羸政嗤笑:“沒過過苦日子,沒挨過餓,這就是成蛟。” “還真是嬌生慣養(yǎng)??!”李季陽感嘆不已,他都沒成蛟那么剛強(qiáng),不想吃,肚子餓??! “嬌生慣養(yǎng)?說的太對了!”羸政呵呵一笑:“還真是嬌生慣養(yǎng)!” 雖然說國主大喪,吃七天素就可以了,但是成蛟那姿態(tài)也太讓人生疑,李季陽自責(zé),羸政卻說他來處理。 李季陽不知道他要怎么處理,難道是要將成蛟弄死? 沒道理??! 現(xiàn)在成蛟公子還沒理由弄死他呢! 結(jié)果最后兩日,眾臣前去祭拜的時候,發(fā)現(xiàn)成蛟公子竟然在國主棺槨旁邊的小耳房里,喝酒吃rou,甚至還拉著旁邊一個守孝的小宮女調(diào)笑! 面臉通紅還大聲的胡言亂語! 在外頭正殿上的人都聽到了! “等本公子做了秦國之主,封你做夫人!”拉著小宮女的腰帶不撒手。 “成蛟公子!饒了奴婢吧!”小宮女哭求不已:“您別再喝了酒了,這是給國主供奉的啊!”“他都死了,還喝什么酒?。 背沈怨涌雌饋砗攘瞬簧?,什么話都敢說了。 眾臣聽見這話,立刻憤怒了! 羸政第一個沖了進(jìn)去,李季陽第二個,那道門挺窄的,一次就能通過一兩個人,第三個進(jìn)去的是綱成君蔡澤。 等第四個進(jìn)去的人呂不韋的時候,羸政已經(jīng)憤怒的將成蛟公子揍趴在地上了! 旁邊還有砸了案幾的李季陽。 第196章 子奚的叛亂 成蛟公子,最后沒能出現(xiàn)在莊襄王的靈前,直接跟他那失了夫人之德的母親一起,去了冷宮。 如果沒有意外,他們以后就在冷宮過一輩子了。 事后呂不韋總覺得有點(diǎn)不妥,但是哪里不妥他又說不上來。 倒是羸政,在一晚吃飯的時候,問李季陽:“蔡澤怎么說?” “什么也沒說?!崩罴娟枈A了一塊青菜進(jìn)嘴里:“我說過了,他很聰明,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 “那就好?!辟軡M意蔡澤的表現(xiàn)。 春秋之前并無丘墓之說,有“古也,墓而不墳”的習(xí)俗,以后為辨認(rèn)祭祀的方便,春秋中期開始出現(xiàn)墓,并越堆越高,至春秋晚期,已有高達(dá)十五米的。 戰(zhàn)國中期開始,君王墓開始稱為“陵”,并形成嚴(yán)格的等級制,不地攛越。 棺槨,里邊裝殮尸體的稱“棺”,棺外隔一定空間再加一層的為“槨”,依死者身份不同,棺槨的厚薄、材質(zhì)、彩繪、層數(shù)也各不相同,所謂“天子棺槨十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庶民則有棺無槨。 但是如今周天子威嚴(yán)不再,莊襄王的棺槨就用了八重! 雖然不到十重,可也的確超過了諸侯國對“侯”的規(guī)制。 誰管呢? 羸政恨不得給莊襄王放上十重棺?。?/br> 被人勸阻了。 “公子,此事不是臣等不想,而是不能,如今各國的國主都是用的八重棺槨,十重太顯眼了!”呂不韋第一個就反對。 秦國這個時候,正是不能顯擺的太過,畢竟如今國主亡故,長公子哪怕登基成為國主,畢竟年歲還小。 各國也必然蠢蠢欲動,他們不能授人以柄! “阿政,義父如今只是秦國之主,將來,您可以追封!”李季陽也知道現(xiàn)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十重棺槨與八重棺槨,也沒什么相差了。 “請公子收回成命!”眾位大臣也力阻此事。 “好吧!”羸政點(diǎn)了點(diǎn)頭,算是答應(yīng)了。 等到回到寢宮的時候,羸政拉著李季陽的手,認(rèn)真道:“早晚有一日,我要給父王用上十重棺槨!” “我相信你!”李季陽拍了拍他的肩膀:“到時候別說十重棺槨,咱們給國主義父用上十二層!”“十二層?”羸政被李季陽這話都給驚到了! “嗯,十二層!”李季陽咧嘴一笑。 “好,聽小陽的,十二層!”羸政認(rèn)真的點(diǎn)了點(diǎn)頭。 棺槨解決了,就該是隨葬品的準(zhǔn)備工作了。 且這個時代隨葬的差別極大。 春秋戰(zhàn)國時沿襲商周遺風(fēng),流行厚葬,因當(dāng)時人相信人死之后到另一個世界繼續(xù)生活,所以隨葬之風(fēng)特別盛行。 隨葬品分人殉、物殉二種。 像李季陽的那個嫡母,死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給陪葬了,她的那些仆人鬧事,李季陽就想讓他們陪葬了! 這才嚇唬住,后來干脆給賣了,居心不良的人,留著他也擔(dān)心。 有千日做賊的沒千日防賊的! 莊襄王的隨葬品,既有人,也有物品。 人,就是那些女人;物品,就是他生前用慣了的東西。 李季陽也給了一些,都是比較好的絲織品,花樣也好,他是帶著哭音說的:“這本來是給義父準(zhǔn)備做夏裝的,都給帶去吧!” 那些布匹很精致,一看就難得,秦安君給國主隨葬之豐厚,快趕上大公子的一半了! 各種珍珠填滿了棺槨的縫隙,棺底李季陽直接給鋪的金磚,這豪氣,連呂不韋都沒能辦到——呂不韋本來想用金錢支持大公子,好顯示出自己對他的看重。 可錢上羸政從來就不缺,李季陽的金子就跟不要錢一樣,隨便撒,朝臣們一個個為了國主的事情,都cao心了,羸政沒說什么,李季陽讓李福管家用馬車?yán)卉嚾藚?,挨家送?/br> 就說是大公子給大家的,補(bǔ)身體! “我給的?”羸政好笑的指了指自己。 “是啊,不以你的名義,以我的???”李季陽也學(xué)他,指了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