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節(jié)
她還是個學生,與兩個同樣來自華夏的女孩兒們合租一間公寓,最近忙于學業(yè),家里食物及一些必用品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孔青琪開著車出來準備采購一番日用品及食物,以維持接下來一段忙碌時間的生活所需。 孔青琪并沒有注意到購物車里多了一樣她原本并不準備要買的東西,等到回家之后,她在清理起此次購買的東西時,她的室友陸馨路經客廳,看到地上的一堆東西,卻被其中一張封面吸引住了注意,那是一本以如今好萊塢當紅男星萊斯特.伯奇為封面的雜志,有些好奇: “青琪,”她喚著孔青琪的名字:“你在看電影雜志?” 雜志上以英文標注著《電影說》這款雜志的特殊名稱,封面那張萊斯特的臉龐顯得英俊而迷人。 雜志還未拆,封面頁寫著前幾日才開始的法國電影節(jié),及介紹了今年美國幾部參與電影節(jié)的電影。 孔青琪看到這本雜志的時候,臉上露出疑惑之色。 她穿著一件小吊帶,下身穿著白色短裙,一雙長腿盤在一起,她年紀還輕,對于《電影說》這樣偏向于有些專業(yè)的雜志并不感興趣。她這樣年紀的女孩兒,顯然介紹當季流行的妝容、發(fā)型及衣服款式的雜志更得她的心,她隱約記得自己在逛超市時,確實在雜志刊前站了一會兒,曾拿過一本時尚雜志,但并沒有拿過《電影說》這樣嚴肅的雜志類型,孔青琪想了想: “應該是買東西時,不小心碰進了購物車里?!?/br> 她將陸馨手里的雜志接了過來,這本雜志價格在二十一美元,價格不算便宜,如果她在超市看到,是絕對不會特意去買的。 孔青琪臉上露出懊惱之色,可是這一期里萊斯特的臉被拍得棱角分明,一頭暗金色的長發(fā)梳在腦后,西裝筆挺,這個知名的好萊塢男星曾在孔青琪先前喜歡的一部電影里飾演男主,如今在美國聲名鼎盛。 這樣的專業(yè)雜志原本售價就遠比一般雜志更貴,再加上這一期應該是為了配合今年法國電影節(jié)而出的特輯,厚厚一本,又請了萊斯特拍攝封面,所以在價格上更是超出了孔青琪預期。 她對于這種雜志沒有多大興趣,哪怕是萊斯特那雙藍色的眼睛深邃而誘人,但孔青琪看了一眼,仍下定決心將雜志退回超市。 只是這無意中的一眼,她卻看到萊斯特的照片下,一行小小的英文字。 那一排字隱藏在萊斯特那件灰色的西裝外套下,并不醒目,可是翻譯過來之后是‘華夏’二字,卻一下就吸引住了孔青琪的注意力。 她又將這本原本準備放到一旁的雜志拿了起來,仔細看了一眼,看到上面寫著:‘一部值得人深思的華夏電影,興許會是今年法國電影節(jié)上史派西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br> 這樣一句話輕易的勾起了孔青琪的興趣。 史派西是美國電影界的一位傳奇,他畢業(yè)于南加洲大學電影系,曾在多部好萊塢商業(yè)大片中任視覺特效藝術總監(jiān),后來第一次執(zhí)導由環(huán)島娛樂公司投資所拍攝的冒險片便大獲好評,這一部電影的成功,使得史派西成為了美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執(zhí)導電影,票房便超兩億美元的導演,而使他地位一升再升。 此后他連續(xù)執(zhí)導過多部叫好又叫座的商業(yè)電影,是如今美國最有名的幾位大導演之一。 今年他有新作品,參加了法國電影節(jié),許多史派西的粉絲都認為他擁有在法國電影節(jié)上奪取獎杯的實力,可此時這本《電影說》雜志封面上,卻指出他的競爭對手來自于‘華夏’的導演,孔青琪一下便好了奇。 華夏本身知名導演不少,但在國際上出名的并不多,作為華夏人,孔青琪對于自己祖國一些消息自然也多少都有些關注的。 能成為史派西的競爭對手之一,她猜測應該是張靜安這一流的超級大導演了。 可是張靜安自從《救援行動》上映之后,并沒有傳出有新電影進入宣傳期,他的新作去年還聽說剛剛進入拍攝階段而已,男主是她男神劉業(yè),是與華夏最當紅的女星江瑟第二次合作拍攝。 就算張靜安的電影要參賽,也不可能在此時,時間上并不穩(wěn)合。 可除了張靜安之外,還能有誰?難道是陶岑主演的《意外事件》? 好奇心之下,孔青琪沒能忍住,將這本雜志拆開了,迫不及待的將它翻開,她并沒有翻多久,就在《電影說》內頁里發(fā)現了那部封面小字號稱的‘能成為史派西競爭對手’的新聞,令孔青琪險些驚呼出聲的,這是一篇有關于趙讓的新劇《惡魔》的采訪報道。 內頁里,江瑟穿著一身淺藍色輕紗亮片長裙,香肩半露,美麗不可方物,看慣了前面雜志頁內歐美的尤物,冷不妨看到這張江瑟的雜志內頁時,孔青琪深呼了一口氣,久久沒能回神! 關于《惡魔》,如今整個華夏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 哪怕孔青琪不在國內,但昔年的同學、親戚總會跟她透露這些消息。 更何況如今互聯網早就普及,她每天上網,都能刷新到國內最新的新聞,而恰巧華夏最近最大的新聞,就是趙讓導演的《惡魔》所引發(fā)出來的一場爭執(zhí)! 《惡魔》劇組人員在法國參加電影節(jié)的展示,國內因為龍行工作室旗下媒體一篇關于舒佩恩點評《惡魔》與《意外事件》的新聞而鬧得沸沸揚揚時,劇組及兩位主演沒有一個人在網上進行回應。 哪怕江瑟及劉業(yè)的主頁已經被焦急等待答案的網友擠爆了服務器,舒佩恩當日在《時代評說》的點評更是使觀眾對于《惡魔》的好奇心達到頂點時,整個《惡魔》劇組卻仍安安靜靜的,哪怕有人在網上罵趙讓‘故弄懸虛’,認為舒佩恩當日的點評已經是老眼昏花,偏離本心。 事情鬧得這樣大,因為事關劉業(yè),孔青琪其實最近也在關注這個新聞,她當年的老同學及朋友熟人在網上與她聯絡時,對于《惡魔》的看法都不一致。 有人好奇,有人支持,當然也有喜歡陶岑的人反對。 可是孔青琪沒有想到,國內半點兒風聲沒有透露出來的《惡魔》,會登上美國這家專業(yè)的電影雜志。 第四百六十一章 轟動 孔青琪當下驚呼了一聲,“啊!” 客廳里正倒著水喝的陸馨不明就里,孔青琪抬起頭來: “這本《電影說》里,有關于《惡魔》的采訪!” 陸馨當下放了手里的水杯,擠到了孔青琪身側! 雜志內頁里,兩位女孩兒的目光落在江瑟的照片上,一件淡藍色輕紗一字領的亮片禮裙包裹住她婀娜有致的身體,她一頭烏黑的長發(fā)梳在腦后,露出她那張無論濃妝還是淡抹都份外美麗的臉,那雙剪水瞳秋哪怕只是映在一張雜志內頁上,都牢牢抓住了看客的眼睛。 亮片的長裙向來與年輕無緣,大多數少女心中,喜歡這樣亮片的衣裙,更多會是上了年紀的女性選擇。 可江瑟將這件亮片長裙穿出了她自己特有的氣質,那淡藍的顏色襯得她肌膚如雪,香肩若隱若現,氣質出塵。 陸馨看到這一張照片,忍不住嘆道: “我想起舒佩恩寫出來的那句影評,像是看了一句笑話似的?!彼焓秩ッs志上江瑟的那張臉,“舒佩恩說,《惡魔》里江瑟沒有靠臉,而是靠演技抓住了他的注意??吹浇@張照片的時候,我就覺得,如果連我這樣的女生都能被她的臉吸引,舒老師成為她的粉絲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兒?!?/br> 《電影說》里,這一整頁都是屬于江瑟,這篇國外的電影雜志介紹了這位來自華夏的美人兒,包括她的一些個人基本資料等。 這些消息孔青琪及陸馨兩人早就了解清楚了,哪怕在此之前對于江瑟一些情況不那么清楚的,在《惡魔》鬧出這么大動靜的時候,也自然而然會有人把江瑟的一些資料挖出來的。 孔青琪翻了一頁,陸馨原本還想再調侃兩句,哪知下一頁里,《電影說》的記者除了放出一張劉業(yè)的照片外,還有半頁關于《惡魔》的內容介紹。 這篇內容介紹,與舒佩恩那篇簡短且不劇透的影評相比,無疑要細致多了。 第一排字里,《電影說》的記者便稱其為一部‘足以列入世界電影庫排名一百名之內的經典之作’,這樣的用詞,顯然出乎了兩位女生意料之外! 這是一本嚴謹的雜志,不是以輕佻的字眼來吸人眼球,也不會制造噱頭來激增別人的購買欲。 寫這一篇稿子的記者,以極其專業(yè)的字眼,分析《惡魔》這部電影,從電影的打光及拍攝、剪輯手法,再到后期的制作,電影的主題。 還著重提到了兩位主演的演技,稱兩人為‘最恰當的一對搭檔’,認為兩人擁有不輸好萊塢一線明星的演技。 孔青琪與陸馨越往下看,越覺得驚疑,如果在國內,舒佩恩寫的影評,對于《惡魔》的夸贊,如許多網友所說,來自于他對于江瑟的欣賞而帶來的偏見,那么《電影說》里攥寫這篇稿子的記者則與江瑟應該是全無瓜葛的。 可是整篇文章中,寫稿的記者對于這部華夏電影的肯定溢于文字之上,孔青琪忍不住往下翻了一頁,陸馨忍不住道: “我還沒看完……”那個‘呢’字還含在她嘴邊,下一刻,她就看到了后一頁中,《惡魔》的片花截圖,縮影在這張雜志內頁里。 這篇稿子的記者使用的電影預告圖,恰好是江瑟所飾演的張玉勤在懷疑上劉業(yè)所飾演的駱慎時,第一次兩位男女主演在駱慎的裁縫店里見面時那一幕。 光線昏暗的店鋪里,劉業(yè)吸著煙,神情似笑非笑,江瑟扎著馬尾,額角碎發(fā)垂落兩縷,穿著一件并不合身的黑色女士西裝外套,與他對視。 這一眼的對望,哪怕只是突兀的出現在雜志內頁,也顯得非常的有張力,男女主演之間一觸即發(fā)的氛圍透過紙張落進兩位觀眾眼里。 “這,這是江瑟?” 陸馨先前還在笑‘舒佩恩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后一刻看到江瑟時,瞪大了眼,連話都說不分明。 雜志上這張劇照里的江瑟與先前穿著那條淡藍色輕紗長裙的女孩兒判若兩人,一個如幽靈,一個帶仙氣,兩種截然不同的氣質,怎么可能會在同一個人身上出現呢? 陸馨甚至忍不住去翻前一頁的江瑟為《電影說》所拍攝的照片,照片里她靈氣十足,優(yōu)雅動人,可是她再往后翻到時,張玉勤的劇照里,江瑟雙頰瘦得凹陷了下去,那雙眼睛流露出來的眼神,卻使人遍體生出寒意。 先前兩個女孩兒如果說對于舒佩恩說過的‘《惡魔》中江瑟不靠美麗而靠演技吸引他’的話而深表懷疑,此時已經再也生不出任何懷疑之心。 劇照里的江瑟沒有絲毫美貌可言的,不止是她,就連風度翩翩的劉業(yè)也將自己毀得不輕。 兩個女孩兒仿佛發(fā)現了新大陸似的,《惡魔》還沒在國內上映,趙讓在電影上映前保持了神秘,勾足了觀眾的好奇心。 這本《電影說》雜志里,曝出來的劇照恐怕許多華夏人還并不清楚,畢竟這樣略顯枯燥的電影專業(yè)雜志,如果不是孔青琪無意中掃進購物車,恐怕她也不會買的,但這里面居然提前曝光了《惡魔》的劇照,消息傳揚開去,恐怕會在國內引起多大的轟動與好奇! 當天晚上,推特上,一個網名叫做‘孔二姐’的女孩兒發(fā)出了一條消息:在美國的小伙伴們買了《電影說》這本雜志嗎?里面居然有關于《惡魔》的采訪及劇透照,當日舒老師的點評太客氣,看到劇照的一瞬間,完全被震驚!有圖為證! 這條消息下,這位‘孔二姐’放出了四張照片,兩張關于劇中男女主演的雜志單人拍,還有一張《惡魔》的劇照,及雜志里記者對于《惡魔》觀影后的感受,已經體貼的翻譯成了華夏語。 消息一經發(fā)出,因為《惡魔》二字最近在華夏引起的關注及熱議,迅速吸引了不少圍觀群眾的注意。 在看到劇照的一剎那,當日曾懷疑過舒佩恩話的人,如第一眼看到劇照的陸馨及孔青琪兩人一樣,再也說不出‘舒佩恩胡說八道’的指責。 同時在美國的不少關注《惡魔》的華夏人開始購買這本原本對于業(yè)內人士才有吸引力的雜志。 第二更!~ 第四百六十二章 解釋 《電影說》的雜志經過孔青琪宣傳之后,在美國遭到大量華夏人購買。 在今時今日,書籍、報紙及雜志等都快被互聯網取代的時刻,《電影說》的銷量在一天之內大幅上漲,這引起了不少業(yè)內人士的注意。 就連《電影說》內部都被各地傳來的銷售數據所震驚,一天之后,在得知購買《電影說》雜志的人群,以在美國的華夏人為主,并因為其中一篇記者關于今年法國電影節(jié)上一部名叫《惡魔》的華夏電影引起的紛爭時,使得美國媒體為之吃驚。 《惡魔》這部電影算是間接借《電影說》雜志銷售提升一事兒,進入了國外觀眾的視線里。 這一件事使得國外的人注意到了華夏這群龐大的消費群,在為了這群人購買力而心驚的同時,更多人也注意到了大家購買雜志的原因。 如國內一樣,在美國《惡魔》這部電影頻頻被人提起,且提到了華夏導演趙讓,是不輸于史派西的導演之一。 許多媒體也引用了這樣的標題吸引大眾視線,《惡魔》的討論度逐漸上升。 法國電影節(jié)上,趙讓并沒有錯過這樣的機會,《惡魔》即將全球上映,這部電影投入了他很多的心血,他自然也希望《惡魔》能打出更響亮的名聲。 他在參加電影節(jié)的同時,與各大媒體合作,加大對于《惡魔》的宣傳。 與首映日當天時觀看電影的人數相較,如今《惡魔》的影廳時時爆滿,到了需要提前預定的地步。 江瑟與劉業(yè)如今正處于大熱的階段,兩人在電影中的形象,通過《電影說》雜志的劇照,而提前曝光在觀眾面前。 兩位主演為了更加貼發(fā)角色,一個通過暴瘦,一個則努力增肥,使電影里的形象面目全非,哪怕目前曝光的僅只有一張劇照,但從這張劇照,已經體現出了江瑟敬業(yè)的程度,并非純粹靠美貌而演戲。 對于《惡魔》通過雜志介紹了解的越多,有舒佩恩的點評,又有外媒的看好,使得國內觀眾對于這部電影的熱情空前高漲。 法國電影節(jié)上,前往參加電影節(jié)的電影在這幾天時間內不少電影紛紛出局,馮南一開始攜帶著《復仇》前往法國電影節(jié)時,曾是充滿了信心的。 《復仇》是小成本電影,卻因為馮南的家庭背景、出身及她本人演員的身份卻身兼導演一職,還能報名參加法國電影節(jié),這些種種都使得國內不少人對于這部電影前景是相當看好的。 就連馮南本人也對于《復仇》抱了很大希望,這些以上的種種噱頭,都預示著接下來《復仇》的票房成績可能會遠遠超出馮南預期。 她做的遠比《復仇》本來的導演李笠更好,在電影的投資拍攝上,她采用了更好的方法,后期制作的投入也比原本的《復仇》高一些。 更何況自己的出演,也應該比《復仇》電影里本來的女主演得要好,她有生過孩子的經驗,也明白那種怨恨的感覺,她自認為自己可以演繹出劇中母親的感覺,可哪知《復仇》好不容易爭取到了一個在法國電影節(jié)上放映的機會,觀影的人卻寥寥無幾。 馮南一開始想的小本成電影的噱頭,在這里不起作用。 在這個世界級的電影節(jié)里,多的是比她更有才華的導演與編劇,別人拍的電影比她更好,甚至比她使用的成本還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