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法師記事[全息]、重生后孤做了皇后、我愛種田、jian臣夫人重生后、側心術、影帝酷愛撒糖!、閃婚之后、我和小三的男朋友HE了[穿書]、我能摸摸你的財神光環(huán)嗎?、錦門醫(yī)嬌(重生)
街面上來來回回有士兵巡查,行人們腳步匆匆,各自有事要忙,沒有懶漢和閑散人。 崇明道了謝,隨農人一道去往城郊。 正值春耕,地里面到處都是吆喝聲,熱火朝天,牢牛牽著鐵犁來回翻土,看樣子一頭牛每日就能耕地四畝,再加上其他新式的農具,耕地的速度和質量讓他心驚之余,又覺得來晚了,他該早些過來看看的。 回程的途中路過村舍,養(yǎng)豕養(yǎng)牛,養(yǎng)羊栽樹,筑巢養(yǎng)蜂,雞、鴨、鵝、犬吠相交,村舍周圍都栽滿了果樹,桑樹,榆樹,連木材都有不少,或大或小,郁郁蔥蔥…… 再外一些是些阡陌小地,里頭種著他知名和不知名的野菜,茁壯厚實,一派生機勃勃,煥然一新的氣象。 遇上的農人對他這樣的外來人見怪不怪,有說有笑,偶爾還有人上前熱情的招待他,多是見他武人裝扮,要給他引路往招兵處的。 所見所聞,無不讓人驚嘆震動。 甚至先前圣巫女背棄盟約的事,在這里沒掀起絲毫波瀾,崇明能看得見這些子民眼里的崇敬和愛戴,也能聽得他們言語間對圣巫女的忠臣和信服。 他甚至沒問起,農人便搶著跟他解答,“像貴人你這樣來探查的外族我們見多了,我們圣巫女絕不是背信棄義的神明!” “就是就是!就算圣巫女真的這么做了,也有她這么做的道理!” “英雄你不要聽信壞人的讒言!” 崇明被圍在中間,農人七嘴八舌的解說,他從未見過這般狂熱的子民,一時間有些招架不住,開口道,“我相信圣巫女的品性?!彼钦娴闹蜗掠蟹?,得子民擁護愛戴,讓他不得不佩服。 他的話似乎讓子民們很高興,熱情更甚,“壯士你肚子餓不餓,要不要去我家吃飯,剛剛摘的鮮菜!剛宰殺好的羊!” “去我家罷,我家有豆芽!” “去我家,我家近!” 如此熱情好客的子民,當真是頭一次見,崇明當真飽餐了一頓,拿著一罐蜂蜜回道圣巫女府,整個人腦子都是懵的,內心受到的沖擊可想而知。 父侯勵精圖治,重視農耕,崇地在各國里面算得上富庶之地,但和竹邑比起來,差得實在太遠了。 聽說在竹方,比同竹邑的城邑還有四五個,十地盡去五六,再過一些年,圣巫女便是不與它國結盟,也能憑竹方雄踞一方了。 以往殷商先祖成湯七十二里地而得天下,圣巫女亦能。 驚才絕艷。 難怪殷受自小便喜歡纏著她,喜歡又忌憚。 崇明回了住處,提筆寫了信,喚了隨從進來,吩咐道,“你連夜趕路,快馬加鞭將信送至父侯手中。” 隨從收了信,應聲去了。 外頭甘玉手里捧著個木盒進來,難得規(guī)規(guī)矩矩的朝崇明行了禮,“這是圣女送給王子的見面禮,寶劍配英雄,還請王子笑納。” 崇明接了劍,當下便打開盒子將劍取了出來,劍身剛硬薄削,出鞘即有金石之音,削鐵如泥,劍身上隱有光華流轉,削金切玉不在話下。 崇明心中喜愛,當即贊道,“好一把利器!” 圣巫女出手的寶劍,殷受手里就有一把,他眼饞也無法,如今得了把更好的,價值連城,心里的異樣可想而知,崇明暗自吸了口氣,道謝道,“明日崇明親自上門,拜謝圣女?!?/br> 甘玉見他喜歡,自己便也高興起來,囑咐道,“我過來還有一事,我知你和殷受是親戚兼好友,但我們甘家人與殷受有深仇,我meimei敬佩你是光明磊落的英雄,讓我們對你以禮相待,但你莫要在她面前提起殷受那小子,免得她傷心?!?/br> 英雄二字想來是因為阿父和先祖?zhèn)?,崇明知道,心里卻不可避免的起了些波瀾,哪怕是殷商王室,亦只有殷受對他們崇家多有照拂,守衛(wèi)殷商王室是他崇家世世代代的職責和家訓,義不容辭,但能得人感恩,畢竟是一件心神熨帖親近的事。 她真是了不得,他原以為自己進不來竹方,不曾想還能得真心相待。 崇明回道,“崇明知曉了。” “那你吃好住好,有什么需要盡管來找我?!备视耖L長呼了口氣,輕輕松松走了。 甘玉走后,崇明拿著手里的寶劍耍完一整套劍法,心中越發(fā)喜愛,想起白日見過的容顏,心說阿受讓他看管著些,不要讓旁的男子接近圣女,只怕是很難,想娶圣巫女,更是難上加難。 第31章 可真是笑死我了 學舍和書舍基本是并生的。 學舍里的學子也不是單純的埋頭讀書,他們各有分類, 但都需要與實踐相結合。 學冶煉的勢必要下場去礦山。 學醫(yī)的要做巫醫(yī)的學徒, 跟著老師上山采藥,出城治病。 學農事的隔幾日便會被派往各個村落, 修習農事的同時,還負責教授子民們種地的常識, 使用新的耕種農具。 學武的必定要入軍營, 上山剿匪。 甘棠在竹邑的城中央開了個大廣場, 沿著廣場邊栽了將近五十棵油燈樹,點亮后明如白晝, 每隔兩日便指派一名成績優(yōu)異的學子在廣場上教受百姓們識文斷字, 她也會去, 基本一月一次。 起初只有幾人,漸漸的人滿為患, 孩童,學子,農人, 甚至是一些未及笄的女子, 到時到點都會過來聽講,這樣一個年代, 字少,且復雜, 識字的人并不多,普及起來就十分困難, 所幸甘棠起步得早,三年下來,也頗具成效。 有很大一部分人,在溫飽問題不是那么窘迫緊張之后,也愿意再往上攀爬一個臺階了。 能識文斷字的奴人,先一步脫穎而出,成為第一批受人尊敬的底層人。 字是在使用過程中、還有新事物產生時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有學舍和官府共同整理在冊,再口口相傳,約定成俗,使用得久了,也就變成真正的文字了。 甘棠去廣場的時候,多是講一些勸農桑勞作,勤勞有飯吃的神明事跡,她腦子里東西多,講起這些雞湯來,就十分繪聲繪色。 再加上有越來越好的生活當佐證,在子民們面前畫出一張社會主義乃至共產主義的大餅并不難。 “天下子民共為一家,選擇賢能的人為我們辦事,人人友愛互助,家家安居樂業(yè),每個人都講信用,講和睦,勤勞致富,老人們就能終享天年,中年人就能為家人創(chuàng)收,幼童就能安心長大,老弱病殘能得贍養(yǎng),只要我們撿起地上的財物為的不是私利,干活的時候不是為了偷jian?;?,刻苦學習勤耕苦作,必定有國富民強,安居樂業(yè),能過上好日子的那一天!”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甘棠言語間描繪的是世界大同,這是每一個子民心中渴望憧憬的太平盛世和理想國度。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甘棠同樣期待著這一天。 崇明和無數(shù)的子民一道坐在下首,縱是知曉圣巫女長長的一段話實際是為了規(guī)勸農桑,卻不免和旁邊將圣巫女每一句話都當成王旨的子民一樣,聽得心潮起伏熱切沸騰。 只為了她話里面形容的那一天,太平盛世,無疾苦,無血腥,無戰(zhàn)亂,老有所依,安居樂業(yè),國富民強。 子民們群情激動,似是想歡呼吶喊,卻又努力克制住不發(fā)出一點聲響,全場寂靜無聲,都目不轉睛的盯著前方的看臺上,生怕錯過圣女的哪一句話。 家里有栽種果樹的民眾被示意往前挪,圣巫女要教他們一種栽種果樹的連理術。 聽說可以將一種樹木,栽種在另外一顆樹上。 甘棠拿出來教授的東西,勢必是要自己在府里研究透了,技術純熟百發(fā)九十中之后,才會拿出來教授子民,今晚教的是嫁接術。 比起原生的果木,嫁接的好處良多,嫁接在保持接穗的優(yōu)良品種同時,還可以改良果木的抗病害性。 接穗都是從成熟的母株上截取下來的,因此嫁接后的果木具有快速開花結果的特性。 只要被嫁接的砧木足夠優(yōu)良,嫁接后的果木成長會非常迅速,產量大幅度提高。 除此之外嫁接還可以研發(fā)新型的水果品種,改變果實的口感和品性,技術熟練以后,也算一條發(fā)家致富的路了。 適合嫁接的果木也很多,尤其是不產種子,或者是種子難以成苗的果木,甘棠用來實驗的砧木是北方梨,接穗是南方梨,她還試過橘子,棗,桃子、桑樹、柿子之類的,后期照顧得好,大批量生產的話,成活率還算比較可觀,總比養(yǎng)小樹苗強多了。 恰逢春日,也是嫁接的好時節(jié)。 甘棠一邊拿小刀在砧木兩邊淺淺開了個口子,一寸半深,接穗也削成楔子狀,在事先準備好的淡肥水上泡一泡,韌皮和木質各部相對結合起來,插好了再用樹皮封口,一邊解說道,“品類越相似的果木,越能連理成功,綁扎的時候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扎好后再用牛糞調泥封裹起來,防風,但也不要封得太死,留兩個小孔透風,免得新苗被悶死了。” “連理術是個高端的技術活,需要不斷試驗,技術純熟后,獲利頗多,感興趣的可以多研究,不感興趣的了解一下即可?!?/br> 甘棠看著下面自發(fā)拿出碳條開始記錄她言語的學子和農人,心中不由莞爾,她親力親為在民眾前做這些,其實和其他作秀的帝王沒什么分別,目的都是一樣的,勸農桑,務積谷。 領頭人這么做,總比空發(fā)一道勸農桑的文書要強很多。 廣場上安安靜靜,只剩下竹簡布帛翻動的聲音。 富有的隨身攜帶絹帛,貧窮的用獸皮和竹片。 來這里的學子和農人們,似乎都有隨身帶本子的習慣。 崇明縱是記憶超群,這時候都有些后悔沒帶來,無論如何,甘棠都是他見過的一個很高明的君主,很能放得開,抓著牛糞面色如常,做起農活來熟門熟路,半點關愛也無,沒有一個君主是這樣的,更別說那些身在富貴窩里的貴子貴女們。 這些事圣巫女都做得,子民為何做不得,她這么做,勸誡農桑的效果可想而知。 新嫁接的果木就放在那兒,一年以后才見成效,但只要十天半月它還活著,就足以證明這是一項了不得技術了。 崇明坐在下首,看著上首的女子,真是覺得殷受為她魂不守舍,一點也不過分。 夜色漸濃,甘棠囑咐了些春耕的注意事項,接著開始回答農人學子們提出的問題,各類格式,養(yǎng)牛養(yǎng)羊,什么都答,天天氣也連帶著預測了一下,脾氣好得不行。 月上柳梢,今日的燈油快燃完了,甘棠見有子民偷偷往油盤里倒油,心中即好笑又有些溫暖,溫聲道,“到點便該歇息了,大家不必著急,我在廣場上放了一個信箱,大家有什么問題,都可以投來信箱里,我會定時取信查閱,十五日一答復,有什么問題都可以提出來,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說出來,署名不署名都隨你們的意。” 這個辦法對甘棠來說互利互惠。 來自百姓的話讓她能準確掌握他們的現(xiàn)狀和想法,署名不署名又十分隨意,想來作用比巡查御史好上很多。 如此也可調動子民們讀書識字的積極性,畢竟不會讀不會寫,總要請人幫忙,很是麻煩。 崇明來這不過一日,所見所聞仿佛過了好幾年,目不暇接,散場后崇明與圣巫女一道回的府,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總覺得圣女對他比對旁的學子特殊些。 譬如方才散了講學,她特意等他一道回府,她的學子里有夷族的兩位王子,相比起來,就很不同。 大概是真如她所說,感念他們崇家的流血和犧牲。 甘棠回了府要接著去書房,崇明見天色很晚了,目光落在她的身形上,深以為她身形太瘦,是因為太過勞累的緣故,見她還要處理政務,便道,“事情是做不完的,圣女你一日沒得歇息,現(xiàn)在很累了,不若先歇息,明日再處理。” 時間不夠啊,再說現(xiàn)在對她還說還不算很晚,甘棠搖頭道,“國無九年之蓄是為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國非其國……” “我現(xiàn)在國非其國,風調雨順還好,但凡老天不給飯吃,有個災荒,那就難過了,所以乘著能轉圜的時候,多找些提高產量的辦法,防治災害,免得介時手忙腳亂,沒個應對?!币笊塘粝碌氖穼嵅欢啵珡牧粝碌牟忿o來看,天災很密集,這里干旱,那里水澇沒個消停,這大概也是殷受的倒霉之處了。 崇明自小跟著父侯學習理國,明白儲糧的重要之處,卻沒誰會看得她這么嚴重的,九年之糧,她已經想這么遠了。 一個好的君主。 崇明便道,“那棠梨我來幫你罷,我自小隨父侯一道理國,一些瑣事我可以幫你做。”崇明喚了聲棠梨,握著長劍的手不由緊了緊,心跳快了些,沒聽甘棠有什么異樣,心跳又慢慢趨于平緩,心里暗暗道,她品性端良,是可結交的良友,又加上可能會成為阿受的妻子,便是他的弟妹,他照顧弟妹也是應該的。 甘棠被逗樂了,做君主的自是沒法事必躬親,她手底下養(yǎng)著一班人馬,專門執(zhí)行她的決策和命令,甘棠通常只做別人做不來的事,不然她累死不說,效率也很低。 甘棠想了想便道,“我是要搞別的事,你幫不上忙,倒是明日一早我也有新東西給你看,晨間你來這里等我,與我一道去軍營。” 崇明只好點頭回去了,回去便提筆給殷受寫信,將他來竹方的所見所聞,與今日的連理之術一并寫清楚了,末尾補充道,“圣巫女驚才絕艷,且品性端良,是為良配。” 崇明寫完,想著他二人以往的事,過了這兩日,雖找不出其它兩全其美的法子,崇明卻還是提筆補道,“先前不知原委,但容兄長說句公道話,圣女待人真誠,先前被算計如斯,將你踢成重傷也是情理之中,愿小弟莫要傷心,早日康復?!?/br> 崇明寫著想著好友會出現(xiàn)的神色,不由失笑,只覺兩人情路坎坷,補充道,“圣女博才多學,且容顏清麗,龍章鳳姿有王侯之相,阿受先前相托之事,兄長無能為力,望另想它法。” 崇明寫完信,叫了隨從進來,讓他即刻送往大商邑了。 甘棠是想帶崇明去看她的軍隊,其它倒是其次,甘棠主要是想給他看看騎兵。 殷商這時候雖有騎兵,但馬具沒有后世完備,戰(zhàn)斗力不是一個檔次。 冶鐵量上來以后,打造馬鐙和鐵馬掌不是難事,甘棠就給自己的騎兵換了一身裝備,除了先前的馬鑣,馬套頭外,馬鞍,攀胸、馬面甲、馬輕甲,這一整套全都武裝起來,可以短時間內把士兵的手從韁繩里解放出來,雙腿用力過大也不至于被摔下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