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jié)
“得了吧你!”比起君臣,裴清殊和公孫明私底下相處的時候更像是兄弟。見公孫明這般吹牛皮,裴清殊便在他肩上推了一下,“孟家的小六朕也是見過的好嗎?那孩子相貌如此出眾,該當是你追在人家后頭跑才對吧!” “您怎么不信呀!”公孫明無奈地說道:“等回頭有機會,我一定要讓她親口告訴您,我們兩個是誰先看上的誰!” 裴清殊見他言語之間,似乎的確很滿意孟六姑娘的樣子,心口的一塊石頭也算是終于落了地。 只是和所有人一樣,得知公孫明定親之后,他第一個想起的是左三姑娘該怎么辦。 不過在這個時候提起左三姑娘,就顯得太煞風景了。所以裴清殊什么多余的話也沒說,只是恭喜公孫明,終于脫離“老光棍”行列。 公孫明看著裴清殊一臉欣慰的笑容,頗有些受不了地說道:“皇上,您別露出一副嫁女兒了的表情好不好!臣都說了,臣起碼還有兩年才能成婚呢!” 裴清殊故意逗他:“朕就是高興,朕的小阿明終于長大了。” “皇上??!”公孫明快受不了了,“您就別逗我啦,還是說說正事兒吧。這是華文書社這一季的分紅,請您過目。” 不得不說,左三的確是個能干的姑娘?,F(xiàn)在華文書社除了最基本的話本連載、出版等業(yè)務(wù)之外,還將許多暢銷書和經(jīng)典書籍翻譯成了外文,在其他國家銷售。除此之外,他們還修訂和印刷了許多不同系列的精裝版書籍,受眾非常廣,從大家閨秀到備考的秀才,華文書社出品的書籍,幾乎是人手一本。 裴清殊看了那個數(shù)字之后,滿意地點點頭道:“不錯,朕現(xiàn)在最缺的就是銀子?!?/br> 公孫明露出一個復雜的表情來:“臣知道現(xiàn)在國庫空虛,不過這些都是您私人的收入,您不會打算做一個史上最無私的皇帝,將自己的私庫和國庫合并吧?” “不是,朕有自己想做的事情?!迸崆迨庹f道:“盧先生前幾日來見朕,說是在京城呆得久了,想和孟師母出去轉(zhuǎn)一轉(zhuǎn)。你也知道,他和孟師母都是不羈的性子,手上也沒什么銀子。朕打算資助他們,在江南一帶建立幾家如歸樓的分店,然后讓盧先生帶頭,舉行各種清談,以重振江南文壇?!?/br> 裴清殊口中的盧先生,指的是為他啟蒙音律的名士盧維。 盧維少年成名,但無心官場,在文人中的聲望很高。 當初裴清殊當上太子時,能得到天下文人的擁護,盧維可謂功不可沒。 公孫明聽了,點點頭道:“這個主意倒是不錯。自打前年江南那邊出了個‘天道會’之后,這兩年江南文壇人心惶惶,都沒有什么好文章問世了。如果盧先生去了江南,想必江南文壇將會是另外一番天地?!?/br> “而且馬上就要改元了。改元之后,就是恩科?!迸崆迨庋酆诖卣f道:“希望盧先生能幫朕多選幾個好苗子出來?!?/br> 新帝登基,最缺的就是人手。而江南,向來是人才輩出之地。如果就這么一直沉寂下去的話,實在太可惜了。 公孫明很有信心地說:“一定會的。不過盧先生和盧夫人去了江南之后,他們的獨子邵兒該怎么辦呢?可是要住到孟府?” 盧維的夫人孟氏,是永昌伯府的姑小姐,也就是公孫明未婚妻孟六小姐的親姑姑。 聽公孫明這么說,裴清殊忍不住打趣他:“果然是要做人家女婿的人了,現(xiàn)在就開始cao心岳父家的家事了?!?/br> 公孫明向來是個把人家打趣得滿臉通紅的主兒,現(xiàn)在聽裴清殊這么說,竟然有些不好意思了:“皇上就別笑話臣了好不好!” 裴清殊笑笑: “這件事朕還沒有和盧先生談過,等回頭得空,召他進宮再議吧?!?/br> 公孫明點點頭,不知想起什么,突然收起了笑容:“皇上知道我定親的事情都這樣高興,不知阿煦聽說之后會是什么反應(yīng)……” 公孫明和傅煦都是裴清殊的伴讀,他們幾個還有裴清殊的奶兄弟趙虎,可以說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幾個人一起上課,一起學習,一起長大,一起籌謀,助裴清殊登上皇位,感情深厚,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 一想到傅煦現(xiàn)在生死未卜,公孫明心里就覺得非常不踏實。 裴清殊也是一樣,時時擔心著傅煦和老九。 他和趙虎說好,一旦找到傅煦他們,就立馬讓人給他送信??墒乾F(xiàn)在好些天過去了,他還是沒有收到來自趙虎的好消息…… 第23章 雖說現(xiàn)在裴清殊心里也沒底,但他還是振奮起精神來, 鼓勵公孫明:“阿明, 你也別太擔心了。阿煦他們吉人自有天相, 不會有事的?!?/br> “皇上, 臣想再從璇璣堂里派出幾個人,去尋找阿煦他們。不是我信不過虎子,只是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 雖說璇璣堂當初主要是由趙虎創(chuàng)立的,不過公孫明在后期趙虎忙著考武舉的時候,曾經(jīng)接手過璇璣堂一段時間。 后來他們就明確了分工,由趙虎負責培養(yǎng)影衛(wèi)和死士, 公孫明和盧維的夫人孟氏則負責調(diào)教一些細作。 這些人有的像是影子一樣活著, 神出鬼沒, 有些人則是以普通人的身份生活著,在需要時才會去完成任務(wù)。 裴清殊能入主東宮,坐上太子之位,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功不可沒。 而在他繼位之后, 這些人還在發(fā)光發(fā)熱, 繼續(xù)為裴清殊做事。 裴清殊聽了公孫明的提議之后,自然沒有反對。畢竟他和公孫明一樣,都非常擔心傅煦他們的安全。 和趙虎不同的是,公孫明沒有派出什么武功高強的死士,而是選擇派出一個名叫綠萼的歌女,去打聽傅煦的下落。 “阿煦他們最后出現(xiàn)的地點, 是在安徽省的懷安縣。正常來說,他們會沿著這條路線回京?!惫珜O明對著地圖畫了一下,“所以你們可以從這附近去找。” 公孫明說完之后,見綠萼沒反應(yīng),便抬起頭好奇地看了綠萼一眼:“還有什么疑問嗎?” 綠萼如夢初醒一般,連忙說道:“沒有!” 公孫明點點頭,正要將地圖收起來,卻聽綠萼低聲說道:“公孫公子……” “嗯?”公孫明漫不經(jīng)心地應(yīng)了一聲。 “我聽人說……您要和孟家的六小姐定親了?” 公孫明意外地挑了挑眉,頗有些詫異地看向綠萼。 綠萼連忙低下頭道:“公子不必回答綠萼,是綠萼逾越了!” 公孫明的嘴唇動了動,似乎有什么話想說,但終究什么都沒有說。 …… 盡管現(xiàn)在,宮中在裴清殊的帶領(lǐng)之下節(jié)儉之風盛行,但年關(guān)將至,后宮里難免要準備一番。 皇后的身子漸漸重了,又要照顧冬兒,所以迎接新年的重任,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傅裕妃和鐘嫻妃的肩上。 皇后剛懷孕那會兒,因為嫻妃有過代掌王府后院的經(jīng)驗,所以在宮務(wù)這方面還是以嫻妃為主,裕妃為輔的。 不過幾個月下來,在傅太后的幫助之下,裕妃已經(jīng)漸漸地上了手?,F(xiàn)在嫻妃便經(jīng)常稱病,很多事都交給裕妃去做了。 傅太后所居的慈安宮里,裕妃一邊咔嚓咔嚓地磕著干果,一邊對傅太后說道:“姑姑,我現(xiàn)在是越來越搞不懂這個嫻妃了。當初皇后讓她跟我一塊兒管宮務(wù),我還以為她肯定要和我爭上一番呢。誰知道她現(xiàn)在卻見天兒地稱病……新年要準備的事情那么多,我一個人怎么忙得完嘛!” 傅太后哭笑不得地說道:“你這孩子,先前皇后讓嫻妃和你一起管,你不樂意,覺得人家皇后防著你?,F(xiàn)在嫻妃不跟你搶,你還不樂意,覺著事情多,忙不完。你倒是說說看,你到底想要怎么樣?。俊?/br> 裕妃眨眨眼,竟然呆呆地說:“我也不知道……” “你啊,真是個孩子?!备堤鬅o奈地說道:“這樣吧,回頭本宮和皇后商量一下,就說年關(guān)事多,從妃嬪里頭再挑一個出來幫襯你,這樣如何?” “還挑什么呀,惠貴人不就挺好的嗎。”現(xiàn)在惠貴人沒事兒就會抱著大公主去瓊?cè)A宮給裕妃看,裕妃特別喜歡晴姐兒,所以愛屋及烏,和惠貴人的關(guān)系越發(fā)親近了。 傅太后搖搖頭道:“惠貴人位份太低了,選她不合適。要么嘉貴嬪,要么魏僖嬪,等本宮再和皇后商量一下吧?!?/br> 裕妃微微嘟起嘴巴,不大情愿地“哦”了一聲。 就在后宮妃嬪們準備迎接新年的時候,裴清殊也在為了新年做準備—— 臘月二十六日,裴清殊這個皇帝就要封筆、封璽了,直到正月初一的元旦大典上,他才會重新開筆、開璽。 所以趕在臘月二十六之前,裴清殊必須把延和二十七年重要的政務(wù)全都處理完畢,這樣才有心思和精力去迎接新年。 內(nèi)閣侍讀學士陳起和戶部侍郎賈昂他們,已經(jīng)根據(jù)實際情況,草擬出了新的官員俸祿制度。 根據(jù)裴清殊的指示,低級官吏的俸祿漲幅,要遠大于三品以上的高級官吏。比如正九品官員的俸祿,從以前的三十兩一年,提高至六十兩一年,直接翻了倍。 一品、二品官員,由于他們經(jīng)常得到皇帝的封賞,所以在俸祿方面基本沒有什么大的變動。一般來說,這類高官的家底都比較豐厚,也不是指望著俸祿過日子的。 裴清殊對陳起和賈昂他們擬定的草案進行了些許的修改之后,此事就算是敲定了。 漲薪一事,幾乎是沒經(jīng)過什么爭論,就直接在大朝會上一致通過了——哪個官員會傻到反對皇帝給自己提高俸祿呢? 不過與此同時,他們也意識到,新帝對明年改元之后的稅制改革是勢在必行的。 不然皇帝哪里拿得出那么多錢,去給官員們漲俸呢? 許是拿人手軟,許多原本不看好稅制改革的大臣,現(xiàn)在都開始反過來變成稅制改革的擁護者了。 除了這件事情之外,禮部還趕在改元之前,給林太后的父親、裴清殊的外公擬定了一個封號——順勤伯。 裴清殊想過了,太上皇說的沒錯,雖說在他上位的過程當中,林太后的娘家沒起過什么作用,但從孝道的角度來講,他登基做了皇帝,就是要封賞自己生母的娘家。 這一點的確是他疏忽了不假。 但要讓裴清殊直接把他的外祖父封成國公,讓林家人和傅太后的娘家榮國公府平起平坐,裴清殊是絕對辦不到的。畢竟林家的底蘊和傅家比起來,實在是差太多了。 所以最后,他比照皇后的父親宋堯的爵位,給他的外公封了一個順勤伯,并且趕在雍定元年到來之前,給林家賜了一個新的府邸。 對此,林家人是非常滿足的。 林家人有一點好,就是他們雖然幫不上裴清殊什么忙,但也盡量不拖后腿。 當年裴清殊的生母林太后寵冠后宮的時候,多少人盯著林家,想找出林家的錯處來,可都沒有抓到什么林家人的把柄。 光是從這一點考慮,裴清殊就覺得封賞林家不虧。 至于起用四皇子一事,裴清殊最終決定封他為監(jiān)察御史,等年關(guān)一過,就讓老四離開京城,去地方巡視郡縣,監(jiān)察地方官員。 雖說當初淮陽大長公主大張旗鼓地跑去宮里告御狀,使得京城貴族圈子里的人幾乎全都知道了老四和左氏的事情,不過俗話說得好,家丑不可外揚,尤其是皇家。 現(xiàn)在的太上皇、當初的皇帝在事發(fā)之后,雖然將老四的官位、爵位一擼到底,在外卻是極力維護老四的名聲,或者說是皇家的尊嚴。 當時他甚至還下過圣旨,嚴禁任何人在公眾場所議論皇室的家事,還抓了兩個大嘴巴的世家子弟打了一頓板子。 因此這件事情只是在京城廣為人知而已。出了京城,知道的人雖然有,但是并不多。 所以裴清殊認為,把老四外放,比將他留在京里辦差更好。 這樣一來,還能避免老四和宋池經(jīng)常見面。 不然這兩個人同朝為官的話……真是想一想都覺得尷尬。 關(guān)于重新啟用四皇子一事,裴清殊怕宋池知道后一下子接受不了,所以在辦公的間隙,他親自和宋池提起了此事。 出乎意料裴清殊的是,宋池表現(xiàn)得很平靜,甚至像是早就知道了會有這么一天一樣。 其實宋池身為淮陽大長公主的兒子,是和裴清殊、四皇子都有血緣關(guān)系的表哥,他們都是親戚。 只是宋池和裴清殊的年紀差距比較大,他們在一起相處的時間不多,所以感情基礎(chǔ)不如四皇子跟裴清殊那么深厚罷了。 不過現(xiàn)在,裴清殊聽宋池說了才知道,原來早年四皇子和宋池的關(guān)系還算不錯。這對表兄弟是從宋池和左氏訂婚之后,關(guān)系才變僵的。 “其實臣一直都知道逍兒心里有一個人,那個人就是欽墨。”提起他這輩子最大的傷疤時,宋池已經(jīng)能用一種溫和從容的語氣說起了,“但臣知道,欽墨不可能娶她。所以臣不肯取消婚約,而是一直抱著一線希望,希望有一天能打動逍兒,讓她忘了欽墨?!?/br> 宋池的這份深情,連裴清殊聽著都要被他所感動了。 誰知宋池卻道:“但在這段感情里,臣并不是完全光明磊落?!?/br> 裴清殊詫異地微微挑眉:“哦?這話怎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