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太子妃的榮華路在線閱讀 - 第120節(jié)

第120節(jié)

    這小舅舅手上的兵權(quán),可比英國公還大,陳王頭一個欲實現(xiàn)的目標,就是對方。

    穆懷善似笑非笑,慢條斯理披上匆匆打理妥當?shù)逆z甲,撩起簾帳,隨意揮了揮手。

    穆德及帳內(nèi)親兵無聲無息退下,賬內(nèi)僅余舅甥二人。

    “殿下此來,不知所為何事?”

    穆懷善并沒有施禮,而是隨意往首位上一坐,端起茶盞吹了吹,呷了口。

    他的姿態(tài)頗散漫,聲音更漫不經(jīng)心,但陳王不以為忤,反倒微微抱拳,笑道:“外甥久仰舅舅,如今終有緣拜見?!?/br>
    作為一個皇子,母家親緣關系其實得靠后的,但他施禮十分自然,不論真假,看著都心悅誠服。

    這外甥表現(xiàn),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穆懷善微微一笑,“殿下千金之軀,何須這般多禮?”

    他態(tài)度未見熱絡,但也不顯生疏,說了一句客套話便住嘴,沒有繼續(xù)詢問的意思。

    陳王有求于人,山不就他,他就來就山,問候這位親舅幾句,他笑容便一收,面上染了幾分憂愁,“外甥如今有一困惑,求舅舅不吝解答?!?/br>
    “哦?”

    雖穆懷善了然一切,但他今日卻很有些興致逗趣,聞言端正了坐姿,狀似關切問道:“不知有何事,殿下請說?!?/br>
    對方這個態(tài)度,給了陳王很大鼓舞,要知道從前與小舅舅聯(lián)系,都只是臨江侯出馬的,他聽說穆懷善脾氣古怪,性子執(zhí)拗,來之前,還有些忐忑。

    不想如今接觸,卻不似傳聞。

    難道是母后與大舅舅,不希望自己與掌兵的小舅舅接觸?

    陳王疑心病很重,心念幾轉(zhuǎn),面上卻不露聲色,只繼續(xù)道:“如今東宮代天子親征,我方受掣肘頗多,若不及時應對,恐怕將來境況日下?!?/br>
    他這話是不假的,就說穆懷善,他統(tǒng)領的大同兵馬匯入大軍后,連番大戰(zhàn),都是左有張為勝,右有霍川,他被牢牢鉗制住,即便有折騰打算,亦無處施展。

    他不得不懷疑,自己的真實身份已暴露,一切皆在皇太子掌握之中。

    穆懷善不在意奪嫡成敗,只是這么一來,就意味著這次大戰(zhàn)過后,坤寧宮一黨即便不徹底傾覆,亦相差不遠了。

    形勢比人強,他一時未有破解之法,不過陳王這外甥,倒還算有些敏銳。

    他一時興致大增,立即接口道:“殿下顧忌有理,如今正是最后爭取一把的關鍵之時?!?/br>
    跟聰明人說話,就是輕松,陳王精神一振,“只可惜……”

    他面上有些遲疑,似乎難以啟齒,猶豫一陣,終于下定決心。

    “只可惜,二哥與英國公,舉措太過保守,至今未有絲毫借機擴張之意?!?/br>
    擴張很難,但不努力真的錯失良機了。

    魏王策略向來保守,認為該站穩(wěn)腳跟再謀后事,而英國公顧忌貴婿,言聽計從。

    陳王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英國公手上兵權(quán)雖不及穆懷善,但也是一股不算小的勢力,現(xiàn)在不趁著大戰(zhàn)混亂,排除異己,再接手其殘余勢力,更待何時?

    前路已日益艱難,只有多多掌控實權(quán)兵力,將來才能爭取一把。

    陳王是真急憤,此刻說話時也帶上幾分,恨不能立即以身替之。

    不過,他話中隱藏之意也明白了,就是欲掌了權(quán)柄,立即采取行動。

    簡白的說,其實是想與小舅舅聯(lián)手了,又或者說,最終目的是想將對方收于麾下。畢竟,英國公與魏王關系緊密,他根本不可能插得上手。

    陳王這個算盤打得挺好的,但凡穆懷善聰敏點,有前瞻目光一些,都會答應下來的,畢竟大家現(xiàn)在坐同一條船。

    想法是好,但他沒想到這位小舅舅古怪如斯,根本不在意奪嫡結(jié)果。

    “殿下,我這里有一計,不是殿下是否愿意一聽?”

    穆懷善平生最不樂意的事情,就是被別人覬覦手上的東西,甚至意圖搶奪。

    他表情不變,心情卻一下子沉郁下來了,抬起眼皮子撩了對面人一眼,玩味一笑,“此計,或能解殿下之難?!?/br>
    “小舅舅請說。”

    陳王沒看出端倪,聞言精神卻立即一振,他按捺下喜悅。狀似謙和。

    “我本欲助殿下一臂之力,只可惜大同一向中立,我不能輕易改弦易轍。”這話不假,保皇黨,也不是說倒就能倒的。

    穆懷善微微挑唇,饒有興致看著陳王表情一僵,繼續(xù)笑吟吟說話,“只不過,也不是沒有其他辦法?!?/br>
    舅甥二人坐得不遠,他直起身子湊過去,語帶誘惑,低聲說:“英國公之所以以魏王馬首是瞻,不過是因為魏王乃后黨之首,以及魏王妃之故罷了?!?/br>
    坤寧宮擁護的帝位繼承人,乃是魏王;魏王迎娶了英國公嫡女,用姻親關系,將二者利益牢牢捆縛在一起。

    魏王若登基,秦氏便是皇后,英國公便一躍為國丈。

    然而,紀皇后不僅僅是一個兒子啊,英國公也不僅僅是一個女兒,若能達到目的,嫡女庶女都一樣的。

    魏王并非不可替代的,如果他戰(zhàn)死,陳王就是紀后一黨唯一的皇子了,再將英國公府的姑娘納入府中,結(jié)果不是一樣嗎?

    陳王聽懂了,整個人彈跳一下,倏地抬眼看向他的小舅舅。

    穆懷善依舊微微笑著,黑眸深沉,帶著難以言說的蠱惑。

    陳王的心立即“砰砰”狂跳了起來,他垂下眼瞼,急促呼吸幾下,才能勉強維持鎮(zhèn)定。

    “小舅舅所言甚是?!?/br>
    對方的一番話,給他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他的心很亂,有驚慌,更隱隱夾雜竊喜。

    他有些坐不住,隨意寒暄幾句,便匆匆告辭回去了。

    穆懷善并未起身相送,只斜倚在圈椅上,收了笑,淡淡看著陳王背影消失。

    半響,他輕哼一聲。

    穆懷善的表現(xiàn),陳王并不知道,他匆匆回了營帳,揮退守衛(wèi),獨自在屋中坐了良久。

    最后,營帳中傳出命令,“去,去把丁先生請來?!?/br>
    丁先生,就是丁文山了。

    這次陳王奉旨出征,也是帶了幕僚的,作為最被陳王倚重的一個,丁文山當然來了。

    “殿下,可是戰(zhàn)局發(fā)生了變化?”

    丁文山這人是有真材實料的,在他很有分寸的獻計下,陳王確實小小地立了幾次功勞,直接導致一些大將認為,陳王比魏王能耐些。

    這也直接導致了,陳王掌兵的心愿更加迫切。

    “戰(zhàn)局并無變化?!?/br>
    陳王也不廢話,直接道:“只是本王有一事抉擇兩難,請先生指教。”

    “本王若顧忌兄弟之情,將置母后及坤寧宮下一眾于危難之中,本王該如何抉擇?”

    丁文山聞言詫異,余光見陳王神情嚴肅,卻難掩目光灼灼,這是想有大動作了?

    他垂眸遮住目中精光,面上卻立即認真回道:“當然舍小利而就大義?!?/br>
    “此事若被宣揚,恐怕母后等人怨恨甚矣?!?/br>
    “無礙,既是大義,總有卓見成效的一日?!?/br>
    丁文山斬釘截鐵,隨后又補了一句,“況且,此事若未被宣揚,即更可兩全其美。”

    “好!說得好!”

    陳王心中其實已有選擇,但此事顛覆以往認知,他急需一個強硬的贊同聲音。

    如今得到了,他不再多說,只頷首道:“先生果然睿智,小王之惑立解。”

    丁文山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自己該告退了,立即拱手,“在下還有事務,恐不宜久留。”

    “先生慢行?!?/br>
    陳王親自送到門前,主賓二人分開,丁文山轉(zhuǎn)彎時瞥了營帳一眼,心下微微一笑。

    身在軍營,雖傳遞消息難了些,但若有早準備好的特殊渠道,總歸還是順利的,很快,丁文山的密信,便到了高煦手里。

    “小利?大義?”高煦劍眉微挑,冷哼一聲。

    他耳目甚廣,已知悉陳王尋過穆懷善之事,看來這對舅甥湊一起,頗有幾分意思。

    “林陽,傳命各方,暫無需理會魏王陳王諸事?!?/br>
    霍川等大將,都是東宮心腹,無需吩咐,自然有人格外關注這兩位皇子。

    高煦這命令,也算為陳王的“大義”開了方便之門,他倒要看看,陳王要大義到何種程度。

    畢竟,魏王外有張為勝顧忌,內(nèi)有英國公謹慎護著,想要“戰(zhàn)死”,也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

    幾方暗暗觀望,然而,陳王的動作,卻遠比想象中要快。

    第一百一十八章

    鏖戰(zhàn)中的短暫空隙, 交戰(zhàn)的大周與韃靼都在抓緊時間休整。

    這一日,與昨日并無不同。

    魏王與岳父英國公短暫商議一段后, 后者軍務纏身,匆匆離開了。

    他略作收拾, 隨即起身出了營帳,往自己兄弟陳王的營帳大步行去。

    這三人相處還是很和諧的, 只不過英國公握有兵權(quán), 非常忙碌,能抽出的時間并不固定, 他若有閑暇,當然往女婿魏王那處商議去。

    陳王并不是每次都能湊巧在場,于是, 每每翁婿二人匆匆商議過后, 魏王總會往弟弟那邊走一趟。

    陳王在不少事情上,都有獨到見解, 就算魏王未必采納, 也不妨礙他參考一番。

    這次也不例外。

    魏王進門前, 陳王正在垂目端詳一把匕首,聽見外面請安的聲音, 他眸光閃了閃, 還匕入鞘,隨手擱在身前案上。

    他一如既往,起身迎接自己的哥哥。

    兄弟落座,二人向來親厚, 魏王也不廢話,直接就說:“方才英國公來了一趟,說局面已經(jīng)穩(wěn)定下來了,我們可以商議下一步。”

    英國公其人,領兵是有些真本事的,在他的領導底下,麾下兵馬已在大軍中占據(jù)了一席之地。

    魏王認為,既然站穩(wěn)腳跟,就可以謀求后事了。

    弟弟那借機排除異己,并收攏其殘余部隊的建議,他其實是贊同的,不過他為人一貫謹慎,兄弟間的分歧點,其實就是時間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