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我在紅樓修文物在線閱讀 - 第178節(jié)

第178節(jié)

    不多時,兩個小阿哥已經(jīng)實在耐不住這樣的香甜,齊齊從窗外探出個頭,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那碗酥酪。

    少時石詠滿頭大汗地尋到新房這邊來,看到的便是這一幕,四阿哥五阿哥兩個,頭湊著頭,正在共享一碗甜滋滋的酥酪,吃得連頭都不抬。如英則正盤腿坐在炕上,微笑著看著這倆“熊孩子”大快朵頤,適時給小哥倆遞上一塊帕子。

    弘歷最先發(fā)現(xiàn)石詠進(jìn)來,頗不好意思,趕緊用帕子擦了嘴邊的酥酪,訕訕地叫了一聲:“師父!”

    弘晝卻還埋頭吃,吃完了一抹嘴,才轉(zhuǎn)頭對石詠說:“師父,我終于知道您為啥要娶師娘了?!?/br>
    這么點兒大的孩子突然說了這樣的話,石詠與如英都是一怔,彼此對視一眼,多少都有些羞意,石詠臉一紅,如英則一低頭,著實沒忍住,唇角又挑了起來。

    “所以……現(xiàn)在知道師父為啥要穿新衣了?”待問過情由,石詠這才后知后覺地省過來,他倒是沒想到弘晝這孩子這么多心眼子,早先剛進(jìn)喜棚那會兒說的話全是在裝。

    弘晝卻一點兒也不怕,嘻嘻地點頭拍著手笑道:“是呀,師父娶這么美的師娘,自然要穿的光鮮些,才能與師娘相配呀!”

    如英聽見弘晝嘴巴這樣甜,實在沒忍住,用帕子掩口,輕笑出聲。

    石詠卻早已看透了這個笑嘻嘻的大尾巴狼,溫和地說:“還記得師父上回布置的功課么?待師父忙完這一陣,就會上王府去檢視?!?/br>
    熊孩子怕作業(yè),古今皆同,一聽說這個,弘晝果然苦了臉,轉(zhuǎn)臉去看兄長,目光中盡是求援。弘歷卻板著臉,一臉不為所動的樣子,似乎在向師父表態(tài),甭管弘晝怎么求他,他都不會捉刀代弟弟做功課的。

    “師父……師父,您如今成婚,可覺得快活?”弘歷卻沒有弘晝那等小機(jī)靈,他見到石詠與如英目光一觸,便各自轉(zhuǎn)開,實在好奇,干脆開口直接了當(dāng)?shù)卦儐枴?/br>
    石詠根本沒過大腦,開口便答:“快活!”

    聽了這等大實話,身邊如英登時紅了臉,低下頭去。

    豈料石詠接下去認(rèn)認(rèn)真真地說:“四阿哥,你須記住,以后你也會有這樣一天,找到注定要與你相守的另一半,在她面前,你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將與她分享,未來一切波折風(fēng)浪你都將與她一起分擔(dān)……她總是你的,而你,亦是她的……便是這樣一個人,四阿哥,再過得個幾年,你終將遇見。”

    如英聽到這里,微微一怔,再抬頭,便見到石詠卻正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她。兩人的視線就此膠在一處,難以分開。

    第225章

    將弘歷弘晝兩名小阿哥送走, 石詠回到新房內(nèi),松了口氣, 無奈地沖如英那里聳聳肩、擺擺手。如英這也才剛剛命人將那碗糖蒸酥酪收拾下去, 沖石詠報以理解的微笑。

    兩人一起都想:也不知是什么狹促鬼想出來的, 讓這么小的孩子來鬧洞房、聽壁腳。

    殊不知兩人之間尚存的那一點生疏, 因為兩個孩子一鬧,竟憑空消失了。石詠很自來熟地走到如英身邊,在炕沿坐下, 笑道:“若是沒事先發(fā)現(xiàn)這兩個娃娃, 今夜恐怕難得安生?!?/br>
    他指的原本是,若是失了兩個小阿哥的下落, 雍親王府豈肯干休, 石家賜宅這里豈不得挖地三尺?

    豈料如英聽他提起今夜,俏臉一紅, 目光卻倔強(qiáng)地不肯閃避, 只管盯著石詠。

    石詠待話出了口, 才覺出失言,不免有些訕訕的,他本不善與如英這樣年紀(jì)的女孩子相處, 這時少不了別過頭去, 卻依舊感到如英那里目光灼灼,正盯著自己。

    過了片刻,石詠覺得如英支起身子,朝自己靠了靠。

    石詠:……這是要做什么?

    他越是緊張就越是不敢看, 只覺得臉紅耳熱心跳,只不曉得如英是否也是如此。

    漸漸地他覺出如英靠得愈近,氣息可聞,他心內(nèi)癢癢的,臉上卻依舊繃著,忽然覺得如英手中的帕子輕輕在自己面頰上擦過,如英在一旁吐氣如蘭:“這是,那時候……那時候傷的?”

    石詠右邊面頰上有一道疤痕,如今已經(jīng)淡了許多,不仔細(xì)看已是看不出,可是如英在燭光下看得一清二楚,突然莫名的有些心疼,記起那時才是兩人頭一回真正有機(jī)會面對,只是當(dāng)時她隔著簾子,不曉得對面是怎樣的一個人,唯有小丫頭望晴事后曾經(jīng)告訴過她,當(dāng)時來人那副形容有多么可怖。

    如今兩人已有白首之約,如英望著丈夫,記起一路走來種種波折,心內(nèi)生出無限感慨,口中卻說不出其他,隔了半天,輕輕問一句:“還疼么?”

    石詠有一答一:“早已不疼了?!?/br>
    這樣的對答在新婚夫妻之間原屬尋常,只是由如英之口問出來,石詠來答,便有點兒稀罕,好在再沒有人守著聽壁腳了,否則傳將出去,又是一樁好笑。

    石詠聽到這樣溫柔的言語,就算是個木頭,也終于曉得回過頭來,正對上一對明眸、一張俏臉,瞬間覺得好不真實:他竟然,也將這心上一直默念著的人兒娶了來。而且對方當(dāng)初也是毫不猶豫地選定了他,緣分之外,更有些默契。

    如英一雙大眼睛此刻一瞬不眨地望著自己,毫不回避,石詠突然有種預(yù)感:他新娶來的媳婦兒,可能遠(yuǎn)比他想得更加直率大膽而勇敢……

    榻前一對龍鳳大燭,便一路高燒直至天明。

    第二日小夫妻起得不算晚,望晴等幾個丫鬟一待夫妻兩人叫起,便打了熱水進(jìn)來服侍夫妻兩人盥洗。石詠卻依著老習(xí)慣,自己動手。

    老尚書府原本打聽過,知道石家人口不多,家人仆役亦是有限,因此總共只陪送了兩房家人共八口人,并四名侍奉如英的丫鬟,其中望晴與望雨是大丫鬟,但都已經(jīng)快到將要放出去的年紀(jì),只待過個兩年便要擇配的。另外兩個是小丫頭,一個叫盼秋,一個叫盼夏,現(xiàn)如今都只能做些簡單的雜役。

    四個丫鬟,都對姑爺身邊從來沒有過貼身丫鬟這一件事實感到驚訝不已。倒是如英,早在她下決心要嫁石詠之時,十三福晉就曾以石家的實情相告。如今得知丈夫的一切起居都是自己動手,如英并不意外。

    小夫妻兩個都是喜簡不喜繁的性子,不多時,已是雙雙收拾停當(dāng),并肩走出新居,往石大娘的上房過去。石大娘與二嬸王氏早已起了,正坐在一處說話。石喻則有些心事重重的樣子,坐在一旁并不說話。聽說小夫妻過來得這樣早,石大娘略有些吃驚,與王氏對視了一眼。

    新婚第二日,照規(guī)矩應(yīng)是新婦認(rèn)親,再祭拜祖先。石家好在人口簡單,石大娘與王氏都見過如英好幾回。但規(guī)矩依舊是規(guī)矩,如英過來給石大娘磕過頭,然后恭恭敬敬地敬了茶。

    石大娘打心眼兒里喜歡如英,她直到如今,尚且以為是因為自己在兒子面前將老尚書府兩個姐兒贊了又贊,才會令兒子起心,托良媒上門求親的。早先聽說小夫妻這么早起身,石大娘原本還稍稍有些擔(dān)心,怕兒子兒媳處得不諧,然而見到石詠扶著如英進(jìn)來,兩人都是容光煥發(fā),神色間又都隱隱約約地透著歡喜,石大娘這才徹底放了心,接了如英的茶,又趕緊塞了早早就備下的紅封在如英手里。

    接著如英過來拜見二嬸王氏,王氏依舊溫柔沉默,一個字都不多說。如英原本道王氏是與外人交際時才會如此,但是見到她在自家也是這副模樣,才明白過來這份溫柔沉靜乃是本性。

    接下來便是石詠的弟弟石喻。石詠向如英介紹時,便明說了他們兩人一處長大,雖然是堂弟,但實際上與親弟并無兩樣。聽到這里,石喻立即站起來,向大嫂行禮,并肅容道:“長兄如父,弟弟一直將大哥當(dāng)做父親一般來敬著的。”

    石詠聽著這話,又見石喻一張小臉此刻繃得緊緊的,心里知道二叔的事對這個小皮猴的影響并未全過去,這個孩子心里只怕正憋著一股勁兒,當(dāng)即在石喻肩上拍了拍,輕松笑道:“傻弟弟,如今家里正是多了個人來疼你?!?/br>
    如英亦事先有禮給喻哥兒備下,當(dāng)下從小丫頭那里取了來,送給石喻。石喻一見,倒都是他平日用得著的東西,曉得嫂子是花了一番心思的,臉上一下子綻放笑容,趕著向如英道謝。

    他這樣一笑,才露出他這般年紀(jì)孩子應(yīng)有的天真,如英則略略躬身見禮,笑著道:“都是一家人,二弟千萬莫要外道?!?/br>
    石喻聽了如英的話,登時更加高興。這孩子對于“一家人”的認(rèn)同感格外重視,石詠早先就與如英提過這一點,此刻見妻子料理得周到,石詠心里也是熨帖非常,暖融融的。

    拜過自家母親嬸娘之后,石詠又少不得帶如英見過住在自家客院的舅母和表兄,跟著他便帶著如英過去隔壁忠勇伯府,先去伯府后面的祠堂拜祭先父牌位,之后便去拜見同宗親眷。因此剛才在自家乃是“小認(rèn)親”,如今才是“大認(rèn)親”,石詠帶著如英一個一個地拜見過來,倒也收了好些見面禮。

    富達(dá)禮等人此前并未見過如英,此刻見石詠娶來的媳婦兒行動大方得體,都為石詠感到高興。老太太富察氏見了如英更是歡喜,拉著石大娘的手,只道:“討了這樣的兒媳婦,你可算是熬出頭了!”

    石大娘連忙謝過老太太,她知道兒子的婚事借了伯府不少力,心里頗多感激。

    王氏卻依舊縮在石大娘身后,老太太富察氏不提她,她便也不吱聲。

    新婦進(jìn)門的第三日,便是三朝回門的日子。這日一早,石詠就張羅了帶著如英出門,往老尚書府過去,在老尚書府門前依舊等了一陣,等哲彥與如玉的車駕先進(jìn)了,才進(jìn)的老尚書府。

    老尚書府那里,說是哲彥夫婦已經(jīng)在祠堂等著了,石詠由如英帶著,兩人腳步輕快,一起往祠堂過來。他早在下定的時候就已經(jīng)見過哲彥,這時候連襟兩個友好地點點頭,打了招呼。

    然而石詠卻是第一次見到如玉,只張了一眼,便見識到雙胞胎的威力,姐兒兩個的相貌眉眼,幾乎一模一樣,完全沒差。

    然而只這一眼,石詠依舊多多少少能辨出姐妹兩個氣質(zhì)上有些不同:如英與他一樣,喜簡不喜繁,因此首飾與衣飾都頗為簡單,整個人顯得清爽而干練;如玉則戴了幾件價值不菲的首飾,打扮得雍容華貴,甚至隱隱有些別苗頭的意思。

    如玉與如英互視一眼,大約也覺得有些怪異。她們是雙胞胎,從小到大,大人們都為她們準(zhǔn)備一式一樣的衣服首飾,姐妹兩個也已經(jīng)習(xí)慣外人幾乎區(qū)分不出她們誰是jiejie,誰是meimei了。

    然而各自成婚之后,姐兒兩個可以各自做主,可以按自己的品味來,甚至還需要多少考慮一下丈夫的審美與喜好,各自妝扮之后,竟然差別不小。姐妹兩人相互看看,驚異過后,彼此禮貌地對視片刻,再各自轉(zhuǎn)開。

    兩對夫婦在兆佳氏祠堂內(nèi)拜過祖宗牌位之后,再到正堂上來拜見兆佳氏諸位親眷。姐妹兩人的父母穆爾泰夫婦并不在京中,因此在老太太喜塔臘氏下首設(shè)了兩人的位置,往下才是白柱夫婦。除了兆佳氏族人以外,兆佳氏好些已經(jīng)出了門的姑奶奶也大多回了娘家來看望兩對小夫妻,見了兩邊的氣色,大抵知道兩個姑娘都過得不錯,大多放下心來。

    午間按規(guī)矩是老尚書府請兩個女婿吃回門酒,白柱尚未脫孝,不便飲宴,只稍坐了一會兒相陪,另有兆佳氏幾個族里與石詠一輩兒的年輕人陪席。另外達(dá)山與達(dá)春兩個小哥兒也一起出來,拜見兩位姐夫。

    哲彥與石詠都事先給這兩個小舅子備下了禮物,然而石詠因為教雍親王府兩個小阿哥的關(guān)系,與這樣年紀(jì)的孩子交道打得極多,見兩個孩子小心翼翼地收了禮物,曉得他們心下還沒法兒對自己這個姐夫生出親近,當(dāng)即笑著招招手,將兩個哥兒招過來,問兩句功課與日常起居。

    孩子畢竟是孩子,三言兩語之間,達(dá)山與達(dá)春見石詠平易近人,一點兒不端著架子,便一下子與石詠親近起來。而另一頭,哲彥卻只顧著與白柱說話,偶爾掉頭望望那邊,實在想不通,石詠怎么能與兩個半大小子有這么多話可說的。白柱只看在眼里,笑笑不說話。

    女眷那頭,十三福晉頭一個將如英拉到內(nèi)室去單獨問她話,只問石詠可還好。因為這門親事背后其實是十三阿哥夫婦兩人大力撮合的,若是如英與石詠處不好,十三福晉定會后悔不已。

    十三福晉只道新媳婦向來羞怯,因此問得委婉,如英卻笑著沖姑母直點頭,也不說什么,但是喜悅之情卻溢于言表。十三福晉憐愛地摸摸如英的頭發(fā),只說:“可見是個傻孩子了,怎么嫁個傻小子,竟歡喜成這個樣子?”

    石詠在十三福晉心中,到底還是那個“實心實意”的傻小子。

    如英卻答:“姑母放心,這人是我自己睜大眼睛選定的,無論是好是歹,我都要同他過一輩子。所以我就干脆天天多惦記兩遍他的好,這樣日子過得也歡喜些。”

    十三福晉聽了忍俊不禁,笑道:“我們英姐兒果然與眾不同,說出來的看似胡鬧,仔細(xì)一想?yún)s有意思?!?/br>
    她細(xì)細(xì)回憶,覺得她與十三阿哥十年來相濡以沫,互相支撐,不也一樣,多看著點兒對方的好,日子便能過得舒心點兒么。

    然而如玉見到meimei,則又是另一番情景。她待要問問meimei嫁過去之后如何,卻又覺得難以啟齒。

    安佳氏有族人曾經(jīng)前往永順胡同吃喜酒,自然有人將三位皇子阿哥前來道賀的事轉(zhuǎn)告了如玉。如玉原本猜到七姑父可能會去上石家道賀,但完全沒想到十六阿哥、十七阿哥兩位也會前往,更別提雍親王府的兩位小阿哥,竟然親自上門道喜,并親口稱石詠為“老師”。

    原本如玉聽說妹夫只是個內(nèi)務(wù)府的五品小吏,官位并不高,本家也只是旁支,并不顯赫。她的夫婿哲彥身上雖無功名官職,可勝在出身門第都不錯,公公濟(jì)蘭已經(jīng)升至工部左侍郎,之后應(yīng)當(dāng)便是放外任出京,一轉(zhuǎn)身便是地方大員。

    然而如玉卻始終想不通,看似平平的妹夫,結(jié)親時怎么會有這么些皇親貴胄登門道賀。甚至她今日回門,也事先精心打扮了一番,衣裳首飾都撿的是最出挑的,以期不要被meimei壓過一頭。

    待一見到meimei,如玉才曉得,如英根本就沒有壓過自己一頭的意思,她今日這番做作,就如一拳打出去盡數(shù)打在棉花上,對方軟軟的根本就不受力。

    如英卻沖她一笑,道:“jiejie怎么盡盯著我?是我有哪里不妥當(dāng)么?”

    如玉:“……沒,沒什么?!?/br>
    “若是沒有,meimei便先告辭了?!比缬⒖纯赐忸^剛剛西斜的日頭,想起石詠囑咐她的話,向如玉作別,“jiejie,待一個月之后咱們沒那么多規(guī)矩束著的時候,我上舅舅家來看你!”

    “這么早?”

    如玉嚇了一跳。

    京里的規(guī)矩,新婚一月之內(nèi)新房不能空置,所以小夫妻吃過回門酒,便大多會在傍晚之前趕回夫家。

    可是,這太陽還掛得老高,距離日暮還早,如玉猜了半天,也沒想通為什么meimei要在這時候就早早轉(zhuǎn)回夫家去。

    ——莫不是,石家的規(guī)矩太大了?

    這樣一想,如玉的心氣兒立刻順了不少。

    石詠與如英一道乘車,從老尚書府出發(fā),慢慢回轉(zhuǎn)。

    “茂行,那是個什么樣的地方?”如英好奇地問丈夫。

    “等到了地頭,我一樣樣說與你聽?!?/br>
    石詠想得很周到,他知道如英近來又是備嫁忙碌,又是婚儀繁復(fù),多少有些疲憊,偏生規(guī)矩又拘著,她這新娘子在新婚一月之間,哪里都不便去,不像后世里新婚夫婦一結(jié)完婚就能借口蜜月遁走,躲到個沒熟人的地方,安安靜靜地享受甜蜜的日子。

    偏巧今日是回門的日子,石詠便暗地里安排,從老尚書府早走一刻,回永順胡同則晚回一刻,中間稍許留些工夫,讓他能帶著如英去京里某個輕松愜意的地方,一起看看景致,也松快松快。

    如英則全不知丈夫會帶她到哪里去,坐在車內(nèi),只睜著一對明眸,望著石詠。隨丈夫一道,偷偷溜出門,誰也不告訴,這種感覺令如英又好奇又興奮。有時如英想瞧瞧外頭經(jīng)過的熱鬧街巷,石詠便會主動效勞,坐到她身旁,代為掀起車簾,讓如英也能隨著他的指點,一起見見外頭的景致。

    少時,車駕駛進(jìn)了一處窄巷,如英初時還覺得頗為顛簸,可行了片刻,車駕里突然不顛了,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匦辛诵“肜锏?,直到大車停下來?/br>
    如英好奇地“咦”了一聲,那邊石詠已經(jīng)從車駕上跳了下去,親自抱了下車的腳踏,扶如英下車。

    這時候李壽早已候在車前一處院落的門口,見到石詠小夫妻兩個到來,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隨即將院門推開。

    如英隨丈夫一道,立在這小院門口,初夏傍晚時的風(fēng)伴著各種花香與陣陣清涼,一時撲面而至。

    石詠側(cè)身望著妻子,柔聲道:“媳婦兒,歡迎來到‘百花深處’?!?/br>
    第226章

    “百花深處?”如英對這名字覺得很是新鮮, 即便此刻她立在石詠身邊,亦是微微踮起腳, 翹首往那小院里望著。

    石詠當(dāng)即伸臂讓如英挽了, 一面給如英講了這地界兒的由來、得名的緣故, 一面攜妻往園中過去。

    李壽非常乖覺, 將院子兩爿木門虛掩上,自己守在門外,不打擾主家夫婦的清靜。

    石詠與如英定親之前, 這百花深處還是一處荒園。如今夫婦倆新婚燕爾, 如英眼前則已經(jīng)是一處玲瓏精致的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