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權(quán)寵之將女毒謀、公主要下嫁、嫁了個權(quán)臣、橘子汽水(作者:南奚川)、數(shù)理王冠、外圍女回家過年、愿我如星君如月、網(wǎng)戀需謹(jǐn)慎、巨鎧紀(jì)元之杰克傳說、雁成雙
顧云浩知曉季航是在為自己擔(dān)憂,當(dāng)下卻是眉尖一揚,說道:“不必了,圣上乃是心懷廣博的明君,怎會圣意反復(fù),咱們只管靜待著就是了。眼下著急的不該是咱們?!?/br> 聽了這話,季航先是一怔,隨即看向好友。 只見顧云浩面色不變,但眼中卻盡是興奮之色。 “云浩,你的意思是……” “新政之事,陛下必然是真的放在心上了?!?/br> 說到這里,顧云浩看向季航,微笑說道:“說不定再過不久,陛下應(yīng)當(dāng)就會作出決斷?!?/br> 沉默了一上午,此刻面對知己好友,顧云浩終于是掩不住心底的那股興奮,當(dāng)下便說了出來。 天知道在聽聞陳凱元對他的安排之后,他心里有多么的高興。 聽聞好友如此說,季航亦是歡喜不已,多年來他都很是信任顧云浩的判斷,但還是覺得有些不解,遂疑惑道:“若真是如此,那自然是件好事,只是你又如何得知……” “正因為陛下圣心之故,方才有人坐不住,干涉翰林院派差,若不是陛下有新政之心,我不過一個才入朝的進士,何至于會被人如此放在眼里。” 說到這里,顧云浩伸出手指點了點書案,眼中盡是笑意。 第134章 第134章:戶部事端 入翰林院當(dāng)值以后, 顧云浩的生活一下子也忙碌了不少。 雖然差事并不算很多,但他還是頗為上心。 只是修撰《南巡起居實錄》這事就安排了他一人,因此這里面的進度就需要他自己把握。 為此,顧云浩先是將所有資料翻查了一番,而后又對順德帝兩次南巡的時間進行了比照, 方才發(fā)現(xiàn)其實這項任務(wù)也并沒有他想象中的那樣輕松。 雖然先前已經(jīng)有人撰寫了一部分, 但卻差漏較多, 需要很花一些功夫去整理完善。 算了下時間,顧云浩先是將整個撰史任務(wù)制定了一個時間進度表,將所有的事情都進行細化再具體安排時間。 當(dāng)然, 在這個進度單里面, 顧云浩是將趙啟納入進來了的。 經(jīng)過這些日子的相處,顧云浩越發(fā)覺得這個名叫趙啟的院侍是一個可用之人。 趙啟雖然只取得了個秀才的功名, 但其學(xué)問文章卻是極好的,又寫了一手漂亮的好字。 在顧云浩看來,趙啟并非是池中之物, 學(xué)問更是應(yīng)該極有機會中舉的。 只是不曉得為何, 趙啟卻是對科考之事好似并不怎么上心的樣子。 這一點倒是讓顧云浩頗為意外,畢竟天下的讀書人, 大多都是想要在科考一途上走的更遠一些。 這位趙啟年紀(jì)又不大,不過三十五歲,可謂是正值盛年, 怎會如此看淡舉業(yè)? 為此, 顧云浩也曾試探地問過兩句, 不過趙啟不愿多言,他自然也不會勉強,只壓下心中的疑惑罷了。 但是在公事上,趙啟絕對是個很不錯的助手。 有了他的相助,顧云浩只覺得輕松不少,進度也較他預(yù)想的要快上一些。 五月就在這樣的緊張和忙碌之中過去了,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nèi),顧云浩極快地適應(yīng)了翰林院的環(huán)境,對于撰寫《南巡起居實錄》一事也算是胸有成竹,心里亦是覺得輕松了不少。 只是在這一個月里,朝中出奇的平靜,平靜得甚至讓人心生憂慮。 “夫君,那宅子是在北城,故而價錢要貴上一些,但是院子還挺寬敞的?!?/br> 這日,顧云浩休沐,趙妍便要拉著他去看房子。 自顧云浩被點中狀元之后,他們便商量著要在雍京城買一處宅子。 京城居不易,像他們這些寒門子弟若是想買個差不多的居所,其實大多都還是比較艱難的。 不過好在他考中的是狀元,元化帝又頗為貼心的賜下了一百金,有了這一筆錢,自然也是能買個不錯的房子的。 即便是手頭有些銀子,但聽聞趙妍說看的房子是在北城,顧云浩仍是覺得有些不確定起來。 畢竟北城可是大明宮的,京中各大衙門也都聚集在北城,就是他們翰林院,所處的位置也是在北城的。 北城更可謂是寸土寸金,不僅住著那些世家大族,京中更是有一半以上的官員都住在這里,因著這個緣故,北城被稱為權(quán)貴的聚集地。 “咱們的銀子夠么?” 想了想,顧云浩還是決定先問問價錢。 “七百兩銀子,是一個二進的院子,周圍環(huán)境也不錯……” 見著顧云浩相問,趙妍便笑著介紹那處宅院的情況。 聽完值周,顧云浩亦是覺得趙妍的眼光不錯。 那宅子原本住的乃是都察院的一個官員,只因前些日子被外放了,所以決定賣掉京中的院子。 不得不說,這個價格確實是比較公道的。 雖然在西城,同樣的二進小院只需三四百兩就可買到手,但北城卻是不一樣的,貴上一倍也正常。 見著趙妍說起來好似頗為喜歡的樣子,顧云浩也決定先去看看。 他們現(xiàn)在手頭還有一千五百多兩,即便買了那處宅子,又花點錢添置家具,應(yīng)該還有些結(jié)余。 而且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授官,是有俸祿的,日子應(yīng)該還是能過得下去。 略微一思索,顧云浩便點頭應(yīng)下。 夫妻兩人帶上巴九,一路去了北城,看了房子,都還是比較滿意,當(dāng)下便付了定金買下來。 自然后面的事情是不用顧云浩多cao心的,趙妍帶著巴九和碧翠,又是找人打掃,又是添置家具,不過半月便拾掇好了。 尋了一個吉日,眾人收拾好行李,租了輛馬車,來回跑了幾趟,便搬了家。 搬到新家之后,趙妍雖然又買了幾個下人,但院子卻大了許多,因而住的也還是很寬敞。 對于顧云浩而言,也是松了口氣。 總算是給妻子兒女了一個穩(wěn)定的居所。 他還是保留著傳統(tǒng)國人的思想,就認(rèn)為身為男人,最基本的便是要給妻兒提供一個安穩(wěn)的生活,而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住所,這便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 當(dāng)然,對于他自己而言,最明顯的實惠便是,每天上下班變得方便多了。 現(xiàn)在只需要兩刻鐘的時間,他便能從家里步行到翰林院,這已經(jīng)算是非常近了。 只是他卻也并沒有將太多的心思放在喬遷新居的事情上,畢竟五月過去之后,朝中的局勢就變得有些不同尋常。 最大的事,便是是六月初,戶部尚書王守和告老辭官。 王守和今年剛巧六十歲,雖然不年輕了,但在尚書和內(nèi)閣大臣這個層面來說,其實也并不算年老。 但卻是這位還不年邁的王閣老,在前些日子以身體不佳,年歲漸老的理由,向元化帝遞交了奏折請求辭官歸鄉(xiāng)。 此事一出,滿朝詫異。 畢竟眼下內(nèi)閣形勢微妙,左相杜允文跟副相陶明哲都曾牽扯進奪嫡之爭,眼下新帝即位,說不準(zhǔn)什么時候內(nèi)閣的相位就會出現(xiàn)變動。 而王閣老的年紀(jì)在閣臣中并不算大,又入閣多年,若是左相跟副相倒了,他是極有機會上位的。 因此,在元化帝即位之后,甚至有一部分人開始向王閣老靠攏。 要知道這位王閣老可是與右相孫惟德政見不合,假使左相跟副相倒了,元化帝為了制衡右相孫惟德,十有八九便會提拔這位與孫惟德素有不睦的王閣老。 只是卻不想在這個眾人都看好王閣老的時候,他居然突然提出要告老還鄉(xiāng)…… 而更令人詫異的是,在王閣老請辭的奏折呈上去之后,元化帝卻是準(zhǔn)了! 這樣一來,眾人更是有些看不透此事了。 有的人思慮過后,認(rèn)定是元化帝有意抬舉右相孫惟德,想要先行剪除左相跟副相的羽翼。 而有的人卻是認(rèn)為元化帝此舉,乃是為了穩(wěn)住左相跟副相。 只是,這些都并不是這些官員們最為關(guān)注的。 此事一出,朝中官員們,特別是戶部官員們最為在意的,那便是戶部尚書一職會由何人擔(dān)任。 要知道戶部那可是油水衙門,而戶部尚書一職,更是重要非常,不僅在六部尚書中頗有地位,更是能入內(nèi)閣的。 因而,近段時間以來,官員們大多是將注意力放在這件事上。 戶部的一眾官員更是較往常忙碌了不少。 不為其他,不過是忙著打聽是何人將接管戶部,打聽到了眉目之后,又想著辦法的去傳說中的新尚書跟前刷好感度。 只是這一次卻不同以往,這些官員們打聽了許久,卻終究還是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 當(dāng)然,這乃是戶部的事,與顧云浩關(guān)系不大。 只是在這一天,顧云浩正收拾了書案,卻見一個小廝前來傳話。 “顧大人,右相大人遣了小的來傳話,說是讓您晚點去一趟相府?!蹦切P恭敬地說道。 聞言,顧云浩點了點頭應(yīng)下:“知道了,你且去回稟右相大人,我這邊一散職就過去?!?/br> “是?!蹦切P應(yīng)了一聲,便被趙啟引了出去。 這里顧云浩卻是陷入了沉思。 王閣老素來與師祖政見不合,現(xiàn)在辭官歸鄉(xiāng),外面又有傳聞?wù)f元化帝此舉是為了抬舉師祖,但顧云浩心里卻不那么認(rèn)為。 即便元化帝因著曾經(jīng)奪嫡之事,對左相跟副相心存疑慮,但也未必就會真的信任師祖這個右相。 而且,師祖已經(jīng)是身為右相,可謂位極人臣。元化帝身為帝王,不制衡打壓其權(quán)勢便是極大的寬容,又哪里會那么大的心反而去抬舉呢? 因此,王閣老此次辭官,對于師祖這個右相而言,其實并非是一件好事。 畢竟師祖與王閣老不睦,這已經(jīng)是滿朝皆知的事,現(xiàn)在王閣老辭官,左相跟副相處境尷尬,那么他這個右相沒了人制衡,也不知道元化帝心底是如何想的。 想到這里,顧云浩也生出了幾分擔(dān)憂。 他不過是一個新任的翰林罷了,有些層面的事情,是他完全接觸和了解不到的。 一切只得等散職后見過師祖再說了。 思及至此,顧云浩不由撫了撫額。 戶部啊,那可不是一般的地方,管著整個華朝的銀錢賦稅。 這王閣老年紀(jì)又不大,說不定幾年之后便會更進一步身居相位,怎么會突然辭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