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節(jié)
這樣一擺,屋子里就漂亮多了,看著也有了生活的氣息,家的感覺。 徐念也跑回來看熱鬧了,看著東屋的大衣柜喜歡的上前摸了又摸,“mama,西屋也做個這樣的大衣柜吧!” 西屋還空著,林彤想了想,問師傅,能不能打一套寫字臺,帶個單獨的書柜。 師傅沒做過這些,也沒聽誰家有書柜,林彤干脆給他畫了一個大致樣子,“就這樣的,下面和柜子一樣,上面可以擺書?!?/br> 師傅說:“能做是能做,不過要是雕花,就要慢些,你這些我是加急的,現在沒有時間,十天八天的可趕不出來?!?/br> 林彤道:“沒關系,我們不著急?!?/br> 說好了,交了訂錢,師傅走了,旁邊鄰居過來看她,“嫂子你太實誠了,根本不用交訂錢的?!?/br> 林彤笑道:“沒關系,早交晚交一個樣,這師傅手藝挺好的?!?/br> 旁邊小媳婦也姓林,跟她一個姓,叫林秀麗,跟她說:“說不定咱們五百年前是一家呢!” 林彤看她說話有趣,就跟她多說了幾句,小媳婦是去年剛結婚隨軍來的,她隨手在那個小盒里抓了一把松子,一邊嗑著,一邊說:“這破地方我一來就后悔了,哪有我老家好啊!” 林彤微微皺了眉,拿著一個空盒示意她把垃圾放進去,淡淡笑著道:“邊境還是挺不錯的,現在還在備戰(zhàn),過幾年你再看,不比發(fā)達地方差?!?/br> 小媳婦是初中畢業(yè)生,林彤問她有沒有工作,她郁悶的道:“這里就咱一個團,哪有什么崗位給咱安排?。〕水數氐?,基本都沒有事干。就是當地的,那也得是家里有本事的,像崔嫂不就呆著只能打零工嘛!” 林彤跟她聊了幾句,見她眼神不住的往廚房里放著的那塊臘rou脧,就推說自己要收拾屋子,改天再跟她嘮。 林秀麗驚訝道:“你家這么干凈你還收拾什么啊?” 林彤指著剛送過來的家俱和被踩臟了的地板,“這都要擦啊!” 家里沒有多余的拖鞋,當初忘了買這個郵過來了,現在屋子里有地板,就可以脫了鞋進屋,這樣屋子里能干凈些。 這么一想,就在那張紙上又寫下了拖鞋。 林秀麗看她開始擦上了,也不走,站在廚房,臉上滿是驚奇,“嫂子你這剛來,你家咋這么多東西啊?” “噢,我是提前把東西郵過來的?!?/br> “嫂子你可真聰明,我當初咋沒想到呢!不過,這么多東西都郵過來,郵費也要不少吧!”林秀麗有些戀戀不舍的巡視了一圈,指著那塊看著難看的臘rou,“嫂子你這rou咋這樣呢?不是壞了吧?壞rou可不能吃,吃了要鬧肚子的,我家里還有一小塊肥rou,一會我給你拿來你吃那個吧!” 也不知道她說的給拿rou是真是假,不過林彤還是表示了一下感謝,解釋了一下,“這是臘rou,南邊的做法?!?/br> 林秀麗盯著那rou一臉驚訝,“哎喲,我可沒吃過這東西,這rou還好吃嗎?”就差沒明著說你給你嘗嘗唄! 林彤無奈的道,“等晚上我蒸了給你切幾片嘗嘗?!?/br> 林秀麗達到目的,笑的絢爛極了,“這怎么好意思啊,謝謝嫂子了?!?/br> 林彤好笑的搖了搖頭,“不用謝,我也沒多少,給大家也就是嘗個新鮮?!?/br> 當地沒有腌臘rou的習俗,很多從聽都沒聽過,倒是有人家會把豬rou腌成咸rou慢慢吃,不過這也是少數,大多數人家一年到頭吃不了幾回rou。 林秀麗心滿意足的回了家,林彤苦笑的看著廚房北窗上掛的著臘rou,當初就怕這里買rou困難,想著偶爾打個牙祭的,可沒想到,才來一天就被人惦記上了。 看來,得把院子里的板棚子好好釘一釘,收拾一下,有些不好露人前的還是要放到板棚子里。 中午,小趙過來請林彤和小念去食堂。 “嫂子請等一會,我順路叫了張嫂一塊過去。” 林彤和小念都穿著大衣,這都是在首都做的,厚毛呢面料,小念的剛蓋過屁股,林彤的則到小腿,中間還系著腰帶,就是十幾年后穿都不會過時。 邊境的春天凍人不凍地,林彤覺得幸好她里面穿的是厚實的紅色大毛衣,這還是張永華給她織的,她有些后悔,沒跟她學著織一織毛衣。 農村沒有人穿玩意,毛衣多貴啊,而前世幾乎沒有穿織的毛衣,所以林彤不會織毛線。 林彤回老家時穿的衣服都是適合老家的,即便新一點也不會太離譜,可來到部隊,她不想再委屈自己,她今年二十一周歲了,人生能有幾個二十一歲? 張嫂抱著二寶,大妮怯生生的跟在身后,看到林彤,忙陪著笑:“你看,昨天我也不知道,你是團長媳婦,說話也沒注意,你別往心里去?。 ?/br> 林彤笑笑,“沒事,還要謝謝你早上的煎餅??!” 看她這么好說話,張嫂松了口氣,“你要是愿意吃,我那還有,明天再給你拿點?!?/br> “不用不用,就這些就夠吃了?!绷滞幌敫嗾f,朝小趙點點頭,“走吧,別讓他們多等?!?/br> 張嫂跟在她的后面,羨慕的看著二人的衣服,低頭看看自己灰色的褂子,女兒半是的花褂子和還打著補丁的褲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這團長家咋這么有錢?難怪男人說是有背景的? 不僅張嫂這么想,食堂里的眾多連長、營長也是這么想的。 徐振華看著那些或驚訝或嫉妒或羨慕的眼神,無比的得意,這是他的妻子和孩子! “嫂子一看就是城里人,這氣度,要說不是大城市的都沒人信。”趙副團長試探著問。 林彤笑笑,“你過獎了,我也不是什么大城市人,我就是個農村人,不過在首都呆了一年而已?!?/br> 這話沒人相信。 農村人什么樣,看旁邊的張嫂就知道了。 不過沒人傻到說出來。 一頓飯吃的,就能看出大家各有心思。 林彤只照顧著兒子,二人吃的雖然不少,卻讓人看著賞心悅目。再看張嫂母子三人,狼吞虎咽的,張營長就皺了皺眉,覺得妻子給他丟人了。 吃完飯徐振華送二人回去。 趙副團長打著哈哈,“看徐團夫妻感情可真好,這么遠的路還用得著送?” 崔營長笑道:“估計徐團是想回去看看家俱,聽說訂的家俱上午送到了。” 趙副團長心里嗤笑,不就是跟你換了套房子嗎?至于這么巴結? 崔營長和趙副團長年紀差不多,當初同時爭副團長的位置,可惜,崔營長沒有背景,而趙副團長岳父家在鎮(zhèn)上當官,據說家里有人在江城,跟軍區(qū)某位首長有點關系,這副團長的位置就給了趙副團長。 二人以前就經常別苗頭,現在空降來一個團長,崔營長很快就站了隊,讓趙副團長心里很是不爽。 ☆、第二百六十五章 熟悉(第二十二更,求訂閱,求推薦票!) 徐振華不管別人怎么看他,陪著媳婦孩子回到家,看到一水的新家俱,滿意的很,又聽說林彤訂了書桌書架,有些懊惱的道:“我怎么沒想到這點,你寫作,孩子寫作業(yè)都需要桌子。” 之前的桌子不能用,后送來的是吃飯的桌子,沒有專門的寫字桌用著舒服。 林彤斜著他,“你也得用,以后都是現代化,軍隊也是一樣,到時候你跟不上,就得被淘汰?!?/br> 徐振華上過軍校,知道她說的在理,“好好,不如訂個大些的,咱們一家三口一塊學習?!?/br> “訂的大的,坐兩個人沒問題?!?/br> 林彤訂的是寫字臺下還能抽出一個桌子的,這在幾十年后很常見,不過現在可沒有這么做的,這輪子也沒有合適的。 徐念如今在家呆不住,小朋友們都沒開學,一眼看不住,他就溜出去玩了。 徐振華拉著林彤的手坐到炕沿上,“你看這里怎么樣?條件還不錯吧?這些房子是才蓋沒兩年的,這里就是生活水平差點,不過聽老崔說,這一二年已經好多了。” 他說著話,一只手不老實,在她手心撓啊撓,撓的林彤的心里癢癢的很。 他微微低頭,在她耳邊輕聲問:“想我沒有?我想你了?!?/br> 林彤臉微微有些紅,這一向正經的人悶sao起來,真讓人受不了。 “說話啊,想我沒有?”男人的上身卻貼上她了。 她朝外看了一眼,嗔道:“你快趕緊走吧,一會遲到了?!?/br> 徐振華看了看表,很遺憾的道:“等著晚上我回來的……” 林彤歪在炕上躺了沒一會,武文華來了,“林彤,咱們走,上街去。” 說著進了屋子,看到她身上的紅毛衣,眼里閃過一絲驚艷,“你這毛衣可真漂亮,這大紅色,咱鎮(zhèn)上可沒有這么好的毛線?!?/br> 說著壓低了聲音,“就是趙副團長家的馬大姐的衣服,也沒你這樣的鮮亮漂亮?!?/br> 馬大姐三十多歲了,在這還很封建的鎮(zhèn)上,自然不會穿這么亮眼的衣服。 林彤笑道:“是我一個朋友給我織的,我自己手笨,是不會織毛衣的?!?/br> 武文華說:“我也一樣,家里也沒有這條件,沒結婚那會,倒是把襪子筒那拆了,別人給了一副舊自行車鏈條磨的針,學著織,也就會簡單的平針,這些年不用,怕是連這個都不會了?!?/br> 林彤跟她說著話,把大衣套上,出去喊了小念,“我跟你崔大娘去鎮(zhèn)上,你去不去?” 小念頭也不回,“我不去?!?/br> 林彤想了想,把東屋的門鎖上,又喊他:“冷了就回家暖和一會再去玩。東屋我鎖上了,你要吃什么廚房都有,自己去找?!?/br> 小念答應著一會就跑遠了。 武文華指著其中兩個十歲左右的孩子,“那兩個是我家的,一對雙。” 林彤很羨慕,“兩個小子,可真好!” “好啥啊,能累死個人?!?/br> 二人往外走,鄰居家林秀麗出來了,朝著二人笑道:“嫂子你們要上街啊?” 林彤點點頭。 林秀麗道:“正好,我也想出去轉轉,過完年還一次街上都沒去過,嫂了們等我一會,我和你們一塊出去?!?/br> 她急匆匆的鎖門,武文華皺著眉,悄聲問:“她怎么也要去上街?” 林彤苦笑,“我也不知道?!?/br> 武文華還要說什么,林秀麗已經鎖了門出來,笑呵呵的擠到二人中間,挽了二人的胳膊,“嫂子,走,我也好久沒上街了,咱們一塊!” 林彤不習慣和不熟悉的人這樣親近,而且林秀麗愛占小便宜的行為讓她很不喜歡,她抽出胳膊理了理頭發(fā),發(fā)現武文華也同時抽出了胳膊,二人對視一眼,俱從對方眼里看到一絲無奈。 林彤忍笑,看來,林秀麗真的不太招人稀罕??! 武文華也失笑起來,林秀麗被她笑懵了,“嫂子你笑啥啊!” “沒事沒事,就是想起了我兒子淘氣的事?!蔽湮娜A反應很快,隨便找個理由就過去了。 林秀麗還想去挽二人胳膊,林彤不動聲色的走到武文華那邊,而武文華給林彤介紹著這個鎮(zhèn),“咱們這里不是邊境,邊境在東面,那邊還有個小城,那里四連在那駐守,還有一個縣城,離這里四十里路,那邊也有邊境,六連和七連都在那邊。不過家屬都在團部這邊,他們基本上半個多月才回來一趟?!?/br> 部隊離鎮(zhèn)上大約要走二十多分鐘的路,不過這邊路況還不錯,武文華指著前面一條寬廣的大河道:“這條河流到縣城那邊就成了界河,河里的魚又多又大,六連長就在界河邊上,他們家經常能吃到魚。” 林秀麗聽了忙插了一句:“上回我想跟他家嫂子買一條魚吃,可嫂子不肯賣,還說沒有,我明明看到六連長拿回到好幾條大魚的。” 林彤和武文華對視一眼,心想你怕不是要買,而是想要占便宜吧! 二人默契的誰也沒有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