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節(jié)
釋雪庭問道:“有心算無心,難道我還抵擋不了他們?” 李從嘉縮在他懷里說道:“我只是擔(dān)心自己將來不能保護你?!?/br> 釋雪庭親了親他的額頭說道:“不要擔(dān)心,我會守護你,守護你的江山?!?/br> 李從嘉怔怔出神半晌才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著手去做吧,不過……你是不是要還俗了?” 釋雪庭笑道:“我如今還俗與不還俗有什么區(qū)別呢?誰還將我真的當(dāng)成和尚了?” 李從嘉摸了摸他的光頭說道:“我只是擔(dān)心,你做出成績來之后,佛門弟子就想來摘桃子了?!?/br> 釋雪庭無所謂說道:“那就還俗。” 李從嘉仰頭看著他笑道:“那你可以把頭發(fā)先蓄起來了?!?/br> 釋雪庭說道:“隨意吧,反正也沒人規(guī)定只要是光頭就都是佛門弟子?!?/br> 李從嘉也隨他去,反正釋雪庭怎么樣都好看。 兩個人膩歪了一會之后,終于是良心過不去,覺得不能繼續(xù)虛度光陰,洗漱之后,李從嘉忽然問道:“不對啊,剛剛怎么轉(zhuǎn)話題了,我還沒問,你回來的時候,張?zhí)A都沒有給你一個準(zhǔn)信嗎?蜀國到底是個什么章程?到底投降不投降?趙匡胤可是磨刀霍霍,他們再不表態(tài),趙匡胤來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也沒辦法攔著他啊?!?/br> 釋雪庭一邊幫他擦臉一邊說道:“張?zhí)A自然是愿意的,并且她表示只要給他們母子一個容身之地就可以,只是蜀國的那些大臣都不同意。” “不同意?”李從嘉挑眉:“行啊,想打一場?還挺有骨氣?!?/br> 這樣有骨氣的蜀國臣民,是怎么讓花蕊夫人失望到吟出“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的詩呢? 釋雪庭搖頭說道:“他們是打算向北周稱臣。” 原來是在思考向誰投降???真是高看他們了! 李從嘉不服氣:“我們哪里不如北周了?北周還求著我們的武器呢!” 釋雪庭沉默了半天沒說話,實在是……不知道該怎么說,因為無論從哪里來看,他都不能昧著良心說現(xiàn)在的大唐比北周更富有。 別的不說,就說北周占據(jù)著中原北方最為遼闊肥沃的平原,那不是刪丹周圍這所謂的西域江南能夠比得上的,再加上北周和南周雖然分裂,但北周繼承了周國原本大部分國庫,無論是錢財還是糧食,經(jīng)過這幾年的休養(yǎng)生息都十分充足。 而大唐……大唐之前還在為這次出征蜀國的糧草發(fā)愁好嘛? 李從嘉見釋雪庭不說話,心里想了想覺得哪怕帶著有色眼鏡,也沒辦法硬說大唐比北周強,只好一個人生悶氣。 他打蜀國的注意很久了,結(jié)果北周現(xiàn)在來摘桃子?就算是無意的也不行啊,那他多沒面子? 李從嘉跳起來說道:“不行,我要給四叔和趙匡胤下旨,讓他們快點打到江陵,我就不信兵臨城下了,蜀國的那些大臣還能猶豫向誰投降好!” 當(dāng)然最主要的是,現(xiàn)在不趕快投降,等到北周收到了蜀國的依附請求,并且同意之后,那大唐再打就相當(dāng)于打的是北周,就算李從嘉暗搓搓的也在打著北周的主意,也不代表他現(xiàn)在就想跟北周起沖突。 釋雪庭慢悠悠的跟在李從嘉身后去了書房,到那里之后他一邊磨墨一邊說道:“南周應(yīng)該也不會坐視蜀國對北周俯首稱臣?!?/br> 李從嘉拿著毛筆仔細(xì)想了想之后,不得不承認(rèn)釋雪庭說得對,比起大唐,蜀國向北周稱臣,南周反應(yīng)會更加強烈,畢竟那樣的話,南周就相當(dāng)于被北周包圍了起來,不管怎么看都會變的很被動。 別說什么長江天塹,北周不好進攻,南唐就是個例子,如果真的不好進攻,現(xiàn)在的南唐應(yīng)該還在。 當(dāng)然如果按照原本歷史的軌跡走的話,現(xiàn)在南唐應(yīng)該也還茍延殘喘,只不過李從嘉也不知道是哪個蝴蝶翅膀沒扇對,直接把南唐給扇沒了。 李從嘉給李景達和趙匡胤去了信,信上特地強調(diào)必須留下孟玄喆的性命,他沒有提張?zhí)A,雖然張?zhí)A大他許多歲,都可以當(dāng)他媽了,但是在旨意中特地點出別國皇后,很容易被誤解,君不見隋煬帝的蕭后比李世民大多少歲都沒能阻止后人yy她跟李二鳳。 當(dāng)然這也跟李二鳳是個美女都不放過的屬性有關(guān),他的后宮組成太復(fù)雜了,一個連掘自家祖墳的仇人的女兒都要收了的人,節(jié)cao估計都碎成沫了。 不過李從嘉覺得,既然他讓留下孟玄喆的性命,只要李景達和趙匡胤不抽風(fēng),應(yīng)該就不會殺張?zhí)A,否則那就是跟孟玄喆結(jié)成死仇的節(jié)奏。 將旨意發(fā)出去之后,李從嘉想了想還是讓桃符去將輔臣們喊到宣政殿,蜀國不打算投降,或者說不打算向大唐投降這件事情,他還是需要聽聽老臣們的判斷。 不得不說,經(jīng)歷過宦海沉浮的老臣,的確比李從嘉沉得住氣,李從嘉在聽說蜀國大臣的意向之后,還會生氣,他們居然只是眨了眨眼,很平靜的就接受了這件事實。 宋齊丘說道:“既然如此,也是時候讓白國公和紫亭候出兵了?!?/br> 李從嘉摸了摸鼻子說道:“旨意我都已經(jīng)寫好了?!?/br> 是的,他將老臣們喊過來的原因就是需要跟這些人達成一個共識,好讓他們給自己的圣旨蓋章! 就算是李從嘉,寫下的旨意如果沒有經(jīng)過內(nèi)閣蓋章的話,就算能出去也不能生效,想一想也是挺慘。 李從嘉很明白帝王肯定不會喜歡這樣的約束,畢竟現(xiàn)在就連他都覺得有些不方便,然而這樣的約束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坐在王位上的人腦子一熱一拍頭就下達個莫名奇妙的命令,給大家沒事兒找事兒干。 如果只是沒事兒找事還是簡單的,最怕的是在重要時期做出錯誤的決定,真是那樣的話,大家就等著集體抹脖子吧。 周宗等人也不覺得李從嘉寫好圣旨有什么不好,既然蜀國不識相,自然是要打的。 結(jié)果圣旨發(fā)出去之后,沒過兩天,大捷,露布至京。 李從嘉接到消息之后,不由得挑了挑眉:“呦嗬,這倆人還學(xué)會狼狽為jian,先斬后奏了哎。” 可不是嘛,他的旨意前腳剛到,后腳這些人的捷報就送了過來,中間的時間差算一算也就是三五天,三五天……打下六座城池?這效率是不是也太高了點?糊弄鬼呢? 不過,李從嘉知道這也是李景達和趙匡胤在變相的向他坦白,露布至京之后,李從嘉按住了給他們的表彰沒有發(fā),難得的內(nèi)閣也沒勸李從嘉,這里面的貓膩誰都能明白。 這兩個人既然搞什么“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就必須要敲打敲打才行,李從嘉只是按住了他們的上次,沒有降罪也沒有寫信罵他們就不錯了。 李景達和趙匡胤也是心虛,根本不敢說什么,本來已經(jīng)準(zhǔn)備自掏腰包為將士們慶功,結(jié)果沒想到李從嘉轉(zhuǎn)眼就送來了酒水食物,還讓李景達和趙匡胤認(rèn)真核算戰(zhàn)功,當(dāng)然是從中級軍官往下的人,才有獎勵。 也就是說李從嘉并沒有遷怒到那些士兵身上,只是不滿李景達和趙匡胤兩個人和他們的那些屬下。 好在李從嘉也不是真的不給他們獎賞,等到李景達和趙匡胤又下一城之后,連著先前的獎賞,就全部都送了過去。 李景達和趙匡胤兩個人頓時松了口氣,知道李從嘉并沒有小肚雞腸的記他們黑賬。 李景達尤其高興,直接請趙匡胤吃酒,席間喝大了說道:“不是我說,今上比先帝好多啦。” 趙匡胤本來也是微醺,聽了不由得問道:“先帝?先帝我知道,論天賦,是比今上差著一點,不過更多的是氣運不及啊?!?/br> 李景達擺擺手說道:“這人的氣運啊,跟眼光脾氣都有關(guān)系,跟老弟你說句實話,這次咱們辦的事情,若是放到先帝時期,打死我都不敢這么做,也就是今上大氣,不會在這些小事上計較,否則……嘿……” 趙匡胤也喝得有點多,聽了之后點點頭說道:“今上的確心胸寬廣,卻也有一點不好?!彼贿呎f著一邊湊到李景達耳邊說道:“跟國師走的太近了?!?/br> 李景達聽了之后頓時酒醒了一半,連忙捂住趙匡胤的嘴,四下看看,發(fā)現(xiàn)別的將士都在互相找人喝酒說話,并沒有注意他們兩個,這才松了口氣說道:“你以后記住啊,有些話能說有些話不能說,今上脾氣好卻也不是什么老好人,你也不想想,惹過國師的人……有好下場嗎?” 趙匡胤心中腹誹:當(dāng)然不是什么老好人,李從嘉若是老好人,他用得著反周嗎? 不過聽到最后一句之后,趙匡胤心里琢磨了一下,頓時警醒,尼瑪還真是啊,就趙匡胤自己知道的,惹到李從嘉倒是沒什么,惹到釋雪庭的有一個算一個都不好過,最慘的大概就是景瓊,命都沒了! 趙匡胤默默的夾了塊黃瓜壓壓驚,決定關(guān)于這件事情他再也不說什么了,李景達仿佛怕他還說出什么來,便說道:“如今也好,雖然今上膝下只有太子荒涼了些,卻也好過將來奪嫡之爭?!?/br> 趙匡胤一想也是,只有一個太子,大家也不用思考站隊問題了,這樣看來,就算再有別的皇子,最好也等太子再大一些比較好。 李景達和趙匡胤喝完酒第二天,兩個人都當(dāng)前一天什么都沒說過,開始商討接下來怎么打。 李景達說道:“國師似乎與孟玄喆達成了什么協(xié)議,只是孟玄喆到底年輕,無法掌控朝堂,只怕還要等一段日子。” 趙匡胤嘲諷道:“孟玄喆還?。勘鹊钕露即?!” 李景達一怔,掰著手指頭算一下,還真是啊,李從嘉跟孟玄喆是同一年出生,而孟玄喆要比李從嘉大上幾個月。 兩個人比較一下,出身差不多,拼爹的話……不是李景達看不起哥哥,而是李璟真的還不如孟昶,拼媽……這兩位女士倒是差不多,只可惜生出來的兒子差距太大。 李景達感慨了一句:“幸好殿下是生在大唐。” 這要是蜀國有這么一位太子,大唐……哦,也沒大唐什么事兒了。 感慨完之后兩個人該干嘛干嘛,這個時候從蜀國傳來消息,孟玄喆到底沒有扛過朝臣,張?zhí)A能夠干掉孟昶,卻也無法左右朝臣,到最后蜀國還是選擇向北周投誠。 李景達和趙匡胤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后,整個人都險些氣胖一圈。 趙匡胤一拳砸在案幾上恨恨說道:“蜀國簡直是欺人太甚!” 李景達冷冷說道:“既然他們想死,成全他們就是?!?/br> 趙匡胤迅速冷靜下來說道:“也不必趕盡殺絕,留下孟玄喆母子,如果孟玄喆識相也可以給他一點好處,他想要保下的官員可以留下,那些提倡投誠北周的……哼?!?/br> 李景達看著兵圖說道:“該動手了,殿下之前催促我們動手,想必就是不愿意現(xiàn)在就跟北周起沖突?!?/br> 趙匡胤點了點頭,兩個人迅速調(diào)兵遣將,打算按照之前設(shè)定好的行軍路線開始進行急行軍。 然而誰都沒想到,北周居然拒絕了蜀國的投誠! 李從嘉得到消息十分驚詫地問道:“北周怎么了?” 作者有話要說: 李從嘉:明天是圣誕節(jié)!我們?nèi)ミ^節(jié)吧! 釋雪庭若有所思:生蛋節(jié)?你喜歡玩這個嗎?我去找人做些玉蛋。 李從嘉:…… 第134章 李從嘉已經(jīng)催李景達和趙匡胤兩個人快點拿下蜀國, 就是因為他覺得北周不會放棄將蜀國納入版圖的機會, 同時他還準(zhǔn)備給南周寫信。 在這種亂世之中, 朋友和敵人的界限十分不分明,可能之前兩邊還在互相攻擊, 一轉(zhuǎn)頭兩邊又結(jié)盟了。 自從帶著一群人在西域開荒之后,李從嘉覺得自己的節(jié)cao也掉的差不多了,什么是非黑白只要不涉及到原則問題, 他都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他之前都能賣武器給南周了, 寫信給南周聯(lián)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如今北周拒絕了蜀國的投誠,那他這封信是不是不用寫了? 李從嘉一臉詭異的放下毛筆, 抬頭看向釋雪庭問道:“沒有更進一步的消息嗎?” 釋雪庭搖頭:“沒有,不過……我倒是能夠猜得一點?!?/br> 李從嘉挑眉:“你能猜到?難不成是北周大臣集體抽風(fēng)?” 釋雪庭輕笑道:“不,也可能是他們現(xiàn)在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不想在添上大唐這樣一個敵人?!?/br> 李從嘉問道:“水深火熱?北周內(nèi)部似乎也沒出什么大問題吧?” 釋雪庭點了點輿圖的東北方說道:“不是內(nèi)部,而是外敵?!?/br> 李從嘉看到釋雪庭落在輿圖上的手指, 第一個反應(yīng)就是釋雪庭的手真好看, 然后才看到了他指得是什么地方,瞬間恍然:“契丹?” 釋雪庭應(yīng)道:“沒錯, 契丹, 之前郭榮在世的時候,與契丹打的不分上下, 后來他去世,周國也算是繼承了他的遺志,繼續(xù)跟契丹對峙, 只是后來兩周分裂,南北周互相攻訐,就再沒有跟契丹對峙的實力,邊境防線也開始慢慢收縮,所有的風(fēng)險都轉(zhuǎn)嫁到了北周身上,之前契丹一直沒動,怕也是在休養(yǎng)生息,現(xiàn)如今正是冬天,關(guān)外苦寒,他們的日子不好過,自然想要來中原搶一搶的,既然要搶,就干脆連北周一起打算了?!?/br> 李從嘉聽了之后嘆了口氣:“都是石敬瑭這個賣土求榮的貨,燕云十六州若是沒有落到契丹手里,北周或許還有一道屏障,不至于這么被動?!?/br> 釋雪庭卻說道:“若是周國手里有燕云十六州,郭榮當(dāng)初也不會放著北漢南漢荊南和蜀國不管,非要先去打契丹。” 李從嘉有些糾結(jié):“如果契丹打北周的話,我們怎么辦?” 釋雪庭明白李從嘉是在問他們要不要出兵,他沒有回答,只是問道:“難道大唐還有多余的兵力可以派出去?” 其實是有,而且西域兵去南方或許會不適應(yīng),在北方應(yīng)該還是沒問題的。 釋雪庭見李從嘉猶豫說道:“若是從大局來看,最好不要插手,若是北周真的不敵契丹,這正是收伏北周的好機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