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節(jié)
華永泰一聲長嘆,伸手抱了抱她。 他該知道,她是他親生的meimei,兩人一母同胞,骨子里流著相同的血,她的倔強,她的執(zhí)拗,比他只多不少。 “我十六歲背井離鄉(xiāng),東渡日本,踏上異國土地,從我立志投身革命的那一天,我此生就沒有家了。而今山河破碎,國之傾頹,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無論是我,還是...顯誼,最后只有你死我亡。而你,只要你活著,哪怕身在異國他鄉(xiāng),也能叫我知道,這世上我還有最后一個親人,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平安生活,叫我知道,我過去所有的一切努力都做的有意義。阿繡,答應(yīng)我,好好活著?!?/br> 他的同學(xué),他的戰(zhàn)友,他的學(xué)生,甚至是蕭瑜....這些年他為了革命,為了理想,為了布爾什維克主義,究竟?fàn)奚硕嗌偃?,失去了多少人,又連累了多少人?連他自己的這條命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丟掉,多少次徘徊生死一線,他對死亡已是坦然接受??伤膍eimei,他唯一的meimei,他希望她能好好活著,活到最后,替他來親眼看見光明到來的那一天! “好?!?/br> 阿繡緩緩點頭,淚水溢出眼眶,她將頭輕輕靠在哥哥的肩頭,輕聲道: “九哥,你保重?!?/br> 遠(yuǎn)洋輪渡的笛聲悠悠長鳴,阿繡站在舷梯上,回首最后看了一眼這片土地,看了一眼人群之中那唯一為她送行之人的模糊背影。 此日一別故土,去國還鄉(xiāng),今后山高水長,天各一方。 愿戰(zhàn)火終會熄滅,愿勝利屬于祖國,愿山花明日爛漫,愿他們今生今世還有相見的那一天。 作者有話要說: 1.二少不能出面,二小姐已經(jīng)被扣上通敵叛黨的罪名,只不過沒有確鑿證據(jù)。而阿繡是華永泰的meimei,二少一出面兩個人都會折進(jìn)去,除非從此亡命天涯,或者一起去延安,但是二小姐是一定會被連累的,所以二少一定不能出面,這是個死局,無解 2.下一章高能預(yù)警 3.留言前五送紅包(留言為十五字以上有效正面留言,無效惡意留言順延),請大家積極評論留言~ 第119章 從中國到舊金山這條航線, 阿繡是第二次走了。 上一次,是十年前, 是和霍錦寧, 他們包下了整條郵輪赴美參加萬國博覽會。 彼時,碧海藍(lán)天, 他們年華正好。 與她假扮夫妻的美國記者愛德華是一位性子溫和的中年男士,他在中國生活多年年,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這一次雖然受托掩護(hù)阿繡出國, 可他并不知道她的身份,艙房中首次見面,他對她說的第一句話是: “嗨!美麗的女士,不要太傷心,你的男朋友一定也會想念你的?!彼A苏Q? 戲謔道:“我剛剛不小心看見你們在碼頭依依惜別了?!?/br> 阿繡愕然, 遂也保持沉默, 沒有解釋。 事后她也問過他,如今國內(nèi)兵荒馬亂,不知道她的身份, 他為何還要冒險幫助她?可愛德華只是笑了笑:“在我看來,幫助一個中國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br> 這句話阿繡初時不解, 而在接下來的漫長旅途中, 她終于漸漸明白。 雖然對外是夫妻關(guān)系,但兩人住的是里外套間,分床而住, 互不干擾。 阿繡出于謹(jǐn)慎,每日只待在房間內(nèi),并不外出。 而愛德華也整天留在房中,他的桌子上堆滿了筆記手稿,和照片資料,他埋頭其中,晝夜不歇,有時連飯都忘記吃。 阿繡無意間被桌上的一張照片吸引了過去, 一群半大孩子坐在石頭上念書,沒有課桌板凳,老師在木板上用黃泥土塊寫字,看起來條件艱苦。 “這是哪里?” 愛德華回答:“那是延安的保育小學(xué),建在窯洞里,入校的都是前線將領(lǐng)子弟和抗戰(zhàn)烈士的遺孤?!?/br> 阿繡一愣:“你去過陜甘寧?” “當(dāng)然,我在那里呆了整整一年?!?/br> “為什么會去那里?” 愛德華感慨道:“我第一次來到中國是十年前,那時我對這個古老的遠(yuǎn)東國家了解還不深。起初我的目的地是上海,只是想抱著旁觀的態(tài)度研究沿海實業(yè)救國運動熱潮,然后我認(rèn)識了康雅晴女士,她是我真正認(rèn)識中國的一把鑰匙,她指引我真正融入這個國家的生活。我在北平住過三年,就在北大西南門外的海淀路上,我開始學(xué)習(xí)中文,試著接受中餐,和中國人打交道,這是一段很有趣的經(jīng)歷?!?/br> “后來我被調(diào)回國內(nèi)結(jié)婚生子,可我仍然惦記著這個遠(yuǎn)方的國家,又找到了機會成為了戰(zhàn)地特派記者回到了這里,這一次,我親身經(jīng)歷了北平的一二九運動,你聽說過嗎?” 阿繡點頭,這是兩年前的事了,適逢冀察政務(wù)委員會成立前夕,為了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北平數(shù)千學(xué)生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游/行,聲勢浩大,反響轟動,可惜遭遇了當(dāng)局鎮(zhèn)壓,傷亡慘重。 學(xué)生,向來是一個國家最熱忱,最正義,最無畏的群體,也是最單純,最無助,最孱弱的群體??v使是以卵擊石,縱使是無知無畏,可如果一個國家的年輕人都冷漠沉寂,都不奮起反抗,這個國家的前途和未來又在哪里? “這場運動給帶來很大的震撼,我在事前參與過地下組織策劃的會議,也在事后收留過被通緝的學(xué)生,幫助他們奔赴延安。我開始思考,一個國家中,為什么執(zhí)政當(dāng)局對外國侵略不聞不問,而一個在野的臨時政權(quán)卻可以這樣憂國憂民?為了這個答案,我再次找到了康雅晴女士,在她的介紹下,我訪問了延安?!?/br> 阿繡輕聲問:“這個答案你找到了嗎?” “當(dāng)然。” 愛德華點頭笑道:“在延安,我看到了這個國家未來的希望。” 他一邊整理著手中的訪問材料和照片,一邊道:“我這次回國,就是希望能將我在陜甘寧的見聞?wù)砭帉懗梢槐緯?,讓世界都了解到這個紅星照耀下的遠(yuǎn)東國家,正在以怎樣一種大無畏的精神,在抵抗那樣可怕的敵人,這是一場偉大的戰(zhàn)爭,這是一個不屈的民族,遠(yuǎn)比歐洲的騎士精神還要讓人欽佩。” 在這場戰(zhàn)爭中,他已經(jīng)看到了結(jié)局。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民族是不會被戰(zhàn)勝的。 “謝謝您能這樣說?!卑⒗C沉默了片刻,問道:“我可以幫你做什么嗎?” “這真是太好了,我正愁沒有人可以幫我整理這些手稿,不過,你懂英文嗎?這些資料實在是太混亂了......” 阿繡淡淡一笑:“是的,打字機我也會使用?!?/br> 愛德華欣喜:“天哪,你一定是上帝派來拯救我的天使!” 兩人就這樣熟稔了起來,多年駐外文員經(jīng)歷,讓阿繡應(yīng)付起助手的工作得心應(yīng)手。之所以幫助愛德華,一方面她感動于他對于中國的熱愛與支持,另一方面,她也想通過他的見聞來了解,西北邊的延安究竟是怎樣的世界,這些年來華永泰過的又是怎樣一種生活。 在船上的時光是極其無聊的,除了幫助愛德華整理資料,阿繡也在努力忘記離別的愁苦,與前路的迷茫,靜下心來思考著接下來的打算。 自從巴黎回到香港,一切就像失控了一樣,接連不斷的發(fā)生,遇見千代子、王維國先生遇害、自己的身份暴露...一連串的變故如同命運不可抗拒的手,把她推著走到了今天。 霍錦寧和華永泰都在第一時間,盡最大努力保護(hù)她,將她送出國,遠(yuǎn)離那些事端,然而國內(nèi)的事情遠(yuǎn)遠(yuǎn)沒有結(jié)束。 正如歐陽長亮所說,即便她與千代子不是同謀,和王維國的死沒有關(guān)系,但是她從十四歲起就跟在霍錦寧身邊,受他的資助,被他介紹到王維國身邊工作,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而她滿人的身份,華永泰meimei的身份,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即便她走,即便她死。 蕭瑜已經(jīng)因為和延安方面關(guān)系過密而被關(guān)押調(diào)查,要是傳出霍錦寧身邊的情人有這樣背景的話,后果不堪設(shè)想。 好在,好在這些年來她都身在國外,兩人關(guān)系并不密切,一切還有挽回的余地,她必須要盡自己的所有努力來和霍錦寧劃清界限。 客觀說來,他們之間到底是無名無分,無媒無聘,唯一的牽連不過是那一段私情。 那么劃清界限的最好辦法,已經(jīng)不言而喻了。 . 多半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了,郵輪終于到達(dá)了舊金山。 下船時,正是隆冬時節(jié),大西洋彼岸這座城市在這天寒地凍之中,依舊洋溢在歡樂祥和的喜悅中,還有幾天,就是耶誕日了。 但是阿繡絲毫沒有喜悅的心情,這段時日在船上從報紙上,以及從同外國乘客的交流中了解到的中國戰(zhàn)況實在不容樂觀。 十二月一日,日軍攻占江陰要塞,向南京發(fā)起進(jìn)攻,南京保衛(wèi)戰(zhàn)打響。 這是一場慘烈而悲壯的首都保衛(wèi)戰(zhàn)。 南京政府已于十一月十九日正式發(fā)布《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宣布遷都重慶,所有人從一開始就心知南京城是守不住的,故而留守南京的軍隊任務(wù)是短期固守,爭取拖延一到兩個月。 在這樣倉促的準(zhǔn)備下,這樣棄子一般的孤軍奮戰(zhàn)下,守軍是抱著何等慘痛的決絕在守城?然而敵我差距懸殊,前線指揮不當(dāng),撤退失序,血戰(zhàn)十余天后,南京城終究還是破了。 軍隊陣亡五萬余人,中央軍校教導(dǎo)總隊幾近全軍覆沒,殉難的中高級軍官人數(shù)高達(dá)四十多人,尸骸無一從城中運出來。 十二月十三日,日軍攻占了南京,自此,南京失聯(lián)。 十多天里,這一座城市似乎從地圖上被抹去了痕跡,全世界都失去了南京的消息,沒有人知道從日本攻占南京至今,城里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越無聲越惶恐,就像暴風(fēng)雨前的片刻寧靜,充滿著叫人不安的力量,阿繡寢食難安,輾轉(zhuǎn)反側(cè)。 愛德華和她同樣焦慮,卻還試著寬慰她:“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至少我們還可以度過一個安穩(wěn)的平安夜不是嗎?” 阿繡只能勉強打起精神來,來面對眼下自身更艱難的處境。 踏上美國的這一片土地起,她確確實實變成一個背井離鄉(xiāng),無依無靠的旅人了,與從前在巴黎和日內(nèi)瓦時的情況亦是不同。雖然霍錦寧為她準(zhǔn)備了足夠生活很長一段時間的金錢,可是匆忙逃到了這個陌生的城市,她沒有身份證明,沒有學(xué)歷證明,想做什么都是寸步難行。 愛德華的家就在三藩市,他的夫人伊麗莎白是位熱情的法國女士,好心的夫婦倆暫且收留了她,避免了她在耶誕日的前夕流浪街頭。 伊麗莎白拉著阿繡的手溫柔的安慰道:“可憐的姑娘,別想太多,先住下來。去年的圣誕節(jié)家里只有我和安妮,實在太冷清了,今年不僅愛德華回來,還帶回了客人,我們終于能過一個熱鬧的節(jié)日了!” 安妮是愛德華三歲的女兒,一頭短短的栗色卷發(fā),臉上淡淡的雀斑,她趴在阿繡的腿上,咿咿呀呀的要她抱。 阿繡又感激又感動,俯身輕輕的把安妮抱在懷里,心中涌上難以名狀的疼惜和憐愛。 平安夜這天晚上,伊麗莎白在廚房中烤蔬菜派,阿繡在一邊幫忙,安妮趴在客廳的圣誕樹下玩禮品盒,愛德華一身風(fēng)雪的從外面趕了回來,臉色難看極了。 他把伊麗莎白單獨叫出來,兩人一同進(jìn)了臥室,不一會兒就傳來有些激動的說話聲,阿繡站在廚房中僵硬了片刻,悄悄的走了過去。 臥室中愛德華正在和妻子用法語激烈的談?wù)撝裁矗晦D(zhuǎn)眼就看見了站在門口的阿繡,愛德華嚇了一跳,連忙改用中文問道:“阿繡,怎么了?” 阿繡臉色慘白:“你剛剛說到‘massacrer’是嗎?” 伊麗莎白驚訝:“你懂法語?” “是,我懂法語?!卑⒗C死死的盯著愛德華,壓抑著內(nèi)心極大的恐懼,顫聲道:“是屠殺嗎?什么時間,在哪里?” 愛德華和妻子對視一眼,嘆了口氣, “很抱歉,我們本來打算讓你開心的過完這個圣誕節(jié),但如果你堅持,那我們不得不告訴你這個令人難過的消息——” “南京,被日軍屠城了。” 十二月十三日,南京城淪陷以后,日軍全面封鎖城市,對城內(nèi)放下武器的軍隊和手無寸鐵的百姓,進(jìn)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jian/yin擄掠,殺人放火,這一切直到今天還在繼續(xù)。 南京,被屠城。 僅僅這五個字,就能摧毀任何一個中國人的全部理智。 阿繡只覺得心臟絞痛,眼前一黑,暈倒在地,徹底失去了意識。 作者有話要說: 1.1937年12月1日1937年12月13日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央軍校教導(dǎo)總隊幾近全軍覆沒,韓文彬犧牲 2.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破,日軍開展了長達(dá)四十多天的大屠殺 2014年起每年12月13日設(shè)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3.不要誤會,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之前,城里達(dá)官顯貴已經(jīng)轉(zhuǎn)移走了,受苦的大部分是貧民,二小姐沒事,她在重慶 4.下一章云老板上線 5.留言前五送紅包(留言為十五字以上有效正面留言,無效惡意留言順延),請大家積極評論留言~ 第1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