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節(jié)
“不知道,反正考完了,我們高中畢業(yè)啦。”小石頭歡呼。 這個年代,高中畢業(yè)就已經(jīng)是很好的文化程度了,考大學的有幾個?全國就那么幾所大學,就收那么幾個人,大學生,在這年代真的是鳳毛麟角,很稀罕的。從田大花的理解,大約就相當于古代的進士,童生秀才那么多,哪能是人人都考進士的。 所以不論田大花還是姜茂松,對兩個孩子順順利利高中畢業(yè),就已經(jīng)很滿意了。 一晃十年,真的是十年寒窗啊,五年小學,三年初中,兩年高中,這年代上學都要考,小學考不好就得留級,中學考不上那就進不去,福妞和小石頭一起上小學,不笨蛋,沒留級,一路上到高中畢業(yè),已經(jīng)很讓田大花驕傲了。 至于大學,那個隨緣吧,不強求。 結(jié)果到了六月底,福妞收到通知說,她考上大學了,這年代高考都是提前報的志愿,她考上了自己的志愿,首都一所很有名的大學。小石頭報的據(jù)說是一所軍校,可是落榜了。 落了榜的石頭有點不高興,失望,田大花也不會刻意去安慰他,該怎么著還怎么著,兒子是她生的,沒那么嬌氣脆弱。她會去做的,大概就是在福妞和石頭放假后,多做幾頓好飯,犒勞一下,給他們養(yǎng)養(yǎng)rou。 姑侄倆一個毛病,瘦,細條條的個子,尤其石頭,身高比他老子爹都高出兩公分,走在人群中跟田野里那玉米高粱似的,比人家高一截。 就是瘦瘦的不肯長rou,這個年齡的青少年,福妞十八,石頭十七,抽條似的長個子,不長rou。健康結(jié)實倒是真的,從小在田大花的管教下,兩個都每天鍛煉身體,扎馬步練拳腳,現(xiàn)在田大花敢說,就算是看起來文弱漂亮的福妞,一副文靜乖乖女的樣子,實則對付個把男同志應該沒問題,當然這年代大街上根本找不到地痞流氓,讓福妞同學也沒個表現(xiàn)機會。 姜茂松則跟石頭說:“石頭啊,你看看你爸我,還有你劉伯伯,從來也沒讀過什么軍校,不是照樣當兵打勝仗?打完了鬼子,打跑了老蔣,連美國鬼子都讓我們打過了三八線。一個好兵,哪能是學校里書本上學出來的?!?/br> 石頭的理想,跟爸爸和二叔一樣,向往著熱血軍營。 沒考上當然不耽誤他當兵,可就是有點沒面子,有點失落,小姑姑都考上了,再說他原本還跟劉安亮約好了,要考取安亮的那所軍校,跟他當校友呢。 “爸,安亮哥給我來信,說他這個月軍校畢業(yè)了,他已經(jīng)交了申請,要來劉伯伯的老部隊?!笔^很高興地跟姜茂松說,“爸,安亮哥要來給你當兵啦。” 第72章 見識 姜茂松不曾想過, 劉師長走后,有一天他的兒子會回到這支部隊。 后繼有人啊,這么一想, 還挺讓人激動的。 他原本以為, 劉安亮要等到暑假后才能來到, 按照慣例, 軍校學員畢業(yè)后并不需要立刻到部隊報到, 他們還擁有一個輕松的暑假呢,學校和部隊也需要一些時間來處理他們的畢業(yè)和分配,辦理人事手續(xù), 暑假后才會正式來部隊報道。 可沒想到,只隔了幾天, 劉安亮就一身軍校學員的裝束,背著個行囊跑來了。 劉師長一家五二年底回的原籍老家,之后劉師長一直負責當?shù)厥腥嗣裎溲b部的工作,還屬于軍隊編制。屈指算算, 一晃八年多了, 兩家人雖然書信往來,甚至還約定要做兒女親家, 卻一直沒有機會再見面。 至于做兒女親家的約定, 也隨著劉嫂子生下三兒子安生, 而當做笑話講著玩兒了,兩家都兒子。 八年半。走的時候,安亮還是個半大少年, 如今軍校都畢業(yè)了,并且這小子有想法,有志氣,居然遠隔幾千里,離開老家,自己申請要分配到父親曾經(jīng)戰(zhàn)斗過的老部隊來。 這小子來的時間有點巧,家里沒人,姜茂松去部隊了,田大花上班了,福妞要去圖書館,石頭陪著去了。就這么著,家里只剩下老奶奶和姜守良。這小子敲門進去,八十四歲的老奶奶已經(jīng)有些認不出他了。 “太奶奶,我是安亮,以前劉家的孩子,你還記得不?” 老奶奶點點頭,慢慢想起來了,慢悠悠笑出一臉褶皺: “哎,我想起來了,你是劉家的二小子,幾年沒見了?一下子長這么大了,這么高,還跟小時候一樣俊秀斯文?!?/br> 安亮其實很不喜歡聽人說他俊秀斯文,總覺得這個詞太不男子漢了,在軍校被人說有一顆關東大漢的心,卻長了一副江南書生的貌,幸虧身材比較高,才沒至于讓人覺得他弱。 安亮就陪著老奶奶聊了一會兒家常,田大花回來一推門,呦,這誰呀,仔細一看,簡直驚喜了,依稀還是小時候的模樣。 “嬸子?!卑擦邻s緊站起來跟田大花打招呼。 “哎,快坐快坐?!碧锎蠡ㄕ泻羲拢蛦柶饎熼L夫妻兩個的情況,兩家一直通信,幾個月一封信,信里一直說挺好挺好,可誰都知道,這些大男人,絕不會承認自己哪兒不好的。 “你爸身體怎么樣?你媽呢?” “都挺好,嬸子您放心,真的都挺好。”安亮笑,“您別看我爸當初受傷那么重,讓我媽養(yǎng)了幾年,養(yǎng)得可壯實了,現(xiàn)在我爸特別聽我媽的話,不讓他抽煙,他就絕不敢抽。。” 田大花欣慰。又問起老大安明和老三安生,劉安亮說,安明今年已經(jīng)工作了,他媽整天張羅著給安明找對象,安生今年該上小學了。 “可不是嗎,你家安生比我們家平安小了幾個月,平安今年也打算給他上小學呢?!碧锎蠡畤@,“這日子可真快,大人都讓孩子比老了。” “我說嬸子,你這話也太夸張了?!眲擦列ΓΦ锰貏e開心,“嬸子你可不能說老,這種話要是太奶奶說也就罷了,你才三十幾呀,你要不說,別人一準猜你二十幾??刹皇呛迥愀吲d,您跟我們搬走的時候根本就沒什么變化,還跟原來一樣,又年輕又好看。” 看不出,劉師長他們兩口子的性格,還能養(yǎng)出這么嘴甜的孩子,不管他說的是真是假,聽了都讓人高興開懷。 姜茂松推門進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么一副畫面,田大花和老奶奶坐在客廳沙發(fā)上,跟一個穿軍校學員服裝的俊秀男青年談興正濃,姜茂松一眼就認出來了,這孩子長相雖然隨了嫂子清秀俊氣,可眉宇間那種神態(tài),活脫脫有劉師長當年的風采。 安亮一看姜茂松進來,立刻站起來,先工整地立正,敬禮,然后就笑嘻嘻叫了聲:“姜叔叔?!?/br> “前幾天還說你呢,這么快就來到了。”姜茂松拍拍他的肩膀,叫他坐下說話。于是姜茂松又把剛才田大花問過的那些話問了一遍,聽了一遍。 田大花出去做飯,姜茂松就跟劉安亮聊了一會兒,聊到畢業(yè)下部隊,安亮說,自從考上軍校,知道學員可以分配到全國各地的部隊,他就一直想要來這兒。 “小時候在這兒長大,有感情的,再說我就是很想到我爸的老部隊?!?/br> 正說著,福妞和石頭回來了。 這姑侄倆如今大了,在學校里都叫大名,如今除了家里人,可沒有人再喊他們小名兒了,喊他們大名,田大花給起的,福妞叫姜茂玉,石頭叫姜明遠。 可兒時的伙伴,小時候的交情,當然沒那么生分,劉安亮張口就喊:“福妞,石頭?!?/br> 頓時把那兩個高興的呀,石頭幾步跑過來叫安亮哥,福妞也笑瞇瞇過來打招呼。人家三個小伙伴一直都有通信聯(lián)系,可能比大人通信還勤快多了呢,福妞和石頭早就知道安亮要來,甚至還大略知道他這一暑假的打算。 安亮說,他從大西北一路過來,一路也去了幾個地方,現(xiàn)在來到這兒打個停留,按劉師長和劉嫂子的囑咐先來看看田大花一家,在這城里玩兩天,尋找兒時的足跡,就打算繼續(xù)南下,往祖國的大江南玩一圈,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這個年代還沒興起“旅游”這個詞,更加沒有畢業(yè)旅行這個說法,而安亮的想法,就是趁著走出校門,還沒正式進入軍營這段空閑時間,大概有一兩個月呢,想去祖國各地走走看看。正好玩上一圈,等畢業(yè)派遣證和人事關系發(fā)到這邊部隊,他就回來正式報到。 “我爸總是說,他當年帶兵打仗,去過哪些哪些地方。聽他說都饞人,我也想走出來玩一圈,就當開開眼界?!卑擦列Α?/br> 這小子的準備也充分,介紹信,糧票,必須帶的這些東西,不然這個年代寸步難行啊,除了火車票,甚至都不用什么花銷,還有其他零零碎碎的旅途必需品,他都準備了。 結(jié)果石頭一聽就眼熱了,趕緊央求姜茂松:“爸,讓我也去行不行?我跟安亮哥一起,作伴游祖國。我長這么大,從老家到城里,都還沒去過其他的地方呢。我也該出去開開眼界呀?!?/br> 姜茂松:“你湊什么熱鬧呀,你跟安亮一樣嗎?人家安亮比你大幾歲,人家軍校都畢業(yè)了,人家是大人了,你呢?你跟著亂跑什么?!?/br> 石頭頓時有點受傷,別人家的孩子什么的,最討厭了。 看著石頭垮掉的臉,田大花卻笑笑說:“石頭好歹一口氣讀了十年的書,高中畢業(yè)了呢,男孩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想去就讓他去吧,他跟安亮一起,兩個都不是笨蛋,有什么好不放心的?!?/br> 這年代,最不用cao心的就是安全,再說田大花就是有那么個自信,她從小教養(yǎng)出來的兒子,不說能文能武,起碼聰明機智,武力過人,出個遠門見識見識,沒啥好擔心的。 田大花一開口支持,姜茂松就頓了頓,總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跟媳婦頂嘴爭論,也就同意了。 旁邊福妞看著,也不跟姜茂松開口了,拉著田大花的胳膊撒嬌:“大嫂,我也想去,讓我也去吧?!?/br> 田大花猶豫了一下,那兩個都是大男孩,福妞一個小姑娘家,跟著大遠的路四處跑,總是不能全放心的。她剛這么想,姜茂松先開口了。 “福妞,你不行?!苯烧f,“人家兩個男孩子,想出去游歷一圈也就罷了,你一個姑娘家,你跟著可不方便?!?/br> “大哥,你重男輕女啊,瞧不起婦女同志,你可就不對了。”福妞慧黠地撇著嘴笑,“領袖說過,婦女能頂半邊天,怎么到了大哥你這兒,姑娘家連出個遠門長長見識也不行了?” 不愧是考上大學的福妞,這大帽子壓的,多順溜。 姜茂松就把猶豫詢問的目光看向田大花,田大花想了想說:“要不就讓福妞去吧,有安亮和石頭照應著,應該可以放心的。” 這三個孩子的聰明勁兒和武力值,還真不是吹的,去就去吧,石頭要是去了,硬不讓福妞去也說不過去。 于是姜茂松就答應,這兩天給福妞和石頭開介紹信,讓他們自己準備行囊,但是要拿來給田大花過關。 劉安亮原本一路走來,都是住招待所,各種招待所也便宜,到了田大花家以后,哪能讓住外頭呀,田大花就留他跟小石頭住,要是嫌擠,茂林原先的屋子也空著,屋里有床,鋪上就能睡。 當初劉師長負傷,劉嫂子匆匆趕去,安明安亮兩兄弟是在田大花家生活過的,實在也不必客氣,安亮就跑去跟小石頭住一屋,加上福妞,三個大好青年就躲在屋里敘舊去了。 晚上睡覺時,田大花思忖著跟姜茂松提起對石頭的安排和打算。 石頭今年十七,大學既然沒考上,當兵還不滿十八,還得等一年,這一年里讓他干什么,難道在家閑著? “我也在想這個事兒?!苯烧f,“等一年,如今都是國營工廠單位,又不好先給他找個工作,叫他先干一年,可總不能讓他這么在家閑閑呆著沒事干。我看不行的話,要么讓他提前特招入伍,小一歲也可以,要么就干脆再把他丟回學校,讓他再讀一年書。這小子腦子夠用就是比不上福妞用功,讓他再用用功,說不準還能考上個大學呢?!?/br> “我看行?!碧锎蠡ㄕf,“明天跟他說說,讓他自己選,反正不能留在家閑著。小孩子閑著呆著就養(yǎng)廢了,遠的不說,就說茂林那個小舅子,愣是讓他媽留在家里呆壞了?!?/br> 他們兩人在商量這事,殊不知石頭屋里,三個青年人也在討論這事,討論得還挺認真的。 第73章 驚艷 “石頭, 你要是打算終身選擇軍人的職業(yè),我覺得你還是要去讀軍校?!?/br> 安亮看看小石頭,揶揄地挑起眉毛, 笑著問:“姜叔叔是不是也跟你說過, 他們沒上過軍校也照樣當兵打勝仗?說一些想當年什么的?” 噗!可不是嗎, 石頭憋不住笑了起來。 “別問我怎么知道, 我爸就是這么說的, 以前我讀軍校,他說我就是紙上談兵,當兵打仗哪指望從學校里學的, 整天弄那些理論有什么用,還不如下連隊基層多鍛煉幾年?!卑擦翐]揮手, “你可別聽他們那一套,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小米加步槍的年代,現(xiàn)在能一樣嗎?!?/br> “我本來當然是想考軍校的,可是……”石頭撓撓頭不好意思, “我這不是沒考上嗎, 我有點偏科,最后這次考試又考得不好?!?/br> “我的經(jīng)驗啊, 現(xiàn)在你兩條路?!卑擦琳f, “要么你再去考一年, 使使勁兒,要么你今年就入伍,在部隊里繼續(xù)報考軍校, 部隊里考軍校也是允許的。你要當兵,你去正規(guī)學一學軍事理論和知識,真的很重要?!?/br> 福妞也說:“石頭,你再考一年吧?!?/br> “讓我想一想?!笔^說,“我真的不想再回高中讀書了,我這個人是行動派,高中重讀一年太沒意思了,我們班級里有個高考考了好幾年的,聽說他弟弟都娶媳婦生孩子了,他還在讀書考大學,我看著都替他愁得慌。我自己想先參軍,在部隊里繼續(xù)考軍校。” “高中重讀是挺沒意思的,給我我也不樂意?!卑擦琳f,“但是石頭,你得先知道一下,部隊考軍校跟你高中考軍校有所不同,在部隊你也要服役滿一年才能報考,高中你可以報考所有的軍校和專業(yè),但是在部隊會劃定一個范圍,有的學校和專業(yè)不讓考。還有就是你先進了部隊,比如你今年參加本地征兵,本地今年不招收海軍,你進了陸軍部隊,是什么兵種,你能報考的一般就是對口兵種專業(yè),不允許跨兵種的。” “這樣啊?!毙∈^有些猶豫了,他一直想去海軍,碧波遼遠,萬里海域。 “這些姜叔叔肯定也都知道?!卑擦琳f,“你沒問過他嗎?他可能是希望你去部隊?!?/br> “石頭,那你就再考一年吧,再拼一年,你看你這么聰明,你多用用功啊,你考軍校當海軍?!备fづ呐氖^的腦門,笑嘻嘻地說:“乖,聽姑姑的話?!?/br> 小石頭翻了個大大的白眼。 有個比自己大一歲,看起來卻比他還小的姑姑,他這又當侄子有當哥,容易嗎他。 “對,石頭,福妞說得對,你小子用功拼一年,一定能行?!?/br> 福妞笑嘻嘻繼續(xù)擺小長輩的譜:“安亮,以后不許叫我小名兒聽見沒?乖,叫姑姑。” 于是劉安亮也翻了個大大的白眼。 “你們兩個沒大沒小的家伙?!备fさ靡庋笱?。蘿卜不大,她輩兒大呀,不服氣能怎么地? 這一年春夏,生活供應雖然還照樣緊張,比前兩年卻已經(jīng)稍稍有了一絲好轉(zhuǎn),田大花拿著家里的副食供應證和雞蛋票,這一次買到了一斤半的凍雞蛋。拿回來清理干凈破掉的雞蛋皮,先給奶奶燉一碗雞蛋羹,給小平安煎了兩個荷包蛋,剩下的就全都炒了,炒了一盤辣椒雞蛋,石頭福妞愛吃,她記得安亮也特別愛吃。 有青有紅的鮮辣椒切碎,炒雞蛋,卷在薄薄的麥餅里,在這個年月簡直是無上美味啊,畢竟雞蛋供應少,普通家庭一個月的雞蛋票也就夠買一斤的,買來了也是一個兩個的燉給老人孩子吃,像這樣一炒一大盤,哪舍得啊,簡直是太奢侈了,一年都吃不到兩回。 她還做了綠豆湯和蒸南瓜,南瓜就是大院的花壇里種出來的,長得還挺大。地方上一幫子街道人員到處割資本主義尾巴,可這兒是部隊大院,地方上管不著,割尾巴的人也不能涉足,部隊里又沒人理會這些事,也就讓大院里花壇和邊邊角角的泥地都成了菜園。 以前田大花剛來時,跟劉嫂子帶著一幫小戰(zhàn)士種,大院種滿了菜。后來到了災荒年月,整個大院的人都開始關心院里的蔬菜們了,都來幫著干活,收了菜各家都還能貼補一二,吃個新鮮方便,可比副食品店里那些黃葉子、招蟲子的蔬菜好多了。 吃著飯,就談論起社會熱點話題“供應”。 “安亮,你家那邊怎么樣?”田大花問,“糧食和副食品供應得上嗎?嫂子每次寫信都說挺好餓不著,可我一尋思,你跟安明這樣的大小伙子,正當能吃,也不知糧食夠不夠吃。” “還行?!卑擦列?,“我爸跟姜叔叔一樣,他又是傷殘軍人,有特別供應,他一個月有55斤糧票,我媽少,她28斤,我哥工作了,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吃,寒暑假學校還給帶假期的糧油副食票,所以家里不能多寬裕,可也餓不著人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