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墳被人刨了、懷孕后我和影帝離婚了、窈窕世無雙、拎起那只兔耳朵、以貌誘君、聽說陸之汣愛我很多年、重生八零發(fā)家致富、我和總統(tǒng)結(jié)婚了、穿成民國大佬的瘋姨太[穿書]、休想和朕搶皇后
這一個月里,曉曉奉公守法,早來晚走,按照編輯部的統(tǒng)一進度,把下期雜志的稿子編出來了。 曉曉生得膚白苗條,有靈性又幽默,很招同事喜歡。 送別宴一局接著一局,每一局都其樂融融。 但是私底下,曉曉單獨跟李清一交流時,卻毫不掩飾自己的怨氣和戾氣。 曉曉說了兩件事,讓李清一無從表態(tài)。 第一件事:曉曉通過別的渠道,認識了總編的前女友。據(jù)曉曉說,總編的跟這位前女友談了幾年,一百多平的大房子買好了,家具家電置辦齊全了,女孩去了日本,二人就此分手?,F(xiàn)在,女孩回國定居,總編找到前女友,提出復合。理由是,這么多年,還是沒能放下對她的感情。 前女友仍舊單身,猶豫之際陰差陽錯認識了曉曉,就跟曉曉打聽這位總編的狀況。 曉曉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位總編當?shù)闷稹澳贻p有為”個評價,早早當上總編,實際年齡三十多,看上去也就二十□□,戴無框眼鏡,斯文有禮,穿潮牌牛仔褲……全市教育系統(tǒng)常常拿獎,還當過“十佳青年”,出版界更是小有名氣。 但是,曉曉也說了,總編這幾年不停地相親,前幾年有一次,誤把發(fā)給相親對象的短信發(fā)給了曉曉。短信內(nèi)容寥寥數(shù)語,規(guī)范的標點符號彰顯著出版行業(yè)高管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今晚后來看你情緒不高,是游泳累了,還是哪不舒服?還想請你來我家嘗嘗那瓶酒?!钡湫偷倪x擇疑問句,只在最后使用一個問號。發(fā)送時間是晚上9:30。 信息量有點大,前女友聽到此處,面無表情地眨了眨眼。 曉曉又說:“總編自己住。聽說他現(xiàn)在住的房子,就是為結(jié)婚準備的。家具家電都是前女友按照自己的喜好選的……” 再觀察對方的表情,又篤定地說:“后來又有一個,都談婚論嫁了,女方嫌膈應,把新房的床和窗簾全換了新的,后來沒結(jié)成,總編還跟人說,害他又換一套臥室軟裝,下次處對象得先談好,家里的東西不能再換了,花錢事小,折騰太麻煩?!?/br> 曉曉敘事的本領(lǐng),可不是在雜志社練就的,她是天生一副好口舌。 她直截了當?shù)乇磉_了自己的態(tài)度:“總編對稿件、對員工的要求都極盡嚴苛。按說改稿的主力應該是編輯部主任,可我們單位,永遠是過編輯部主任容易,過總編難。總編改過的稿子,上面的’紅’真是多到讓看的人喘不過氣來。對稿件的偏執(zhí)是他的優(yōu)點,可這種偏執(zhí)轉(zhuǎn)移到人的身上,就呵呵了。” 前女友問她對人如何偏執(zhí),她就說:“我們?nèi)肷邕@兩年,他的要求很簡單:周末要加班。他的理論是:年紀輕輕,又沒有男朋友,不加班周末做什么?我們幾個新員工要被折磨毀了?!?/br> 最后,曉曉又補一刀:“剛來時,我們幾個新來的還暗暗關(guān)注過他,很多外在條件真的都很吸引人,但是現(xiàn)在,私底下一交流,都說嫁人要睜大眼睛,萬一嫁個總編這樣的……” 如此一來,總編與前女友白月光未能再續(xù)前緣。 只怕這位總編到死都想不到,自己的感情命運是被什么人給“四兩撥千斤”了。 古人有云,寧拆一座廟,不破一樁婚??凸僦坏来死?,卻不知撮合錯誤的一對,貽害二人后半生囿于圍城,困苦掙扎、私相殺伐、吃冰拉冰,陷人于極境之孤獨,才是比拆廟還不道德之行為。 如果說,曉曉說的這第一件事,李清一還能當作明清世情小說,聽來感慨一番,她聽到第二件,就有些不認同。 但是李清一這種溫吞人,她對自己的立場若無十二分的確定,就不會提出反對意見。加上李清一對曉曉,始終懷著未言明的崇拜,年輕女孩的友情里,崇拜就是要言聽計從。 所以,曉曉后來的做法,是與她的計劃籌謀一以貫之,李清一心中的弱弱的反對,曉曉是get不到的。 曉曉辭職當天,把電腦里所有的文稿都刪除了。 這件事三天后才被發(fā)現(xiàn)。 因為雜志要按出刊日期倒排進度,出刊前一天定版,定版前三天終審,終審前還有幾輪審稿、改稿,總之那一天是美術(shù)編輯設(shè)計版式的最后期限。 之所以被發(fā)現(xiàn),是曉曉辭職后,總編找來買足彩的男編輯,讓他暫時接管曉曉的版面,做好下一期刊物付梓前的收尾工作。 足彩男編輯拿到掛了簽發(fā)單的紙質(zhì)稿,打開曉曉電腦,發(fā)現(xiàn)d盤、e盤空空如也,回收站連一份“已刪除文件”都沒有,他開始覺得自己找錯了地方,又按照簽發(fā)章上的路徑一個文件夾一個文件夾地點開,這才認命,電腦就放在曉曉辦公桌上,總不會是存在另外一臺電腦里。 事情一出,總編勃然大怒,勒令編輯部主任給曉曉打電話,讓她把事情解釋清楚。 其時,所有人心里都存著一分僥幸,希望曉曉只是存在別處,其他人找不到而已。 但電話打了幾通,無人接聽,打到后來,曉曉直接關(guān)機了。 這下大家的心才冷了下來。 此前說過,雜志社是相對單純的單位,雖然同事們性格各異,但要是把所有人的性格揉巴揉巴捏作一處,就是一個心懷善意的“文藝老實人”。 發(fā)行部的同事略懂電腦,被叫來試著找回文檔,兩個大學里兼修過計算機軟件的男生鼓搗半天,說找不回來了,刪得很徹底。 如果一定要找回,也不是沒有辦法,要搬去修電腦的地方,拆開主機,對硬盤做些個什么cao作,說不定會找回來。但是要收費,起碼要花一千多。 總編勃然大怒。 他除了勃然大怒,也慢慢接受了現(xiàn)實。前兩天,他還發(fā)動跟曉曉關(guān)系好的幾個同事打她的電話,兩天后,她就放棄了。 因為電話打不通,打通了稿件也找不回來。 曉曉這種做法,就叫近身rou搏,你死我活。 雜志社的所有人,被曉曉上了生動而殘酷的一課。 第3章 曉曉這個計劃,李清一是知道的。 此前曉曉接手過一位退休編輯的版面,這位大伯退休前半年,醉心于吹嗩吶,還加入了小區(qū)的老年秧歌隊,定期組織小公園歌舞大聯(lián)歡,凈唱些革命歌曲,還參加什么比賽。他移交給曉曉的那一期稿件,幾乎就是十幾張白紙。 但是他是一級教師,又是雜志社的元老級編輯,建社就跟著社長打天下,社長都要敬他三分,他說工作交接清楚了,說新來的小同志只管署個名,直接印刷都沒問題,總編當然是信的。 就這樣,曉曉對著十幾張白紙樣的稿件鏖戰(zhàn)幾天幾夜,還背了個“因為你一個人,拖延了雜志出刊的進度”的罵名。 總編的嘴,向來是夸人如春風拂面,損人像千刀萬剮。 他說:“雖然雜志只晚印了2天,但這是一起生產(chǎn)事故,雜志創(chuàng)刊以來沒有過的。曉曉,你真的能載入史冊了?!?/br> 這些話還是當著曉曉的面說的。背著曉曉,跟社長又是一套話,什么剛畢業(yè)的孩子心浮氣噪,什么有才氣架不住沒責任心,什么要讓新人洗心革面,盡早融入社長您一手打造的雜志社工作氛圍…… 曉曉這一釜底抽薪的離職,最終以其他編輯各自分了曉曉的幾個版面、加班加點,才趕出成稿來,讓雜志不致“開天窗”。 為此,雜志社開了幾次會,社長和總編各有發(fā)言。 總編的意思有三:一,曉曉離職了,又做得這么絕,想必大家都聽說了;二,面對現(xiàn)實,雜志要出,版面要補上,沒辦法,曉曉的活責無旁貸地落到在座各位的頭上。 李清一心里有一句“日”,不知當講不當講。抬頭一看,同屋的另外兩位編輯jiejie對視一眼,各自心領(lǐng)神會了一個“日”字。 總編說的第三點——雜志社創(chuàng)刊幾十年,從未遇到此類事件。世道變了,人心不古。希望大家穩(wěn)定心態(tài),干好各自的工作,雜志社為大家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還有公平晉升機機制,留下的才是真朋友。 事后,總編和社長又單獨找全社職工談話,談話重點對象當然是一眾編輯。 李清一被總編單獨談話時,被問了一番對曉曉的個人評價,李清一的回答當然沒有令總編滿意,他又蓋棺定論評價一番,言語之直接、犀利,讓李清一只能微笑,連點都都覺得褻瀆了朋友。 社長不常拋頭露面,平日里,李清一是接觸不到他的。 但這一次也破天荒找了幾個人分別談話,有芽姐,也有李清一。 社長對曉曉的評價只有兩個字:“任性?!边@個層面的領(lǐng)導,談話當然含蓄許多,末了囑咐李清一好好工作,不要受到影響。 這天一上班,李清一的qq圖標就閃個不停。 雜志社的工作,交稿前幾天最忙,出刊后幾天最浪。因為曉曉的“空城計”,上一個交稿日,編輯部的同事們更加焦灼,好不容易把“天坑”填上了,雜志順利進了印廠,剩下的工作由發(fā)行部來完成。 最近一周,辦公室?guī)讉€人都處于半放空、半神游狀態(tài),李清一給作者郵寄了樣刊,有一搭沒一搭地處理了幾封郵件,安閑自在地點開qq,同時關(guān)了電腦提示音,頻繁的嘀嘀嘀嘀提示音消失了。 ——我早到,去對面買鹽焗雞腿,有吃的報名。 ——你丫來打球還是來吃雞腿的? ——有那么好吃? ——10元3個腿,肯定是死雞腿,你還敢吃? ——媽的,沒聽說過活雞腿。 ——哈哈哈哈 ——哈哈 ——你們打完球不吃飯了?我還指著打完球那頓呢。 ——吃啊!春餅還是烤rou自助? 多人同時在線,聊天毫無章法。 李清一往前滾了幾頁,掃了一眼,前面是在約球沒錯。只是后面歪到了吃上。 發(fā)了一個橫空出世的自定義表情,聊天的風向立馬轉(zhuǎn)了。 ——go姐啥時候到? ——隊長,雞腿要不要給你留一個? ——go隊,今天咱還換裝進場嗎? 李清一答:“我下班就過去?!?/br> 問是否換裝的接道:“那我在場外等你,我快下公交車了?!?/br> 李清一發(fā)了一個ok的表情,qq對話框里,她的名字顯示是game over。 下午5點前,李清一從身后衣柜里找出一套籃球服,卷成一個小卷,塞進包里,喝光杯里的水,跟同事們閑侃幾句,準備下班。 桌上突然響起。 四個人,兩部電話,共用一個號碼,男同事手快接了,說:“清一,找你的。” 李清一滿血準備下班,不大情愿地接了電話。 是李清一的作者,江蘇省某重點中學的高級教師。二人雖沒見過面,可電話、郵件、qq聯(lián)系不少,也算熟悉。 方老師說:“李編輯呀,上一期雜志我收到了,謝謝謝謝!” 李清一說:“呦!還挺快的……您別客氣……哪里呀,是您稿件寫得好,我都沒怎么改,總編那也是一次過……” 其他同事相繼起身下班,李清一一面應付電話,一面無聲揮手告別。 方老師又說:“不過李編輯,我怎么沒找到署名?這個欄目,以往都在策劃標題下面,好像沒有我的名字哎……我的文章下面也沒有……” 李清一沒過心:“對。就是在策劃標題下面,所有作者集中署名,單獨的文章下面不再重復署名了。您稍等,我翻開雜志看一下?!边呎f邊翻開手邊的雜志,心說越心急越走不了,作者對自己的署名都比較在意,可八成這次真把人家給落下了。 李清一負責的版面里,有一個小策劃欄目,每期一個話題,邀請幾位嘉賓做文章,類似圓桌會談性質(zhì)。 欄目在雜志的前幾頁,話題都比較嚴肅。 李清一翻到策劃標題頁,大標題橫跨2頁,做了美術(shù)效果。下面是一串署名,李清一目光逐一掃去,真的沒有這位方老師。 她又翻到方老師撰寫的文章,文章是他的沒有錯,來來回回數(shù)度修改、校對,李清一對文章內(nèi)容很熟悉。 她再次翻到標題頁,重新確定署名那一行,不得不承認,她真的把人家的署名給落下了。 而且,她另有異樣的感覺——這一排署名比方老師的文章內(nèi)容還眼熟。 按下這異樣,李清一邊斟酌邊組織語言:“方老師,我確認過了,對不起,確實把您的署名給落下了。我明天上班會查找哪個流程出了問題,查明原因再向您鄭重道歉。另外,發(fā)稿費時我會特殊標注,您的稿費不會受到影響。” 李清一話已至此,方老師當然不會依依不饒。他說:“這樣啊,那沒關(guān)系,我也只是打個電話問一下,僅僅一個署名影響不大,只是沒看到自己的名字有點失落。” 李清一又說:“方老師,如果您需要這篇文章參加職稱評定、獎項評定,我會協(xié)調(diào)雜志給您出具有效的證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