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jié)
馬車外,一襲錦衣華服映入眼簾。 玉冠束發(fā),靛青色的利州錦緞上是金絲線繡著的騰云四爪金蟒,腳踏官靴,神采奕奕,應(yīng)是才下了早朝便直奔京郊而來。 收起馬鞭,從馬背上一躍而下,將韁繩遞給了一側(cè)的侍從,半是怒氣,半是怨氣上前:“沈逸辰,有你的!遲了幾日來京中也不讓人捎信來,害得本王日日都在這里等?!?/br> 言罷上前,伸手?jǐn)堅谏蛞莩郊绨颍骸翱煺f說看,是不是在元洲城看上哪家姑娘了?要真是的話,便看在這姑娘份上,這筆賬本王就不同你算了!” 沈逸辰斂聲。 景王停下腳步,眉頭微攏:“逸辰?” 他今日很有些奇怪。 沈逸辰才轉(zhuǎn)眸看他,應(yīng)道:“是,大理寺卿方世年的女兒,方槿桐?!?/br> 啊? ***** 元洲城內(nèi),自卯時起,四方街附近就熱鬧了起來。街道兩頭人影重重,大都三三兩兩聚在一處,一面說話,一面踱步往清風(fēng)樓方向結(jié)伴去。 其中幾人,方槿桐認(rèn)識,是她在京中見過的棋士,眼下都來了元洲城。 官府的衙役攔下馬車,方如旭上前交涉,片刻才折了回來。方如旭一面掀起簾櫳,一面“嘖嘖”嘆道:“幸虧聽了你的,今日早出來了。四方街附近便開始禁馬車了,剩下的,我們得走著去?!?/br> 方槿桐一身牙白色的男裝,頭上一枚素玉簪子束著發(fā)。她的個頭原本在同齡的世族小姐里就算高的,但如今束著發(fā),扮起男子,便像矮了半截似的。 “阿梧,幫我看看頭發(fā)?!鼻屣L(fēng)樓的名帖只能方槿桐一人進(jìn)去,帶不了阿梧,若是束發(fā)散了,才是出亂子了。阿梧上前替她攏了攏,也只見有些細(xì)絲垂下來罷了,旁的并不打緊:“三小姐放心吧,簪子束得緊,不會散的。” 方槿桐這才莞爾。 又伸手進(jìn)袖袋里,掏出那枚名帖看了看。 沒丟,還在。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若是今日再丟了,她哭死在清風(fēng)樓外也無濟(jì)于事。 “這回可收好了,沈括都走了,再沒有人給你送名帖來了。”方如旭從她手中拿過來,看了看,才故意同她打趣。 方槿桐睨了他一眼,從他手中拿回名帖,一面往袖袋里收好,一面道:“這‘清風(fēng)樓’的名帖本來就是他從我這里偷偷拿走的,否則哪有這么巧的事,剛好我的名帖丟了,又沒同外人說起過,他恰好手中就有一個,還掐指一算,就讓人假惺惺給我送回來了?” 確實,方如旭也想不通。 “那沈逸辰圖什么?”方如旭不死心。 方槿桐伸手撫了撫額頭:“他若不是小氣,一直耿耿于懷白瓷花瓶那回的事;就定是腦子有問題,盡做些分不清東西南北的事。這樣的人,以后繞道走就好。說不定下次遇到了,還會厚著臉皮,讓我謝謝他送名帖給我。” 方如旭啼笑皆非。 言語間,清風(fēng)樓就在眼前。 四層的雅致閣樓,就在四方街正中間。 席蕭兩大國手的對弈,已時才開始,清風(fēng)樓外已經(jīng)人滿為患。 方如旭便道:“快些去吧,興許還能有個好位置。二哥在這里等你,看完了就出來尋我?!?/br> 方槿桐從善如流。 一樓大堂處,棋童見了她手中的名帖,便上前招呼:“公子,請隨我來?!?/br> 方槿桐跟在他身后。 驗貼的檔口共三處,連在一起,中間有隔斷隔開。 方槿桐遞上名帖,名帖正中燙了半個金印,金印旁是印上的‘清風(fēng)樓’三個字。 驗貼人接過名帖,仔細(xì)看了看,接過來的名帖要和手中的另外半個金印模子完整湊上才能入內(nèi)。而每道金印的紋路都不全相同,仿也仿不出來。果然細(xì)致,方槿桐心中嘆了嘆,難怪清風(fēng)樓的名帖難求,也不怕旁人仿,是有緣由的。 驗貼之人又起身,從身后的錦盒中挑處了一枚對應(yīng)的玉箸給她:“公子,請從此處上二樓,落座白云間。” 方槿桐謝過。 清風(fēng)樓共有四樓,對弈的棋座設(shè)在二樓。二樓的座位是最適合觀棋的,能在近處看到席大國手和蕭大國手。方槿桐喜出望外。她的位置就在正中偏右一點,不僅可以看到全部棋盤,就連對弈之人的眼角眉梢都能看得清楚。 是上上位! 這白云間有差不多兩部馬車大,隔間同隔間之間只有木梁隔斷,沒有磚瓦,木梁之間掛了霜色的輕羅幔帳,很是典雅,透過這層輕羅幔帳,隱約可以看見兩側(cè)隔間里的人。 右側(cè)的隔斷空著,想是人還沒到。 左側(cè)的隔斷里,卻隱約見到兩道人影。 一人一貼,是清風(fēng)樓慣來的規(guī)矩,這隔間里怎么會兩人? 而左側(cè)的隔間內(nèi),仆從模樣的男子頓了頓,輕聲道:“東家,白云間的名帖前日里給了懷安侯,來的這位,似是沒在懷洲見過。” 肖縫卿慢慢放下茶盞:“嗯,是個姑娘?!?/br> 作者有話要說: 肖老板登場! 第9章 名冊 姑娘?肖挺倒是意外。 世族名媛中喜好棋藝的確實不少,但少有姑娘家會親自來清風(fēng)樓觀棋的。更何況,肖挺皺了皺眉頭,更何況這白云間的帖子還是懷安侯的。 東家有意拉攏懷安侯,白云間來的人卻不是懷安侯。 肖挺詢問般看向肖縫卿,可是要去查一查? 肖縫卿自顧品茶,面上的神色卻并不在意:“你知道今日是來做什么的。” 肖挺立即會意:“是,東家?!?/br> …… 已時將近,清風(fēng)樓里的人越來越多。 先前白云間右側(cè)的隔間里,也有人落座了。大國手對弈的棋座在二樓,故而二樓的隔間最少,也最是清靜。 方槿桐環(huán)顧四圍,總共也不過十二個大隔間。想要拿這樣位置的名帖,光憑一擲千金都不行,陽平竟然能尋到清風(fēng)樓的邀約! 方槿桐心中唏噓。 再仰首,只見三樓同四樓的人似乎就多了。 從三樓和四樓看下來,應(yīng)當(dāng)只能看得見兩位大國手的頭頂,是看不到棋盤的。故而三樓和四樓的南側(cè)各有一個巨大的棋盤懸掛著,屆時有棋童按照二樓的棋局?jǐn)[棋。 元洲城的清風(fēng)樓是有名的風(fēng)水寶地,諸如這樣的對弈棋局,珍寶拍賣,大家講壇都在清風(fēng)樓,連京中的思寶閣都望塵莫及。 也不知這清風(fēng)樓的東家是何人? 胡亂思緒中,堂內(nèi)的金鐘敲響,守鐘的棋童朗聲道:“辰時八刻,有請大國手?!?/br> 須臾,樓內(nèi)便安靜下來。 二樓大堂的十二座屏風(fēng)后,陸續(xù)走出來兩人。 前方的一人白須冉冉,身著青色的大袍,顯得莊重而威嚴(yán)。席仲綿座下弟子三十六人,各個在當(dāng)今棋壇里都拿得出手的,一代宗師,有這樣的風(fēng)骨不足為奇。 方槿桐在京中見過席大國手幾次,只是遠(yuǎn)遠(yuǎn)看到,并沒有親眼見過他對弈,但他的棋譜,她每局都看,她最敬重的棋手便是席大國手。 席仲綿從屏風(fēng)后走出來,方槿桐不由坐得端正了些。 席仲綿身后便是蕭過。 都傳蕭過是怪才,為人孤傲,不喜與人為伍。 四五年前才初出茅廬,用了三年時間擊敗了南派各大高手,一時聲名鵲起。既不收徒,也不傳藝,所有的時間不是用來下棋就是用來看棋,時常廢寢忘食,所以棋藝之精湛,成為南派棋藝的巔峰。 方槿桐一直以為蕭過是四十上下的大叔,卻不想看起來只有二十出頭。好棋者往往以棋藝較高低,忽略了年紀(jì)。 左側(cè)的秋風(fēng)間里,肖縫卿端起的茶杯懸在半空,凝眸看向剛剛落座的蕭過,嘴邊微微勾了勾,也看到他向這邊看來。 辰時八刻,兩人各抓一把棋子,交由棋童并數(shù),若為單數(shù),右側(cè)執(zhí)黑子,若為雙數(shù),左側(cè)執(zhí)黑子。 黑子先執(zhí)棋。 棋童認(rèn)真數(shù)完,將黑棋盒置于席仲綿跟前,白棋盒放于蕭過身前。 已時到。 秋風(fēng)間內(nèi),肖挺屏住呼吸:“不知蕭二公子能否贏過席老先生?!?/br> 肖縫卿也不抬眸,涼涼道:“他會的?!?/br> …… 開局。 下棋的人心無旁騖,隨著黑子白子交叉落子,觀棋者卻有不少已經(jīng)按耐不住,能零零散散聽到嘆息聲和感嘆聲。觀棋不語,但身在南北兩派大國手的棋局里,不見得能控制得住情緒。 這樣的棋往往下得慢,但蕭過卻明顯落棋利索。 在這樣的一場對弈中,最怕便是輸了心態(tài),失了平常心,便等于丟了棋局。 蕭過繼續(xù)快而準(zhǔn),席仲綿卻依舊不急不緩,當(dāng)穩(wěn)則穩(wěn),棋局一時難分上下。但席老先生走得步步精湛,相比之下,蕭過倒是稍弱一些。 已時三刻,蕭過依舊快步落棋,全然沒有旁的思緒,而席老先生卻開始明顯心有旁騖。每擲一子,都忍不住抬眸打量對面之人。 方槿桐的座位離得近,席老先生什么棋局沒見過,對弈場上輸贏是常有之事,以席老先生這般年紀(jì),不至于會被蕭過逼到慌亂的地步,她能明顯看到席老先生額頭上的汗水。 已時四刻,席仲綿揮了揮衣袖,執(zhí)棋盒。 意思是,要暫歇。 高手間的對局往往不是在一兩個時辰之內(nèi)決勝負(fù)的,席老先生年事高了,要暫歇也在清理之中。 棋童上前封存棋盤。 有人上前扶席老先生起身,方槿桐離得近,既看得到席老先生錯愕搖頭,也隱約聽到了他口中小聲重復(fù)的“怎么會”“不可能”幾個字。 其實,方才的那幾步棋蕭過走得雖然精湛,卻并不如席老好。而蕭過反而自信,席老卻如履薄冰,方槿桐有些看不懂這場對弈。 中途暫歇有小半個時辰,眼下也到了午間,清風(fēng)樓各層的露臺都設(shè)了茶歇。緊張的氣氛過后,觀棋者可以小歇,再等棋局繼續(xù)。 方槿桐起身,去樓臺拿了些吃食,也聽二層的觀棋者議論了一些今日的棋局,大多是席老爺子更勝一籌,蕭過太過激進(jìn)之類。能在二層的都是大家,她不好參與,便抽身回來,只是路過秋風(fēng)間時,腳下停留了稍許。 “姑娘看什么?”肖縫卿并未看她,眼睛盯著手中的書卷,卻開口同她說話。 聽到姑娘兩個字,方槿桐心中一慌,見四圍沒有旁人,才走了進(jìn)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