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病嬌飼養(yǎng)手冊、惡毒女配的yin亂游戲(np)、有時甜、當我吃了饕餮元神以后、他見春色如許【偽叔侄】、最佳后娘在八零、春色撩人、酥rou小桃花、盛京第一寵、被迫宅家引發(fā)的sao情(高H 1V1)
這次到底是因為什么才會變成這樣? 他實在是想不明白。 趙嬤嬤聽得這句,步子倒是一頓,她轉身朝身后看去,看著那個呆怔在屋子里的女人,嘆了口氣,沒有多說,只是同身邊的李大夫說道:“現在最重要的便是照顧好五爺,讓五爺能平平安安的醒過來才是正事?!?/br> 至于其他的。 現在再提也沒有必要了。 李大夫聞言也沒再說別的,只是搖了搖頭,長嘆了一口氣。 外頭兩個人的說話聲,雖然輕,可蕭知還是聽全了。 是因為她…… 陸重淵才會變成這樣。 蕭知步子趔趄得朝人走去,等坐到床邊,她想伸手去握住陸重淵的手,卻又害怕會像剛才那樣傷害到他,只能懸在半空。目光倒是一眨不眨地看著陸重淵,嘴里也不住念叨著:“陸重淵,你不能出事?!?/br> 要是陸重淵真得因為她的緣故,出了事。 她這輩子都沒法安寧。 可不管她怎么說,床上的男人始終都沒有什么反應,他像是睡著了,又像是失去了魂魄,無論她說什么做什么,都沒有給她一個反應。 *** 趙嬤嬤再度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兩個時辰后的事了。 她的手里端著剛剛煮好的藥,目光在看到坐在床前的身影時,腳步一頓……要說心里不恨蕭知的話是不可能的,她不知道五爺和夫人到底是起了什么矛盾,可五爺變成這幅樣子,肯定和夫人是脫不開關系。 他們這些人悉心照料了大半年,好不容易把五爺的病情穩(wěn)定下來,沒想到如今五爺又發(fā)病了。 以前不過是昏迷幾日。 這次卻嚴重的,保不準連命都保不住。 可看著她纖弱的身子坐在圓墩上,那雙細白的手緊緊抓著五爺的手,嘴里還在不住念叨著“快好起來”的話,趙嬤嬤這心里的怒火卻也消下去了幾分。 嘆了口氣。 她重新提步走了進去。 等走到人身邊,便輕聲同人說道:“夫人,藥來了。” 聽到這個聲音。 蕭知倒是回過神,她轉過一張滿是淚痕的臉,看著趙嬤嬤,啞聲說道:“嬤嬤,五爺他……” 趙嬤嬤一聽這話,眼圈也紅了起來,她把手里的藥放在一旁,然后看著床上的男人,輕聲說道:“五爺會好起來的,他一定會好起來的。”五爺這么多年吃了太多的苦,但凡上蒼有憐憫之心,都不會舍得這樣帶五爺走。 抹了一把臉上的淚。 藥還guntang著,也不適合這會喂人。 她重新看向蕭知,問道:“夫人,剛才到底是怎么回事?”按照夫人的性子,絕對不可能主動惹五爺生氣,而五爺雖然脾氣不好,但也不是隨隨便便就會發(fā)火的,所以她是真的奇怪,剛才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才會讓這兩人變成這副模樣。 聽到這話。 蕭知也沒有瞞趙嬤嬤。 其實就算趙嬤嬤不問,她也是打算說的,剛才陸重淵說的那些話太奇怪了。 抹了一把臉上的淚,然后把剛才和陸重淵說得那番話同人說了一遍,說完,她就擰著一雙柳葉眉望著趙嬤嬤,疑聲道:“嬤嬤,五爺和母親到底有什么糾葛,為什么我一提到母親,五爺就會有那樣的反應。” 她心里其實是有些明白陸重淵同她發(fā)火是因為她說的那些話。 但她卻不明白為什么…… “原來是因為這個……” 趙嬤嬤似是恍然大悟,喃喃說了這么一句,迎向蕭知疑惑的目光,她沒有立刻開口,而是朝床上昏迷不醒的男人看去,低聲嘆道:“其實五爺以前不是這樣的。” 作者有話要說:下章入v啦 希望小寶貝們繼續(xù)支持啦,你們的支持才會讓桃發(fā)…哦不,讓五爺和知知的感情茁壯成長o(*////▽////*)q 下章的更新在22號凌晨,也就是周六凌晨,明天早上六點不更新,我多存點稿子放在一章,可以醒來再看,啾。 推薦一波完結文:《首輔大人寵妻日?!?、《嫁給前夫他弟》 第24章 外頭的風有些大, 廊下的大紅燈籠被風吹得不住晃動, 就連窗外的樹枝也被風打得不住發(fā)出“細細索索”的聲音。 屋中的燭火倒是一點事都沒有。 它們藏在那些繪著山水畫的燈罩里,依舊挺拔得照亮這個室內。 趙嬤嬤自打說了那句話之后便沒再發(fā)出聲音。 蕭知倒也不急,她坐在圓墩上, 那雙清亮的杏兒眼循著趙嬤嬤的方向朝床上的陸重淵看去, 等著她繼續(xù)往下說。 沒過多久, 她便聽到趙嬤嬤繼續(xù)開口說道:“夫人可知道咱們侯府,只有四房那位爺不是老夫人所出?” 這事—— 蕭知是知情的。 她知道四房那位爺是以前的林姨娘所出, 甚至還知道一些其他的府中秘事。 當年她還是顧珍的時候, 可沒少同陸家來往,甚至在掌管府中事務的時候也特地著人查了一番府中的事。 她知道那位林姨娘是老侯爺的心頭寶,老侯爺還沒死的時候,那位林姨娘和四爺的風頭比老夫人還要盛。只不過后來老侯爺去世沒多久,那位林姨娘沒過多久也跟著去了, 再后來, 那位四爺也變得沉寂了下去。 可這好端端的—— 趙嬤嬤突然和她提起這個做什么? 蕭知也沒問, 抬了那雙略帶疑惑的杏兒眼朝人看去, 等著人繼續(xù)往下說。 趙嬤嬤卻是又停頓了一瞬, 然后才繼續(xù)往下說, “夫人進府的時間短, 知道的不全,老奴先給您說說以前的事吧?!彼f這話的時候,面容不似平日那樣老持穩(wěn)重,就連聲音也好似透著無盡的滄桑。 屋中的燭火因為燃燒的時間太長, 輕輕跳了幾下,發(fā)出“噼里啪啦”的聲響,而趙嬤嬤便在這樣的聲音里緩緩說道:“老夫人和老侯爺剛成婚的那會也是夫婦和睦、琴瑟和鳴,那時候,任誰見了都要夸他們一聲感情好?!?/br> “老夫人福氣又好,嫁進府里沒幾年便先后生下兩個哥兒一個姐兒,可就在太始十三年的時候,老侯爺突然帶了兩個人進門?!?/br> 想到那樁往事。 趙嬤嬤似是猶豫了一會才嘆道:“那兩人便是林姨娘和四爺?!?/br> “那個時候,府里的人才知道原來老侯爺早在外頭養(yǎng)了外室,并且還早早就生下了一個哥兒,只不過當初礙著家里的太爺和太夫人在,這才只能把人養(yǎng)在外頭,等到太爺和太夫人去了,老侯爺便把人帶進了門?!?/br> “老夫人知道這件事之后,和老侯爺大吵了一架?!?/br> “可人都抬進門了,再爭吵又有什么用?林姨娘和四爺還是進了門,老侯爺更是日日宿在那處,半點也不把老夫人和幾個哥兒姐兒放在眼里?!?/br> 蕭知聽到這些的時候,一雙眉擰得很深。 她雖然知道老侯爺寵愛林姨娘和四爺,卻不知道還有這樣一樁往事,她向來看不起這樣的男人,為了所謂的真愛,把自己的結發(fā)妻子和孩子扔在一旁不聞不問。 不過…… 她皺了皺眉,她記得陸重淵是太始十四年出生的,也就是林姨娘和四爺進府的一年里。 似是知道蕭知在想什么。 趙嬤嬤后頭那句話便說到了陸重淵,“林姨娘和四爺進府的時候,老夫人其實已經有了身孕……也就是五爺?!?/br> “那會老夫人心里雖然恨極了老侯爺,可到底多年夫妻,哪里是說斷就能斷的?那個時候老夫人便把希望都寄托在了五爺的身上,她以為只要五爺出生了,老侯爺就能像以前那樣回到她的身邊?!?/br> “可是……” 這“可是”之后的話,她沒說,蕭知卻已猜到了。 如果老長興侯真得回到了陸老夫人的身邊,又怎么可能會有林姨娘后來盛寵十多年的事?想來那個時候那位老長興侯早就被林姨娘勾得昏了頭。 可是這些和陸重淵又有什么關系? 陸重淵那會也不過是個孩子,就算沒有老長興侯的疼愛,不還有陸老夫人?她心下一個咯噔,隱約有個猜測,只是還不等她開口,趙嬤嬤便已就著之前的話說道:“老夫人懷五爺的時候,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五爺的身上?!?/br> “可就連五爺出生,她也沒等到侯爺過來看一眼,老夫人那會便明白了,無論她做什么都不能再讓老侯爺回心轉意了。” “也是那個時候開始,老夫人跟變了個人似得……” “甚至于,她把對老侯爺和林姨娘等人的恨意都加之在了五爺的身上,其他幾個哥兒姐兒去老夫人那都能被老夫人夸贊,只有五爺……無論他做什么,老夫人都從來沒對他青眼有加過?!?/br> 外頭的風聲還沒消停。 而屋子里的燭火再經歷了一輪的“噼里啪啦”的跳動聲后,也逐漸變得昏暗了起來,趙嬤嬤的聲音也因為這些陳年往事變得越來越低,“最開始五爺不知道這些事,成日往老夫人那邊跑,他看老夫人夸大爺功夫好,便去找人教他習武?!?/br> “他那會才多小的一個啊,一個人頂著大太陽扎著馬步,回去的時候連站都站不穩(wěn),可就算再辛苦,他也從來沒有退縮過,等學會馬步,學會射箭,他高高興興跑去找老夫人,可老夫人……” 趙嬤嬤想到記憶中的那副畫面。 五爺小小的人拿著一把大弓箭跑到老夫人的面前,興高采烈得和人說:“母親,我會射箭了,先生說我射的比大哥還要好?!?/br> 那會五爺滿心以為只要超過了大爺,他就也能被老夫人夸贊。 可他等來的卻只是老夫人的訓斥—— “小小年紀只知道和兄長攀比,我怎么生了你這么個東西?還不滾出去罰跪!” 想到以前那些畫面,趙嬤嬤還是忍不住熱淚盈眶,她抹了一把眼淚,然后才略帶哽咽得繼續(xù)說道:“又過了幾年,五爺長大了,也知道自己為什么不得老夫人的喜愛,他就像是突然變了個人似得,不愛往正院跑,也不愛同家里人說話,甚至變得不愛哭不愛笑?!?/br> “再后來,他去了戰(zhàn)場,軍功累了一件又一件,官階也升得越來越高,他變得比誰都要厲害,可名聲也越來越難聽?!?/br> “外頭的人都說他冷酷暴戾,是個不近人情的主……” “可誰又知道這個不近人情的主,以前也只是一個想得到家人關注的孩子。” “五爺他……” 趙嬤嬤哽咽了下,嘆息道:“小時候受得苦實在是太多了?!?/br> 蕭知怔怔得聽著這些話,她已經忘記了說話,又或是,她已經不知道該怎么開口,她從來沒有想過這樣所向披靡的一個男人竟然有著這樣一個悲慘的童年。 她轉過臉,看著床上的陸重淵,好一會才啞聲說道:“可不是還有其他幾位爺嗎?” 就算陸重淵不得老侯爺的看重,不得老夫人的寵愛,他不是還有幾位哥哥和jiejie嗎?難道就沒有一個人幫他說一句話嗎? 趙嬤嬤聽到這話,卻是長嘆了口氣,“家里幾個哥兒姐兒年歲都要比五爺大不少,唯一一個差不多的,又是庶出的四爺……何況那個時候因為老侯爺太過偏心的緣故,其他幾個哥兒姐兒過得也不算好,連老夫人都對五爺不聞不問,又遑論是其他的哥兒姐兒了?!?/br> 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