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不好吃(求收藏!)
劉府的小廳內(nèi),劉壽一家子正在用餐。雖然滿桌子美味,但劉壽嚼在嘴里,但心里隱隱覺的,和前兩日吃的豬頭rou、喝的羊rou湯相比,家里的菜好像缺點(diǎn)什么似的。 而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喝過了羊rou湯,再吃家里菜,落在劉莽的嘴里更覺索然無味! 王氏本就因天熱厭食,雖然羊rou湯有刮腸開胃的功能,但她溺愛兒子,自己只喝了一小口,效用己經(jīng)過期了,所以也懨懨的提不起筷子。 “這做的什么菜,一點(diǎn)不好吃!早知道該把那人留下來當(dāng)廚師!” 吃了兩口,劉莽把筷子一放,后悔的說了句。 而就在這時(shí),王漢己端著砂鍋在小廳門口,在門口喊道:“老爺,前日那人又得美味……” “咦!真是想什么來什么?” 劉莽心里涌出一股瞌睡了就有人送來枕頭的驚喜,還沒等劉壽說話,他己經(jīng)匆忙的叫道:“快端上來!” …… 菜葉蔥綠,雞蛋金黃,海帶卷幽紫。 特別是海帶卷,這種卷起來的吃法劉莽還是第一次見到,他心里一動(dòng),提起了筷子。 那海帶卷早己被煮了多日,劉莽輕輕一咬,綿、鮮、香、入口即化…… “嗯嗯,好吃、好吃、真好吃!娘,你來嘗嘗,真好吃!” 劉莽一邊稱贊著,一邊夾了塊海帶卷放在了王氏跟前的碟子中。至于劉壽,一貫的嚴(yán)父形象就讓他望而止步了。 站立在一側(cè),聽著劉莽的陳贊,王漢仿佛聽了銀子硬邦邦的響聲,立刻滿面春風(fēng)。 劉壽自然明白這菜的真實(shí)含義,聽了劉莽的話頓時(shí)感到一陣糟心,忍不住怒斥了句:“好吃什么,哼!” 王氏正咬著,只覺這海帶卷入口綿軟,香而不膩,還有一股子濃鮮味,異常可口,她正想給劉壽到一個(gè)呢,聽了劉壽的話,她不由得說道:“很好吃呀?!相公你還沒吃怎么知道不好吃?” 總不能當(dāng)著兒子的面,說自己被當(dāng)了羊鈷吧!父顏何在!而且也不能在當(dāng)?shù)诙窝蜮挵桑?/br> 因此劉壽再次‘哼’了一聲,說道:“婦道人家,懂得什么?” 說完轉(zhuǎn)身對(duì)王漢說道:“你去對(duì)那小子說,這菜不好吃!讓他走!” 說完心里一陣得意:“還想故伎重演!蹬鼻子上臉了!這下沒轍了吧!” 從沒見過丈夫蠻橫無禮,王氏有些呆愕,而劉莽卻嚇的頭一縮,然后飛快的從砂鍋里道出了兩個(gè)海帶卷。隨后又親自把砂鍋捧給了王漢,同時(shí)低聲說道:“打聽打聽他?!?/br> …… “這不是耽擱我一舉雙得嗎!” 重回門口,王漢便開始告誡著:“這位公子,老爺說不好吃,你下次來用些心??!” “這位公子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 …… 回去的路上,柱子和蘇童都很是奇怪,特別是柱子,馬蹄越急,腦子里郁悶越深:“姑爺明明被拒了一頭疙瘩,怎么還一直笑咪咪的呢?難不成變傻了……” 再次回到錦江樓,下了馬車,楊彬便吩咐柱子去拿筆墨——他己看出柱子對(duì)他有些信服,可以用矣! 馬脖子上的鈴鐺叮當(dāng),驚動(dòng)了蘇清華,蓮步款動(dòng),見蘇童和楊彬安全回來,蘇清華輕輕按了按胸口,然后向蘇童招了招手。 “你們做了什么?”等蘇童跑到樓上之后,蘇清華便迫不急待的問了句。 “jiejie,我們?nèi)⒅纤筒?,蘇知府說不好吃……” “夫君真是的,借用了人家名聲一次,還想借用第二次!也就是劉知府,要不然肯定一頓板子!” 心里抱怨著,但從蘇童的話里也可以聽出劉壽沒有責(zé)怪,蘇清華懸著的心放了下來,輕松的揉了揉蘇童的頭。 而在這時(shí),蘇童繼續(xù)說道:“可是我姐夫卻很高興!” 蘇清華:“額,為什么?” “不知道!我問了,我姐夫說我不懂,哼,他看不起我,jiejie你打他!” “嗯,等我尋個(gè)理由!” 蘇清華一邊敷衍著,一邊好奇的看了看楊彬,只見楊彬正撩袍卷袖,臉上神采飛揚(yáng)正準(zhǔn)備大干一場(chǎng)的模樣。 “是呀?他怎么還這么高興……” 蘇清華正疑惑著,卻見柱子端著筆墨跑了出來,“他要干什么?”蘇清華下了樓。 把下面的小字用水擦了擦,再用紙抹干,又磨了下墨,楊彬提筆寫道:“本店新出一道好菜,名曰:大雜燴,但此菜卻為知府劉大人不喜……” “不喜他還寫上去……?。≡瓉砣绱?,相公好聰明!” 一愣之后,蘇清華瞬間明白了過來,隨即袖掩櫻唇,黛眉含笑。 “??!jiejie,姐夫好jian詐,我要學(xué)習(xí)他!” “別胡說!” 蘇清華輕輕地拍了拍蘇童的腦袋,而這時(shí)圍觀者的議紛聲也傳出了她的耳內(nèi): “劉知府竟不喜歡這道菜?!” “這道菜是什么菜?” “嘗嘗去,以后要是有機(jī)會(huì)和劉知府同席,哈哈……” “這有點(diǎn)早吧!” “早什么!這酒樓火了,我昨晚來竟然沒排上號(hào)!” “是??!我也沒排上!” …… “看來得再招二個(gè)小二!也不能再讓相公當(dāng)街賣壚了!”蘇清華聽了急忙轉(zhuǎn)身回樓。 …… 雖然急著想試驗(yàn)蒸酒,但由于缺乏人手,楊彬、鈴鐺、柱子還得繼續(xù)cao刀。 吃過晚飯,楊彬便急忙動(dòng)工。 冷卻的裝置就是三層三排的竹管,只不過竹管穿過木桶,相接的地方用魚膘膠糊死。 楊彬把酒壇放在竹管口后,便讓柱子往鍋里倒酒,升火…… 不一會(huì)兒大鍋便‘咕咚、咕咚’的開了,漸漸的‘叮咚’有酒滴落入了酒壇中,如玉珠落盤,酒香彌漫。 但可能是火燒旺了,同時(shí)也有酒氣從竹管口冒出來,這可都是錢??!楊彬急忙吩咐柱子把火改小。 時(shí)間越久,想起越濃,不一會(huì)兒,楊彬柴房周圍已如醉花之園,濃郁的酒香讓人微醺,不醉而醉。 柱子在火爐旁,近水樓臺(tái)先得月,粗大的鼻孔翕張著;鈴鐺和蘇童卻跑到了甕旁,左左右右的觀看著。 “這東西好神奇呀!姑爺真有本事!” 一會(huì)瞧著甕,一會(huì)又瞧了瞧楊彬,鈴鐺芳心暗醉! 而在這時(shí),慕青青也從燕歌樓往后院走去,剛跨入她的小院,突然她聞到一股沁人的酒香。 “什么酒這么香?” 慕青青瑤鼻抽了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