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吉人天相
書迷正在閱讀:主播天然熊、狀元相公、來自雙胞胎姐妹的佛系逆襲、桃運神醫(yī)、鎮(zhèn)國長公主、劍邪仙梟、欠世之道、廢土食堂、超級智能、撕裂狂歡
上學第一天張寶就在學堂里立了威,第二天就用炸雞塊收買了人心,第三天小書場一開,張寶的那些同學就大部分成了他的忠實粉絲。 天潢貴胄,這詞聽起來挺高貴,但實際上也就是一群被關在籠中的金絲雀,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外面的世界對這些跟坐牢一樣天天關在宮里,偶爾才能像放風似的出宮溜達一圈的小屁孩們來說,張寶的故事太有吸引力了。 一到放學以后,張寶就被一幫十二三的皇子皇女給圍上了,不到天黑不讓走,目的就是想要聽張寶所講的故事。宋徽宗尊道抑佛,西游記這種尊佛抑道的故事是講不得的。西游記成書于明嘉靖年間,在當時算是禁書,因為明嘉靖皇帝信道,他認為西游記這本書是在諷刺自己,所以明嘉靖年間誰要是敢散播西游記這本書,那是殺頭的錯過。 宋徽宗趙佶同樣信道,雖不知他對西游記的故事是否會跟明嘉靖皇帝是一個反應,但張寶也沒必要自找麻煩,不講西游記就是,反正民間神話故事多得是,封神榜就是一部膾炙人口,老少咸宜的好書。 張寶本就是個能說會道的主,再加上故事本身內(nèi)容精彩,強強聯(lián)合之下自然是聽眾頗多,不僅是皇子皇女愛聽,每每張寶在鄭皇后的宮殿里開書的時候,也是宮中執(zhí)役的宮女太監(jiān)最忙碌的時候,看似在忙碌,實際上都在蹭書聽。 直到有一天,張寶沒被眾皇子皇女簇擁去鄭皇后的宮殿,而是被拉到了當今官家的地盤時,張寶知道自己這段時間的努力終于見到效果了。當今官家趙佶是個多才多藝的藝術家,雖然當了皇帝,但他的興趣愛好卻一樣都沒放下,只是畢竟是皇帝了,不能再想過去那樣游走在茶樓酒肆,所以趙佶便在宮里開了一個小劇場,專供自己閑暇無事時過過癮。往常趙佶都是跟自己的小伙伴這小劇場里玩,唱唱戲,但讓自己的子女烏泱泱的過來還是頭一回。 趙佶是個藝術家,身上的文藝氣息濃郁,他什么藝術形式都愛,偶爾聽女兒給他復述了一段封神榜里的內(nèi)容以后,趙佶立馬對封神榜這個故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張寶被帶到這個小劇場之前的一天,趙佶就已經(jīng)躲在鄭皇后那里偷聽了一回,當聽到張寶說出且聽下回分解的時候,氣得意猶未盡的趙佶差點沖出去掐著張寶的脖子逼他繼續(xù)說。 趙佶本打算今日把張寶叫來給單獨開書,但對于他的這種自私行為,他的孩子們表示了強烈的不滿,趙佶為了平息“眾怒”,只好退讓一步,把張寶的書場改在了自己的小劇場上演,并且同意自己的子女旁聽。 張寶當然不介意在哪說書,而且趙佶的準備很充分,說書需要用到的東西都已經(jīng)為張寶備齊。見此情景,張寶也不矯情,繼續(xù)開講,而且這一講就是一個時辰。 “欲知后事……”當講到姜子牙火燒琵琶精的時候,張寶按照往常的慣例準備結束今天的說書。就聽趙佶出聲阻止道:“且慢?!?/br> “官家有何吩咐?” “接著講?!?/br> “……官家,天色不早,微臣該出宮了?!?/br> “回頭讓你給收拾間房,你今晚就留在宮里?!?/br> “可這不合規(guī)矩啊。萬一讓御史言官知道……”張寶苦著臉道。 “放心,有朕替你做主?!?/br> 話說到這份上,張寶也就不好再推搪了,再推搪那就是給臉不要臉了。只好繼續(xù)開講,這一講就又講了一個多時辰,還是鄭皇后有些看不下去,勸趙佶道:“官家,書什么時候都能聽,可別把說書的人給累著了?!?/br> 經(jīng)鄭皇后這一提醒,正聽過癮的趙佶這才發(fā)現(xiàn)張寶的聲音變得有些啞,遂點頭道:“皇后說的極是,那就明日再聽?!?/br> 得了趙佶這話,張寶如蒙大赦,封神榜的故事他是爛熟于心,講故事他是一點都不擔心,只是連著兩個時辰說話,一個時辰那就是后世的兩小時,這四個小時說得張寶口干舌燥,受了罪了。不過為了自己的脫身大計,這點罪受的倒也值得。 如今這汴梁城里張寶形單影只,張寶與外人結過兩次義,但跟他結義這些義兄弟們此時卻一個都不在汴梁。陳大海等頭批結義的四個弟兄早就分散各地,忙著張寶交代給他們的事情。而后一批結義的四個兄弟,老大張鐵塔帶著新婚妻子去了耽羅島,老四楊再興在清風寨忙著泡他的花小妹,老五狄雷叫義父義母帶去老家回鄉(xiāng)祭祖,唯一剩下的三弟高寵也在張寶準備去宮里報到的前一天留書離開,書信的大致內(nèi)容概括一下就是世界這么大,我想去走走。張寶對此無可奈何,腿長在高寵身上,人家想要去歷練一下,張寶還能攔著不成?也不知高寵這個臨時轉職成驢友的家伙現(xiàn)在溜達到哪兒了。 一連數(shù)天的延時加演,讓張寶終于出了狀況,他說不了話了。太醫(yī)診斷的結果是這幾日疲勞過度,不是什么大病,只需休養(yǎng)些時日便可。趙佶對此無可奈何,張寶會出事也是他害的,雖然私底下他曾跟鄭皇后抱怨說張寶不會照顧自己,不知道回家以后泡點胖大海喝,但書場是必須得停下一段時間了。總不能為了聽書就逼張寶帶病上陣啊,再說了,張寶傷的是嗓子,就算開書也說不出來呀。 張寶這一回家休養(yǎng),不僅是學堂的夫子們暗松口氣,就是趙佶平時的小伙伴們也是偷偷拍手稱快。夫子們松氣是因為張寶這匹害群之馬時常問他們一些難以回答的問題,讓他們這些自詡飽學之士的鴻儒下不來臺,頭發(fā)有多少根,太陽為何忽大忽小,這類問題只有鬼才知道答案。 而趙佶的小伙伴們拍手稱快也是情有可原,往日里趙佶都是跟他們一起玩耍,但張寶這匹黑馬一殺出來,他們這些人就都“失寵”了,尤其是蔡京的長子蔡攸,那更是對張寶又嫉又恨。對于張寶這次嗓子出毛病他是暗暗惋惜,怎么就沒讓這家伙生個大病,一命嗚呼呢? 為了避免張寶病好以后再次“奪走”趙佶,蔡攸找到了小伙伴王黼以及新人李邦彥商議對策,應對張寶的“卷土重來”。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蔡攸、王黼、李邦彥三個干正經(jīng)事不行,但干歪門邪道卻很有一套。三個人商議了片刻后便達成了共識,與其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真害張寶他們不敢,畢竟張寶背后有鄭皇后撐腰,而那位后宮之主向來對他們?nèi)齻€“勾引”她丈夫的“狐貍精”沒好臉色。 既然不能害張寶的性命,那就想辦法把他弄出宮去,不讓他在汴梁城里待,只要官家見不到張寶,過段時間也就會被別的事情吸引去注意力,張寶的威脅也就去了??扇绾螌垖氈ё吣??這是個問題!張寶如今深得帝寵,進讒言說張寶壞話這招不好使。 “真是群笨蛋,不能說壞話,那就使勁夸唄?!眮碚彝蹴氲牧簬煶稍诼爼粤瞬特热朔鸽y的事情以后一臉不屑的說道。 “……有道理。”反應過來的蔡攸微微點頭道。 有了方針,就要貫徹,在張寶不知情的情況下,蔡攸、王黼、李邦彥在趙佶的面前把張寶一通猛夸,夸得張寶仿佛就是如今年輕俊杰的代表,國之棟梁的典范,若是趙佶不重用張寶,那就是天理不容的事情。 凡事過猶不及,在聽了小伙伴們對張寶的夸贊以后,趙佶的第一反應就是張寶賄賂了身邊的小伙伴替他跟自己說好話,但小伙伴們說得越來越離譜,趙佶都已經(jīng)有些聽不下去了,那夸的,簡直比封神榜還封神榜。 趙佶不傻,見蔡攸、李邦彥、王黼三人這樣沒皮沒臉沒下限的夸贊張寶,心生疑惑那是肯定的。而對于小伙伴們?nèi)绱俗龅哪康?,趙佶稍加思索便有了定論,還是為了“爭寵”,擔心自己過于寵愛張寶這個新人而忽略了他們這些舊人。 得出定論的趙佶哭笑不得,他是挺看重張寶的,因為張寶有意思。趙佶的孩子不少,但像張寶這樣能折騰,還能折騰出個名堂來的卻沒有。想想也是,小小年紀憑借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下一份家業(yè),不易。 因為欣賞這份不易,趙佶對張寶也是多有關照,要不然又怎么會允許張寶自籌水軍?即便水軍并不受朝廷重視,可同樣也存在“擁兵自重”的隱患。雖然張寶處處小心,步步算計,可若是沒有趙佶的這份“縱容”,張寶在大宋也玩不轉。除非他現(xiàn)在就自立山頭,不受朝廷的管轄,可若是沒有朝廷的默許,張寶要做的事情也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順利。 蔡攸、李邦彥、王黼三人的小心思已經(jīng)叫趙佶看穿,但趙佶并沒有當面說破,因為蔡攸三人同樣也是趙佶“心愛”的人。這手心手背都是rou,如果一定要取舍,還是舍手背比較好,因為rou少點。張寶也因此得以脫身,與蔡攸、李邦彥、王黼這樣跟趙佶有著同榻而眠關系的人相比,張寶跟趙佶的關系還差一點,不過這差一點也是張寶求之不得的。他可沒興趣做兔相公! 江南巡察使成了張寶的新職位,趙佶又不是想要懲罰張寶,就算是打發(fā)張寶暫時離京,也不會讓張寶去西北那種苦寒之地受罪。而江南那種富饒之地,也就成了“發(fā)配”張寶的首選之地。 張寶此時就是朝廷的欽差大臣,代表天子巡視江南,查辦江南各地官府不法之事。尚方寶劍這種可以先斬后奏的寶貝自然而然的到了張寶的手里,也讓江南的不法之徒暗自心慌,不敢因為張寶的年紀而小覷張寶。 能夠離開汴梁去江南“訪賢”,對張寶來說那是求之不得。自己的大業(yè)正在逐步進入正軌,正是缺少得力幫手的時候,此番南下,恰好可以去尋訪那些隱藏在民間的良臣猛將。 張家如今有錢,得了朝廷的圣旨,張寶立刻迫不及待的吩咐準備,只用了兩天的工夫,張寶路上所需的東西便基本備齊,若是還有什么需要,也大可在路上進行采購。唯一讓張寶感到有些不足的,還是人手。張寶身邊的那些得力人手都在忙,唯一一個閑人高寵前陣子還跑路了。這沿途的安全,雖有一隊禁軍會聽候張寶的差遣,但不是自家人,用起來總覺得不那么順手。 也就在張寶考慮是否要從二龍山或者四明山抽調(diào)幾個人過來應急的時候,一個拿著朱貴書信的大漢來到了張家。朱貴自被張寶留在江寧府負責江南情報網(wǎng)以來一直盡心盡力,去年更是把自家兄弟,人稱笑面虎的朱富推薦給了張寶,兄弟倆如今一起負責江南情報網(wǎng)。 而在得知前來張寶報到的人名叫石寶以后,張寶不由大喜。他當初離開江寧府時曾經(jīng)給朱貴留下一份名單,讓朱貴按照名單尋找那些有可能被自己招攬過來的人。只是朱貴找了許久,名單上的人要么是找不到,要么就是難以招攬,始終沒給張寶帶回一個好消息,可沒想到今日朱貴竟然給自己送來這么大個驚喜。 南離大將軍,四大元帥之首,梁山好漢終結者,這都是石寶的標簽,而更令張寶欣賞的,還是石寶的氣節(jié),即便兵敗也是寧死不降。這可比梁山好漢里的那些前身是官軍的好漢有職業(yè)cao守的多。 朱貴的信很長,信中也介紹了石寶被招攬的經(jīng)過。石寶本是福州一石匠,祖?zhèn)鞯氖炙嚕綍r也是與世無爭,安穩(wěn)度日。只因未過門的媳婦被當?shù)貝喊哉{(diào)戲,不堪受辱投繯自盡,石寶一怒之下殺了惡霸全家,逃門在外。后在被官府追捕時讓偶爾路過的朱貴所救,一開始石寶并沒用真名實姓,后來還是被朱貴的真心實意打動,這才告訴了朱貴自己名叫石寶。 朱貴救石寶起初只是不忍看這么一位好漢就此殞命,但等知道自己搭救的竟然就是張寶給自己名單上那份位列第一的石寶時,不由大喜。為了穩(wěn)妥起見,朱貴沒有著急向張寶稟報這個好消息,而是等石寶把傷養(yǎng)好以后帶著石寶跟江南有數(shù)的幾位武術名家切磋了一下武藝,在確定即便此石寶非彼石寶也有招攬的價值以后,這才開口招攬石寶,而石寶抹不開朱貴的頻頻招攬,答應朱貴去汴梁走上一遭,先看看張寶的為人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