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jié)
若用種塊種植,番薯會生出很多很多的藤苗,這么多的藤苗糾纏在一起會導(dǎo)致養(yǎng)分分布不足,之后番薯長成,會變得膨大,待許多的番薯擠壓在一起,養(yǎng)分不足的情況下,所有的番薯都會難以生長。 所以,從番薯高產(chǎn)的方面來說,插秧種植很有優(yōu)勢。 二是,插秧可以避免番薯帶病生長。 種薯里本身會攜帶一些病菌,這些病菌在土里繁殖積累后會危害到新長出來的番薯上,導(dǎo)致番薯發(fā)生病害,比如軟腐病等。 另外番薯秧子很容易就會生根發(fā)芽,春種之前只要用少量的番薯生出藤苗后,再做好番薯垅即可,等到番薯秧增多增長后,還要記得翻秧,免得到處扎根。 褚尋真為番薯劃分出來一大片地,地里再分成幾部分,分別觀察和記錄番薯的生長情況。 先前她本只打算按照種植土豆的方法來種植紅薯,留作種薯就行,但等到番薯的藤苗生出后,她偶然想起,好像可以用番薯的藤苗來進(jìn)行插秧種植。 于是,便又翻出幾垅田地進(jìn)行種植。 事實證明,插秧種植番薯確實要比種塊種植要好上不少,不說成功率,就說高產(chǎn)與存活,還有番薯外在的長相上來看,對比很是明顯。 她尋來種植的人都是將軍府名下的莊子上的,種莊稼是一把好手。 土豆、番薯、玉米、辣椒這四樣?xùn)|西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開始種植的季節(jié)。 除卻土豆已經(jīng)有經(jīng)驗外,番薯玉米等她都沒有絲毫的種植經(jīng)驗,差不多每日都要忙的暈頭轉(zhuǎn)向。 戚司安便道:“王府的人手夠多,交由你調(diào)配,讓陳旌來處理?!?/br> 褚尋真沒有客氣,道:“王爺不若幫我種植辣椒可好?” 她發(fā)現(xiàn)辣椒的種植比較嬌氣,現(xiàn)下沒有在田里種植,只在她的院內(nèi)開辟了一小塊兒地方用來種辣椒,但據(jù)這幾日的觀察來看,辣椒苗的長勢不是很好。 戚司安自然無不同意。 土豆的種植她雖然沒有親自照看,但每三日的情況如何也會如實上報。 對比來看,要比越北府的種植情況好上太多。 “我記得辣椒屬于茄科,種植作物無非就是對水、土壤和溫度等要求如何,照這幾日的觀察來看,辣椒對于溫度的要求較高,喜愛溫暖,不然種子不好發(fā)芽,向這邊的苗種,沒有搭建木棚子,比這邊發(fā)芽的時間略晚?!?/br> 褚尋真與戚司安蹲在院內(nèi)的菜地旁,給他指著自己幾日來實驗的辣椒地。 “溫度低就生長緩慢,而且辣椒對土壤的要求也較高,若地里先前種過土豆、紫菜等作物,就不能再種植辣椒。” “這種叫連作?!逼菟景驳?。 褚尋真挽了挽滑落的袖子,笑著看他,“王爺怎么還懂得連作?” “之前同你下田觀察番薯時,聽一個老農(nóng)講過?!逼菟景驳馈?/br> 褚尋真點頭道:“暫且先只有這些,要劃分出辣椒的地塊,排水澆灌也要良好。” “好,本王記下了?!彼酒鸬?,“玉米種植進(jìn)展的如何?” “還不錯,同番薯土豆一樣是很好種植的作物。” 待到地里的情況穩(wěn)定后,等待收獲即可。 期間,塞北也時不時的傳來消息,柔然王庭紛爭不斷,短時間內(nèi)不會再出兵攻打邊城,但一些小的sao擾不可避免,且都被塞北的將士擋了回去。 地里的長勢良好,不需要她再每日觀察后,除卻每日與戚司安的通信或出去溜達(dá)一圈外,褚尋真便開始沉浸在化學(xué)著書中。 “辣椒長出來了?!?/br> 再一次約她出府后,戚司安道:“要不要去看看?” “這么快?”褚尋真微愣,“算一下,大概才三十天左右?!?/br> 原來辣椒的成熟期這么短,她以為同番薯玉米一樣,成熟期要四五個月以上。 她院里種植的辣椒沒再管,一直是下人們澆水施肥,不過偶然路過看一下,卻還只是很小的果實,沒有長成的模樣。 于是,待戚司安說完后,褚尋真便隨他去府上親自看看。 辣椒紅彤彤的成串,種滿整個院內(nèi),瞧著很是喜人漂亮。 “本王問過照看的人,辣椒的種子就是里面的這些籽粒,一般選取下面幾層的辣椒作為種果,放在陰涼處曬干,之后將辣椒剖開取出種子?!?/br> 褚尋真略微疑惑:“可為什么我院里的幾株辣椒沒有成熟?” 明明是比這些辣椒先種下去的。 轉(zhuǎn)念一想,想必也是她這段日子以來忙于其他的事情,又有戚司安代她種植辣椒,就沒怎么在意院內(nèi)的辣椒,以至于下人們澆注灌溉的便不太精心。 而辣椒不管是施肥還是中耕管理都需要注意,比這片辣椒長勢還慢,便也不算意外的情況。 回去后,她特意觀察了院內(nèi)種植的辣椒,除卻長勢較慢,沒有其他的狀況,而十天后,她院內(nèi)的辣椒也成熟了。 看來,辣椒收獲的時常大概在三十到四十天左右,不排除延長情況。 這期間,褚空澤向臨西郡王提親,要迎娶杜苓嫣。 他一表人才,青年才俊,父親又是鎮(zhèn)北大將軍,臨西郡王自然無不同意,應(yīng)允了這樁婚事。 婚訊傳來后,不由得叫京城諸多女子扼腕。 怎么褚家的兒郎,一個娶了安和王陸行的女兒,一個要娶臨西郡王的女兒,沒一個是京城的…… 褚家二公子的婚事開始籌備起來,五月初,臨西郡王進(jìn)京,杜松辭與蔣鈺風(fēng)等人許久未見,也好生的在仙饗樓相聚了一番。 杜公子喝了好幾杯酒,最后趴在李戎霄的身上直嚷嚷,“當(dāng)初我就應(yīng)該阻止阿姐來京城,怎么、怎么就嫁這么遠(yuǎn)……嗝,以后都沒人收拾我了。” 杜公子喝的醉醺醺的,說話顛三倒四,時不時還打個酒嗝。 李戎霄聽到最后一句話,納悶道:“杜松辭,你欠打嗎?” 不舍得自家jiejie就直說,怎么就沒人收拾你了? 然而杜松辭說完后就醉倒過去,趴在桌子上砸著嘴,抱著酒杯不松手。 無奈之下,蔣鈺風(fēng)將酒杯的錢也付了,同徐璧等人將杜松辭送回了臨西郡王的府上。 褚空澤的婚事也有了著落后,蔣紅蓉終于將褚尋真拉進(jìn)屋內(nèi),屏退婢女,只她們兩人后,問道:“尋姐兒,你大哥已經(jīng)成家,如今連孩子都要出生了,你二哥也快要成親,不過幾天的時間,你呢?想叫娘|cao心到何時?” “娘問問你,你是不是認(rèn)準(zhǔn)瑞親王……” “是,女兒未對其他人動心?!瘪覍ふ娉姓J(rèn)道:“我想要共度一生的人要尊重我,也愿意去理解我。” 而她能夠感覺到戚司安在不斷試著去了解她的思想,將她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對待。 做任何事情之前,他會先同她商量,尊重她的選擇,而不是擅自替她做出決定,在越北府時,為保證她的安全,他會默默的安排好一切,甚至將陳旌派來,護(hù)佑在她的身邊。 世上難得有情郎,也難得有一個愿意去懂她理解她的人。 那是一種家人也沒有辦法代替的安全感和心動的感覺。 “不過,婚事的事情怎么好讓女兒開口,他若不說,女兒就不急?!瘪覍ふ娴馈?/br> 第104章 褚空澤與杜苓嫣大婚之日著實熱鬧了一番,褚尋真采了新收獲的一批辣椒放入幾道菜里,惹得席上不斷傳來驚訝吸氣的聲音。 “這道菜是什么?”穆珺指著盤子里的雞rou問道。 他方才吃了一口,到現(xiàn)在嘴里還殘留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味道,不難吃,但……就是很新奇。 “麻辣雞rou,用辣椒和花椒炒的,如果吃不慣,這里有蒸雞?!瘪铱諏幍?。 穆珺:“辣椒?是從海外帶回來的植物之一嗎?” 褚空寧點頭,道:“麻辣雞rou這道菜是大廚特意研究出來的,rou質(zhì)細(xì)嫩很有嚼頭,吃進(jìn)嘴里時會先感覺到一絲咸甜的味道,隨后體驗到鮮辣的味道,緊接著變麻,是不是越吃越有味道?” 相比于穆珺的謹(jǐn)慎,穆珣在最初的不適應(yīng)后卻覺得這道菜的味道極為不錯。 這會兒一邊吸著氣一邊用筷子不停的往碗里夾雞rou吃,嘴巴都吃的紅艷艷的。 他道:“確實越吃越有味道,大哥你再嘗一嘗?很好吃的?可謂是麻而不木,辣而不燥。” “唔,我感覺骨頭里都有香味兒,嘶,夠辣。” 地鮮莫過于筍,河鮮莫過于魚。 除卻麻辣雞rou外,席上還準(zhǔn)備了香辣的魚rou,辣椒蔥花等撲在一整條魚上,隨后用熱油潑灑,伴隨著滋滋作響的聲音,霎時一股子鮮美香辣的味道便撲鼻而來,縈繞不絕。 新鮮滑嫩,汁多味美,品嘗一口后,回味無窮。 最初雖然吃不慣,可等辣勁兒過去以后,卻會覺得味道很是特別,接著品嘗便能夠體會到其中的美味。 席上不少人因辣椒的原因而額頭沁出汗珠,女眷坐在一起,有些人吃不慣用辣椒做的菜,轉(zhuǎn)而品嘗其他,有些人卻在適應(yīng)過后極為喜歡。 在知曉這等名為辣椒的調(diào)料是褚尋真種植出來后,便悄聲的向其打聽。 褚尋真承諾送出辣椒后,也告知她們,不日將會出售辣椒的種子,并在報墻與報紙上刊登種植辣椒時需要注意的方面等。 說完后,她看向馮嫄,馮嫄乃是戶部侍郎馮和的女兒,很喜歡數(shù)學(xué),因身體不好,很少出門,但時常也會遞帖子,與褚尋真討論些數(shù)學(xué)上不懂的問題。 此時看她很喜歡那道香辣魚rou,吃的鼻間亦有些冒汗,褚尋真便道:“喜歡吃?” 馮嫄臉紅的點點頭,“味道很不錯?!?/br> 褚尋真道:“但你身體不是很好,應(yīng)忌辣,可以吃,但要少吃,不然會不舒服的?!?/br> 馮嫄:“嗯,我曉得?!?/br> 她聽褚尋真的話,轉(zhuǎn)而去吃些清淡的飯菜。 婚宴后,辣椒的名字卻是傳出去了,不少人鐘愛辣椒的味道,對此贊不絕口。 褚尋真在報墻上與報紙上各張貼與刊登了辣椒種植的方法,并在安興雜貨與萬新商行內(nèi)售賣辣椒的種子。 “辣椒是調(diào)味品?”有人瞧著報墻上張貼的信息道:“是否與那干姜、八角、桂皮等是一樣的作用?” “上面說是香辣刺激,不若買點種子回來,種植看看,地方不用太大,開辟一角即可?!?/br> 不少百姓瞧著新奇,便去了安興雜貨或萬新商行里購買。 辣椒若想推廣開來,光是靠報墻與報紙是不夠的,好在,上有盛佑帝對辣椒味道稱贊不已,下有達(dá)官貴人對辣椒亦有喜愛,萬新商行的商路貫通南北,于徐州江州等地亦有分行,便著人采辦辣椒運(yùn)往各處。 商貿(mào)往來之間,辣椒便也逐漸被百姓們所熟知。 ……………… 與安和王陸行不同,臨西郡王是個看重女兒的,嫁出去的女兒要回門,他干脆在京城住下,也倒省的杜苓嫣再舟車勞頓趕回臨西去。 回門這天,杜松辭拉著一臉幸福的杜苓嫣道:“阿姐,我是請了假來的,云鷺書院教學(xué)嚴(yán)格,不然我肯定要在這里多陪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