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七十年代錦鯉村花、每日一懟白月光、小秘書系統(tǒng)、學(xué)完自己的歷史后我又穿回來了、薔薇花開了嗎、將軍夫人超有錢(重生)、總裁捉住只小可愛、復(fù)讀生、被死對頭覬覦的那些年、不種田,就得死!
譚太妃打趣道:“如此方能顯出我的年輕貌美呀?!?/br> 眾侍女笑著,也不多問,扶了譚太妃和顧清蕪上了馬車,又帶著曉月等人去了后邊一輛馬車上。 上了馬車,譚太妃從馬車?yán)锏男」裰腥〕隽艘粋€茶壺和兩只杯子出來,顧清蕪想伸手幫忙,譚太妃卻已經(jīng)熟練的把水倒好遞到了她手邊,道:“嘗嘗這個,宮里的什么明前,龍井我都不太喜歡,這是我自己做的梅子茶,如何?” 顧清蕪抿了一口,入口甘甜,帶著一絲酸酸澀澀的味道,倒是特別,于是點頭道:“回娘娘的話,好喝?!?/br> 譚太妃道:“在我面前不必拘禮的,你沒瞧見我那些侍女,都不必行禮。”她說著伸手把馬車上的簾幕掀起,以金鉤掛起,道:“春日的熏風(fēng)最好,等到了夏季,坐馬車才折磨人呢?!?/br> “娘娘說的是?!鳖櫱迨彺鸬?,她還是不太習(xí)慣這般隨意,譚太妃也并不勉強,拿手指了指馬車另一側(cè)。 顧清蕪便依樣把另一側(cè)的簾子也掛了起來,此時她們正在梅山的山路上逶迤而行,山勢并不陡峭,但是每一處望去皆是景致,春日萬樹逢春,綠色深深淺淺的鋪開,如同畫卷一般。 往日里隨李氏或是顧老太太出門上香或者做客,從來只能在縫隙里瞧上一眼府外的世界,像這樣隨意而自在是從來沒有的。 顧清蕪不由朝著譚太妃笑了一下,贊嘆道:“梅山的景致真美?!?/br> 譚太妃道:“聽衛(wèi)彰說,你喜歡畫畫?” “是,畫的不好,不過是打發(fā)時間罷了,他還在娘娘面前提起?!鳖櫱迨徸灾t。 譚太妃隱約是知道一點退婚這事兒的,不過并不知道細節(jié)。只是瞧著這少女眉間郁色沉沉,顯然有很重的心事。她便指著山上的景致,細細的跟她介紹起來。 不多時別宮就到了,只是馬車?yán)@到了側(cè)邊,大門打開,直直行了進去。 又走了片刻,只見一片精致秀美的亭臺樓閣隔著一汪碧水不遠不近的出現(xiàn)在眼前。眾人下了馬車,又登上一艘畫舫,十來名內(nèi)監(jiān)立在兩旁將船劃向了對岸。 譚太妃攜了顧清蕪立在船頭處,給她介紹道:“這里是梅山別宮的緋煙池,秋季兩旁紅葉倒映在池水里,早起又有薄霧蒸騰,一片粉色煙霞,極為好看,因此得名?!?/br> 顧清蕪道:“聽娘娘說的,真令人神往?!?/br> 譚太妃道:“等秋季時,你自己過來欣賞,便知我形容的還不到其景一二?!?/br> 顧清蕪道:“這次還是因著養(yǎng)病才到莊子小住,機緣巧合遇著娘娘,等到了秋季怕是在侯府連門也出不了了。” 譚太妃奇道:“你家大人管的這么嚴(yán)嗎?我記得底下人跟我說,女zigong學(xué)這兩年辦的極好,招收了不少女學(xué)子,有了這個事由,和同伴們結(jié)伴出游也是常事,怎么,你家大人不許你去?” 這女zigong學(xué)便是譚太妃一手興辦的,初辦時她還是譚妃,為著此事受了朝中和民間不少的非議。但是后來宮學(xué)里培養(yǎng)出幾個十分有名的才女,參與了編纂古籍和修書等事,出版的書籍在市面上十分暢銷,便是鴻學(xué)大儒也贊嘆不已。宮學(xué)的名聲鵲起,后來京城豪門貴胄也以自家女兒上過宮學(xué)為傲,這兩年聽說要入學(xué)還需要參與考試才行。 只是顧家不在其中。 顧清蕪搖了搖頭,道:“我倒有幾個表親家的女孩兒去了,聽說里面教的課業(yè)十分有趣,不過我家老太太已經(jīng)在家里請了女先生,就沒有去報名?!?/br> 譚太妃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br> 船在一個精致的小塢前停下,眾人下了船,便是一條石子鋪就的小徑,兩側(cè)花草繁盛,也有盛開的牡丹,但大多以素色為主,其中淺綠色最多,間或點綴著白色,十分雅致。 譚太妃笑道:“太上皇喜歡素雅,因此別宮里多是這樣的顏色,害得我想制個胭脂或是染個蔻丹,都得去外面尋去?!?/br> 話音一落,就見一身著同樣牙色素娟的男子自小徑一側(cè)緩步而出,笑道:“又埋怨上了,這花我記得栽的時候你也說好看,怎么這時又嫌棄它沒用?” 男子瞧著年紀(jì)和顧侯差不多的樣子,但是更挺拔清俊,雖然穿著隨意,卻帶著不可忽視的威嚴(yán)氣息。顧清蕪知是太上皇,忙要跪下叩首行禮。 譚太妃又拉住了她,太上皇笑道:“不必多禮了,這是在別宮,還是隨了譚妃的意,免得又招她嫌棄。” 譚太妃瞪了他一眼,道:“我?guī)讜r嫌棄過您來著?!?/br> 因著顧清蕪在場,太上皇也不多說,笑著搖搖頭,道:“我去那邊逛逛。”說完慢慢信步走了。 一旁的侍女笑道:“娘娘,太上皇這是來接您了?!?/br> 早起他不肯穿這件同色的衣衫,還說太傻,這會兒卻又自己換上了,還在這出現(xiàn)。譚太妃哪里還不明白,想是自己出去太久,他以為自己生氣了罷。 “去瞧瞧熙兒和阿彰在不在別宮,若是在,跟他們說我?guī)Я祟櫤罡拇蠊媚飦碜隹??!弊T太妃笑了笑,吩咐道。 第10章 譚太妃帶著顧清蕪到了一處略高的涼亭坐下,宮人們在亭內(nèi)擺好了坐墊引枕等物,又端上些茶水點心。稍等片刻,稟報道:“娘娘,皇上和衛(wèi)侍衛(wèi)都已經(jīng)回京城去了?!?/br> 譚太妃道:“知道了。你們辛苦一日,都下去歇著罷?!彪S即揮退眾人,只留下了自己的貼身宮女蘭岑和曉月兩個伺候。 自打進了別宮,曉月等顧府婢女一直隨侍在最后,雖然宮人們已經(jīng)告訴她譚太妃最是隨和,但是到底第一次見到這個天底下地位最尊貴的女子,仍舊難免緊張。此時近前,瞧她待人如此和顏悅色,才把惴惴不安的心放了下來。 世人皆知當(dāng)今圣上尚未立后,他是譚太妃所出,雖未被立為皇后,但是實際她的地位就等同于太后。不過聽聞早年這位太妃行事頗為離經(jīng)叛道,曾有妖妃之名,所以才與皇后之位無緣。 真見著了,卻也覺得如此不染塵世俗氣的女子,若被皇后或者太后的名號所限,成了宮里一尊供人叩拜的尊像,倒是真的有些可惜。 蘭岑給二人斟上茶水,只聽譚太妃對著顧清蕪笑道:“他二人不在也好,衛(wèi)彰這孩子,雖比皇帝小了幾歲,那個不羈愛玩鬧的性子簡直是如出一轍,他兩個投了緣,倒連累我這里遭殃?!?/br> 蘭岑笑道:“今日還好,衛(wèi)侍衛(wèi)聽說娘娘去摘花瓣要制胭脂,好歹把拿在手上的油燈放下了?!?/br> 顧清蕪詫異道:“竟這般淘氣?我聽說制墨需造窯取煙,步驟繁瑣,他這樣胡鬧,娘娘也縱著他?” 譚太妃道:“也是皇帝多嘴跟他說了一句,如今上貢的墨多是漆煙所制,比不得松煙墨之細膩,用來畫須眉,蝶翅等最佳。他便想著自己淘弄一些出來?!?/br> 顧清蕪十分無奈,道:“這都是我的過錯,也不知他怎的忽然想起這事兒來?;仡^見了,我一定說他?!闭f著看了一眼曉月,若有所思。 譚太妃擺擺手,道:“無妨的,他若是在宮里弄這些,難免讓人議論,加上我也是好奇他能做出什么來,才縱著他的。不過既然是為著你作畫一事,今日巧遇,這緋煙池的景色又絕佳,不如就在亭里畫上一副如何?” 顧清蕪今日看了許久的景色,早已手癢,于是也不推拒,譚太妃便讓蘭岑去準(zhǔn)備。 不多時宮人抬了一張長案上來,將筆墨等物擺好,顧清蕪鋪好了紙,立在那里看了緋煙池半晌,才研磨落筆開始勾勒起來。譚太妃自悠然的坐在一旁品茶相侯,等她上了色,差不多完成了,站起身過來仔細看了片刻,道:“我于畫畫一事上可說是極沒天分,當(dāng)年雖然跟著太上皇學(xué)過一段日子,很快就丟開了。只是我在宮里見過的名作極多,現(xiàn)在看你這畫,顏色調(diào)的出挑,但又很是合適,讓人瞧著便生出些適宜適意之感,不比那些大家之作差?!?/br> 顧清蕪執(zhí)筆笑道:“娘娘謬贊了,說起用色,臣女幼時跟著女夫子學(xué)畫,夫子說用色即便不能完全相似,但亦不可與本真偏離太遠,否則便失去真意,即便是寫意之作,細節(jié)上的描摹亦不可廢??墒俏颐棵肯鹿P,總覺得有些地方當(dāng)不是如此,合該是另一番樣貌,為此受了夫子不少責(zé)備。” 譚太妃道:“佛經(jīng)里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人有雙眼可以見色,但雙眼亦是色,可見眼和色皆是空性所化,而空色本為一體,只要能被感知既是色,又怎么能說你之所見不是這天地萬物草木山河之色呢?” 顧清蕪聞言,不由提著筆沉思起來,半晌才道:“娘娘此言點醒了我,我以往只覺得,山必得是峰巒疊嶂的畫法,而花朵則都需細細描摹其最艷的顏色,如今想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度看法,就如詩文里寫的,站在半山腰處的所見,必不同于山腳處,而轉(zhuǎn)個身背了光,花朵的顏色也就變了。他人所見與我所見,其實都是對的?!?/br> 譚太妃道:“正是,所謂色不異空,你只按自己所見所感去畫便是?!?/br> 顧清蕪又道:“我只淺淺的學(xué)了些技法,平日里臨摹寫名家之作,常有力有不逮之感,便總是偏執(zhí)于技法,但是若是能以粗淺之技法描摹所見所感一二,便也足以,現(xiàn)在想來,此前困惑頗不值一提了。還要多謝娘娘點撥?!?/br> 譚太妃微笑道:“點撥談不上,說到技法我更是無能為力,不過這別宮里藏有不少稀世的書畫,你若是有空,不妨常來看看,興許也有助益?!?/br> 顧清蕪聽到這個,臉上登時顯出喜色來,道:“真的嗎?那我可能臨摹一些?” 譚太妃自打見她,就覺著這個姑娘心事重重,此時這樣一笑,便有云開霧散之感,笑道:“自然可以,便是喜歡的你拿回去細看也是無妨。那些畫作大多被放在書房里落灰,每年也只有內(nèi)監(jiān)拿出來清理一下,著實可惜了?!?/br> 顧清蕪抬眼看了看天色,若不是已過申時,到了和霍嬤嬤她們約見的時刻,她真恨不得現(xiàn)在就去別宮的書房看看。 又說了一會兒,顧清蕪便告辭離去,因衛(wèi)彰等人今日不在,譚太妃便沒有留她,著人備了馬車送她回去。 天快擦黑時,幾人才在梅山腳下見著了霍嬤嬤等人。雖然早有別宮內(nèi)侍傳了消息出來,但是霍嬤嬤等人還是等的十分心焦。見顧清蕪從別宮的馬車上下來,神色間滿是欣喜的樣子,這才松了口氣,上前問道:“姑娘今日去別宮,沒出什么事情吧?” 顧清蕪道:“無事,嬤嬤別擔(dān)心,只是去略坐了坐?!?/br> 上了自家馬車往莊子里去,顧清蕪把和譚太妃相遇一事細細講了。 霍嬤嬤聽完,長長的出了口氣,嘆道:“這譚太妃之隨性,京城早有耳聞,不想聽姑娘所說,竟比傳言還要隨意幾分?!?/br> 顧清蕪道:“流言碎語多不能當(dāng)真,嬤嬤還不知道嗎?” 這段日子她被糾纏于京城的那個漩渦之中,因此這話說的頗有些感嘆自身的意思。 霍嬤嬤不能再同意了,連連點頭道:“正是呢,也就是不到十年前吧,京城里還說譚妃是禍國的妖妃,當(dāng)時太上皇為了她執(zhí)意不肯立后,還將后宮里的女子盡數(shù)遣散,朝堂內(nèi)外鬧了多大一場風(fēng)波。老婆子還記得那會兒侯爺天天早出晚歸的,可累得不行?!?/br> “后來呢?”曉月追問道,她今日也見著了譚太妃,對她的故事著實好奇。 “后來?這事兒前前后后鬧了好些年,因為太上皇只有一子,還是譚妃所出,于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上奏要求皇帝立后納妃,充實后宮以綿延子嗣,只是皇帝執(zhí)意不肯。再之后北狄來犯,這事兒便被拋在了一旁不提,等兵亂過去了,譚妃的名聲卻好了起來,尤其是她在宮里創(chuàng)辦的女學(xué),咱們國朝唯一一位女將軍,就在那里念過書,更別提什么韋大家,徐夫人這樣的才女也做了女學(xué)的夫子。不過幾年前皇帝退位,這件事就徹底過去了,如今你們這些年輕些的都不知道那會兒的事情了?!?/br> 曉月聽的連連乍舌,道:“早聽人說咱們太上皇是個專情之人,不想竟然專情至此。便是一般的富貴人家,都得有幾房妾室呢。太上皇竟為了譚太妃遣散后宮?真是不可思議?!?/br> 一旁的顧清蕪想起今日和太上皇那短暫的會面,那人一身威儀氣勢,卻穿了一身和譚太妃相同的衣衫前來接她,言語也甚是隨意,足可見這專情二字所言不虛。想了一會兒,心里又是羨慕又是有些遺憾,畢竟這樣的感情恐怕不是人人可得的,尤其是自己,經(jīng)歷了退婚之事后,能有人肯娶就不錯了,哪里還能希翼這樣的感情? 她想著心事,一旁霍嬤嬤和曉月聊著這些過往,馬車很快就回到了莊子。 用完晚膳,顧清蕪又到書房,提筆把今日之事寫信告知了李氏,她很想能在莊子養(yǎng)病期間經(jīng)常去別宮那里看看書畫,因此回稟李氏是必要的。 將信封好,囑咐下人一早便送回侯府去。 到了第二日傍晚,李氏的回信就到了。除了書信外,還讓人捎了幾套精美的衣裙過來,都是素日里見客才穿的。 李氏囑咐她要好好和貴人相處,不可失了禮儀規(guī)矩等等。又提及十日后便是顧清芷出閣的日子,如今她身子養(yǎng)的也差不多了,張府那邊也沒再提什么別的要求,這事兒很快就能了結(jié),再過些時候就可以接了顧清蕪回府。 顧清蕪看完,把信折起來收好了,她獨自坐在燈下,忽然想起自打那天提了筆去畫那副禽鳥圖之后,自己這都幾日沒想起這事兒了。只是今日看了信,心里的鈍痛,似乎又洶涌而至。 其實說起來,這件事最讓她不解的,不是顧清芷的橫刀奪愛,也不是顧府接受退婚讓她稱病,這些事情都有理由,她也能明白這些理由,不管愿不愿意,她都得接受。 她唯一不能理解的,是張鈺的那句“對不起“,和他看向自己時的眼神。那種眼神不該是給她的,應(yīng)該是給顧清芷,又或者像太上皇對著譚太妃,才該有那樣的眼神。也興許,只有顧清蕪或是譚太妃那樣的女子,才會得到這樣的感情罷。 既然已經(jīng)決意負(fù)我,又何必用那樣的眼神看著我說對不起呢?這句話是張鈺離她最近的一次,也是他永遠離開的一句。 顧清蕪拋開這些自憐自艾的思緒,吩咐道:“明日一早備上車,我要去別宮?!?/br> 第11章 第二日早起下了蒙蒙的細雨,這個時節(jié)多雨,但卻不大,綿綿密密的把整個天地都罩在一層灰白的薄霧里。 顧清蕪素來性子和順,今日卻有些執(zhí)拗的要按原定安排去別宮?;魦邒吣昙o(jì)大了,一遇上這樣的天氣就腿腳疼的動不得,想了想,還是依了她。點了曉月曉雯兩個老成的伺候。正要加派些侍衛(wèi),忽然想起他們是進不去別宮內(nèi)院的,即便去了也只能在宮門外等候,再者這片地界安全上倒是無需擔(dān)憂,便只讓一人跟上護送。 如此幾人只乘了一輛馬車就足夠了,輕便而行。 到無人處的山路時,顧清蕪學(xué)著譚太妃將側(cè)邊的簾幕挑了起來,向外面山谷望去,微雨薄霧縈繞不散,濕漉漉的撲到人面上。 她素來端莊,此時做這樣的出格舉動,曉月曉雯詫異相視,但是轉(zhuǎn)念都覺得她開心便無妨,因此也不勸阻。顧清蕪的眸光凝視著遠處,思索著畫里如何留白才能描繪這雨景。 快到別宮時,遠遠看見一個紅衣人騎著匹黝黑的駿馬冒雨疾行,在雨霧和濃綠的山林中穿梭,格外的顯眼。 曉月仔細分辨了一會兒,不禁莞爾,道:“看這樣子,像是小衛(wèi)公子。” 顧清蕪默了默,吩咐道:“前邊有個亭子,去那里等一下罷。” 車夫依言把馬車趕到了亭邊停下,曉雯先下車撐起傘,曉月才扶著顧清蕪進了亭子里等著。 那抹紅色的身影緩緩近了,果然是衛(wèi)彰。 他翻身下馬大步走來,少年清秀俊挺的面容上浮漾著一層水光,如墨的長發(fā)叫雨水打濕了,有幾縷順著下頜貼在脖子上,竟帶著些旖旎的味道。曉月和曉雯臉一紅,躲開幾步到了亭子一角去。 衛(wèi)彰走到顧清蕪面前,先是咧開嘴一樂,拱手揖道:“蕪jiejie?!?/br> 以前他并未如此稱呼過,顧清蕪聞言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才上下仔細打量了他一番,見他身上衣服幾乎都濕透了,只立了片刻,腳邊已經(jīng)滴滴答答的落了一圈水下來,不由蹙眉道:“阿彰,怎么下雨也不知道換馬車出門,就這樣淋著,生病了怎么辦?”又轉(zhuǎn)頭吩咐曉月和曉雯:“馬車上可帶了干帕子?拿出來給小衛(wèi)公子擦拭一下,再取點熱茶水來?!?/br> 這些物品都是常備的,兩人趕忙應(yīng)了。 鉆進了車箱,曉月從軟榻下的暗格里找出幾條沒有繡紋的帕子包好,又取了兩個墊子拿在手上,問曉雯道:“試試壺里的水還熱嗎?” 馬車?yán)飩涞牟杷话愣加勉y絲炭的小爐暖著,曉雯剛才已經(jīng)拿手在茶壺邊上試了,這時正往壺里添水,道:“jiejie放心,熱的。”又壓低了聲音笑道:“今日還好霍嬤嬤沒來,不然姑娘怕不能跟衛(wèi)公子好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