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七十年代錦鯉村花、每日一懟白月光、小秘書系統(tǒng)、學(xué)完自己的歷史后我又穿回來了、薔薇花開了嗎、將軍夫人超有錢(重生)、總裁捉住只小可愛、復(fù)讀生、被死對頭覬覦的那些年、不種田,就得死!
蕭遠(yuǎn)林道:“我趕著出宮,正巧遇見懷王世子扭了腳,既然大人來了,還請大人幫忙照料,我就不多留了?!?/br> 他現(xiàn)在就離開,是因為家人送信兒說蕭府的老夫人那邊身體不適,所以才中途退出要回去。 常樂知道這事兒,道:“蕭世子快去罷,這邊有臣。” 蕭遠(yuǎn)林點了點頭,又冷冷的看了懷王世子一眼,才快步走了。 常樂道:“世子扭了腳,可需要叫個軟轎子過來?哎,也不知能不能參加比試了呢,要不先送您出去,回頭我替您跟皇上稟報一聲?!?/br> 懷王世子這邊沒討到便宜,又想著蕭遠(yuǎn)林走了,他比試起來多了幾分勝算,便道:“不礙事,我能走。”說著一瘸一拐的往射箭場走去。 常樂對著顧清蕪和蘭茉微微點頭,道:“顧大姑娘也趕緊過去罷,您可是太妃娘娘的客人,一時不見就叫蘭茉尋您呢?!?/br> 話雖然是對著顧清蕪說的,但是卻一字不拉的都進了懷王世子的耳朵。 他適才在大殿上坐的遠(yuǎn),到了天香園也沒顧上打聽,就只聽?wèi)淹蹂f了一句,大約是哪家王爺帶進來的。這會兒又聽見是譚太妃邀請的,頓了頓步子,又趕忙頭也不回的加快腳步走了,誰不知道譚太妃地位尊崇,除了太上皇和皇帝,她排第三沒人敢有異議。動她的客人,讓懷王知道了,他得脫層皮。 常樂沖著顧清蕪和蘭茉眨眼一笑,也跟著走了。 第16章 射箭比試沒再出什么岔子,徐國公的嫡次子徐勛取了頭名,贏得了永寧郡主的那副詩作,而他jiejie徐玟月的畫被莊王府的郡王贏去了。最讓顧清蕪沒想到的是,衛(wèi)彰也讓皇帝提溜上場,還取了個第三。 他本是跟著侍衛(wèi)營的人在一邊執(zhí)勤,比完了捧著妙懿郡君的風(fēng)箏回隊,臉上表情精彩,一眾侍衛(wèi)都憋笑看他。 衛(wèi)彰瞅見了顧清蕪,只是不好過來說話,遠(yuǎn)遠(yuǎn)的對她比了個口型,卻不知道什么意思。 懷王世子身手算不錯的,可不知道是嚇的還是被踢的緣故,手抖得差點把箭射到計分的內(nèi)監(jiān)身上去,自然什么也沒贏到。 剛才他看見常樂走到皇帝身邊回話,隨后趙熙冷冷的目光就朝自己看過來,他只覺得一激靈,低了頭恨不能縮進地下,譚太妃的客人,難保不是為了皇帝邀請過來的,今日可被母妃害慘了! 比試完射箭,牡丹宴不多時也就散了,蘭茉陪顧青蕪等了一會兒,各家馬車走的差不多了,才送了她出去。 等回了沨春殿,譚太妃已經(jīng)把華麗繁復(fù)的宮裝換了下來,頭發(fā)散開,歪在貴妃榻上,蘭岑正在給她揉腿。 蘭茉上前道:“娘娘,顧家姑娘回去了?!?nbsp;她把剛才的事情說了,又道:“好在碰上蕭世子,否則真讓懷王世子鬧出點事情,娘娘的一片好心都白費了。” 譚太妃出了口氣,冷冷道:“懷王家這對父子真是色令智昏了?!?/br> 蘭岑道:“剛懷王妃走前還來這里說了幾句話,若不是太上皇打發(fā)人給娘娘傳話,恐怕還要哭一場。” 才說到太上皇,就見他走了進來,兩人忙行了禮退下。太上皇坐到剛才蘭岑的位置上,繼續(xù)給譚太妃揉腿。 “在說什么呢?誰要哭一場?”他進來時聽了個話尾,便問了一句。 譚太妃道:“還不是懷王那對兒父子的事情?!彼咽虑槠咂甙税苏f了一遍,又帶著幾分嗔怒的神色道:“說到這個,我想起你早年跟我說的話,我怕麻煩不想做皇后,你就說那做個貴妃,不必履行皇后職責(zé),也省去各種麻煩,結(jié)果呢,后宮就剩下我一個,如今皇親國戚家眷有事兒找我,朝廷命婦的事兒也找我,您倒是不要皇位了,說陪我過普通夫妻的日子,可惜還是不得清凈。剛才懷王妃來哭訴,懷王又要納側(cè)妃,求我做主呢。” 太上皇道:“懷王府里如今都十七八個側(cè)妃了罷?” “可不嘛,孩子生了一大堆,前幾日簡王爺把宗正院去年的開支算了算,寫了個奏折遞到別宮說讓我瞧瞧,結(jié)果就屬他家開支最大,除去歲祿,見天的生了孩子來領(lǐng)賞,瞧得人眼花繚亂的,聽說封邑的進項已經(jīng)入不敷出。說來好笑,剛才懷王妃說,懷王府去歲末生了兩個閨女,結(jié)果懷王取名的時候忘了,有一個竟然和前頭生的閨女重了,弄得那位側(cè)妃跟他鬧了一場,府里雞飛狗跳的,懷王妃也氣得不行?!?/br> 太上皇皺了皺眉,沉吟了片刻,道:“簡王任著宗人令,這些事情如何處置他是知道的,遞到你面前來?他倒是會拐彎抹角。” “這話怎么說?” 太上皇點了點她的額頭,笑道:“還不是想讓你看看人家家孩子多,催你趕緊讓熙兒立后。只是他不敢跑我面前說這事兒,又不敢催熙兒。” 畢竟宗人令在其他宗室面前是個官兒,但是到了皇帝面前還是臣子。 又道:“說到這個,懷王前段日子上折子給他這世子求恩施,說想去宗正院,這種人有個世子名頭都敢如此,真讓他領(lǐng)個實職,還不知要怎么胡天胡地,回頭得跟熙兒說一聲,把這事兒壓下來?!?/br> 譚太妃眼珠子一轉(zhuǎn),想著剛才蘭茉說常樂被派出來尋人的話,常樂是什么人,皇帝身邊素來形影不離的,她不由一笑:“可能不必費這個口舌,熙兒不會給這個恩典的?!?/br> 太上皇不知道這事兒,點頭道:“的確,熙兒這孩子處事愈發(fā)老練了,老臣私下都說見了他心里發(fā)怵,只是也更讓人看不透,就說這立后一事,他也十七了,看上哪家姑娘,哪怕身份低些,咱們也不會反對,只是他一絲兒口風(fēng)也不露,連個喜好也讓人琢磨不透,聽常樂說最近除了京城別宮兩頭跑,別的事情一概不理,就知道悶頭看書,不然就是練武,他那靜心殿,比冷宮也不差了?!?/br> 譚太妃笑道:“如今你可說不了他,你自己專寵妖妃多年,膝下僅有一子,哪里還好意思說兒子?” 太上皇輕輕打了她一下:“又胡說,自己也拿來開玩笑。” “不過我最近也常想,要不是遇著我,您這皇帝的日子恐怕不是如今這個樣子,熙兒呢,他十二歲就登基了,他嘴上不說,但我知道就是有你在背后幫著,他也著實不容易,我總想著,若不是我教養(yǎng)他長大,他該和其他人一樣,過的更……” “更什么?你又想說我們父子沒了你會更好?”太上皇打斷了她,“我跟你說了多少回,當(dāng)皇子時我是一心想做個富貴閑人的,后來被推倒這個位置上,斗高程,斗北狄,和朝里那幫老頑固吵了十幾年架,各種風(fēng)波,勾心斗角,我早就膩煩得不行了。若不是遇見你,我也不會下定決心按自己心意生活。至于熙兒,他生下來我就把他當(dāng)太子培養(yǎng),我也曾經(jīng)問他是否有別的愿望,可是他說他愿意走這條路,愿意勤政愛民,當(dāng)個好皇帝。他的的確確是有自己想法抱負(fù)的。你呀,就別想沒發(fā)生的事情,開開心心的,以后這宴會不愿意辦就不辦了,一概推了就是,回頭我讓簡王不許來別宮煩你。熙兒那邊,他既然想當(dāng)個好皇帝,自然明白立后一事肯定要在這兩年辦了,宮里有了皇后分擔(dān),你就輕省了。到時侯咱們也別盡在幾個別宮住著,走的遠(yuǎn)些,去看看年輕時候去過的地方,再找找山明水秀的好風(fēng)景去。” 這些話其實她聽了很多年了,只是每次再聽他說起,總是和第一次一樣,心里的感動半分不少,她拉著太上皇的手,把臉緩緩貼上去,道:“我真開心自己來了這里,如今只盼這樣的日子能長長久久的過下去” “我說過,這樣的日子會很久,我們手里的梧桐花,都不會放下?!?/br> 譚太妃貼著他的手,點了點頭,兩人沉默了一會兒,譚太妃似突然想到什么,抬頭道:“在那之前,還是先回京城在宮里住一段兒罷,總不能替別人家孩子辦了擇親宴席,倒把熙兒丟在一旁,等他的人生大事cao持完了,咱們再想去哪里?!?/br> …… 顧清蕪那邊回了莊子,累的倒頭先睡了一覺,等醒來天已經(jīng)黑了,曉月幾人伺候她用了飯,看她神色疲憊,也不多問,吃了飯略走了走消食,看時辰差不多了,便又去睡下了。 這樣黑甜一覺,第二日神清氣爽的醒來。早飯剛端上桌子,正琢磨是不是去封信感謝一下譚太妃,霍嬤嬤回來了。 顧清蕪以為她一大早趕過來,是侯府那邊出了什么事情,不想霍嬤嬤進了屋子一坐定,就道:“姑娘,快吩咐曉月收拾收拾,吃了早飯,咱們就回京城去?!?/br> 顧清蕪壓根沒想回去,聞言睜大了眼睛,又立馬問道:“是侯府出了什么事嗎?還是母親怎么了?婚禮又出岔子了?” 霍嬤嬤笑咪咪的擺了擺手,道:“不是,都不是!侯府沒事兒,夫人也沒事兒,那個不要臉的送走了,柳姨娘如今也被關(guān)著,鬧不出什么幺蛾子。這回呀,是姑娘的好事兒來了!” 霍嬤嬤本以為她會追問,但是顧清蕪卻只是一怔,看了看她,臉上浮現(xiàn)出一縷郁色,然后垂下了眼皮兒沒說話。 霍嬤嬤拉過她的手,輕輕撫了幾下,安慰她道:“姑娘莫擔(dān)心,不是老夫人從親戚那邊隨便挑的人,這回呀,著實是門好親事,比什么張家都要強百倍,若是能說成了,姑娘一過門就是國公夫人!” 國公夫人? 顧清蕪聞言抬起頭看著她,心里不知怎得,一個人的臉突然浮現(xiàn)出來。 霍嬤嬤只當(dāng)她不好意思問,接著道:“也不瞞姑娘了,是蕭國公家的世子爺,叫作蕭遠(yuǎn)林,他這個月孝期就滿了,到時候承繼爵位,可不就是國公爺了嗎?他家老夫人年歲大了,這會兒急得四處托人,想趕緊給他定下來,怕自己再有個萬一,蕭世子孝順,又耽誤幾年可怎么好?!?/br> 大約七年前,北狄進犯,一路勢如破竹,打下了七八個城池,直逼京城,局勢十分緊張。而那會兒的蕭國公,蕭遠(yuǎn)林的父親,帶了兩個兒子掛帥上陣,經(jīng)過許久的艱難抵抗才把北狄打退了,可是大兒子戰(zhàn)死,蕭國公也受了重傷,回朝后不等封賞下來,就一命嗚呼了。 蕭遠(yuǎn)林是小兒子,聽說他是自己去戰(zhàn)場的死人堆兒里把親哥哥的尸首背了出來,蕭國公受傷后也是他率軍殺敵,最后得勝論功行賞,他排首位。 蕭國公去世后,太上皇頒下旨意,蕭遠(yuǎn)林封世子,而國公爵位世襲罔替,只等他出孝就可以繼承爵位。但是沒想到蕭遠(yuǎn)林為父親丁憂服喪三年,三年將滿時,蕭國公夫人又撒手人寰了,她是傷心丈夫去世,憂郁而死。蕭遠(yuǎn)林為了母親繼續(xù)服喪,這樣足足熬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二十六歲了還是孤身一人。 這個歲數(shù),別人家的孩子都能去考童科了。 “……雖說年紀(jì)比姑娘大了些,但是他家人口簡單,如今除了一位老夫人,蕭遠(yuǎn)林的祖母,也沒有婆母妯娌,什么近些叔伯親戚也一概全無。這蕭遠(yuǎn)林自己又有本事,從戰(zhàn)場上掙下天大的功勞,若不是丁憂,朝廷早就封賞了,就是沒有封賞,單看這爵位,京里除了徐家哪個還有這份世襲罔替的殊榮?” 霍嬤嬤喜笑顏開的,仿佛親事已經(jīng)說成了。 顧清蕪心里想著昨日的事情,她幾乎記不起那人的面容了,躲在他后面只記得這人十分高大,和衛(wèi)彰或是皇帝帶著幾分少年人的單薄完全不同,讓人踏實。 她還記得小時候,父親帶了顧澈和她去看大軍入城,那次的蕭遠(yuǎn)林一身縞素,騎在一匹黑色駿馬上,面容雖然帶著悲痛,但是難掩其英姿矯健。只是那個白衣的少年將軍和昨日的人,似乎完全不同,對她來說,就像是兩個人,不能重合。 這么多年過去,京城的人也幾乎忘記他了罷?不是出孝了,他根本不會出現(xiàn)在宴席上。 “姑娘別傻愣著了,趕緊罷,收拾不完扔著也沒事兒,咱們現(xiàn)在出發(fā),一個時辰就到京城,剛好中午,吃罷了飯,再打扮一下,下午蕭家老夫人要上門呢!” 第17章 回府的路上,霍嬤嬤一路絮絮叨叨的說著蕭家的各種好處,間或插幾句這兩日侯府嫁顧清芷的事兒。張鈺斷了腿,迎親的是他的一個庶弟。不知張家怎么想的,一面跟侯府各種討價還價,什么嫁妝文書出門子的時辰等等,好容易趕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把三書六禮該定的定了,該走的程序也走了,臨到迎親這日,反而派了個獐頭鼠目的庶子來,惹得街面上眾人直樂。 顧清蕪聽著這些閑話,一時竟然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覺,這段日子心思被別的事情占據(jù),她幾乎想不起自己曾經(jīng)怎樣懷著期待憧憬的心情,想要嫁給張鈺了。 傷心倒還剩下了一些,馬車越是離京城近,她越覺得胃里翻騰。 畢竟她曾經(jīng)對婚姻生活的期待里,也有著對張鈺初次懵懂的情意。 想想昨日的牡丹宴,那些郡主或是國公府的姑娘們,一個個明艷活潑,單說永寧郡主,雖然是她擇親,可是不論宴席上還是在天香園,和人說話絲毫不見羞赧,大方可親。 顧清蕪頓時覺得自己小家子氣,縮在那身緋紅艷麗的衣裙下,才找的到一點自信。 自從被退婚,似乎曾屬于她侯府嬌女的那些天真嬌憨,一去不復(fù)返了。 她覺得自己看得見世間萬般顏色,卻唯獨看不見自己。 現(xiàn)在聽著霍嬤嬤分析蕭家的好處,她不禁生出些懷疑來,如果真像她說的那么好,又憑什么這樣的好事就能落在她身上呢? “夫人這回也想開了,今日見了蕭老夫人后,若兩相有意,再安排您和蕭世子多多來往一些,不拘是讓大公子和侯爺請了他上門做客,還是姑娘應(yīng)約出門什么的,都不礙事。了解多了,這婚事才能穩(wěn)固。” 說起來也是近些年,譚太妃興了女學(xué),將女子無才一類的話嗤之以鼻,北狄一戰(zhàn)中女將軍齊繡又立了功,這京城女子行事之風(fēng)才改變不少,時下的男女接觸比十來年前多了很多。有一些貴族女子,即便出門拋頭露面,也秉持端莊正派的作風(fēng),讓人贊嘆。 不過李氏和顧老夫人都屬于老派人,京城像她們這樣的人家不少,也有追捧這樣規(guī)行矩步的行事方式的。顧清蕪閨秀表率的名聲,就是在這些人家里相傳的。 這次張家的事情對這兩人打擊很大,不過到底是老人家,很快想明白這事兒的根本,是因為張鈺對顧清芷情意的堅持,若是張鈺對顧清蕪也能如此,便不會有顧清芷什么事兒,就算她還能攪合進來,張鈺不受她攛掇鬧著退婚,兩家悶聲處理了犯錯的妾室和庶女,未必會如今天這般,結(jié)親變結(jié)仇的。 顧老夫人和李氏商議一番,她們不能叫顧清蕪如顧清芷一般行事,但是在規(guī)矩內(nèi)和蕭世子培養(yǎng)一下感情,還是可以的。比如以前和張鈺見面,站在兩人身側(cè)一步的丫鬟婆子們,大可以撤出八丈遠(yuǎn),或者百步開外也成,依著顧清蕪這個性子,她絕對不會鬧出什么難看事兒來。 為了這個,顧清蕪那個曾經(jīng)在宮里待過的教養(yǎng)嬤嬤何mama,也被送到鄉(xiāng)下養(yǎng)老,如今霍嬤嬤正式跟了她。 馬車在霍嬤嬤的絮叨聲里回到了侯府,一段日子不見,李氏和顧老夫人都清減了,尤其是李氏,這段日子既要應(yīng)付張家,又要應(yīng)付府里妯娌,兩鬢陡然白了不少。 顧清蕪初見她愣了片刻,很快心里酸澀不已,畢竟是自己的母親,就算這段日子她對來自李氏曾經(jīng)的教養(yǎng)有著頗多思考,但是看見母親的那一瞬間,這些就都散了,只剩下心疼和愧疚,說到底還是為了她。 顧老夫人倒還好,滿面喜色的。 這回蕭家的事情能挑起頭,還是虧了她在老家長平的一位老jiejie,這位老夫人姓寧,早年和顧老夫人可說是閨中密友,后來分別嫁了人,顧老夫人到了京城,她則嫁了個莫姓武官,跟著丈夫四處駐守。 后來這位莫將軍調(diào)到了前任蕭國公,也就是蕭遠(yuǎn)林祖父的麾下,成了一員得力干將,那時候老國公是帶著家眷駐守邊關(guān)玉良山的,莫老夫人和蕭老夫人于是相互扶持著,在邊關(guān)生活多年,交情匪淺。 再后來,蕭老國公病逝,蕭老夫人回了京城,而莫夫人留在玉良山,直到莫將軍也去世了,才收拾了家當(dāng),帶著兒孫打算進京城來尋個門路,她和王氏一樣,拘著子孫們不許行武,希望他們能走個文官路子,未來也好安穩(wěn)平順一些。 莫老夫人到了京城不久,就打聽著先去見了蕭老夫人,兩個老人家抹著眼淚把這些年的事情都敘說了個遍,后來她又找到了顧老夫人敘舊,知道了顧家這點事兒,于是靈光一現(xiàn),這不是現(xiàn)成的好姻緣嘛? 一個年紀(jì)大了點,一個退了婚,兩家門第相當(dāng),也不會互相嫌棄,不如拉個線,也是好事。 莫老夫人先跟蕭老夫人透了個話,蕭老夫人道:“退了婚又如何?誰還能一輩子順利,不遇著一點磕磕絆絆的?” 莫老夫人點頭,邊關(guān)民風(fēng)彪悍,蕭老夫人早就被鍛煉出來了,退婚對她們武將家眷來說,根本不算事兒。 “就是,就說咱們老姐們兩個,這輩子遇到多少坎坷,說個幾天幾夜都說不完?!?/br> “是這個道理,而且人家閨女這個歲數(shù),配遠(yuǎn)林也是吃虧了,這親事若是能成呀,也是遠(yuǎn)林的福氣?!笔捓戏蛉搜勖熬?,若不是蕭遠(yuǎn)林堅持守孝三年,一天不少,不肯讓她提前相看,她早就想出門找舊時的老姐妹們幫忙了。 下午顧清蕪一進正屋,瞧見的就是這樣三個老太太,坐于上位。一個蒼老干瘦,但是極有精神,雖然臉上皺紋橫生,顯得人有些古板,但是一看她就喜歡的咧嘴直夸:“哎呀,不愧是侯府嬌養(yǎng)長大的閨女,真是比花朵兒還好看!”她把手上的珠串?dāng)]下來,讓丫頭遞給顧清蕪,說這個能保她平安順?biāo)臁?/br> 正是蕭老夫人,蕭遠(yuǎn)林的祖母。 另一個滿面風(fēng)霜,一頭銀發(fā),顯見是經(jīng)受過苦寒之地摧殘折磨的,但是笑起來一派達觀開朗,聲音洪亮:“哎喲,真是的,老jiejie之前也不說,你的孫女兒竟然這么漂亮,這輩子都沒見過如此可人疼的姑娘!”她也讓人把見面禮給了顧清蕪,是一對兒金鑲玉的鐲子,做工古樸別致,是邊關(guān)流行的樣式。 這是莫老夫人。 最后是她的祖母,顧老夫人,雖然最近瘦了些,但是精神還好。 幾個老夫人湊在一起,最愛說親事,說的又是自家小輩兒的事情,簡直一見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