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仙家煉食師、我在豪門人設(shè)崩壞的日子、永安縣主(重生)、穿書后我有四個霸姐、重生是為了跟偏執(zhí)狂談戀愛、那就讓我親一下、我在七零奔小康、重生九零俏媳婦、陛下心中有個白月光、你怎么欺負(fù)人呀
不管他是賺多還是賺少還是不賺錢。 他的媳婦,杏花的態(tài)度永遠(yuǎn)都沒變。 永遠(yuǎn)都是這樣溫柔體貼的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他。 當(dāng)晚,黃五躺在自家床上,懷里摟著媳婦,中間躺著一個娃,滿腦子都是對未來的憧憬。 等他再賺夠了錢,就去城里買個房子,然后帶著媳婦和娃一塊去城里。 到時候,父母自然是要孝順的,只是把娘親跟媳婦隔開,母親雖然疼愛他,但到底也還有四個孩子,可他的媳婦卻只有他一個相公。 大不了他辛苦些,兩頭跑著盡孝。 至于什么賺了錢養(yǎng)個妾侍,或者養(yǎng)個外室什么的,黃五想都沒想過。 他都快要忙出天去了,哪里還有空去管這個。 而且他賺的多,但岳家賺的更多,青恩又是個上進(jìn)厲害的,若不是這個侄子點(diǎn)撥,他哪里有可能有如今。 馬上青恩又要去考童生了,雖然不通文墨,但黃五卻十分肯定,依照青恩的聰明才智定然是能考上的。 何況杏花對他這么好,他是瘋了,才會在這樣的情況下慢待妻子。 這樣想著,黃五摟緊了媳婦,慢慢閉上眼進(jìn)入了夢鄉(xiāng)。 —— 而這一邊,段青恩收起書,吹滅了燭火。 他回到床上,對著在另一張床上也沒睡著的李寶君道: “待我考上童生,你日后就是童生娘子了。” 第61章 農(nóng)家科舉日常(6) 關(guān)于段青恩要考童生這件事,直接就被段爺爺段奶奶奉為了目前來說全家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事。 段家沒人表示異議。 這個年代,農(nóng)家要是想要過上好日子,要么經(jīng)商,要么去讀書考科舉。 經(jīng)商這個對于他們來說比較好cao作,當(dāng)個小販也算是經(jīng)商,賣個臭豆腐也是經(jīng)商,反正只要能賺錢就行。 但經(jīng)商就算是生意做得再怎么大,若是得罪了一個微末小官也還是會傾家蕩產(chǎn),若是對方心再狠一點(diǎn),抄家流放也不只是說說而已。 可要是科舉考中,不管是童生秀才還是舉人,亦或者是更加讓人不敢去想的進(jìn)士,對于一個普通的人家來說都是直接飛上枝頭變鳳凰。 只要當(dāng)了官,就算是什么都不做,光靠朝中給的俸祿,和底下人的孝敬,都能過的十分美滋滋。 而且最重要的,還是手上的這些權(quán)勢。 要一個人生就生,要一個人死就死。 當(dāng)然了,段爺爺段奶奶還沒有想的那么遙遠(yuǎn),他們就只是單純想著,若是段青恩能夠考上,他們段家整個也就能升上一階。 于是他們就好像是后世現(xiàn)代人高考時,那些高考生的家長一樣,小心翼翼把孩子伺候著,生怕哪里餓著累著,干什么都小聲著,也不敢吵到孩子復(fù)習(xí)。 做了一切他們能做的事,只是為了孩子能考個好成績。 段家也差不多,快要到了考縣試的日子時,段奶奶就開始伺候著雞湯了。 要知道就算是他們家之前賺了錢,桌上見了葷腥,那雞也是家中的主要牲口,可不會輕易殺來吃的。 要不是這段時間段青恩的聰慧讓他們看在眼里,而他又讀書辛苦,段爺爺有從林先生那里得知了若是段青恩在這么小的年紀(jì)考上童生,定然也會有名氣,對日后仕途有好處,他也不會示意讓段奶奶殺雞給孫子吃。 畢竟之前段青恩生病,段奶奶也只是偷偷拿了雞蛋給他吃而已。 當(dāng)然了,現(xiàn)在她不偷偷摸摸的了。 她和老頭子每天辛辛苦苦的,為這個家掙著錢,讓底下的兒子兒媳們跟著一起過好日子,那雞才幾個錢,她想殺就殺,誰敢有意見,誰要是敢,有本事別吃雞??! 是的,因為這天氣雞也放不了多久,段奶奶索性就算著日子,一只雞吃兩天。 段家全家不少嘴,自然是吃的完的。 每次在開飯前,她都要先把那雞腿rou和雞心,這樣骨頭少rou多的地方挑出來,先給段青恩,剩下的才能全家人一起吃。 誰敢不服,不服憋著。 要不是青恩,這燉雞他們還吃不上呢。 得好處的是自己兒子,段父段母當(dāng)然不會有什么意見,爹娘讓吃就悶頭吃,吃完飯了就干活。 二房也老實,都規(guī)規(guī)矩矩吃著飯。 段大伯娘本人還是挺老實的,自從林先生回來之后,家里四個孩子就都去上學(xué)了,除了段青恩,剩下的三個全都叫苦不迭。 畢竟之前都是漫山遍野跑著玩的野孩子,一下子讓他們開始努力用功讀書,哪里能受得了。 就算是林先生特意給這三個孩子補(bǔ)小灶,先從認(rèn)字開始給他們講起,他們也受不了學(xué)習(xí)的苦。 但是回來苦也沒用啊,要是敢嚷嚷著不學(xué),奶直接就能拎著大棒子打過來,罵他們不知道享福,爺?shù)故遣淮蛉?,但他會說不學(xué)也可以,以后家里的rou就別吃,這rou只給聽話的孩子吃。 對于剛感受到每天能吃rou是多么幸福的三個孩子來說,這個威脅還不如直接被打一頓呢。 于是再怎么苦哈哈的,他們也還是得愁眉苦臉著去上學(xué)。 而每天的苦悶時光里,還剩下唯一一件快樂的事,就是教自己爹媽他們白天在學(xué)堂里學(xué)了啥。 看著平時一個不順心就要教訓(xùn)他們的爹娘苦哈哈的坐在自己跟前學(xué)著認(rèn)字,一個認(rèn)不好了還要被爺奶教訓(xùn),這些孩子心里就由衷的快樂著。 段父段母也是痛并快樂著。 因為兒子要去考試了,實在是騰不出功夫來,于是就是他先教導(dǎo)腦子比較靈活,基本上教了不到一次就能完全記住的李寶君,接著再由李寶君去教段父段母。 兩人一邊覺得他們認(rèn)字了也是讀書人了,一邊又苦哈哈的用著自己榆木腦子艱難認(rèn)字。 如果說他們是榆木腦子,段大伯娘就是比榆木好一點(diǎn)的木。 反正比段家其他人好一點(diǎn),但也好不來哪里去。 以前她空閑下來了,會去找村里的娘們一道八卦一下,說一下東家長,西家短,反正就沒有她們不能聊的八卦。 但現(xiàn)在她空下來了,就只能隨地找個沙地,艱難的用樹枝在地上一下一下寫著當(dāng)日認(rèn)的字。 自從段青恩自告奮勇,每日清晨都會在院子里背誦一段語句,里面的意思大部分都是一些做人的道理之,段家人清晨日常就都是搬著板凳坐在院子里聽段青恩念書了。 雖然之乎者也聽不懂,但因為這個大侄子會在背完之后開始解釋剛才自己背的都是些什么意思,段大伯娘倒是也聽得懂。 聽的多了,趙鶴她也沒空八卦了,滿腦子的大道理。 雖然心里苦吧,可段大伯娘有時候看著那些在村中唾沫橫飛四處八卦的娘們也偶爾會有種優(yōu)越感。 看她們就不知道禮儀是什么。 也一點(diǎn)都不曉得背后不能議論人長短的道理。 她樂著,她的娘家卻樂不起來了。 之前段大伯娘帶著那個法子回去,告訴娘家可以用便宜價格買了自家的虎骨粉,然后再以原價賣出去賺錢,娘家還挺高興的。 結(jié)果因為有的人怕上當(dāng),寧愿千里迢迢也要趕到段家村子里來買“真貨”,段大伯娘的娘家這么長時間了就沒賺這么多錢。 而去縣里和城里賣吧,又怕前期投入太多收不回來。 看那個黃五,不也是枯坐了好些天才開始生意火爆嗎? 因為之前段家就說了,最好是別都聚在一起賣,段大伯娘家也實在是舍不下那張老臉。 畢竟黃五之前可是村子里有名的混子,他那是不要臉皮的,人家不招惹他還好,一招惹他他肯定打擊報復(fù)。 就比如說某一年有人家惹了黃五,那還是他沒成親的時候呢,被冤枉偷東西,又被指著鼻子罵,當(dāng)時黃五面上沒說什么,過了不到兩天,那戶人家就發(fā)現(xiàn)自己家的雞少了一只。 后來鬧騰著非要說是黃五干的,但黃五就是硬氣的不得了,說我沒偷就是沒偷,正好,你家之前冤枉我偷錢,不如咱們衙門里走一趟,讓官老爺好好看看到底誰偷了錢。 說完了,他嘴皮子一張,直接就把這家人兒子偷摸去縣里賭錢,結(jié)果賭的褲子都輸了進(jìn)去的事給抖落了出來。 事情到了這,那家人又是一副不敢上府衙的樣子,村里人也就明白這個錢是這家兒子偷得了。 后來還是跟黃五玩的好的人請他喝了酒,才知道他是沒有偷雞,只是他捉了只黃鼠狼,直接扔進(jìn)了那家的雞圈里。 這件事傳出來之后,那家人也不敢說什么,畢竟是他們理虧,村子里就是這樣,他們先冤枉了黃五,那他報復(fù)了也是他占理。 這樣一個人物,就算沾著親,段大伯娘娘家也是不敢招惹的。 而剩下的幾個親家里也都是跟他們一樣在家里賣,就算是他們想要跟著學(xué),也學(xué)不出什么東西來。 這么尋摸了一圈,段大伯娘的娘家就盯上了段家。 想著這親家人好,脾氣也好,之前剛有了賺錢生意,還不等著他們這些親戚張嘴就主動給錢他們賺,他們托著女兒的面子去求一求問一問,說不定就能讓段家?guī)椭€招呢。 就算是不能支招,這個18文錢說不定也能降一下。 于是這么一尋摸,段大伯娘娘家就來人了。 來的是她娘,陳氏。 陳氏底下有兒子有女兒,對著段大伯娘這個女兒雖然也疼著,但到底不像是段青恩姥姥那樣疼女兒,也沒想著自己要注意一點(diǎn),直接趕著飯點(diǎn)就來了段家。 她也是想著段家反正也起來了,既然不介意分錢給他們這些親戚,那肯定也不介意讓她蹭一段飯,她這頓要是來段家吃了,那可不就能讓家里省一頓飯錢嗎? 段奶奶正在分配雞rou呢,一看見外面陳氏來了,這臉就拉了下來。 她心里不爽了。 村里誰不知道不能趕著飯點(diǎn)過來,那人人賺錢都不容易,你趕著飯點(diǎn)過來不就是想要蹭飯吃嗎? 她親生的女兒杏花都知道回來不能趁著飯點(diǎn),硬是在外面晃悠了那么長時間,算著吃完飯了才過來。 這陳氏只不過是一個親家,憑什么來蹭他們段家的飯。 而且杏花回娘家還知道拿東西,她陳氏只不過是親家而已,竟然過來蹭飯還一點(diǎn)東西都不帶。 前陣子段家才給了他們那么大的好處,竟是連點(diǎn)謝禮都不給了。 其實段奶奶心里也清楚那個法子對于自己的兒媳婦娘家來說也就是個意外進(jìn)賬,想要賺多少錢是不可能的。 沒看其他兩個兒媳婦娘家也是道了謝沒拿謝禮嗎? 但他們沒特意來蹭飯啊。 舍不得錢,拿點(diǎn)野菜也行啊,一點(diǎn)規(guī)矩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