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都市小說 - 邀天閣之阡陌在線閱讀 - 第四章 阡家舊事(下)

第四章 阡家舊事(下)

    元帝雖尚武,但卻不莽撞,所以選擇的第一個目標是離大鄭首都長安較近,環(huán)境較為惡劣,資源也不豐富——甚至可以稱得上貧瘠——民眾的歸屬感也不甚強,但面積卻最大的地處大鄭最北端的漠北諸國。

    漠北因為過于貧瘠,一直沒有國家愿意去統(tǒng)一,只有十來個小國家在不斷被替代中險險生存。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以上所說的這些,漠北還有一個很明顯的優(yōu)點,就是他恰好位于元帝的另外兩個目標,東北的楓丹冰原與西北的嘉禾草原之間。占領了漠北,也就等搭好了繼續(xù)對外侵略的跳板。

    在元帝的設想里,這應該是最好拿下也是最舉足輕重的一塊板圖。

    于是,是年秋,開元大將軍告別了他新婚的妻子和尚在襁褓之中的孩子,領著三十萬人馬,向著漠北出發(fā)了。

    如同元帝所設想的那樣,擴大國土的第一步走得很成功。漠北一些艱難維持統(tǒng)治的小國家見有人愿意來接手,有的小國甚至還未等戰(zhàn)爭開始就舉旗投降,興高采烈的將自己的國家拱手相送,自愿從小國的國主變身成大鄭一個不重要的領地貴族。

    元帝拔了三十萬人馬出征,但實際上開元大將軍只動用了其中的兩萬人,以百來人輕傷的微末代價,花費了半年時間就將整個漠北納入版圖——其中還有近四個月是花在來往的路上,實際打仗的時間只有一個多月而已。

    勝利在元帝的預科之內(nèi),但卻不料來得如此之簡單而迅速,導致此時元帝對自己國力的預估有些盲目樂觀。

    于是,不顧林相國和朝中穩(wěn)健派的反對,元帝又緊接著發(fā)動了第二次侵略戰(zhàn)。這次,他只派了十萬兵馬,就去攻打擁有肥沃的土地,遍產(chǎn)牛羊馬群,以民風彪悍著稱的嘉禾王國。

    于是,十五年來未嘗敗績的開元大將軍第一次知道了戰(zhàn)敗的滋味。

    面對二十五萬兇狠的草原騎兵,元帝派去的兵馬一戰(zhàn)潰敗,死傷過半,最后,剩下的三萬人馬幾乎是以逃命的方式逃回了長安城,統(tǒng)帥開元將軍亦在此戰(zhàn)中受到無法治愈的重傷。

    回到長安城后,來不及養(yǎng)傷,開元大將軍即脫光上衣,背負荊條跪在皇城外請罪。

    元帝對于自己的結(jié)拜兄弟自然是不會輕易怪罪的,在了解了這場戰(zhàn)斗的詳細情況后,這位出生草莽的皇帝做了一件真正前無古人的事情,也是這件事,意外地成就了元帝一代賢帝的美名。

    這位皇帝親自步行到皇城外,親手攙扶起了自己的結(jié)拜弟弟,動情道:“此乃孤之過錯,非賢弟之罪”。然后,在第二日一早,向全天下發(fā)布了一份罪己詔書。

    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從未有當權者向著全天下承認過自己的錯誤,尤其是為了戰(zhàn)敗這種事。

    吃了敗仗,參戰(zhàn)的將士能不受罰就不錯了,更何況是皇帝自己擔責?仗又不是皇帝自己打的,敗了也只能說明士兵無能——哪怕究其原因確實是皇帝下的命令不合理。

    但元帝不但不避諱,反而大方地承認了自己的過失,甚至不是在書房里對著幾位心腹偷偷摸摸地承認,而是正大光明地向全天下承認自己冒進的過錯并對陣亡沙場的將士表達了深切的痛惜之情。

    且這份罪己詔書言詞肯切,今人聞之動容。

    一詔之下,元帝在民間的聲望反而意外地高漲了幾分,百姓皆山呼萬歲,就連好不容易從戰(zhàn)場上活命下來的將土也因此感激涕零,當場朝皇宮方向跪下,大呼元帝圣明厚德,誓死攻克嘉木國以報知遇之恩。

    不過元帝卻沒有趁著土氣高漲之時再次集兵,而是將包括開元大將軍在內(nèi)的十一位高級將士與一應文臣皆召于書房之內(nèi),徹夜探論兵力國情地貌和戰(zhàn)況,對鄭國的擴張做出了新的規(guī)劃。

    第二年春來,鄭國派兵二十萬,朝向丹楓冰原上的齊國發(fā)起了新一輪的侵略。

    大鄭歷十四年冬,齊國降,大鄭國土又增一版。

    同年,開元大將軍率領五十萬鐵騎再次出征嘉禾,此次并未冒進,而是針對嘉未國的國情重新調(diào)整了戰(zhàn)略。終于,在大鄭歷十八年秋,嘉禾國降,大鄭俘獲士兵十萬,金銀器物、牛羊馬群,奇珍異寶無數(shù)。

    元帝大悅,復許下封賞無數(shù),更將嘉禾草原一半的領土賜與開元為領地,開元大將軍的聲望在民在朝皆達到頂端。

    大鄭歷二十年,元帝短期目標的最后一處——地處湛西的金國,亦被元家軍鐵騎征破。

    但與漠北和嘉禾、齊國不同,金國并沒有很快投降,而是在都城被破后進行了頑強而堅決的抵抗,再加上全國原本的地理優(yōu)勢——金國與大鄭之間隔著一座號稱死亡之海的黑沙漠。所以,鄭元帝放緩了侵略的步伐,召開元大將軍回朝,欲慢慢派兵清理金國的殘余勢力。

    重回長安后月余,開元大將軍因在九年前與嘉禾國一戰(zhàn)受到的舊傷復發(fā),向元帝請求卸甲歸田。

    元帝再三挽留,最終還是為開元身體考慮,許了他辭宮回家,陪伴妻兒。

    然,連年征戰(zhàn)無暇調(diào)養(yǎng),已傷痕累累的國之重將,開元大將軍,依舊在辭官五年之后,于四十四歲英年憾逝。其妻陸氏自刎殉夫。

    舉國上下皆哀。

    元帝更是在得知開元大將軍死訊后將自己關在臥房數(shù)日,顆粒未進,只在開元葬禮上才重新出現(xiàn)在人前,親賦悼文三篇,哀慟無比,更是在悼文還未念完之時因悲痛過度吐血昏迷,就此一病不起,最終在一年之后同一日與世長辭。

    對此,后世史官各執(zhí)已見。

    有人認為,大鄭歷十一年時元帝貿(mào)然發(fā)動的對嘉禾國的侵略戰(zhàn)是導致開元大將軍早逝的根本原因,也見間接導致了元帝自己的辭世,留下尚未完全收復的金國和征戰(zhàn)了近三十年早已國力虛空的朝政給了后世子孫,引發(fā)后代又用了幾十年時間去穩(wěn)定朝綱。也有人認為,對戰(zhàn)嘉禾國的敗績讓元帝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才能后來在短短十年間就征服了四方諸國,擴大了近一倍的國土。否則,憑后人有限的資質(zhì),鄭國恐怕永遠都只會縮在中原地帶。

    在元帝之后,繼位的是他的第三個兒子,業(yè)帝。

    與元帝不同,業(yè)帝并不是一位冒進的開拓者,而且大鄭打了近三十年的仗,兵力已經(jīng)遠不如從前,再加上開元大將軍與先帝相繼離世后,不少原本軍中的高級將領或是請辭或是請命到了嘉禾草原和湛西兩地駐守,一時之間,朝中也無甚可用之人。

    故拓土大業(yè)就被暫時擱置了下來。

    業(yè)帝繼位兩年后,曾同元帝、阡語一同打拼天下的林相國亦繼而告老還鄉(xiāng),從此不知所蹤。

    大鄭歷三十年,邊境諸國及金國余孽聞元帝、開元大將軍接連辭世的消息,合縱大舉來犯。為守國土,保先人所創(chuàng)基業(yè),開元大將軍唯一的兒子,年僅十九歲的阡夜,向業(yè)帝請命出征。

    業(yè)帝諾,隧封阡夜為繼元大將軍,望其繼承父親雄風。

    因著兵力虛空,這一戰(zhàn)進行地并不是很順利,直至大鄭歷四十年,十年征戰(zhàn)始方休,繼元大將軍不負眾望,平定邊境戰(zhàn)亂,延續(xù)了其父威望。多年之間,邊境諸國聞“阡”字而色變,不敢犯大鄭疆土十余年。

    戰(zhàn)火息滅后,繼元大將軍也重新過回了平凡的生活。不過,不同于開元大將軍青年因戰(zhàn)爭晚婚,中年又因戰(zhàn)事甚少歸家,繼元大將軍從小生長在父親英名庇佑下,生活相對安穩(wěn),在離家出征之前已有兩子,征戰(zhàn)結(jié)束后又得一子,算是子嗣豐厚了。

    且繼元大將軍三子阡正民,阡正泰,阡正安皆從小聰慧過人,文成武功,又受到了最好的教育,有先輩余蔭庇佑,所有人都能預期,二十年之后,大鄭官場,必為阡家天下。

    但世事的發(fā)展往往不盡如人意。

    大鄭歷五十四年,已經(jīng)平息戰(zhàn)火十四年的湛西邊境突然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sao亂,消失多年的金國余孽不知道又從哪里跑了出來,和一群同樣來歷不明的軍隊勾結(jié)起來向大鄭開始了強烈的反攻。

    這次出現(xiàn)的反軍戰(zhàn)力極強,在業(yè)帝派出去的普通軍隊全都無功而反后,繼元大將軍再次領著自己的嫡系部隊元家軍出征,戰(zhàn)爭異常慘烈。

    大鄭歷五十七年夏,在敵軍久攻不下的情況下,業(yè)帝不得以對己退役和外派的開元將軍時代的一些老兵發(fā)出了召集令,為了增強召令的號召力,業(yè)帝又對繼元大將軍曉之以情動之從理,極力勸說阡夜帶著他二十八歲的長子阡正民,二十六歲的次子阡正泰一同出征,幼子阡正安因年齡尚小又逢新婚,被阡夜留在了長安將軍府。

    這一去,竟然成了永決。

    湛西的叛軍在鄭國援軍到達初期沉靜了一段時間,所以在阡正民等人參戰(zhàn)初期,鄭軍取得了幾次小勝,人心振奮,但不過大半年時間,在鄭軍皆以為戰(zhàn)事將定的時候突然卷土重來,在新年之夜以一種破斧沉舟的姿態(tài)發(fā)起了總攻。

    這一役,傷亡慘重。

    阡夜的兩個兒子都在此戰(zhàn)中受到重傷,生命垂危,阡夜怒急之下組織人馬反攻欲為子報仇。

    可想而知,這復仇之戰(zhàn)又是大敗。

    鄭國當代軍神,繼元大將軍,阡夜,歿于此役。

    全軍大慟,隨奮起拼命,終于在六個月后,戰(zhàn)爭的最后階段取得了勝利。

    只是這場勝仗的代價也是異常慘烈。

    阡夜死于亂軍之下,阡正民、阡正泰亦在回京路上重傷不治而亡。可憐為國征戰(zhàn)三代人的阡家和一干嫡系人馬竟在這一戰(zhàn)中幾乎全軍覆沒!

    大鄭歷五十八年七月,留守在長安的阡家正安接到自己父兄三人的死訊,悲憤欲絕,大病一場,病好之后才發(fā)現(xiàn),趁先前混亂之際,兩位兄長留下的骨血竟遭人報復,劫擄殺害。

    偌大一個阡府,竟然只剩下了自己夫妻二人和妻子阡白氏腹中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