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jié)
——皇帝在關(guān)注他! 顧文景意識到這一點(diǎn)后,腦海中回想起他搜集到的當(dāng)今皇帝的各種訊息。 當(dāng)今皇帝才三十多歲,登基不過幾年,膝下皇子們還沒有成年的,即使有明爭暗斗也只限于后宮之中,暫時波及不到前朝。 所以如今沒有奪嫡之爭的麻煩,但上一代奪嫡之爭的余波卻還沒有完全消失。 當(dāng)今皇帝還沒登基之前,其兄弟們爭奪儲位極為慘烈,太子被廢,兩個皇子被圈禁,還有逼宮兵敗自盡的。 最后的贏家就是有點(diǎn)撿便宜意思的當(dāng)今皇帝,他最老實(shí),所以先帝最后選擇他做繼承人。 然而朝廷上大多數(shù)官員都是先帝留下的老臣,其中不少都是之前跟著皇帝其他兄弟們奪嫡的心腹。當(dāng)今皇帝撿便宜上位,很多人都不甘心,暗地里給皇帝使絆子。 雖然皇帝登基這幾年時間除掉了不少不安分蹦跶的家伙,但這朝廷上照樣暗潮涌動。 顧文景卻覺得這是個好機(jī)會。 當(dāng)今皇帝肯定是能笑到最后的贏家,如今那些上下蹦跶的人無非是上了其他王爺?shù)馁\船下不來,只能拼死一搏。 而這些人被皇帝解決掉之后,就會空出大量官位,這個時候正是顧文景這樣的年輕官員上位的最佳時期。 皇帝正缺人才,而他們是天子門生,年輕且與其他王爺勢力沒有絲毫牽扯,豈不是最好的選擇? <<<<<<<<<<<<<<< 顧文景心思轉(zhuǎn)動,卻一心二用,筆下動作沒有絲毫影響,很快一篇詞藻華美又不缺干貨的文章就寫完了。 他自己看了一遍,然后修改了幾處需要避諱的地方,又添了幾句不著痕跡拍龍屁的話。 在這個封建皇朝古代世界,如果他不想造反自己當(dāng)皇帝的話,那么拍好皇帝的龍屁無疑是能刷皇帝好感度的好方法。 他沒什么覺得拉不下臉的,這都是常規(guī)cao作,文武百官都在拍皇帝馬屁,就你一人清高不庸俗,豈不是很顯眼?區(qū)別只在于,誰拍馬屁的功夫高級,能拍到皇帝心癢癢的地方。 顧文景修改完草稿之后,將其譽(yù)抄到答卷上。 殿試結(jié)束,考生們交卷離開金鑾殿。 顧文景對閱卷官們閱卷過程絲毫不知,也不清楚皇帝有沒有看過他的文章,對他看法如何。 他耐心等待著,直到殿試成績出來。 他這個鄉(xiāng)試解元會試會元,如今殿試也成了狀元。 ‘大三元’榮譽(yù)已經(jīng)牢牢落到自己身上,顧文景稍稍放松了許多。 他如今的起點(diǎn)已經(jīng)比很多進(jìn)士都要高了,剩下的官途,就得慢慢來了。 都說商場風(fēng)險大,動輒不慎就是破產(chǎn),變得一貧如洗。但在政界,風(fēng)險更大。尤其是古代朝廷,稍有不慎,行差踏錯,不是抄家流放就是斬首滅族。 他現(xiàn)在沒有一個足夠給力的家族幫助,甚至顧家還需要依靠他,所以第一世上位的方式根本不能用在這一世,起碼現(xiàn)在他是保不住獻(xiàn)上土豆這樣的國之利器的功勞。 顧文景心緒繁多,面上卻笑意盈盈的騎上高頭大馬,簪花游街。 緊接著就是皇帝舉辦的瓊林宴。 在瓊林宴上,皇帝對諸位天子門生態(tài)度溫和中不失威嚴(yán),訓(xùn)誡一番,就看向顧文景,威嚴(yán)的臉上露出笑容:“朕記得上次出現(xiàn)大三元狀元還是十幾年前吧?” 旁邊有官員應(yīng)道:“是的陛下,上次大三元狀元正是老太傅?!?/br> 這位官員口中的老太傅是當(dāng)今帝師,曾經(jīng)教過當(dāng)今皇帝一段時間,如今已經(jīng)因?yàn)樯眢w不好退休在家待著。 不過皇帝時常惦念著老太傅,甚至在上次老太傅病重時還親自貼身太監(jiān)去探望。 現(xiàn)在這個官員提起老太傅,皇帝看著顧文景的目光,就仿佛看到了老太傅年輕時高中狀元的風(fēng)光時刻,目光變得溫和可親了許多。 于是皇帝對顧文景的親切態(tài)度,惹來了不少的紅眼病。 <<<<<<<<<<<<<<< 瓊林宴結(jié)束后,被敬了不少酒的顧文景感覺腦袋有些發(fā)脹。 李承扶著他,壓低聲音道:“你今日風(fēng)頭可是出大了,不過你要小心,榜眼與探花的家世都非同一般?!?/br> 李承這次會試名次不怎么樣,但殿試名次前進(jìn)了許多,考了三十多名,排名還是比較靠前的。 顧文景微微點(diǎn)頭,問道:“李兄,你是打算外放還是考翰林院庶吉士?” 殿試結(jié)束后,能直接進(jìn)入翰林院且授有官職的,只有一甲才有資格,而二甲進(jìn)士想留在翰林院,必須參加庶吉士考試,考得上就進(jìn)翰林院,考不上就想辦法謀個缺,或者外放。 好在如今大齊皇朝還沒到進(jìn)士做不了官,只能一直坐在候補(bǔ)席上等著別的官員挪坑的地步。只要考中了,哪怕同進(jìn)士也能做官,區(qū)別只在于你有沒有關(guān)系,能不能撈到一個好官位。 李承家中雖然與京城那位遠(yuǎn)親沒太多聯(lián)系,但好歹是同族,他還是能請那位遠(yuǎn)親幫點(diǎn)小忙的,比如謀個好點(diǎn)的外放官位。 不過李承卻不想外放:“我打算考庶吉士,不在翰林院做一段時間的官兒,將來怕是沒資格入內(nèi)閣?!彼墒且靶牟南氤蔀閮?nèi)閣閣老的。 顧文景也沒笑他野心大,反而鼓勵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有志氣!你好好努力,一定能考上的?!彼b作有些醉醺醺的樣子,“如果不是你應(yīng)該娶妻了,我真想和你結(jié)個親,我meimei可還待字閨中呢!” 李承一愣,連忙搖晃著顧文景:“顧兄說的可是真的?顧兄!小弟我還尚未娶妻,連通房侍妾也沒有,小弟覺得我還是個良配……” 顧文景假裝醉了沒聽清他的話。 他倒是沒想到,剛剛只是試探一下,李承竟然還真沒娶妻,也沒有婚約。 關(guān)于顧玲瓏的婚事,顧文景是想在自己考中進(jìn)士后選一個有前途他又壓得住的夫婿給她。 一開始顧文景的人選是安竟成,安竟成年齡只比顧玲瓏大一歲,兩人正好合適,而且他還能借口安竟成年齡小多拖三年,拖到meimei十八歲再讓他們成親。 結(jié)果沒想到安竟成竟然會試落榜了。 當(dāng)然主要原因不是安竟成會試落榜,顧文景就看不上他這個人選了。畢竟安竟成是少年天才,這次落榜,再努力三年應(yīng)該就能考上了。 但顧文景在聽說安家的靠山是安侍郎,而且安侍郎還很看重安竟成,他就將安竟成排除到妹婿人選之外了。 如今他就是個進(jìn)士,哪怕是大三元狀元,也實(shí)際上也就是個進(jìn)士,授了官,對安侍郎來說也只是個小官。 他暫時沒把握壓制住安竟成,擔(dān)心meimei嫁給安竟成會受委屈。 于是他就盯上了李承。 李承年齡比他稍微小一點(diǎn),但小不了太多,他打聽過李承的家里情況,聽說他守孝未娶妻才提起這個話題。 第50章 男主是書生 聽說畢竟只是道聽途說,顧文景還沒能查到李家是否私下為李承定了婚事。 畢竟李承因其祖母去世守孝, 耽誤了成婚, 剛出孝又趕上鄉(xiāng)試會試, 顧文景就難免會考慮到李家私底下為李承定好婚事待他金榜題名后成婚這個可能性,所以他便借著醉酒想從李承口中打探一下。 李承給出的答案正是顧文景期望的, 但真當(dāng)李承說出想要娶他meimei顧玲瓏的話之后,顧文景心里又很不得勁兒了。 雖然他是半路上穿來的,但這三年多相處時間, 顧玲瓏這個懂事乖巧可愛的meimei, 真的是讓他心生疼愛的。尤其是還有上一世顧媛媛做對比, 就更顯得顧玲瓏乖巧體貼,是個好meimei。 想到自己要把懂事體貼的meimei嫁給別的男人, 他就忍不住有種嫁女兒的心酸感。 在古代世界, 女子出嫁前靠娘家, 出嫁后靠丈夫, 年老了靠兒子,一生寄托于別人身上。 顧文景自信自己能成為顧玲瓏一生的靠山, 但他卻無法保證她嫁人后會不會遇到渣男, 內(nèi)宅有太多讓人有苦說不出的磋磨手段了。 顧文景一個大男人, 為meimei挑選親事, 他可能沒法考慮得特別周到, 他能做的就是為meimei挑選一個有前程他又壓制得住的妹夫。 將來只要他能死死壓制住妹夫,想必看在他的面子上,妹夫家里也不敢慢待meimei。 尤其把meimei的幸福寄托于妹夫的良心上, 倒不如寄托在他這個哥哥的權(quán)勢上。 李承是顧文景目前最好的選擇,而且看起來李承似乎對這門親事也是抱有期待的。 顧文景依舊裝作一副醉醺醺的樣子,假裝沒有聽到李承的話,被他攙扶著送到墨硯手中,臨別前,李承還不忘叮囑墨硯一聲:“明日我上門拜訪顧兄!” 顧文景微微瞇著眼,瞅了李承一眼,心中不滿的哼哼:“居然還真惦記上我妹子了!” 翌日。 一大清晨,顧文景剛起床洗漱,正在吃早膳,就收到門房的稟報:“李公子前來拜訪!” 顧文景一邊起身朝外走去,一邊道:“速速請李兄進(jìn)來!” 李承進(jìn)了顧文景新買的宅子,他打量著一座不大但被布置得很精致的宅子,微笑道:“顧兄這宅子不錯,等我考上庶吉士,留在京城,我就在旁邊也買一套宅子,跟顧兄做鄰居?!?/br> 顧文景笑著領(lǐng)路:“那好,我可就等著跟你做鄰居了?!?/br> 李承看到了還沒撤下去的早膳,微微一怔,知道自己來得不是時候,他笑著道:“顧兄正在吃早膳,正好,小弟我記著來見顧兄,還沒來得及吃早膳,不知能否在顧兄這里蹭一頓?” 顧文景當(dāng)即就吩咐墨硯去讓廚房再準(zhǔn)備一份早膳送上來。 兩人坐在桌前,誰也沒動手吃東西,李承斟酌著開口道:“顧兄,你昨日說的那話,不知還作不作數(shù)?” 顧文景故意裝傻:“什么話?你也知道我昨日喝多了,有些話都不記得了。” 李承臉頰有點(diǎn)泛紅,故作平靜的道:“就是……你說我們兩家結(jié)親的事兒?!?/br> <<<<<<<<<<<<<<< 雖然顧文景心里已經(jīng)確定妹夫人選就是李承了,但他心里對于要把meimei嫁出去感到不是滋味兒,所以他故意裝糊涂:“結(jié)親?哦,我是想過,只是我想到你都十九了,想必你家中不是已為你娶妻就是為你定了親,我們只怕是沒有做親家的緣分?!?/br> 李承急忙道:“顧兄誤會了!我因祖母去世守孝,又趕上鄉(xiāng)試,所以為了不讓我分心,家中父母并未為我定下親事。” 顧文景面露遲疑之色:“這樣啊……我也不瞞你,家妹剛剛及笄,家中舍不得將她那么早嫁出去,便想先定親,過兩年再成親。你年歲不小,家中應(yīng)該催得急,等不了我meimei?!?/br> 李承微笑道:“這個不妨事,我愿意等的,家父家母那邊,我亦會解釋。” 李承想娶顧文景的meimei顧玲瓏,當(dāng)然不是因?yàn)橐娺^顧玲瓏,對她一見鐘情。李家與顧家相隔較遠(yuǎn),他都沒去過青陽縣,如何對顧玲瓏一見鐘情? 他想娶顧玲瓏,是因?yàn)轭櫸木笆撬绺纭?/br> 這些日子結(jié)交以來,李承是深切感受到了顧文景的才華出眾與八面玲瓏的手段,這樣有能力的人,哪怕沒什么靠山,在官場上也必定能闖出一片天地來。 而李承或許曾經(jīng)還在顧文景這個秀才之子面前,對自己舉人之子的身份有所驕傲,但隨著自己入京以來的碰壁,他深刻認(rèn)識到,在京城這個地方,他一個舉人之子根本不算什么,他一個二甲進(jìn)士也不算什么。 而顧文景,卻頂著大齊有史以來第三位‘大三元’狀元榮譽(yù)身份,讓人刮目相看,就連天子都對其欣賞不已。 所以李承就決定以后跟著顧文景干了,而又有什么比聯(lián)姻更牢靠的關(guān)系呢? 李承都給了保證,顧文景想了想,便道:“待我歸家便與家父家母提起此事,家妹的婚事還得二老做主?!?/br> 李承眼露笑意的點(diǎn)頭,在他看來,顧文景作為顧家最有出息的人,他開口建議,顧父顧母怎么著也得認(rèn)真考慮,他答應(yīng)下來,這婚事就十拿九穩(wěn)了。 “顧兄,我歸家后便稟明父母,請媒人上門提親?!?/br> 顧文景身為狀元,初授官便是六品翰林院修撰,而且因?yàn)樗笕矸?,比普通狀元更引人注目,即使出身寒門,也沒人在明面上排擠冷落他。 哪怕暗地里小動作不斷,顧文景都毫不在意,這可比他穿越第一個世界初入官場時要好得多了。記得他第一個世界穿成侯府世子,進(jìn)入翰林院還被老人冷暴力了一段時間,慢慢才融入其中。 新科進(jìn)士是有幾個月假期回鄉(xiāng)探親的,所以顧文景跟翰林院掌院申請了一下,就被批準(zhǔn)了三個月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