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jié)
寧國公府府里。 鳳灼華倚在窗前看著外頭越發(fā)枝繁葉茂的景致,她手里頭握著一把小小的團扇,更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與坐在她身旁的楣姐兒說著話兒,這時候春山匆匆從外頭進來了:“殿下。” 鳳灼華看著春山因著跑得急,滿腦門的細汗,于是讓人先端了一碗冰鎮(zhèn)的羊乳羹給春山吃了后,這才慢悠悠道:“什么事兒把你跑得這般急?你這身子骨如今才將將養(yǎng)好呢,莫要這會子給我摔了,后頭又可以躲懶,不用伺候我了。” 春山聽著鳳灼華的打趣,她不好意思一笑:“回殿下,也不是什么特別要緊的事兒,不過是二皇子府上的池家貴妾在今兒午間滑了一跤,小產(chǎn)了?!?/br> 滑了一跤?鳳灼華譏諷一笑,好似早就料到了這個結(jié)局一般。 住在二皇子府上頭,如今又沒有當即主母管束著,這皇子府里頭女人里,可以說可是這池家嫡女的身份最顯貴,金豆子一樣看護著的東西還有人能讓她摔了去。 當即鳳灼華摸了摸楣姐兒毛茸茸暖呼呼的小腦袋,彎了眉眼道:“楣姐兒可知道為何池家那位姑娘好端端的卻沒有孩子?” 楣姐兒睜著無辜的大眼睛,她想了半天,突然開口問道:“大伯母,那大夫人肚子里的孩子也會沒掉嗎?” 說到這里,晏卿楣那雙大大的還帶著些許孩子天真的眸光里還帶著nongnong的憂慮。 鳳灼華顯然被晏卿楣問得一愣,當即她拿了一個精巧的做成小兔子形狀的點心塞到了晏卿楣手里:“大夫人肚子里的孩子能不能平安生下來,那要看大老爺愿不愿意,或者說想不想要那孩子?!?/br> “畢竟若是前些日子她安安心心的在院子里養(yǎng)胎,這事兒也就沒了,偏偏的看不過去老夫人送到她院子里那兩個美貌的丫鬟,便活生生把人給打死了,這是打了老太太的臉,也是打了大老爺?shù)哪?,更暴露了自己的野心。?/br> 晏卿楣聽得鳳灼華這般說,她似懂非懂的點點腦袋,而后又擰眉想了想:“那池家姑娘那孩子,是不是也要看二皇子殿下想不想要那孩子,愿不愿意她生下來?” 當即鳳灼華長長一嘆,也不知楣姐兒這般小的年紀她便與她說宅子里頭的污穢事兒,就是會不會過及必反,但是想著那落水那一日救上來事面色青白如死人的樣子。 鳳灼華當即心下一厲,繼續(xù)與楣姐兒分許道:“若是二皇子想要那個孩子呢,畢竟若真的是個男胎生下來,便是大皇孫,雖然日后地位不及嫡出的孩子,但到底是占著‘長’這個字?!?/br> “但是如今二皇子又到了娶正妃的年紀,仿若他瞧上的姑娘是個有身份地位又能給他帶來利益的,自然是不會是希望自己還沒進府,那府里頭便有了長子的?!?/br> 只是…… 鳳灼華心里頭冷笑一聲,二皇子這次的如意算盤注定是要打空的。 想與四皇子母族聯(lián)姻,她怎么會讓他得以如意呢,前世的仇一步步的報,陷阱她更是要一個個的埋。 前頭她便讓他父皇把那四皇子生母端妃娘家的嫡女指給了大皇子做側(cè)妃,當時她們自然沒有想到這一層,為了拒絕這樁婚事只能說配不上大皇子側(cè)妃的位置。 如今等反應過來要與二皇子聯(lián)姻的時候,卻是恨不得抽爛自己那張嘴,配不上側(cè)妃的位置,難道還想當正妃不成! 最后,又過了一個多月,等到夏至這日帝王下旨,卻是把韓國公家的嫡次女賜給了二皇子為正妃。 此事一錘定音,哪怕二皇子心里頭在怎么不愿意,他依舊得高高興興的接了旨,把人給娶回府中放著。 等二皇子婚禮才將將結(jié)束不久,宮里頭卻是突然傳來了一樁喜事,原來是肚子十年都不曾有過動靜皇后娘娘又再次有喜的。 就當所有宮人都沉浸在皇后有孕的喜悅中時,鳳灼華卻是不可避免的心頭一緊,這是前世沒有的事兒,總隱隱覺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發(fā)生。 正文 第70章 第 70 章 大晉皇宮。 帝王后宮如今成年皇子兩個, 未成年皇子兩個, 除了前些年出生后活了不過半年的五皇子,這算起來已經(jīng)許多年沒有新的皇嗣出生。 除了皇子外, 宮里頭的公主,到也只有鳳灼華這一個皇后所出的獨苗苗,自然是在外頭眼中, 自小便是榮華富貴一身寵愛。 宮里頭地位能與她正鋒相對攀比的, 也只剩下宮里頭的先皇遺腹子如今養(yǎng)在太后名下的和安長公主。 …… 如今皇后宮中確診, 診得的結(jié)果無疑是令人期盼已久的喜脈。 這會子突如其來的這個孩子,無論是對于整個大晉來說, 還是對于帝王一人來說都無疑是極大的喜事。 畢竟如今帝王雖說不上昏庸,但是比起先皇年輕時候的能力,實在是差的不止一點半點, 政績平平守著祖宗基業(yè)不說, 就連后宮里頭的子嗣都比比得他下頭的弟弟們厲害。 到底是眾多皇子中最平平無奇默默無聞的一位, 因著占著長子的名聲, 令他撿得了多少人夢寐以求的那個位置。 這大晉國中, 面上尊敬, 心里頭憤憤不平的自然占得是多數(shù),但是偏偏如今又非常怪異的保持著一個三足鼎立相互牽制的狀態(tài)。 寧國公府牽制趙家, 而趙家自然也同樣讓寧國公府上忌憚,皇權上頭因著是先是的遺詔, 這行得又是名正言順, 就算兩大家族心里頭哪怕有著取而代之的想法, 卻是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但是這種平衡的打破,卻是從今年開春,宮中帝王最為寵愛的平陽公主下嫁寧國公府世子爺晏昭廷,因為平陽公主鳳灼華這么一嫁,倒是驚得趙家有些自亂陣腳,做出來的事兒也少了往日的理智。 …… 宮外頭,得了消息最為欣喜的便是皇后的娘家,虞家老夫人。 這位消息不過是傳出宮當日,虞家老夫人便立馬向?qū)m里頭遞了請安的折子,等宮里頭回了消息后,她也管不得如今是個什么時辰,當即就忙不迭的吩咐外頭的小廝婆子套了馬車,急匆匆往宮里頭去了。 當然了,等虞家老夫人進了宮后,她還是保持幾分理智的。 先是按照宮中禮數(shù),在壽安宮外頭給太后趙氏請安,雖然最后虞家老夫人連趙氏的面都不曾見得,她心里頭想著無論怎么樣只要是做到位了自然會妥帖一些。 至于趙氏究竟見不見她也無所謂,畢竟如今汴京城里頭誰不知道,那太后趙氏也不知是得了什么病,自從春日里那么一病后,身子骨便開始時好時壞起來。 更是夏初那會子突然發(fā)起高熱,那熱度連著三日都不曾退下來,到了后頭御醫(yī)都束手無措,若是還不見好轉(zhuǎn)的話,恐怕這宮里頭都要準備后事了。 后頭也不知是安王究竟從哪處求得了神藥,本都奄奄一息馬上便要準備后事的太后娘娘,竟然就這般應咬著牙吊著那口氣,又把自己的命給熬回來了。 雖然后頭太后娘娘的這命后頭的抱住了,到底身子骨恐怕不好好的養(yǎng)著三五年是養(yǎng)不回來的。 所以虞家老夫人在壽安宮門前請了安后,她便離了壽安宮,在宮中老嬤嬤的帶領下,往皇后娘娘的坤寧宮里頭去了。 老夫人才將將被老嬤嬤扶著跨進門檻,她目光先是打里頭一瞧,然后一頓,還未說話,便先慈愛的笑出聲來。 虞家老夫人瞧著花廳里頭嬌嬌悄悄的坐在皇后身旁的嬌娘,聲音里頭帶著掩飾不住的驚喜:“平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