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出征
書迷正在閱讀:紅樓之阡陌 完結(jié)+番外、鬼王噬情之逆天陰帥、愛而不得那十年、點歪你的科技樹、養(yǎng)什么不好非要養(yǎng)蛇、一夜驚喜:首席絕寵嬌妻、四月傳、我道唯心、玉卿鸞、豪門老男人的替嫁男妻[穿書]
葉知秋向來覺得幫人幫到底,送佛上西天,因此在他領(lǐng)悟了奪命十四劍之后,他便還是在皇宮里呆著。 一則繼續(xù)隨心意修劍,二則他鎮(zhèn)守皇宮,維護(hù)皇帝安危。 與少年皇帝相處了這么長時間,葉知秋也可以看出少年皇帝真是一個不怎么擺架子的人,而且極不重視規(guī)矩,最討厭儒家的繁文縟節(jié),論其心性倒是可以和葉知秋做朋友。 葉知秋倒真有幾分和少年皇帝做朋友的想法,大概是少年皇帝繼承皇位繼承的太順利,平時交流葉知秋都感覺不到少年皇帝的那種龍威,因此與少年皇帝平等相交,而這更讓少年皇帝歡喜,只覺得國師就是自己的知己,越發(fā)的信任葉國師,平日里的賞賜很多,而過節(jié)時的賞賜更多了! 二人雖為君臣,實則為友人。 這是難能可貴的。 及至一年時間已過,葉知秋獻(xiàn)上的土豆玉米獲得大豐收,更是令少年皇帝欣喜不已,親去太廟禱告上天,說了些天佑大明之類的話,便令手下官員繼續(xù)認(rèn)真種植土豆玉米,等到可以推廣開來就大力推廣,為大明百姓增福! “大明這一年的收入不錯,風(fēng)調(diào)雨順,真是天佑大明啊?!?/br> 葉知秋奉旨去見少年皇帝,去的時候少年皇帝在和王陽明說著什么。 王陽明如今依舊是大明太師,這一年的時間里已經(jīng)確立了他在朝中的地位,而且王陽明的辦事很讓少年皇帝放心,如今儼然是朝廷的第二紅人,至于第一號紅人,當(dāng)然是與少年皇帝年紀(jì)相差無多的葉知秋葉國師了。 “國師來了,坐?!?/br> 少年皇帝見著葉知秋到來,立馬賜座。 “謝陛下?!?/br> 葉知秋說了句,便坐下了。 “國師,太師,今年大明各處風(fēng)調(diào)雨順,百姓收成不錯,朕有意乘勢進(jìn)軍,收拾韃靼,兩位大人有何意見?” 葉知秋和王陽明對視一眼,各有想法。 葉知秋是同意進(jìn)軍的,而王陽明本身不反對,但是就這么因為大明風(fēng)調(diào)雨順了就去打別人是不是有些太隨性。 “陛下建功立業(yè),開疆拓土的心情臣可以理解,只是戰(zhàn)事要開,不是小事,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陛下要死要給韃靼一個教訓(xùn),不知道糧草軍械可曾安排妥當(dāng),我大明的士卒備戰(zhàn)情況又如何?還有韃靼如今的情況如何?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這些我們都不太清楚。” 王陽明想了想,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皇帝想打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打贏,只是如今看起來,似乎還沒有必勝的把握。 “陛下想收拾韃靼,那就收拾韃靼,臣不是太懂軍事,不過陛下只要愿意打,臣愿意為先鋒大將,為陛下鏟除一切敵!” 葉知秋郎朗言道。 “好好,國師大人的決心和勇氣朕看到了,太師的擔(dān)憂朕也知道了,這一次朕打算御駕親征,后勤和糧草供給就有托太師了,至于國師,則隨朕一同前行,有國師陪同朕,朕很放心?!?/br> 少年皇帝侃侃而談,似乎是早就想好了。 這兩位,都是他最信任的人,一個留守,一個隨軍,這樣搭配很好。 至于知兵,他自己就知兵! “是,陛下?!?/br> 既然皇帝已經(jīng)下了決心,那臣子們做的就是遵從了,王陽明是實干家,也是能打勝仗的主,立刻就回去安排糧草輜重的事,而葉知秋也回了自己的住處,告訴了天寶這樣的事。 “此次陛下御駕親征,你立功的機(jī)會來了,我會啟奏陛下,讓你領(lǐng)一支隊伍,到時候你可要好好的奮力殺敵!” 葉知秋笑道。 “多謝大人!” 天寶等待這一天等待了多日,如今有機(jī)會,他立馬激動的跪了下來。 “小的一定在戰(zhàn)場上奮勇廝殺,絕不辜負(fù)大人!” “那就好?!?/br> 葉知秋點了點頭。 天寶這樣的就應(yīng)該在戰(zhàn)場上去建功立業(yè),而不是將自己的一身本事用在鎮(zhèn)壓叛黨上。 叛黨?哪里有叛黨?北邊倒是有韃靼,經(jīng)常想著要南犯! …… “陛下不可呀!” “陛下乃萬金之軀,怎么可以御駕親征,萬一有所損傷!” “陛下慎重??!” 當(dāng)少年皇帝提出御駕親征的想法之后,不出意外的,許許多多的朝臣都持反對意見。 而少年皇帝這一次是鐵了心的不聽大臣們的意見,以太師王陽明留守京師,自己則自封“鎮(zhèn)國公”、“威武大將軍”,領(lǐng)京師駐軍五萬,大軍開拔,往邊地宣府去了。 大軍行軍數(shù)日,終抵達(dá)宣府,與邊軍匯合,合計共十萬大軍,以宣府為駐扎點。 “邊塞風(fēng)光真是不同于京師之地,一片荒涼啊?!?/br> 葉知秋于宣府城墻之上登高望遠(yuǎn),感受著這里不同于京師之地的偏僻,若有所感。 他是不反對少年皇帝親征的,只是來到了邊地既覺得有些興奮,又有幾分激動。 他還沒打過仗呢! “希望陛下的運氣好些!” 與葉知秋說話的是邊軍守將王勛,上一次就是他在這里奉命去見皇帝,還和來犯的韃靼打了一場,結(jié)果大家都沒怎么死傷,他沒想到這沒過多久呢皇帝又來御駕親征了! 只希望皇帝運氣好些,不要遇上韃靼寇邊的事,否則這大明怕是又麻煩了,土木堡事件才過了七十年,不遠(yuǎn)??! “報,斥候來報,小股敵軍寇邊!” 說什么怕什么就來什么,守將還正擔(dān)心韃靼寇邊呢,就真的有韃靼來了。 “王將軍,給本大人準(zhǔn)備幾匹快馬,我要親自出關(guān),看一看韃靼軍隊的戰(zhàn)力!” 葉知秋想了想,吩咐道。 “……” 守將以一種看白癡的目光看著國師,這就是大明的國師么? 他感覺這一次怕是麻煩了! “王大人,你不要以這樣的眼光看我,我是大明國師,不是白癡,我會將自己的命看的很重要,不會讓韃靼的那些小兵取了我的性命的!” 葉知秋笑道。 “是,大人。” 王勛架不住葉知秋的話語,最終給了葉知秋幾匹快馬。 “天寶,我們走!” “是,大人!” 便有百人小隊出了宣府,廝殺去了。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葉知秋返。 他的身后,每個軍士的戰(zhàn)馬之上都擺著幾個首級,露著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 “大人真是天神下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