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jié)
緊接著,組長又拋下一顆重磅火乍弓單:“除此以外,如果大家對數(shù)學建模有興趣,一會兒我們會有一個隨堂測試,選出優(yōu)勝者參觀清河大學的數(shù)學建模實驗室?!?/br> 喬依之眼前一亮,最后這個獎勵真的非常吸引她。 可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一中的學生了,還能參加這個比賽嗎? 第20章 清河大學, 位于西川省景寧市內(nèi)。 是全國聞名的綜合性大學,更是無數(shù)學子小時候的夢想。 ——當長輩問起‘你長大后要去哪兒讀書’,小孩子們都會不假思索的回答‘清河、京山、寧深’。 當然, 很多人初中時候就明白, 這三所大學跟自己無緣。 不過, 這也足以說明清河大學在華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當年,已至中年的喬依之就是在清河大學任教。 可以說, 清河大學的不少頂尖教授, 都跟她有合作。 畢竟, 再怎么說,喬依之教授、喬工那么那么多國際大獎, 已經(jīng)穩(wěn)坐清河大學醫(yī)學院的‘第一把交椅’。 當時國內(nèi)名氣能趕得上她的教授, 大概一只手都可以數(shù)得過來。 而且年紀都要比她大二三十歲至少。 現(xiàn)在要是真的有機會去清河大學的話, 喬依之在心里默算了一下…… 后世那位研究腦電波傳輸?shù)拇罄写丝虘摬艅偝雒?/br> 這會兒,全世界人都覺得人腦研究太復雜了, 根本不可能有人能研究出真正的腦電波傳輸。 可是, 這個世界上的天才,最擅長的就是打臉……不對,最擅長的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這就跟最開始大家都覺得天圓地方一樣。 科學, 總歸是會創(chuàng)造奇跡的。 喬依之想,如果有幸能借這位年輕大佬的實驗室一用,她絕對可以修復自己的黑科技。 ——充滿能量,然后開始著手修復自己的心臟。 現(xiàn)在這個黑科技修復的速度太慢了, 與其說它在修復,還不如說是調(diào)理。 如果按照現(xiàn)在這個速度‘修復’下去, 喬依之是能活過二十歲,不會像其他患者一樣去世。 但要像正常人一樣冷、辣想吃就吃, 像正常人一樣蹦蹦跳跳、熬夜刷劇,那還需要至少十年。 所以喬依之才想加快速度。 可她不能貿(mào)然闖入清河大學的教授實驗室,不然肯定會被當成可疑人員給趕出去。 喬依之需要跳板。 需要時間精力來慢慢地打動這位現(xiàn)在才四十多歲的未來大佬。 李聞風看向喬依之,給她遞了張紙條。 喬依之拆開,上面有龍飛鳳舞兩個大字:“想去?” 喬依之點點頭。 但還是寫了,“盡人事,聽天命?!?/br> 臺上畢竟都是一中的學長,如果不能帶她一個實驗中學的學生過去,也在情理之中。 以后她慢慢找機會就是了。 再說了,如果‘語文報杯’的作文獲獎了,她還有機會參加科大夏令營。 那里的實驗室也不賴,就算不能直接修復黑科技,但充能還是簡簡單單的。 李聞風覺得現(xiàn)在這樣分明想去,但卻不張揚、不激進的喬依之簡直太可愛了。 就跟當年八歲的小喬依之一樣。 那會兒,喬家父母為了給小女兒攢福氣,給他們村子捐物資。 喬家父母跟村長聊,而喬jiejie就帶著小喬meimei在村子里逛一逛。 李聞風的奶奶打的米糕聞起來很香。 小小的喬依之站在他們家門口就走不動了。 李聞風那會兒還沒有一個正兒八經(jīng)的大名,每日都在村子周圍亂跑亂玩。 那天,他跟伙伴從外面準備回家,還沒到家門口,就看到了這個粉雕玉琢的小姑娘。 李聞風見多了城里人,他們看到這種土墻小院,都會流露出或多或少的鄙視。 可是喬依之沒有。 她快要被米糕饞的不行,眼巴巴的盯著院子里土灶上的米糕。 院子里沒人,李聞風想,他奶奶那會兒應該回屋收拾東西去了。 因此,喬依之小姑娘就算很饞了,也沒有直接進他們院子。 喬依之的jiejie有些尷尬,喊了幾聲人,但老太太年紀大了耳朵不好,沒聽到。 于是,喬依之就拉著jiejie的手,說:“我不饞,我們不吃。” ——對于這種原本屬于別人的東西,她向來都表現(xiàn)的有禮有度。 可她又打心眼兒里很想去。 那軟萌的樣子別提多可愛了。 李聞風把紙條收起來,抬眸看了看臺上的三位清河大學大佬。 似乎在盤算著什么。 清河大學的大佬很快解釋了一番數(shù)學建模是什么,可以用來做什么。 當然,能看出他們的用于已經(jīng)盡量簡練、通俗易懂。 可對于一群高一的孩子們來說,還是有點超綱了。 他們大概講解了半節(jié)課,然后讓大家多媒體上的二維碼答題。 “這個題目每個人都不一樣,大家不要互相對答案。而且答題時間有限,二十分鐘之后系統(tǒng)會自動評分,大家專注自己寫就好了?!?/br> 一個高高瘦瘦的學長說完,關掉擴音器的聲音,跟其他兩個人在臺上商量。 “張教授說前多少名可以去他實驗室參觀來著?” “前十名。” “那這一點要不要先告訴大家?” “不要說,雖然我相信咱們一中的孩子不會弄虛作假,但萬一有人尋求場外助攻……” 他們倒是不擔心大家想去百度一下。 因為這些知識就算是百度,也不會有一個確切的結果。 倒不是說有多難,而是因為這些都是考驗思維能力的。 “行,那就一會兒結果出來后再通知。” 喬依之按照要求掃了二維碼,看到題目后,下意識的抿了抿唇。 這些題目真的不是送分題嗎? 全都是考驗做研究時該怎么思考、解決科學問題的…… 做了二十多年研究的喬依之做這些題甚至比寫高中數(shù)學題還要得心應手。 兩分鐘,她寫完了所有的填空題,點擊提交。 臺上三位學長在筆記本上check大家提交上來的結果。 看到有個兩分鐘就交上來的,三個人唇角齊齊抽了一下。 “小學弟很霸氣?!?/br> “應該是真的沒放在心上?!?/br> “哎,看來還是我高估了這一屆學生,我以為他們是搞競賽的,會對建模上一點心……” 還不等他說完,最開始的瘦高個已經(jīng)點開了第一份提交上來學生的答題結果。 因為十道題目都是填空題,根本不存在選擇題那種蒙對的可能性。 所以他們以為會出現(xiàn)滿界面的紅叉叉,想想都覺得戰(zhàn)況會十分慘烈。 哪知道……滿屏都是綠色的小勾勾。 左上角還有學生姓名,所在班級和成績。 依次為喬依之,實驗中學高一一班,10分(滿分)。 他們暫時還沒關注到‘實驗中學’四個字,只是被這個成績和答題速度給驚呆了:“假的吧?!?/br> “系統(tǒng)可能出故障了?!?/br> “這是系統(tǒng)自動答題交卷的嗎?” 就在他們小聲議論的時候,陸陸續(xù)續(xù)又有學生提交了。 接下來的成績就很符合清河大學三人的預估,均分在3.57,正確率35.7%。 很符合一個思維能力不錯的高中學生的情況。 可其他人這里都沒有系統(tǒng)故障,難道單單喬依之那里故障了? 三人覺得這又不太可能。 十分鐘一過,提交成績的學生上升到五六十人。 可他們后臺能看到的名次依然是喬依之第一,這狗系統(tǒng)根本沒錯的樣子。